讀古今文學網 > 藝林舊事 > 最小的訃聞 >

最小的訃聞

舊社會繁文縟節,徒然消耗人力物力,真是無謂極了。即以舉喪而言,人死了,便向親友紛發報喪條,親友接到了,例須備著紙鏹錫箔到靈堂前叩拜。到了五七(死後第五個星期),設奠開吊,預先印發訃聞;訃聞上載著虛偽的具文,如什麼「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顯考」等等。下面的稱謂又是嚕囌一大套,什麼「不孝孤哀子泣血稽顙」「齊衰期服孫泣稽顙」「期服弟抆淚稽首」「功服侄孫拭淚頓首」。這些卻萬不能攪錯,否則便為失禮。原來這訃聞當時認為非常鄭重的。往往地位愈高,訃聞也愈大,我看到愛儷園的主人哈同死了,用中國式的訃聞,展開來比八仙桌還要大些。軍閥吳佩孚的訃聞,和哈同不相上下,且附哀啟一本,無非兒子對老子的歌頌。又前清遺老羅振玉的訃聞,連得清帝賜他觀劇,也列述在內,以為光寵。別開生面的要算吳興周夢坡,他的訃聞一分裝成四冊,外用布套,一切書寫,都出當代名人手筆,勒石再拓出來,同碑帖差不多,並把他生前收藏的東西,也製版刊印著,實在太考究了。很多平素和周夢坡不相識的,也都送兩塊錢奠儀,目的是取領一份訃聞,直到現在,舊書攤上仍把它居為奇貨。

至於最小的訃聞,只有明信片那麼一幀,這是黃克強死後所發的,上面文字也很簡單,如云:「黃公諱興,字克強。痛於民國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午前四時疾終滬寓,享年四十有三,於十一月二日午前五時入殮,謹定十二月二十一、二日在福開森路本宅開吊。二十三日舉殯長沙,哀此訃聞。子一歐、一中、一美、一球,女振華、文華、德華。負責友人孫文、唐紹儀、李烈鈞、蔡元培、柏文蔚、譚人鳳。」把一切虛偽具文,一掃而空,的確是很新穎得體的。

黃的寓所,在福開森路三百九十三號,是「世界社」的原址。當時某記者有那麼一段文字記載著:

昨吊先生於福開森路寓廬。綠絨之毯,金鏤之鐘,依然在目。而尤令我泫然欲涕者,先生平昔坐臥與故人劇談之籐椅,儼然未亡,而先生則已垂眉瞑目,棄故人而去矣。秋風入戶,秋草繞籬,我將於何處招魂耶?

一自黃死,諸遺物隨即散逸,那所謂金鏤之鐘,輾轉為先譜弟趙眠雲所購得;眠雲已下世有年,此物又不知流落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