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去你的亞馬遜 > 第十九章 亞馬遜入海口 >

第十九章 亞馬遜入海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一場長途旅行快要結束時,特別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能早點兒回到久違了的家。越臨近亞馬遜河的入海口,我這種心情就越迫切。從安第斯山脈的米斯米雪山到大西洋入海口,這是我旅行生涯中一座宏偉的里程碑,這一生可以把亞馬遜河從頭到尾走一遍,真是人生中的大幸。

我這次旅行的最後一站,是亞馬遜河入海口的巴西貝倫市。很多遊客去過瑪瑙斯,因為那裡的風景極具亞馬遜特色,分外迷人,旅遊的軟硬設施也比較全面,會說英語的人不少,英語嚮導不用愁。貝倫市相對來說比較冷門,我對那裡一無所知,又不會說葡萄牙語,萬一找不到英語翻譯就耗時間了。我與丹傑羅商量,能否邀請他繼續做我的嚮導,一方面我已經與他很熟,他也明白我們的拍攝要求,另一方面他懂葡萄牙語。旅行結束後,我們坐飛機經里約熱內盧轉機回國,他可以坐飛機回瑪瑙斯。丹傑羅很爽快地答應了,儘管這樣做我們會多花一些錢,但為我們順利拍好最後一集提供了安全保障。

貝倫市是亞馬遜河入海口邊的著名大城市,瑪瑙斯人口200萬,而貝倫的人口幾年前就超過了200萬。從瑪瑙斯開始,到亞馬遜河下游的入海口一共有1600公里,與亞馬遜河上游和中游相比,下游地勢平坦很多,河面又特別寬廣,已經有點兒大海的感覺了。下游地段河灘眾多,星羅棋布,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河汊網,在亞馬遜的入海口更為明顯。亞馬遜河全水系水量最大的支流馬代拉河全長3350公里,比瑪瑙斯河段的支流黑河還要長,下游水量也因此變得非常充沛。縱觀下游的航道,你可以看見有很多大型貨船進出,商業氣息濃重。一條河流造成了不同的世界,影響著沿岸的經濟發展和百姓的生活。每一個河段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是我感興趣的,有的則不是,但是無論如何,亞馬遜河擁有世界上最豐沛的水系,締造了燦若星河、多姿多彩的人類文明。

到了貝倫市,我有幾件事情想搞清楚,一是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到底有幾個,在哪裡。聽說大西洋入海口的海水翻滾,進入亞馬遜河的深處,就會帶回數億噸的泥沙,這是真的嗎?另外,就是有兩個心願我要在大西洋入海口實現。一是我從旅行之初就再未刮過鬍子,我要在這條世界大河的盡頭刮掉;另一個是我要跳入亞馬遜河,游向大西洋,表明我的亞馬遜大河之旅在大西洋裡正式結束。

我們到了貝倫市後,住進了一家郊外的酒店,距離機場比較近,方便陪了我們一路的攝像器材的運送。從酒店坐車約一個小時,我們就進入了貝倫市區。這裡氣象果然不一般。我之前去過的所有亞馬遜沿河城市都不能與之相比,不僅規模大,風格也完全不同,更像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中世紀古城,可能是與城中很多的殖民式建築有關。異國風範的教堂,居高臨下的炮台,橙黃色的街邊老樓,讓人頓發思古之幽情,好像來到了另一個時間與空間。貝倫的碼頭市場遠看像一幅油畫,寧靜地躺在陽光下,四周幾座尖塔像守衛的士兵,關注著默默流淌的大河,海鷗和烏鴉滿天飛翔,為貝倫市的海港帶來幾許浪漫情調。可惜遠處高樓林立的新城區和大型碼頭的大吊車依稀可辨,有點兒煞風景。

用「異國情調」這個詞來形容貝倫市一點兒也不過分。它是亞馬遜河沿岸最大的城市,這也是我選擇它作為我亞馬遜河之旅終點的原因。亞馬遜河的入海口並非只有一個,它的尾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河汊網,河汊網的開口處像一個大喇叭,那才是真正的亞馬遜河的入海口。但是這個「大喇叭口」太寬了,達到了330公里,一眼望不到邊,只有在空中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喇叭口」的內部全是大小的灘涂島嶼,很多島嶼就是大西洋每次落潮時帶來的大量泥沙堆積而成的。其中最大的就是馬拉若島,面積有48000平方公里,把亞馬遜河主航道分成了兩條支流,直奔向大西洋。北面是主幹河流,河面寬度超過80公里,佈滿沙洲島嶼;南面是角帕拉河,河水深而通暢,故而沿岸建起了很多可供大型船隻停泊的良港,貝倫港也建在這裡。

貝倫的漁市碼頭位於河邊,規模不是很大,但安排得井井有條。靠近城市這邊的街道都開設著許多小吃店,大家可以在河邊休息,吃點兒河鮮、遠望大河。再沿著岸邊往城市深處走,就可以看到很多高檔的河景餐廳,外部建築和內裡裝修已經全部是西方化的。相信貝倫市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都喜歡來這裡用餐。和風煦煦,遠望碼頭和夜色,尤其是夜航的郵輪,閃著星星點點的燈火,不時開過眼前,完全顛覆了我對亞馬遜河沿岸的印象,可能是之前我去過的地方都太貧窮了,或者太過於封閉,貝倫卻是這樣一座復古與新潮氣息並重的城市,我多了很多讚美,少了很多懷念。

貝倫市已經完全沐浴在現代文明的光芒裡,永別了亞馬遜河傳說中的神秘和野性,多了平靜和祥和,這個應該與貝倫市的地域經濟有關。是啊,200多萬人口的城市,當然有自身的氣質。

從貝倫市區開車向北,就可以越來越接近亞馬遜河的入海口了,我一路上都在找尋一家小賣部,想買一面刮鬍子用的小鏡子。因為我想用一個象徵性的儀式來宣告此次亞馬遜之旅的勝利完成,那就是在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刮掉我從出發時就沒有再刮過的鬍子。我之所以產生這個想法,是因為曾經看過美國朝鮮戰爭紀念博物館的一幅照片,很多韓國孩子舉著一面破碎的鏡子,好讓一位美軍士兵好好刮鬍子,不要割傷自己。看了這個畫面,我覺得很親切,能體會到他們內心的寧靜。我選擇在亞馬遜河盡頭刮鬍子,也是想表達我的心情,一種完成使命後平靜的心情。

我花了兩塊錢在路邊小賣部買了一面小鏡子,我們的車子繼續沿著河岸公路,向著大西洋方向前行。司機告訴我,目前我們行駛在一個小島上,這個小島是由大西洋泥沙沖積而成的。當我看到大浪拍打岸邊時,我知道我離大西洋不遠了,河岸邊是不會有如此巨浪的,足有5米那麼高,尤其是浪花有規律地一波波漲落,完全就是海浪的特徵了。從市區開到海邊約有80公里,都是不平坦的小路,但很快也就到了大西洋的身邊。

我站在岸邊,眺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洋,心裡發出了一陣狂喊:我到了,我來了,我結束亞馬遜河之旅了。我顧不得脫鞋,就穿著大靴子涉水走到了海邊。一群孩子在海水裡游泳,在巨浪中嬉戲,一艘小船像是在風浪中捕魚,海上停泊的一艘巨輪依稀可辨。它正在等待進入亞馬遜河,一波波海潮濺起的浪花打濕了我的靴子,也打濕了我的全身。我已經顧不得渾身濕透,只顧往海裡走,走到深處,再回頭拍攝這些拍岸而起的巨大浪花。

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肥皂和手動刮鬍刀,拿著剛才買的小鏡子,走到大海中。對著小鏡子,一刀一刀、慢條斯理地刮鬍子。刮鬍子的環境有點兒艱苦,但是我的心裡除了旅行的苦,除了不遠萬里從安第斯山脈的源頭一直追溯到亞馬遜河盡頭的苦,除了用這段漫漫時光體驗一條偉大河流而遭受的身心上的苦,剩下的就全是幸福和甜蜜了。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我的一生中,我可以在亞馬遜河的盡頭刮鬍子,從來沒有想過這趟旅行可以如此完美。刮鬍子的過程,是我一生中永遠難忘的一次內心回味的過程。我刮完鬍子,連衣服也沒脫,就一頭扎進了水中,游向了大海深處,我的心裡充滿了感慨,充滿了人生的希望,充滿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充滿了對生活的眷念,充滿了對妻子長久以來默默支持我環遊世界的感謝,讓我這個有家庭的普通人像流浪漢一樣,背著旅行包抵達了一個又一個的旅行目的地。

我上岸後,馬上拿出筆記本寫下一首詩,抒發內心的情懷。我把這段文字寫在了電視宣傳片的字幕中,永遠伴隨著我的人生回憶,繼續我生活的道路。

旅行實在太苦了

已經數不清多少次

在艱苦旅途中決定不再出發

又多少次

回到家中捧著美麗的回憶

再踏上新的旅程

一年又一年

心酸著又快樂著

那心中不滅的夢想

和旅行的溫暖回憶

是我繼續走在路上的真正意義

這是生活的一種痛

這是心中的一個夢

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一個亞馬遜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