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巴黎盧浮宮 > 前言 >

前言

從弗朗索瓦一世到拿破侖,再到密特朗,從美輪美奐的方形中庭(或曰卡利庭院),到貝聿銘設計的未來主義樣式的玻璃金字塔——似宇宙飛船欲一飛沖天,這座興建於數百年前的宏偉宮殿,如今依然煥發著勃勃的生機。

一直以來,盧浮宮象徵著對藝術名作的認證,它伴隨著法蘭西的命運演變,成功地將其藝術財富發揚光大。在成為「藝術博物館」的代名詞以前,它曾經是法國國王的氣派居所。盧浮宮始建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袖、「光榮者」腓力二世·奧古斯都在位時期,後由騎士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下令拆毀,仿照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風格進行了重建。自此之後,它的擴建工作開始了持續而飛速的發展,卡特琳娜·德·美第奇、亨利四世、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先後參與其中。路易十四在位期間,建築師克洛德·佩羅(也有人認為是貝尼尼)建造了著名的柱廊,賦予這座宮殿雄偉而寬闊的立面。但也正是由於「太陽王」路易十四在1678年做出了搬離盧浮宮、入住新建的凡爾賽宮的決定,盧浮宮成為藝術聖殿的命運才最終揭曉。

不過,要想化身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博物館,盧浮宮還得再等上一個世紀。路易十五時期,時任皇家建築、藝術、園林及製造局總監的馬利尼侯爵首創性地提出了如下倡議:為國王的藏畫舉辦公共畫展,讓公眾也能有機會欣賞到王室的繪畫收藏。1750年,在這位顯赫而開明的侯爵的主持下,盧森堡宮的部分廳室被佈置成了精美的畫廊,展出了魯本斯繪製的大型系列組畫《瑪麗·德·美第奇生平》和另外的110幅油畫、20幅素描作品。這些展廳每週開放兩次,每次開放三小時。1755年,在馬利尼侯爵的繼任者安吉維勒伯爵的提議下,亨利四世於1594—1608年間修建的盧浮宮大長廊也被改作繪畫展廳。這條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廊(近500米長)被認為是一個理想的展覽場所,它注定會成為博物館的核心中的核心,所需要的只是適當的創新性改造:在天頂上開設玻璃天窗,使自然光從上方傾瀉而下。

這項宏偉的計劃提出之際,正值公共博物館的新穎理念萌發於歐洲各國之時。庇奧·克萊芒蒂諾博物館的開放,標誌著羅馬成為引領這股潮流的先鋒。不過,要想看到這項計劃付諸實施,還需要等待法國大革命的到來。1792年9月27日,隨著路易十六被廢黜和下獄,法國國民公會頒布法令,決定將這座曾經的王宮改造為公共博物館,並賦予其一個充滿愛國主義情懷的名字:法蘭西博物院(1796年更名為更具官僚色彩的「中央藝術博物院」)。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後,法蘭西博物院於1793年11月9日正式開放,在方形沙龍(或曰卡利沙龍)內展出了一系列繪畫作品,並從1800年起將展覽區域逐漸擴展至大畫廊(即此前的大長廊),利用其底層陳列古代雕塑。隨著藝術名作從世界各地到來,大畫廊內的藏品數量在此後幾十年中得到了驚人的增長,從拿破侖向博爾蓋塞家族購得的大理石雕塑到《米洛的維納斯》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那樣的傳奇之作,應有盡有,無所不包。

博物館當然是免費開放的,但這僅限於特定的時段,即週六和週日的上午9點至下午4點,其他時段則是專為藝術家們保留的。頻繁出入盧浮宮是藝術家們的傳統,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希望通過對名作範例的學習實現自我提升,而且還因為這座宮殿自1692年起便是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所在地。如果成為這所學院的院士,還能有機會在盧浮宮居住。

法國大革命時期,民主派的領袖們為這座博物館的發展共同出謀劃策。他們為每幅畫作配上文字說明,在古代文物的展廳內舉辦學術講座,並出版發行了價格低廉、簡明易懂的藏品目錄。拿破侖在武力擴張的同時,從歐洲各國尤其是荷蘭和意大利徵調來大量的藝術品,使盧浮宮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壯觀和有史以來藏品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不少名家大師參與過盧浮宮博物館的設計或管理,如畫家休伯特·羅伯特(他以一系列華美的室內風景畫留下了對那個非凡年代的回憶)、史上最偉大的文物學家埃尼奧·奎裡諾·維斯康提和盧浮宮博物館的首任館長維旺·德農。在他們三人之中,德農的貢獻尤大。這位年邁的館長本人也是一名藝術家,信奉自由思想哲學,愛好旅行探險,曾赴西西里島遊覽,1802年還陪同拿破侖前往埃及考察。他賦予博物館的管理一種現代化理念,通過對廣受歡迎的版畫、石膏模型和畫冊的銷售,每年為盧浮宮帶來了30000至35000法郎的收益,然後將這筆錢再投資於購買其他藝術品,從而成功地為這座博物館贏得了盛譽。在當時,就像今天一樣,各大報刊紛紛記錄下了展廳內能看到的那番景象:「潮水般的人群奔湧至展品前,貪婪地注視著這些藝術名作,打聽對作品的解釋說明,然後頗有見地地抒發自己的讚賞或批判。」

費爾南多·馬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