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明窗小札1963 > 康熙出術,折辱俄使 >

康熙出術,折辱俄使

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日

對於本報喜愛武俠小說的讀者們,中俄外交史上有一段小小的趣事,當為大家所深感興趣。這段記載見於清人陳康祺所作的《燕下鄉脞錄》:「康熙間,俄羅斯貢使入京,仁聖令選善撲處有力者,在館伺候。凡俄國一使一役出外,必有一善撲者隨之。俄人雖高大強壯,而兩股用布束縛,舉足不靈,偶出擾民,善撲者從其後踢之,輒仆地不能起,以此凜然守法。」

文中所說的「仁聖」,即是康熙皇帝。這段筆記沒有說明年代,但俄國貢使來得最頻繁的,是在康熙初年,企圖在各方面佔些便宜。等到俄軍在雅克薩大敗,再簽訂尼布楚條約,俄國知道無法欺侮中國,就很少派使者到清廷了。康熙於八歲接位,猜想上文所記的事,發生於康熙十幾歲到二十幾歲間。一個少年皇帝見俄國使者如此傲慢強橫,心下自然氣惱,於是想了這條「傑橋」出來。

所謂「善撲者」,便是「摔角專家」。滿洲人和蒙古人都擅長摔角,各有長期的傳統,其時滿洲人入關未久,還保持著驃悍武勇的作風。滿洲人的摔角叫做「布庫」,許多王公貝勒都提倡這種運動,在家中養有私家的摔角專家,遇到什麼喜慶宴會,便有摔角比賽。在這種風氣之下,皇帝只須隨口講一句,當時便可召集大批天下第一流的摔角高手,將這些高手化裝為服侍俄國使者的僕役。俄國使者手下的隨從小職員出街,背後都跟隨這樣一兩位「保安人員」。只要見俄國人對中國百姓稍有不禮貌的舉動,這些保安人員立刻一腳踢去。俄國人雖然高大強壯,但決計不是專業高手的對手。中國人在和外國人交往之中,如此揚眉吐氣,後代是很少的了。後代保護外國使節、外國專家的中國保安人員,目的是對付中國百姓的,大腳踢去的時候,百分之百是踢中國老百姓的。

康熙從小便喜歡摔角,清人筆記中還有這樣一段記載:「聖祖仁皇帝之登極也,甫八齡,其時大臣鰲拜當國,勢焰甚張,且以帝幼,肆行無忌。帝在內,日選小太監,有力者,令習布庫為戲,鰲拜或入奏事,不之避也,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內,帝令布庫擒之。十數小兒,立執鰲拜,遂伏誅。以權勢熏灼之鰲拜,乃執於十數小兒之手,始知帝之用心,特使權奸不覺耳。使當日令外廷拿問,恐不免激生事端。如此除之,行事所然,神明天縱,固非凡人所能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