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明窗小札1963 > 老戴不死 美國不安 >

老戴不死 美國不安

一九六三年二月四日

戴高樂的堅決拒絕,使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談判歸於破裂。英國政府固然沮喪萬分,稱之為「近十年來英國最黑暗的日子」,美國亦是同樣的不愉快。因為美國企盼英國能加入共同市場,使西歐更加強大,與美國的關係更加密切。目前的阻礙看來完全在於戴高樂一身,堅尼迪總統身邊的幕僚們,好多人便這樣說:「美國總統會比法國總統頂得長久。」

所謂「頂得耐」,分兩方面來說。就壽命這一點而言,堅尼迪年輕力壯,大概總比戴高樂後死,但做總統的期限卻未必一定長過他。堅尼迪由於古巴事件的勝利,再連任一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只以連任一屆為限,戴高樂只要不死,極可能無限期的連任下去。美國專欄作家約瑟·艾索普說:「如果要打賭誰先下台,押堅尼迪先下台容易獲勝。」因此美國人把希望寄托在戴高樂的「瓜得」上,未免有些遙遙無期。

法國認為,西歐經濟的發展,那是自然的結束,和共同市場毫無關係。共同市場只是一種政治工具,將西歐六國緊緊的團結在一起。西德、意大利、荷、比、盧五國的看法卻和法國不同,他們認為六國經濟的興旺,主要是由於共同市場。他們對戴高樂的專橫是很有反感的,不論是西德的阿登納,還是意大利總理范法尼,都不贊成法國獨斷獨行的作風。但因為他們對共同市場依賴甚深,無論如何,不肯做任何使共同市場受到損害的事,戴高樂看準了這一點而獨自反對英國加入,其餘五國雖然贊成接納英國,卻決計不肯甘冒共同市場破裂之險。戴高樂的主要力量,便在於此。

再者,在其餘五國之中,擁護戴高樂的人也有很大勢力。意大利北部米蘭一帶資力雄厚的企業家,都不願英國加入,生怕英國的工業品搶去了他們的生意。

艾索普分析西歐六國的關係是這樣:戴高樂意志堅強,一意孤行。其餘五國的政治家們心中都很不快,在背後拚命說他壞話,冷嘲熱諷,卻又對他無可奈何。這並不是由於法國的政治、經濟、或軍事力量使他們害怕。他們所害怕的,乃是共同市場的散伙。如果戴高樂大發脾氣,宣佈法國退出共同市場,那就大事不妙了。西歐五國對共同市場寄托以極大的希望,將來的繁榮興旺,皆賴於此,因此事事只好向戴高樂遷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