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雕刻、搬運和豎立 >

雕刻、搬運和豎立

復活節島民到底是如何在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完成雕刻、搬運和豎立石像等任務的?因為沒有歐洲人親眼見過,也無相關文字記錄,所以我們無從瞭解真相。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猜測:島民的口頭歷史(特別是關於如何豎立石像)、遍佈於採石場處於各個完工階段的石像,以及近期各種運輸方式的科學試驗。

在拉諾拉拉庫採石場,我們可以看到面目尚不清晰的石像半成品,四圍是約兩英尺寬的狹窄刻槽,工匠們用的玄武岩石鎬也在採石場上。最多的半成品莫過於初具雛形的石像,面孔向前,後背仍與長長的山壁相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頭、鼻子和耳朵雕刻出來,然後是手臂、手掌和束帶。當石像背部與山壁的相連處被鑿開後,大功算是告成,可以準備運輸出去。整裝待發處於運輸階段的石像此時還沒有眼窩,要等它被運到阿胡處,豎立起來後才會被雕刻出來。1979年,索尼亞·郝阿和瑟基歐·拉普·郝阿在一座阿胡附近挖掘到一隻由白珊瑚和紅火山灰燼製成的眼睛。其後,類似的眼睛碎片又相繼被發現。如果將眼睛安裝到石像身上,它看上去一定會熠熠生輝、威風凜凜。由於這種眼睛挖掘到的不多,可見當初製作時數量就不大,平日由祭司保管,只有在慶典時才拿出來嵌進眼眶。

從採石場搬運石像的道路現在仍可辨別,為避免上山下山時浪費力氣,這幾條路都是按照等高線修建的。最長的一條從拉諾拉拉庫一直通到西海岸的阿胡,長約9英里。儘管搬運如此巨大的石像在我們看來猶如天方夜譚,但是無獨有偶,許多其他史前時代的人類也曾搬運過巨石,例如英國的巨石柱群、埃及的金字塔、墨西哥的特奧蒂瓦坎、印加和奧梅克等,我們可以從中推尋出一些方法。現代學者曾通過親身搬運石像來測試關於復活節島石像運輸的各種理論,發起人托爾·海耶達爾的理論可能有誤,因為他在搬運途中損壞了用來測試的石像。其後做試驗的科學家們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把石像豎起來拖著走,有的則放平了再拖,有的用木橇,有的不用木橇,有的將滾輪上油,有的不上油,還有人在滾輪中間加上固定的橫槓。在我看來,最具說服力的是喬·安妮·馮·提爾伯格的觀點:復活節島民可能將舟梯改裝後用來搬運石像。這種舟梯在波利尼西亞群島通常被用於運輸沉重的木材,他們在森林裡將樹木砍伐下來,捆綁成獨木舟的形狀,然後將其拖到海邊。「舟梯」由兩根平行的木軌組成,當中是許多固定的木頭橫桿。我曾在新幾內亞地區見過這種舟梯,長至一英里多,可從坡林延伸到百英尺外的海岸;島民們在森林裡將巨樹砍倒、掏空,用於製造獨木舟。我們知道夏威夷人用舟梯運輸的獨木舟最重的和復活節島普通的摩艾差不多,所以這種觀點看上去比較合乎情理。

喬·安妮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找現代的復活節島民製造了一架舟梯,然後把石像平放在木橇上,再用繩索將木橇拖拉到舟梯上。她發現50到70個人每天工作五個小時,每次用力拖拉讓木橇前進5碼,這樣只需一個星期就可以把平均大小為12噸重的石像搬運到9英里外。喬·安妮和復活節島民們發現運輸的關鍵在於大家齊心協力,就像划獨木舟那樣。以此類推,搬運像帕羅這般巨大的石像可能需要一組500人的團隊,這對有一二千人口的復活節島部落來說絕非難事。

島民們向托爾·海耶達爾闡述了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將石像豎立在阿胡之上。他們對那些從不肯屈尊請教的考古學家深感憤怒,於是不用起重機便豎立起一尊石像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之後不少科學家都紛紛作過相關試驗,例如威廉姆·穆羅埃、喬·安妮·馮·提爾伯格和克勞迪奧·克裡斯提奧等人,越來越多的信息慢慢浮出水面。原來島民們先在廣場和平台前方修建了一條徐徐上升的石頭坡道,然後將石像平放,石像底在前,慢慢往上拖拉,一旦底部抵達平台,他們就用木頭將頭部撐高一二英吋,然後在下面塞石頭,一點一點把石像豎立起來。那些修建坡道所用的石頭最後還可被用做阿胡的側翼。普卡奧大概是在豎立石像的同時被戴到頭頂上去的。

在整個過程中,最危險之處在於石像由傾斜轉為直立時很可能因矯正過度而倒向另外一邊,為了降低風險,島民們會將石像與平台之間的角度稍微小於直角(比如87度,而非90度),這樣石像略有些前傾地立在平台上,不會有向後倒的危險。隨後島民們通過在石像底部調整石塊,小心謹慎地將石像完全垂直豎立。但是在這個最後階段,悲劇還是有可能發生,就像島民試圖在阿胡漢伽特坦加上豎立一尊比帕羅還高大的石像時,慘遭失敗。

搭建石像和平台這樣的大工程,需要大量的糧食供應給工匠和搬運工。大約要喂20個工匠一個月,另外可能還要提供糧食作為薪酬。搬運和豎立石像需要50到500人不等,也要供他們吃喝。由於他們做的是強度極大的體力活,因此胃口比常人要大。除此之外,擁有阿胡的部落必定會有一場盛宴慶典,運輸過程中途經他人領地,免不了又是吃吃喝喝。最早考古學家以工作量和燃燒的卡路里來計算糧食消耗量,但是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石像只是整項工程的極小部分,而阿胡平台的重量是石像的20倍,所有修建平台所需的石頭全部需要運進來。喬·安妮·馮·提爾伯格的丈夫簡是一位建築師,主要負責在洛杉磯建造現代化高樓時計算從中需要多少台起重機與升降機。他們夫婦對復活節島上的工程做了初步計算後認為,按照阿胡和摩艾的數量與體積,在建造之風最鼎盛的300多年間,糧食需求量比復活節島總人口的需求量要再多出25%。這一計算解釋了克利斯·史蒂文森所提出的在興盛發達的300年間,復活節島通過採用內陸高地耕作,來收穫更多的糧食。

然而,我們還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石像工程不僅需要大量的糧食,還需要許多又粗又長的繩索(由堅韌的樹皮製成)才能讓50到500個人拖拉重達10噸到90噸不等的石像;此外,還要很多粗壯的大樹被做成木橇、舟梯和橫桿。但是當羅澤維恩等歐洲人陸續造訪復活節島時,島上根本看不到多少樹,零星幾棵又小又矮,最多不超過10英尺高。在波利尼西亞群島中,復活節島可算是不毛之地,那麼那些用來做繩索和木材的樹木到底上哪兒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