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明窗小札1963 > 康熙強過彼得大帝 >

康熙強過彼得大帝

一九六三年三月十七日

北京《人民日報》的社論在答覆赫魯曉夫關於港澳的言論時,曾提到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伊犁條約等一連串中俄間的不平條約,有一家外國通訊社在報導這消息時,曾自作聰明的加了一個尼布楚條約上去。其實尼布楚條約是中俄間第一個正式條約,卻不是不平等條約,雙方劃界時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依照自然分界而劃定,那是理想的國際交涉。

簽訂尼布楚條約的雙方,中國是康熙大帝,俄國是彼得大帝。這兩位君主都是一世雄傑,雙方國力都是如日中天,既富且強。兩位近世史的英主一拗手瓜,終於簽訂了一個平等合理的條約。不過其時康熙執政已二十八年,對俄國曾數度用兵,一切胸有成竹,彼得大帝卻剛於這一年開始掌握全部政權(他接位已七年,但起初七年由他姊姊攝政),政治上的知識遠不及康熙,國內的統治又極不穩固。因此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比較起來還是中國人佔了上風。

根本的關鍵在於康熙瞭解俄國人的狡猾。他派內大臣索爾圖為欽差,和俄國交涉劃界,那時候外蒙古正發生變亂,康熙不願意向俄國用兵,多起糾紛,因此吩咐索爾圖,不必要求過多。然而當索爾圖從北京出發時,康熙又派八旗京營的精兵及黑龍江兵三千五百人護送,又派官員伕役等四千五百人隨行。此時正當清朝開國之初,八旗精兵戰鬥力極強,康熙為了耀武揚威,命護送官兵帶足槍炮器械,這是我國外交史上罕見的出使盛況。

尼布楚會議開始後,俄史羅果文提的要求甚苛,主張以黑龍江為界,江北屬俄,江南屬中(即與目前的情況相同)。中國的反要求也很厲害。後來中國讓步了一些,但仍是談不攏。一直談了六天,始終沒有結果,於是八旗精兵開抵尼布楚城下,作用武的準備。俄國大使沒有帶什麼兵來,看看清朝的態度強硬,當即同意根據中國的條件劃分雙方國界。

根據這條約,我國東北以外興安嶺為界,東方直至海岸,總面積幾達八十萬方哩,比現在的東北大了一倍有餘。除了黑龍江、遼寧、吉林等省外,現在蘇聯的阿穆爾省、濱海省、港口海參崴等都屬中國。俄國方面所得的是貿易權利,中國准其通商。因此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外交史上光榮的傑作。如果對方是小國庸主,中國有這樣的成就並不稀奇,然而對手是俄國的彼得大帝,此事就非同小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