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巔峰追光者 > 5.4 沒有雲的紅色日出 >

5.4 沒有雲的紅色日出

這是一幅我沒有命名的圖片,因為我自始至終對它不是很滿意,倒不是因為構圖和光線,更多的是因為畫面裡沒有雲,對我來講,大型風光攝影如果沒有精彩和情緒化的雲參與,就像少了什麼,讓我的心澎湃不起來,血管也無法擴張。但是拋去這種個人傾向不談,該作品從構圖到用色還是中規中矩、頗有看點的,接下來我就談一下這張《沒有雲的紅色日出》。

5.4.1 前期拍攝

無雲的日出和日落對於風光攝影師來講是最頭疼的事情,預計的紅色漫天無法拍出來,而且逆光的話還會造成景物黑壓壓一片,我自己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天象,大部分情況我會換鏡頭,尋找另外的視角,不過這裡也有一個例外,就是有高山的情況,山體由於高聳,所以可以在太陽保持低角度的時候接收到紅光,因而出現日照金山,甚至紅山的情況,這幅照片就是如此。

在拍攝這張露易絲湖日出的時候,我花了很多力氣尋找前景,因為我預判到山峰會是紅色,關鍵就是要找怎樣一個有趣的平衡點,將觀眾從近引向遠,從冷帶向暖。這個前景的冰形態較規整,也比較大,同時又是冷色調的,另外最關鍵的是它與地平線形成了一定夾角,這在構圖的理念裡是符合錯落有致原則的。當然,這也不是說平行式景物擺放不好,只不過對於不同的畫幅與光線,要選擇不同的前後景搭配。同時由於沒有雲,所以我留的天空很少,大部分的空間都用於前景和倒影的表現。構圖分析如下圖所示。

從用光的角度來講,這裡沒有太多考慮,就是紅光一定要照耀在山上,並且利用水面的反光進一步誇大這種紅色。而其他部分落在陰影裡,無須考慮太多,只要拍攝多張可以將細節表現出來即可,後期能夠使用一些手段讓明暗的交接更柔和,過渡更均勻。

最終為了這幅圖片我拍了四張不同曝光的照片,如下圖所示。

光圈11,快門1/2秒,ISO 50

光圈11,快門1/4秒,ISO 50

光圈11,快門1/8秒,ISO 50

光圈11,快門1/15秒,ISO 50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如何在Photoshop中合併這幾張圖片。

5.4.2 後期處理

把這四張圖片載入Lightroom,如下圖所示。

選出一張照片做白平衡處理,將整個畫面變得更暖一些,如下圖所示。

選擇全部四幅圖片,單擊右下角的「同步設置」使其擁有相同的白平衡,如下圖所示。

至此,在Lightroom中的調整結束。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在Photoshop中以圖層的形式打開」。載入到Photoshop中之後,按照從暗到亮的順序排列圖層。

在接下來的曝光合併環節,我使用一項技術叫作「亮度蒙版」,具體的技術細節請參考《狂人攝影日記》,在這裡我使用動作記錄來完成亮度蒙版的載入,如下圖所示。

按快捷鍵Ctrl + H隱藏選區邊界,並選擇白色的筆刷開始合併天空。

做完這一步之後,可以合併前兩層,並按快捷鍵Ctrl + D來取消選區。依此方法逐層合併,直到最亮的一層(在圖層合併之前,需要做一個自動對齊的步驟,在這裡我就不再重複敘述)。

接下來對整幅圖片做一個對比度的提升,這裡使用曲線加上蒙版來完成,如下圖所示。

對圖片局部調整進行判斷,天空由於沒有雲,所以不需要增加或者刪減什麼,而山峰紅色的部分,會加強一點暖調子。另外,冰面和倒影銜接的地方需要提亮一點讓過渡更自然。剩下的就是冰面的加冷處理。首先是高光的加暖處理,同時完成冰面的加冷處理,這裡我通過調整色彩平衡的高光和陰影來達到目的,如下圖所示。

對於水中倒影和冰面的過渡,我通過曲線增加一點亮度,然後再用黑色蒙版遮蓋,只作用於銜接處,如下圖所示。

最後就是對整幅圖的加銳,我使用智能銳化和明度的融合方式,如下圖所示。

這樣該幅作品就調整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