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明窗小札1963 > 麥米倫的繼任人 >

麥米倫的繼任人

一九六三年五月十九日

麥米倫如果下台,誰將是英國首相的繼任人?有許多人以為是工黨的領袖威爾遜,但也有人認為希斯更有可能。

希斯是討論英國加入共同市場問題的首席代表,經過又長又悶的一連串會議後,結果失敗歸來。但是希斯在本國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得到許多同情的慰問與讚美。這是英國人特有的品性,他們喜歡失敗得轟轟烈烈的人。

在這次談判後,希斯贏得了英國人的愛戴,使他無形中成為麥米倫的最佳承繼者。有人推測,他不久將調任一個較高的職位,很可能是外相。那麼,他來繼承麥米倫的地位就更順理成章了。

希斯今年四十七歲,他的口才很好,在會議上,常有說服人的能力。他的耐性是最好的,而精力更是驚人,有兩個小故事可說明他的精力是如何的充沛。

一次,希斯參加麥米倫與美國務卿魯斯克的晚宴,出來時已經是午夜了,他說月色很好,捨汽車而步行回家,在門口他遇到一個記者,談了幾句話。第二天,上午十一時,這個記者走到外交部的記者室,卻聽說希斯已經去了羅馬。「這是不可能的。」記者驚奇地道。「但卻是真的,」旁邊的人答,「他今早九點鐘乘飛機去了羅馬,今晚還要趕回來去參加一個宴會。」

另一次,是當六國共同市場會議結束,英國已顯然被拒於門外時,其他六國代表紛紛上前安慰他,然後拖著疲乏身子回去休息。只有希斯一人,那晚上仍然留在酒吧中高談闊論,有人問他:「希斯先生,你幾時開始休假?」希斯道:「我,為什麼我要休假,聖誕節還沒有來呀?」

希斯與麥米倫不同的地方,是他出身中產階級,如果他當了首相,是保守黨有史以來不是貴族社會出身的一個。他頗像一個現代的英國商人。更有興趣於英國未來的經濟,而不理會帝國過去的光榮,更注重人民的生活,而不講究國際的聲譽,更關心各種實際問題的解決,而不談什麼遠大的抱負。這樣一個首相,也許是英國現在所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