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芸編指痕 > 《因是子日記》 >

《因是子日記》

《越縵堂日記》是李慈銘的作品,數量龐大,曾影印出版。此後有《因是子日記》,這是常州蔣維喬的作品,數量不在《越縵堂日記》之下。維喬字竹莊,生於一八六四年,卒於一九五七年,他是教育界的老前輩,又是我的忘年交。他在清季,有鑒於啟蒙讀物,只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取材和兒童的意識距離太遠,大不以為然。自他應聘商務印書館,便首先編撰《小學國文教科書》,各校紛紛採用。我在小學,即讀他所編的國文。不料後來我參加《中國國學會》,認識了他老人家,他主持誠明文學院,承他不棄,邀我擔任教授,這真所謂受寵若驚了。

他治文學、哲學、史學、佛學,以及老莊道家,範疇很大。那《因是子靜坐法》名震國內外,掩蓋了其他的學術。他每天寫日記,持之以恆,從不間斷,即稱《因是子日記》。這日記內容包羅萬象,他一生的經歷,都寫入日記中,如辦中國教學會、愛國學社,任江西、江蘇教育廳長,東南大學、光華大學校長,鴻英圖書館館長,這一系列的文化事業,敘述很詳。尤其《蘇報》案始末,他身歷目擊,足為信史。且交遊甚廣,如與章太炎、鄒容、黃炎培、蔡元培、陳夢坡、吳敬恆等的往還,及國家大事,社會瑣聞。又他所作的詩文遊記,一股攏兒都充為日記資料,所以最近逝世的沈延國,寫了一篇《回憶蔣竹莊先生》,極推崇該日記的珍貴、豐富。當時商務印書館請他整理一下,為之付印,可是他事情忙,沒有工夫整理,也就因循未成事實。後來他八十壽誕,門生故舊,擬將日記全部刊印,作為壽禮,由於數十冊的日記稿,過於龐大,而其時紙張奇缺,排印工費用高漲,實在印不起,只得擱置。此後維喬一位愛孫,被錯劃右派,他老人家抑鬱成疾,卒致辭世。這部日記稿本,為公家保存。我曾瞻閱過,用毛筆作蠅頭小楷,一筆不苟。希望公家把它付諸梨棗,把這第一手資料,供文史學界參考,這是當務之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