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星條旗下的茶葉蛋 > 給貝蒂小姐開車 >

給貝蒂小姐開車

有位美國譯者曾經跟我哀歎,美國黑人性格裡有一種非常獨特且可敬的特質,可惜慢慢被漂白了。美國南方黑人,在美國很多文藝作品中,以被壓迫、受欺凌,但堅韌、善良、虔誠的形象出現。凱瑟琳·斯多科特(Kathryn Stockett)所著的小說《相助》(The Help),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福克納小說《喧嘩與騷動》裡,讓搖搖欲墜、關係崩潰的康普生家族得以維繫下去的,也是他們家的黑人廚子迪爾西。白人、黑人之間,跨越種族的分歧,友善和相助,也展現了人之為人的偉大一面。

1989年,美國出產了一部電影《給黛西小姐開車》(Driving Miss Daisy)。黛西小姐是住在美國南方的猶太寡婦,兒子雇了黑人霍克(摩根·弗裡曼飾演)給她當司機。喜歡獨立自主的黛西開始百般不願,霍克最終贏得了她的信任和友誼。此片以它的溫情和良善,感染了很多人,也贏得了四項奧斯卡大獎。

最近我從校報上看到一個真人版故事。不是黑人司機給一個白人開車,而是一群學生給一個黑人開車。這些學生多為白人,家境良好。而貝蒂是一個失助的老年黑人。

貝蒂在學校食堂甜品櫃檯上班。食堂食物常有變化,意大利餐、墨西哥餐、中餐,味道好壞不一。據校報上略帶戲謔的報道,食堂也有三不變:一不變是高中學生來校參觀的時候食堂伙食一定變好(估計這樣更吸引學生報考我們學校),二不變是負責刷卡的路易絲會把帶食物出去的學生叫住(食堂是自助式餐廳),三不變是貝蒂每天準會按時出現在甜品部櫥窗後面。

貝蒂上了年紀,無兒無女,腿腳不便。過去她在麥當勞上班,負責汽車餐廳部(Drive-through)收銀。有一天,我們學校的一個學生去就餐,和她認識,帶她去上她所去的教會。貝蒂在此受洗,成為基督徒。這個學生還介紹她到我們學校食堂上班。學校食堂安排她在甜品部,每天上午十點來上班,下午兩點離開。她不能開車,於是女學生每天開車接送她。

後來這個學生畢業了,離開了這座城市。走之前,她讓自己的一群朋友承諾繼續接送。但大家有時間上的各種衝突,未必都能銜接上。此事被學校的老師傑夫·邁克米倫和學生處主任尼爾·阿特得知後,廣而告之,鼓勵學生接送貝蒂小姐。學生們得知,十分熱心,開始了「給貝蒂小姐開車」的義務活動。這愛心接力不是曇花一現的善心爆發,而是細水長流的長期幫忙。大家天天接送,持續了兩三年。

貝蒂小姐和學生們關係很好,稱來食堂就餐的學生為「我的孩子們」。來接送她的孩子們,也不把接送當成一種負擔。有個幫忙的學生在校報採訪中說:「我發現貝蒂小姐是個很值得結交的朋友,給她開開車,有機會和她多多相處,也很不錯。」很多人幫忙,以恩人自居,姿態居高臨下,總覺得對方應該感恩戴德。我校年輕人覺得此事可樂之好之,心態陽光。故寫此一文,讓佳話傳揚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