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隨性隨緣 > 還說太陽山 >

還說太陽山

小時讀到《太陽山》。這是一則童話,說是這座山上遍地黃金,人們可以隨便去撿取。只是這件事只能在黎明前去做,太陽升起時,沒有下山的人就會被曬死在山上。聰明的人撿一點立刻下山,貪婪的人來不及下山那就死在山上。

中國的太陽山在什麼地方?很遺憾,我以為最高峰是在官場。我們的官位級別,也就像一座高高的山,金字塔形的,有著穩穩的基礎。從村、鄉、縣、市……這麼一層層「上去」,有著一層層的階梯式的攀登道路。在這座山上,只要你「知足」,取得你應有的金子,大致可以說是安全的。規則可以說極明確,只有低頭撿金子,不看天的人,太陽出來,就會被曬死。

成克傑被曬死了,胡長清、慕綏新、戚火貴們就是這樣死的。還有成批量的人,在太陽臨出之際,一剎那間逃到異國他鄉,成了吃金子利息的外國富公。這算是暫時的僥倖。我信及他們的日子,絕不會比我們鄉里的放羊老頭或者城裡的板爺過得舒心自在。因為他們頭上始終懸著太陽,一旦照到就完。

人的兩種本性——貪婪與恐懼,在太陽山撿金子時的形態,表現得最為充分。我相信洪昭光教授的話:貪官不長壽——那制約他長壽的要命因子太多了。但我更相信,寧可不要長壽,撿金子撿到日上三竿的人,仍舊會我行我素,只要那山上有金子可撿,前仆後繼、視死如歸的人有的是。這不是我說說或者執太阿之柄的人說說或嚇唬嚇唬就完事的事。我們的反腐手腕硬不硬?與列國相比,我認為強度是夠的,然而強度與力度不會是一回事。

秦始皇似乎一開頭就想到了這回事,他設御史,就是監督官員們遵守遊戲規則:太陽出山前必須住手——到後來無論世局怎麼翻雲覆雨,後人竟沒能有些須更易。我們的紀檢和輿論批評也就是這個作用罷。我已經說了,腐敗與意識形態無關,任何思想體系的政權都有面臨「社會糖尿病」的事兒。但腐敗與社會制約、社會環境卻是有關的。有這座山,沒這座山,山上有沒有金子,與撿金子的人數是有關的。

十屆人大修憲,有了「以人為本」這個理念,但願這座山的山基有所鬆動乃至更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