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森林管理委員會 >

森林管理委員會

伐木業考慮到長遠的發展,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派遣木材業和伐木公司代表與環保組織、社會組織、原住民團體進行討論,其結果是在1993年成立了一個名為森林管理委員會(FSC)的國際非營利組織,總部設在德國,經費由多個企業、政府、基金會和環保組織提供。委員會是由各會員團體選舉產生的委員來運作管理,其中包括木材業和環保組織等會員團體。森林管理委員會最初設定的任務有三項:首先,建立一套森林管理考核標準;其次,設立考評機構檢驗各地區的森林管理是否符合標準;最後,設立另一機構,負責在複雜的供應鏈中追蹤木製品的源頭林場,並對其進行考評,這樣消費者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商店購買的紙張、椅子或是木板如果貼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那麼說明它們來自經營良好的森林。

森林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十項考核標準,第一項便是森林的可持續經營。其中包括:限制砍伐,以達到可持續使用的目的;在被砍伐過的林場植樹造林;讓新種植的樹木得以取代砍伐的樹木;保護有特殊價值的林場,如老齡森林,避免轉化成為單一樹種的林場;長期維持生物多樣性、營養物質循環、土壤綜合等森林生態系統功能;保護水源,在溪流和湖泊周圍留足大面積的河岸帶;制定長期經營計劃;慎重選擇化學廢棄物和垃圾處理場;遵守森林法規;尊重林場原住民團體和林業工作人員的權利。

第二項任務便是考察林場的管理是否符合標準。森林管理委員不會對林場進行評估,而是交由專門負責認證的機構來處理。該機構會派工作人員前往林場,進行為期兩周的考察。這種機構在全世界約有12個,擁有很高的公信力,可以跨國考察。在美國從事林場認證的兩個機構叫精明木材認證和科學認證體系,它們的總部分別位於佛蒙特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林場主或管理人員與上述認證機構簽訂考核合同,同時林場必須自行負擔考核費用,而且無法預知認證結果是否對其有利。認證機構在考核之後,通常會提出一系列先決條件,等林場達到那些條件後才能得到認證,或者必須符合某些條件才能得到短期許可,其後再批准使用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

要強調的是,林場認證的申請必須由林場主或管理層提出,認證機構不會主動前往任何一個林場進行考察。當然,有人會問,為什麼林場主或管理層願意付錢接受考察?答案是越來越多的林場主和管理層認為認證標誌可以為他們帶來經濟效益,如果能通過獨立的第三方認證,企業的形象和聲譽會大大提升,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關鍵在於消費者信任這個標誌,它不是某家公司在自吹自擂,而是經過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專家們的考核與認證,在國際上獲得普遍承認。如果申請者不符合標準,認證機構就會拒絕給予認證或要求他們改進。

最後一步是產銷監管鏈或完整軌跡數據的採集,例如一棵樹在俄勒岡州被砍伐後鋸成木板,最後在邁阿密的商店出售,當中所有過程都有記錄在案。即使是通過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林場,林場主將原木賣給鋸木廠,但在鋸木廠加工的木材不一定都是經過認證的,同樣,生產廠家購買的木材有的也沒有經過認證。從生產商、供應商、製造商、批發商到零售商之間的產銷鏈非常複雜,即使公司自己也常常不知道原料到底來自哪裡或最後銷往何處,只知道直接供應商和顧客。如果要邁阿密的消費者相信自己購買的木材來自通過認證的林場,直接供貨給消費者的商店就必須區分通過認證和未認證的商品,而認證機構也必須要求每個供應商都要做到這一點。這就是「產銷監管鏈認證」:對經過認證的材料,在整個產銷鏈上進行追蹤和記錄。最終結果是來自認證林場的木材只有17%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其他83%都在產銷鏈中與未經認證的產品混雜在一起。建立產銷監管鏈聽起來似乎很麻煩,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如果不這麼做,消費者就不知道自己在邁阿密零售商店買的木板到底來自何處。

那麼是否真的有許多大眾在意自己購買的產品具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調查顯示80%的消費者表示,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們會購買注重環保的公司生產的商品。但這是否只是一句空話呢?人們在商店選購木製品時,是否真的會去注意森林管理委員會的認證標誌?他們願意為此多付點錢嗎?

這些問題對於那些正在考慮是否要花錢申請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公司而言非常重要。俄勒岡的兩間家得寶建材超市做了一項實驗,它們在鄰近貨架放置同樣尺寸的膠合板,兩種板幾乎完全相同,惟一的區別在於一種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一種則無。實驗進行了兩次:一次是兩個貨架上的膠合板價格完全相同,另一次是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的膠合板比沒有該標誌的貴2%。實驗結果是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的膠合板的銷售量是沒有該標誌的膠合板銷量的兩倍。(兩間家得寶,其中一間位於大學城,屬於「自由開放」意識較濃的地區,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的膠合板的銷售量是沒有該標誌的膠合板銷售量的6倍,而另一家位於相對保守地區,前者的銷售量也比後者多19%。)當有認證標誌的膠合板比沒有標誌的膠合板貴2%時,大部分消費者選擇了價格便宜的那種,不過還是有為數不少的消費者(37%)願意購買有認證標誌的商品。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在購買東西時還是會考慮環境價值,而且有一部分的人願意為這種環境價值多付一點錢。

在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體系實行之初,很多人擔心經過認證的產品由於增加了認證費用,或者為符合認證條件使環保方面的成本有所增加,因此導致產品價格上漲。事實上,後來的經驗表明認證並不會使木製品的成本增加。然而,市場上經過認證的產品通常會比未認證的產品貴,這是因為供需規則的緣故:零售商發現經過認證的產品很受歡迎,常常賣到斷貨,哪怕把價格提高一點也一樣賣得出去。

森林管理委員會尚在組建階段時,就有眾多全球木材製造商和零售商巨頭推派代表加入委員會或努力跟進森林管理委員會制定的目標。這些企業中總部設在美國的有世界最大的木材零售商家得寶、僅次於家得寶的美國第二大家庭裝修建材零售商盧氏、美國最大的木製品公司之一哥倫比亞木業公司、世界最大的文件複印服務提供商金考公司(現在已與聯邦快遞合併)、美國最大的櫻桃木生產商柯林斯派和凱恩硬木公司、全球領先的吉他生產商吉布森、在緬因州經營百萬英畝林場的七島地產公司,以及世界最大的門窗製造商安德森公司。在美國以外地區,積極加入森林管理委員會的大公司有加拿大林業巨頭天柏和紙業巨頭多塔爾、英國最大的家庭裝修建材公司百安居、英國第二大連鎖超市聖斯伯裡、世界上最大的組閤家具零售商瑞典的宜家,以及瑞典兩大紙業與林業公司SCA和斯維思考格(以前叫阿斯朵曼)。這些企業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推行森林管理委員會制度,是因為這麼做能給他們帶來經濟效益,但最終走上這一步還是眾多「推拉」力量相結合的結果。「推」指的是有些公司由於砍伐老齡木,受到環保團體的不滿攻擊,如雨林行動網絡就對家得寶施加壓力。「拉」指的是許多公司意識到大眾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度正在日益加深,他們可以借此機會提高自家產品的銷售額。家得寶等大公司在受到環保團體的「推」力後,知道必須讓長年合作的供應商做點改動。這些大公司學得很快,馬上發表聲明,家得寶也會對智利和南非的供應商施壓,要求他們採用森林管理委員會訂定的標準。

前文在討論礦產業時,我提到要求礦產公司改變運作方式最有效的施壓手段不是動員個體消費者去圍堵礦場,而是從那些大筆買進金屬再賣給個體消費者的大商家入手(如杜邦公司和蒂梵尼珠寶公司)。林業也是如此。消費木材最多的是房屋建造和裝修,然而大多數房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和控制林業公司生產的木材,林業公司最大的客戶是大型的木製品商場,如家得寶和宜家這樣的家裝店,還有大型機構買家,如紐約市或威斯康星大學。這些公司和機構曾經聯合起來對南非實行經濟制裁,迫使強大、富有、頑固且軍事力量雄厚的南非政府終止種族隔離政策。眾多林業產銷鏈上的零售商和製造工廠聯合起來,組成「採購者團體」,承諾在一定時間段裡,提高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的產品的銷量。今日,這樣的團體在世界各地已有十幾個,最大的一個位於英國,其成員包括英國一些大型的零售店。採購者團體在荷蘭等西歐國家、美國、巴西和日本等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除了採購團體的影響之外,在美國,對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產品起推動作用的還有美國能源及環境設計先導計劃(LEED)提出的「綠色建築標準」,這項評定系統用在環保設計和建材使用方面。美國越來越多的州政府和市政府同意採用LEED的公司可享受減稅優惠,很多政府建築工程也要求建設公司遵循LEED 標準。一般而言,承包大型建築工程的建設公司、承包商和建築設計公司不與大眾直接發生關係,消費者很難看到他們的工作方式,但出於減稅和增加中標幾率的考量,他們還是會選擇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的產品。要指出的是,驅使企業採納LEED標準或是加入採購者團體,其動力還是來自消費者對環境質量的關注和企業對環境聲譽的重視。LEED標準和採購者團體提供了一種機制,使得個體消費者能夠影響企業的行為。

自森林管理委員會於1993年成立以來,森林認證運動很快風行於世界各地。目前已有64個國家擁有經過認證的林場和產銷監管鏈,而經過認證的森林總面積為156000平方英里,其中33000平方英里位於北美。現在世界上有9個國家各自擁有至少4000平方英里的認證林場,瑞典以38000平方英里高居榜首(這意味著瑞典境內一半以上的林場已通過認證),其次是波蘭,然後依次是美國、加拿大、克羅地亞、拉脫維亞、巴西、英國和俄國。在世界各國中,林木產品貼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標誌比重最高的國家是英國和荷蘭,英國木製品有20%貼有認證標誌。除此之外,還有16個國家各自擁有400多平方英里的認證林場。北美最大的認證森林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戈登科生森林,面積達7800平方英里,由加拿大木業和紙業巨人天柏集團負責經營。天柏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在加拿大經營的所有50000平方英里的林場都能通過認證。此外,這些通過認證的森林中,有些是私有林,有些是公有林。賓夕法尼亞州是擁有認證森林最多的所有人,其森林面積大約有3000平方英里。

森林管理委員會成立後,申請認證的森林面積每年增長一倍,近年來速度有所減緩,「僅」以40%的速度增長。這是因為最先申請認證的林業公司和管理人員已經達到森林管理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而近年來才申請認證的森林必須改進經營方式,才能達到森林管理委員會的要求。也就是說,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體系實行之初,主要是為了識別哪些林業公司採取高標準的環保方式,後來服務重心慢慢轉變成幫助改進環保標準不達標的公司。

那些最初對森林管理委員會持反對態度的伐木公司最終也不得不承認委員會效能卓越。於是他們成立了其他的考核標準較為寬鬆的認證組織,與森林管理委員會抗衡。其中包括美國林業及紙業協會成立的森林可持續經營計劃、加拿大標準協會和泛歐森林管理委員會。五花八門的森林認證機構讓大眾眼花繚亂。例如,森林可持續經營計劃就有六種標誌用在六種標準上。這些「翻版」認證機構和森林管理委員會的差異在於前者不要求獨立的第三方認證,而是允許林業公司進行自我評估和認證(我可不是在開玩笑),在自我評估過程中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和量化結果(如溪流兩側河岸植被區的寬度),甚至採用不可量化的形式(「我們有自己的政策」,或是「我們的管理層會參與討論」)。這些機構也沒有實行產銷監管鏈認證,因此在鋸木廠加工的木材有的來自接受過認證的林場,有的則沒有。泛歐森林管理委員會還實行區域自動認證制度,例如奧地利境內的所有森林很快就通過認證。這些認證機構很可能由於失去公信力,以後無法與森林管理委員會競爭,要麼採取和森林管理委員會一樣嚴格的標準,以此獲得大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