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出國自助旅行指南:窮游錦囊 > STEP 1 告別陌生感 LANGUAGE >

STEP 1 告別陌生感 LANGUAGE

英語不再是「老大難」

肢體語言很有意思

學會用有限的語言與當地人交流

微笑是最美的名片

很多背包客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闖東北、進高原,從塞外江南走到五嶺之南,開闊了視野,積累了豐富的旅行經驗,可心裡就是懼怕出國旅行,也許不差錢,差的就是不會講人家老外的語言!而語言或許只是一個表面現象,讓我們對出國旅行感到陌生的,其實是陌生語言背後陌生的環境。你可能會擔心在路上看不懂路牌,因為語言不通無法和人交流。旅行作家阿蘭·德波頓在其《旅行的藝術》一書中提到過類似的觀點,試想一下,將身邊所有能見到的母語都換成一種陌生的語言,那種感覺,其實就是旅行中獨有的陌生感,或許風景完全一樣,但是你卻莫名地感覺像是在「旅行」。

其實很多英語不好的旅行者一樣可以探尋世界之美,他們也能在國外生存較長時間,並且還能充分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只要從心態上解決「語言恐懼症」的問題,你也可以和他們一樣勇敢地走出去。為數眾多的例子已經證明語言能力不是決定旅行成敗的關鍵因素,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對這個美麗世界的渴望以及決定去旅行的果斷與堅決。別擔心,我們這就來給你說說在不會英語的情況下怎樣旅行,如何用肢體語言與當地人溝通以及怎樣和陌生人搭訕。

英語不再是「老大難」

提到英語水平,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把國內的四六級考試和英語好不好聯繫起來。其實,國內的四六級考試說明不了什麼,很多通過英語專八、雅思8分的高才生們在出境旅行時也可能面臨溝通不暢的問題。語言是用來互相交流、傳情達意的工具,是需要「有來有往」的,也就是說,即便你說得很快速流暢、用的詞彙很專業,但對方聽不懂,這樣的溝通依然是無效的;又或是你用標準倫敦音和對方有板有眼地講英語,但對方一下子拋來一串印度英語讓你立馬傻眼,這也不算有效溝通。

其實,在旅行中要進行順暢的溝通,其基礎是掌握一些具體場景中的常用詞彙,比如在進行酒店預訂時,你需要知道double room通常指一張雙人床的房間,而twin room才是兩張單人床的房間;又比如在全球各大機場和火車站,你需要至少看得懂departure(離境、出發)和arrival(抵達);在國外逛商場,經常會看到sale和voucher/coupon,在具體的語境下它們是打折和代金券、優惠券的意思。這樣的詞並不多,別害怕,當你走在路上,當它們頻繁地出現在你面前時,你會很快和它們成為朋友,想忘記它們的意思都難哦!

除了常用詞彙,你還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句型,如表達自己的喜好可以用I want…(我想……)/ I need…(我需要……)/ I will…(我將……)/Please don\'t…(請不要……);請求他人幫忙可以說Could you help me…(你能幫我……嗎?)/ Can you tell me…(你能告訴我……嗎?)等。熟記幾個簡單句型,你便可以隨具體環境造出很多句子,很多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對於英語好的同學,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這裡我們主要說的是語速和口音的問題,無論你的英語多麼流利,記住,你是要和別人溝通而不是秀英語,因此,慢一點說,吐字清晰,同時配以眼神交流,這樣即使語法、詞彙不那麼準確,也能形成和對方的有效溝通。至於口音,建議到達當地後先試著多和當地人講話,總結一點小規律,比如泰國人講英語喜歡將元音拖長並省略一些輔音,阿拉伯人講英語經常將「r」發成大舌顫音。規律總是有的,大膽去說,聽不懂就問,沒準兒過一周你也能用當地口音和對方講話呢。

遇到語言問題 有哪些方法溝通

到母語非英語的國家旅行,即使你的英語不好也沒關係,因為很可能對方的英語連你都不如。這個時候可以大膽嘗試請當地人幫你寫幾個最常用的單詞,跟著多讀幾遍,然後把單詞拼起來就好啦!比如你在法國旅行,只要請當地人教給你「哪裡」是ou,讀「霧」,你就可以指著地圖上的Musee du Louvre(盧浮宮)大膽地問路,這時候語法什麼的根本就是浮雲,能讓對方明白你的意思才是王道!

中國古話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剛才我們說,保持交流的心態很重要,於是對於自己會說的、能說的部分,一定要張開嘴巴勇敢說。但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說,也不要逞能去胡說。交談中,如果自己對一些關鍵詞語拿捏不準,為避免歧義及誤會,可以先查一下詞典再說。比如在印度,「恆河」不是Eternal River(永恆的河)而是River Ganges。這時候如果你自作聰明地翻譯成前者,很可能導致當地人無法準確明白你的意思,反倒給溝通造成障礙。而當拿不準又暫時沒法查詞典的情況下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呢?別忘了,你還可以用肢體語言哦。

肢體語言很有意思

真的有不少人在高級餐廳裡一邊輕聲唱周傑倫的中文歌《蝸牛》,一邊模仿蝸牛向上爬的樣子而吃到了烤蝸牛!飯館裡有那麼多菜式的照片,想吃什麼,指指照片說this(這個),指指鄰桌上的那盤菜說that(那個),肯定不會讓你餓肚子。在得當的情境下,模仿、比畫、指點都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如果你會簡單地畫畫,還可以通過一支筆一張紙畫出你的意思(德國人曾出了一套硬紙殼小卡片,上面畫了一些旅行常用物品,需要什麼,就拿出來給別人示意一下,非常實用)。總而言之一句話,語言不通,你還可以動用各種肢體語言向別人表達你的意思。世界大同的時代,一般都能互相理解。萬一理解不了,也不丟人,就當這是旅行中可愛的小插曲吧。

大部分肢體語言是通行世界的,如微笑、握手代表友善,擁抱代表親密或熱情,伸出食指和中指組成V字形代表勝利和好運等。但要注意,在有些國家,一些肢體語言可能表達的是同我們在日常生活裡想表達的截然相反的意思。例如,當你在斯里蘭卡和印度旅行,和當地人聊天時,經常看到他們一邊笑盈盈地望著你,一邊小幅度左右擺頭。你也許會納悶:這到底是要鬧哪樣?其實,在這兩個國度,搖頭代表默許與同意。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背包客知道右手握拳、蹺起大拇指是在旅途中請求搭免費的順風車,但是在希臘,如果將大拇指迅速急切地蹺起,傳統的希臘人則認為你是讓對方「滾蛋」,極為不敬。還有一些肢體語言,在沒有完全理解的情況下,盡量不要輕易模仿,比如很多人到了泰國喜歡學當地人做雙手合十的「威」(泰語,Wai),以表示問候,但嚴格意義上講,對皇室、長輩、平輩做「威」時,手指放置位置以及頭的擺動幅度是不一樣的,如果對長輩做的動作不到位,或是對佛像沒有盡心做「威」,也容易被認為是不敬。總的來說,永遠不要吝嗇在旅途中多多操練你的肢體語言,在行前做功課時,也要盡可能瞭解你計劃前往的目的地國家有什麼特殊的手勢或動作。抵達當地後,嘗試對當地人運用一下他們的特殊肢體語言,時間一長,你就能融入他們啦。

肢體語言之手勢圖

除了日常的溝通,旅行中有時也可能會需要一些非常專業的詞彙。譬如一不小心住進醫院,如何向醫生描述自己的病情,平時對什麼藥物過敏,這都是很嚴肅不允許出任何差錯的。建議大家在出門前把一些常用藥品成分(不是藥品的品牌名稱哦)的專有名詞準備好,抄在紙上或存儲在移動設備中,必要的時候拿給醫生看,幫助他判斷如何開展治療。否則,僅憑肢體語言,可能會出現無論怎樣努力表演,醫生還是不知道你到底是便秘(constipation)還是腹瀉(diarrhea)的尷尬場面,加重病情,耽誤治療時間。

小貼士

下面羅列了幾種常用語言的「你好」和「謝謝」的說法,試著大聲地朗讀出來吧,到目的地再請當地人幫你糾正發音,他們一定會很高興幫助你學習他們的語言的。

你好

英語:Hello

法語:Salut(讀Salu)

德語:Hallo

意大利語:Ciao(讀chao)

西班牙語:Hola(H不發音)

阿拉伯語:

(讀Merhaba)

印地語:

(讀Namaste)

泰語:(讀Sawadii)

謝謝

英語:Thank you

法語:Merci

德語:Danke

意大利語:

Grazie(讀Gratsie)

西班牙語:Gracias

阿拉伯語:

(讀shukran)

印地語:

(讀Dhanyavada)

泰語:

(讀Khop Khun)

學會用有限的語言與當地人交流

即使外語水平沒法達到和對方「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談了一整夜」的暢聊模式,也可以用有限的詞彙和句型討論不那麼抽像的問題。關鍵有兩點:一是抱有一顆真誠想要溝通的心,願意去瞭解對方,希望傾聽對方的故事,而不只是簡單地敷衍或是為炫耀自己的旅行經歷而去聊天,這樣才會有一個「親切友好」的對話氛圍;二是善於「邊聊邊學習」,有些詞彙可能對方知道並且你確定這就是你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時就要敏感地捕捉這些新詞,迅速加入到自己的詞彙庫中,並且立即使用這個新詞,聊天便會順暢很多。

「你好」和「謝謝」是與陌生人搭訕的兩大法寶。先來一句「你好」,指著地圖、名片問路,或是指指自動售票機,再指指手上的錢,請對方幫忙演示如何買票,然後禮貌地說一聲「謝謝」,一次成功的溝通就這麼簡單。

肢體語言之便秘的故事

肢體語言之買驅蚊液

微笑是最美的名片

當你去到語言不通的國家,用盡前面提到的你學過的所有詞彙和句型還是無法溝通,洗了三遍耳朵仍然聽不懂對方的濃重口音,那就給對方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吧。一個微笑,既可以含蓄得體地表達出自己的無奈,也同時可以表達對對方的感謝:「儘管我們沒辦法聽懂對方的語言,然而作為旅行者的我,謝謝你能如此耐心地和我講話,感謝你願意幫助一位陌生旅行者,對你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我很感動。」微笑,是大度,是理解,是寬容,是友善,是通行世界的名片。有人說,會笑的人運氣通常不會太差。在語言不通的異國他鄉,你的笑容會幫助你拉近和當地人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友好。在前行的路上,一定會有貴人相助!

謝謝(資深旅行者)

第一次出境旅行時,我的外語水平僅停留在大學時學的那點東西上,根本不敢開口。從拉薩到尼泊爾,過海關之後,為省錢想找公共交通前往加德滿都,卻不知道如何用完整的句子表述。於是,在電子詞典上查好加德滿都的英語Kathmandu,加上bus,就靠著這兩個單詞也順利搭上了巴士。下車後,我又如法炮製,憑借Thamel這一個單詞找到了泰米爾區。

在尼泊爾點餐時,起初看著滿紙的英語菜名很頭大。但仔細一看,發現很多詞自己是認識的,像rice(米飯)和noodle(麵條)、bread(麵包)和cake(蛋糕)、potato(土豆)和tomato(西紅柿)、water(水)和coke(可樂)等。開始怕服務員等得太久難為情,就點最簡單的炒麵或炒飯。後來也想換換口味,就提前來到餐廳,對著電子詞典一個個地搞清楚。再後來,菜譜上的菜名都熟悉了,便可以直接點餐了。

花甲背包客(資深旅行者)

2007年,我們在雲南旅行。當時同住的外國遊客一句中文也不會說,就敢來中國旅遊,讓我們很震撼。之後出國旅行,每次遇到老外需要聊天的時候,我們都會先問一句:「Can you speak Chinese?」(你會說中文嗎?)對方往往說「No」(不會),我們的信心就來了。畢竟他一句中文都不會說,我們好歹還會幾句「你好」、「謝謝」之類的英語。這麼一想,就沒什麼好害怕的了。所以說,克服語言障礙的第一步,是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

在南美叢林旅行的時候,我們遇見了一位年輕的母親。她不會說英語,我們不會說西班牙語,於是所有的交流就只能用肢體語言進行。當時她做了一個隆起大肚子的動作,問我有幾個孩子。我豎起中指和食指告訴她有兩個,同時做了一個梳小辮的動作,說明其中一個是女兒。

招財(互聯網公司編輯)

去土耳其之前,聽說那邊的男人非常喜歡和獨自旅行的女生搭訕。為避免麻煩,我在左手的無名指上戴上了一枚指環。結果被搭訕的時候,果然被很多人問到是否結婚的問題。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悻悻離去,而那些真正想同你做朋友的人則會繼續同你聊起你的家庭和其他情況。土耳其人英語不好,特別是在一些小村小鎮,當地人可能一個英語單詞都蹦不出來。但他們非常熱情,喜歡同外國人交流。這時,他們往往會拿出手機,把他們想說的話用「谷歌翻譯」譯出來給你看。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雖然麻煩一點,但當你看到他們熱情又充滿渴望的面孔時,真是沒有理由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