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味言道:寫盡天下美食,寫盡人間世情 > 松鼠鱖魚 >

松鼠鱖魚

桃花流水鱖魚肥,這個鱖魚,就是松鼠鱖魚的原材料。

松鼠鱖魚,有時候寫成松鼠桂魚,20世紀七八十年代前,松鼠鱖魚決不會寫成松鼠桂魚;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後,改革開放,經濟騰飛,上飯店吃飯的人越來越多,「鱖」比「桂」難認,就省力地寫成桂魚了事。

松鼠鱖魚,寫成松鼠桂魚,也不能算錯。也有把鱖魚叫做桂花魚的。鱖魚種類很多,最著名的是翹嘴鱖,這在畫裡常常見到:水墨畫家畫鱖魚,嘴都像個大鐵鉤子似的翹起。

鱖魚為肉食性魚類,所以在畫中也是一副惡頭惡腦的神情。有時候是憤怒的鱖魚。有時候是自負的鱖魚。

鱖魚一發怒,背鰭張開,能把漁民肚皮劃出飯碗大口子。

鱖魚在海外市場稱為「淡水石斑」。它身上斑斑駁駁,皮色帶黃,恍如秋天桂花黃的暗影,這也是被叫做桂花魚的由來。

松鼠鱖魚,有時候寫成松鼠貴魚,在祝壽的時候,在喜酒的時候,為了討口彩。松鼠鱖魚就松鼠貴魚吧,當不得真。

但把松鼠鱖魚寫成松鼠鮭魚,我覺得是一個錯誤。鮭魚和鱖魚,就像巴拉圭和烏拉圭。鮭魚又叫大馬哈魚,俗稱三文魚,它們出生淡水河,成年以後幾乎一直在海洋生活,在海洋生活四五年,便成群結隊從外海游向近海,找到原先那條淡水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一直游到它出生時的那條小河,從不迷路。這現象也叫「回歸」。鮭魚在江河裡逆流而上幾千公里,不是覓食,而是繁衍後代,因為它們只能在淡水中產卵。相反,它們游入江河就停止進食。鮭魚回到故鄉,體重會減輕四分之一。鮭魚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回歸」呢?據說幾百萬年以前,鮭魚的祖先是淡水魚。

鮭魚有多種吃法,生吃最爽。

鱖魚有多種吃法,松鼠鱖魚這一種吃法大概最為有名,中國駐外使館招聘廚師,往往看他能不能做松鼠鱖魚。但我並不覺得松鼠鱖魚好吃。松鼠鱖魚是很俗氣的菜餚,與乾隆皇帝的詩書差不多。

松鼠鱖魚原先用糖醋,20世紀70年代(時間在中美建交前後)易為番茄醬,這是一個版本。另一個版本要說到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我覺得糖醋好,番茄醬燒的松鼠鱖魚,味道與古老肉難兄難弟。我現在點菜,不點松鼠鱖魚,點松鼠鱸魚,因為鱖魚鱸魚被一番油炸,又被番茄醬一番洗禮,口感與味道不分勝負。再說鱸魚鱖魚同科,現在都是養殖,區別已經不大,但鱸魚的價錢可是比鱖魚便宜得多了。現在,吃鱖魚要麼清蒸,要麼紅燒,在擅長經營松鼠鱖魚的店家,你點清蒸,確保新鮮。點菜的學問無邊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