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巔峰追光者 > 2.1 攝影包裡的稀罕物 >

2.1 攝影包裡的稀罕物

在我之前的著作《狂人攝影日記》中,我曾介紹過我使用的器材,那麼本章和當初的信息有什麼出入呢?首先,我的裝備做了更新換代,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其次,這裡的側重點不同,除了跟讀者朋友們講解我的攝影器材以外,我還想找一個我用過的產品或者我正在用的物件做一個比較和分析,根據不同的需求,包括我自己的和別人的,我想這樣更能明確「攝影包裡的稀罕物」這個概念。

既然提到了攝影包裡的稀罕物,我就先談談攝影包,畢竟我不是器材商,所以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上,我想持中立的態度,只談感受,不講好惡。

我目前使用的攝影包是TUBU 6080雙肩背負系統,最開始使用是由於廠家對我的贊助,後來我背著它走南闖北,去育空、游冰島,從天上背到了地下,從最冷的寒冬到最熱的炎夏,自然而然地與這背包結緣,便不忍再換。而我之前用過的諸如LowerPro、F-Stop也靜靜地躺在我家房子的地下室裡,從某種程度上講,背什麼樣的攝影包就是一個習慣,熟悉了,就放不下了。不過理性地去分析,選擇攝影包無非要考慮三件事情:容量(包括分隔)、重量以及耐用性。對於我來講,重量很重要,但是這種重要性體現在冒險攝影上,或者當我需要長期遠足和登山的時候,除此之外,如果是公路攝影,或者很輕度的徒步,我則會將重量放到其次,而選擇容量。而耐用性則是長期觀察的結果,只要不是用一兩次就壞,或者不是小毛病不斷我就完全可以接受。而我目前使用的TUBU攝影包,恰恰是容量和耐用性都很好,它的缺點是重量較重,所以我專門購進了美國品牌F-Stop LOKA UL的背包,以應付山地攝影的需要。下圖是我手頭的兩個背包,左為TUBU,右為F-Stop。

容積上這兩個包我感覺差不多,都可以將一支400mm f/2.8的鏡頭塞進去,或者一台尼康D800機身和一台賓得645Z中幅機,外加兩個鏡頭,除此之外,我在其他口袋可以放很多附屬部件,方便拍攝。

以上就是我的攝影包,那麼包裡的稀罕物又有什麼呢?讓我一一道來。首先就是機身,我目前使用的兩台分別是尼康D800和賓得645Z,這兩台機器各有各的用途,而且在我的攝影創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尼康的14-24廣角鏡頭是我堅持使用D800的一個最主要原因,當然,機身本身的高光比容忍以及細節表現也都是它的優勢,只不過對我來講,沒有什麼比尼康14mm端的表現力更令我瘋狂,試想無數個高山上的夜晚,無數個海岸邊的苦等,無數個冰川前的日出日落,只有超廣角可以讓我心定,只有它才能表達我想要表達的空間感。

而賓得645Z則是我近期選擇的一個新利器,主要考慮是它的像素和細節表現,畢竟中幅機和135本身已經不是一個概念了。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經歷了冰島和育空的兩次拍攝,我看到的是645Z捕捉的細膩細節的作品,以及它的油潤冷峻的顏色表現力,這有利於我做大幅輸出,5 000萬像素在此體現出優勢,但是它的劣勢也顯而易見,我使用的28-45鏡頭最廣端只相當於22mm左右,和我常用的14mm端超廣角比起來,這確實顯得太窄了,所以我用它主要拍攝一些平視的局部或者稍遠的廣角,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盡收。以下是我做的賓得645Z和尼康D800的比較,這同時也引申到135全幅機和中畫幅的比較,當然,我的比較更多的是從畫質和我個人的使用角度出發,而不是客觀的技術分析。

首先,我們要瞭解這兩台機器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這同時也是中幅和135機的最大區別。那就是感光片的大小,近而涉及像素大小,3 600萬像素VS 5 000萬像素。當然,談像素的意義不大,真正的區別還是感光片,這是個什麼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感光片越大,成像效果越好。相同尺寸的感光片像素增加固然是好事,但這也會導致單個像素的感光面積縮小,記錄信息減少,造成曝光不足,所以真正能維持相同圖像質量而又增加像素的方法就是增大感光片面積,而製造大面積感光片本身就是昂貴的,所以中幅機自然有它價格不菲的道理,也一定要比135機器的細節更好,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究竟細節在一幅作品中起多大的作用,而645Z又比D800的細節好多少呢?讓我們來看一下以下兩幅圖。

左圖使用賓得645Z拍攝,而右圖使用尼康D800拍攝,它們看起來基本上沒太大區別,但是當我放大到100%時,兩幅圖的細節還是有差別的,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出,中幅的細節確實好一些,但是並沒有想像中差距那麼大,這主要是因為645Z本身也不是中幅中的頂尖配置,但無論怎樣,這一點點細節的提高讓人看起來是舒服的,而且也能得到更多信息。不過話說回來,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注重攝影中的科學技術,用放大鏡審視圖片的人,所以這一點細節的提高對我來講幾乎是沒有意義的,而它所帶來的信息豐富性才是我看中的,這直接決定了後期調片能夠到達的高度。讀者朋友們可以再回頭看一下這兩幅圖片,是不是賓得拍攝的圖片顏色更豐富,整體感覺也更亮。其實這兩幅作品是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完成的,可以說快門幾乎是同一時間按下的,那為什麼尼康拍攝的圖片顯得灰暗些,色彩也沒那麼靚麗,是不是我採用了不同的後期處理手段呢?當然不是,應該說處理它們的每一步都是相同的,但是出來的效果就是不同的,這很大程度上是由圖片信息量決定的,信息量越大,後期騰挪的空間越大,顏色與光影也更能進行大尺度的調節,而信息量少則意味著色彩和明暗的強行改變,只會造成噪點增多,顏色溢出,從這個角度講,我是欣賞645Z的成片的。

其次,645Z在直出的色彩和調子方面較D800舒服,尤其是陰天時候的拍攝,且看下面兩張同一地點拍攝的原圖。

645Z拍攝的左圖的顏色更加婉約、收斂,而D800拍攝的右圖的顏色則更加激進、強烈,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幅更高的寬容度所帶來的一種副作用,或者說畫面更灰,這在陰天的時候會帶來非常養眼的效果。但關於這一點,我並不想下定論,畢竟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有人或許就更喜歡D800帶來的色調,而反感中幅偏灰的成像。從我個人的角度講,雖然這種灰色調我是喜歡的,但我更關注的是這種灰調子帶來的後期無限調整空間,而這又回到了剛才第一個話題,在此不再重複。總之,數碼中幅如645Z是我陰天出去拍片必備的設備,因為那意味著一幅幅潛力無限作品的產生。

再次,645Z具有良好的高光比寬容性。從以上的兩幅圖片我們已經看到,同樣亮度的情況下,D800拍攝的天空已經過曝,而645Z拍攝的畫面仍然細節畢現。從單張出片的角度,中畫幅絕對是遠遠勝過135的,但是很多時候我使用包圍曝光和後期合併的方式來出片,在這一點上就差別不大。也許有的讀者會覺得單張後期調節起來要簡單,怎麼也比多張合併好呀。其實也不然,尤其是水平到了職業級,後期的技術參與多寡已經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畢竟做3張圖片的合併和拉一拉曲線的耗時相差無幾,唯有最終成片的質量好壞才是硬道理。

最後,我想談一談D800或者說135相機的優勢,顯而易見的是重量,我在冰島幾次徒步之旅都是被645Z龐大的身軀牽絆,消耗了額外的體力,所以數碼中幅確實不是極限戶外攝影的首選,畢竟能夠到達目的地,以及身體上能夠承受才是最基本的;還有就是夜拍,這也引申到高感方面,中畫幅不可避免地都露出弊端,超過400的ISO往往無法看,而135相機,尤其是如D800之類的高端機,可以游刃有餘地捕捉銀河、星軌;廣角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如尼康14-24這樣的超廣角鏡頭在中幅機的領域幾乎不存在,這讓很多誇張的構圖無法實現,不過好在數碼後期的接片技術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難題,前期移軸已成為不二法寶;操作的便捷性在D800和數碼後背的領域也許體現得更明顯,而賓得645Z本身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無論是對焦還是測光已與135相機相差無幾,所以我在此不做討論。

以上就是我針對尼康D800和賓得645Z總結出的135相機與數碼中畫幅的比較,應該說二者各有利弊,而傳統上人們常談到的大幅打印和小屏幕顯示的決定因素,在我看來並不是那麼重要,應該說它們更多的區別是應用,無論是後期調節上,還是前期拍攝上,作用點的不同決定了該選用怎樣的設備,這與圖片用途並無本質聯繫。因此,我決定將二者都放入我的攝影包,鍛煉體魄,讓二者攜手出擊。

以上就是我的機身選擇。而在鏡頭方面,廣角從來都是我戶外攝影的首選,而這其中,尼康的14-24佔據了我80%的拍攝時光,我甚至經常說14-24就是阿劉,而阿劉更是被14-24表現得淋漓盡致。針對這個事實,我接下來就要介紹下超廣角的一些使用心得,當然,還是在我自己北美風光攝影創作的大環境下的,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北美的風光攝影適合用大廣角、超廣角,比如尼康14-24、佳能11-24等,和國內的山地風光不同,加拿大和美國的高山多半離前景較近,或者說處於一個攝影師容易觸及的位置,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超廣角難駕馭的缺陷,既廣角壓縮遠景的弊端。但是即便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超廣角的使用仍然要謹慎,以下是我總結的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從上往下的高點拍攝,這跟國內的黃山攝影類似,所不同的是北美山巔的高點更有一種環抱感,周圍的群山都是擁著拍攝點的,所以即便廣角開到最大,也能不受雜亂前景的影響,同時周圍山體還能拍出來很大、很壯闊的感覺,主要就是這種近而且環抱的地形特點決定的,這種自上而下的拍攝也可以被引申到自下而上拍,比如說到了一處山腳下,緊貼著山壁往上拍,只有大廣角才能表現出線條感和寬闊感,其他視角會顯得太擠、太窄。第二種情況就是用超廣角表現空間感,這是相對較難把握的一種創作方式,因為它需要攝影師良好的觀察力參與其中,一般來講,空間感是靠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協調搭配來完成的,如果我們在野外拍攝的時候,看到一處景致,前景的幾何線條,比如說引導線、方塊、橢圓等能與中景聯繫,同時中景又能很好地呼應前景和背景,起到橋樑紐帶的作用,則三維立體的畫面就產生了,進而也就表現了空間感,而這樣的元素搭配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廣袤土地上並不難尋找。第三種情況就是用超廣角誇大前景,這應該說是北美風光攝影創作中最常用的手段,利用廣角邊緣變形,誇大或者突出前景的石塊、花朵、河流、冰雪等不可思議的形態,配上遠景的山和樹木,視覺衝擊力驚人,而超低機位、最近距離構圖成為首選,只有這樣才能將前景誇張到極致,所以彎腰駝背,甚至完全趴在地上的攝影師形象在北美大陸上比比皆是。

除了機身和鏡頭,我在其他器材方面的選擇較隨便,比如說快門線,我用的是尼康MC-36,三腳架我選用RRS TVC-24,而許多攝影愛好者所鍾愛的濾鏡,包括CPL、ND、GND,則在我的攝影包裡不見蹤影。包圍曝光和後期合併是我更鍾愛的高光比處理手段,這會在第3章中詳細討論。而CPL起到的去除反光作用和ND鏡的減光功效則由於創作風格原因,也被我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