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平台和石像 >

平台和石像

現在我們回到復活節島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也就是巨石人像(當地人稱其為「摩艾」)和放置石像的平台(被稱為「阿胡」)。目前我們已辨認出300多座阿胡,其中很多阿胡都很小,上面沒有石像。有113座阿胡上有石像,其中25座特別地雄偉精緻。島上每塊領地都有一至五座這種大型的阿胡。大部分帶石像的阿胡都立在海邊,石像面朝內陸,注視著氏族的領地,沒有一個石像面向海洋。

阿胡是個長方形的平台,不是用沉重的大石頭堆起來,而是用灰色玄武岩做成四面牆,當中再填充碎石而成。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阿胡維納普的石牆,堆砌得工整有序,極具印加建築的風格,托爾·海耶達爾正是因此才猜想復活節島的文化和南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復活節島的阿胡只是石頭表面,不像印加的石牆是用巨大石塊堆砌而成。阿胡僅一面石牆就重達10噸,但與印加薩克薩瓦曼要塞361噸的石牆相比,簡直是小兒科。阿胡高13英尺,寬500英尺,所以阿胡的總重從300噸的小阿胡到9000噸的阿胡湯加瑞奇不等。相形之下,立於其上的石像猶如侏儒。這個重要的問題暫且等我們估測完建造復活節島阿胡和摩艾所需的人力物力後再來探討。

阿胡的背面(向海面)幾乎是垂直的,前面傾斜而下,前方一塊方形的平地,每邊大約160英尺。阿胡的後面是火葬場,埋有上千具屍骨。復活節島是波利尼西亞群島中惟一有土葬習俗的島嶼,其他地方都採取火葬。今天的阿胡呈深灰色,原先的色彩則要更多樣些,有白色、黃色和紅色。阿胡前面的石牆上鑲嵌著白色的珊瑚,剛刻完的摩艾是黃色的,摩艾的頭冠和部分阿胡前牆上用於裝飾的石條則是紅色的。

摩艾代表著島民的祖先。馮·提爾伯格共登記錄入了887座石像,其中大約有一半還留在拉諾拉拉庫採石場,運出來的大都已經立在阿胡上(一個阿胡上有1至15座石像)。幾乎所有的石像都用拉諾拉拉庫的凝灰巖雕刻而成,但有幾十座(目前統計為53座)用的卻是島上其他的火山岩(如玄武岩、紅火山岩燼、灰火山岩燼和粗面巖)。豎立起來的石像的「平均」高度為13英尺,重量大約在10噸左右。其中最高一座叫帕羅,達32英尺,但由於比較苗條,所以「只有」75噸重。而阿胡湯加瑞奇的矮粗石像重達87噸,克勞迪奧·克裡斯提奧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起重機才把它豎立起來。島民們還曾成功地將一座比帕羅稍高幾英吋的石像從採石場運到阿胡漢伽特坦加,但不幸在豎立過程中轟然倒塌。拉諾拉拉庫採石場裡還有一些更雄偉的石像半成品,其中有一座高70英尺,重270噸。根據我們對復活節島技術的瞭解,島民們搬運和豎立石像似乎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那麼到底是何種神力支配著這些工匠呢?

對埃裡奇·馮·丹尼肯等癡迷於外星人說的人而言,復活節島獨特的石像和平台需要特別的解釋。然而事實上,這些建築在波利尼西亞,特別是東波利尼西亞有先例可循。在那裡,隨處可見的石頭平台被稱為「毛利」,用作聖地或神廟的基座。皮特凱恩島以前就有三座這樣的石頭平台,復活節島民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從那裡遷移而來。復活節島的阿胡和毛利最主要的區別是前者規模較大,上面沒有蓋神廟。馬克薩斯群島、奧斯垂爾群島和皮特凱恩島上也有用紅火山岩燼雕刻的石像,與復活節島上一些石像所用的材質類似。此外,還有一種叫凝灰巖的火山岩(與拉諾拉拉庫採石場的石材相似)在馬克薩斯群島也被使用。芒阿雷瓦和湯加還有其他的石頭建築,如湯加著名的大型三石牌坊(即兩根直立的巨大石柱上放一根石柱橫樑,每一根石柱重達40噸),另外在大溪地等地也可發現木頭雕像。由此推出復活節島的建築風格出自波利尼西亞的傳統。

我們當然想知道復活節島民具體於何時豎立起第一座石像,石像的風格與規模又如何隨著時間發生變化。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石頭的年代無法用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計算,因此我們只能依靠其他間接的年代測定法,例如拿阿胡所含的炭來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用黑曜石水合法對黑曜石剖面進行斷代、判斷廢棄石像的風格(假定它們為早期雕刻的)、觀察一些重建的阿胡各階段的繼承與延續(其中包括考古學家挖掘過的阿胡)。晚期的石像看上去明顯比較高大(雖然未必更重),而最大的阿胡也是經過多次重建才變得更加雄偉精巧。根據上述手段,我們可以推斷出復活節島的阿胡主要建造於公元1000年至1600年。這些間接的斷代法得到華倫·貝克及其同事們的技術支持,他們想出一個巧妙的研究方法,即將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應用到珊瑚銼刀、石像眼睛和裝飾廣場的白色藻節所含的碳元素上。從直接的年代測定法來看,安納克那的阿胡呶呶的建造與重建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大約在公元1100年左右,最後一個時期則為1600年。最早的阿胡,比如波利尼西亞的毛利,很可能沒有安放石像,隨後重新用於晚期阿胡的牆體等建築中。這些早期阿胡比晚期的要小、圓滑,也更像人類,而且用好幾種火山岩打造,並非只用拉諾拉拉庫的凝灰巖。

復活節島民最終採用拉諾拉拉庫凝灰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這種岩石是雕刻的最好材料,表層堅硬但內裡好似灰燼,比鋼鐵般的玄武岩容易掌控,也比紅火山岩燼更具韌性、易於雕琢和打磨細節。我們可以從石像的年代推測出拉諾拉拉庫晚期的石像要比早期更魁梧、更有稜角,也更具風格,並且幾乎到批量生產的地步,當然相互之間還是有些細微的差別。被豎立起的最高石像是帕羅,它也是最晚打造的石像之一。

石像體積的不斷增長意味著酋長之間競相打造大型石像的鬥爭愈發激烈。晚期石像頭頂上的普卡奧很明顯是鬥爭白熱化的產物,這是一個用紅火山岩燼製成的圓柱體,重達12噸(帕羅的普卡奧的重量),置於摩艾的頭頂上(參見圖8)。(當你讀到這裡,請試想一下:島民如何在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把重達12噸的巨石放置在32英尺高的石像頭上?這不得不使埃裡奇·馮·丹尼肯認為有外星人介入。最近的科學試驗認為普卡奧和石像很可能是一起被豎立起來的)。我們還無法確定普卡奧究竟代表什麼,最佳猜測認為是波利尼西亞酋長頭上戴的紅色鳥羽頭飾,或是羽毛和樹皮布製成的帽子。例如,西班牙探險家來到太平洋的聖塔·庫魯斯島,讓當地人深感震撼的不是西班牙的船隻、刀劍、槍炮或是鏡子,而是他們身上的紅衣。所有普卡奧用的紅火山灰燼都來自同一個採石場,即普納帕。在那裡我看到還有許多尚未完工的普卡奧,和已完工正等著被運走的成品(就像拉諾拉拉庫採石場的摩艾那樣)。

我們知道只有在復活節島史前時代晚期建造的最雄偉、最華貴的石像頭頂才有普卡奧,其中最多不超過100個。我忍不住猜測他們是為了更高人一等才加上去的。普卡奧好像是在宣示:「好吧,就算你們能夠豎立起30英尺高的石像,那麼看看我們,我們可以在石像頂上再放一個12噸重的普卡奧。你們也試試看啊,膽小鬼!」這些普卡奧讓我聯想到在洛杉磯我家附近的那些好萊塢大亨。他們競相建造宏偉、繁複和華麗的豪宅來炫耀自己的財富和權力。企業界巨頭馬文·戴維斯為顯派頭,建造了50000平方英尺的豪宅。艾倫·斯班林不甘下風,於是建造了佔地56000平方英尺的豪宅。所有這些大亨的房子都缺少一個顯擺權力的特徵,即不用起重機的情況下,在宅第最高的塔頂放置一塊12噸重的紅色普卡奧。

既然平台和石像在波利尼西亞群島隨處可見,那麼為何只有復活節島民才如此狂熱癡迷,將數不勝數的社會資源投入其中,競相打造全島最雄偉的石像?對此,至少有四種不同因素。首先,拉諾拉拉庫的凝灰巖是太平洋地區最好的雕刻石材,這對於刻慣了玄武岩和紅火山灰燼的工匠來說,幾乎是一種呼喚:「刻我吧!」其次,其他太平洋島嶼的居民只要航行幾天,就可以到達其他島嶼,因此把精力、資源和勞動力都用在島嶼間的貿易、掠奪、探險和殖民上,而與世隔絕的復活節島民就沒有這些事可做。其他太平洋島嶼的酋長通過島嶼間的活動來提高自己名聲或地位,復活節島的酋長卻只能靠石像和平台來佔據霸主地位。正如我一個學生說的「復活節島上的頭領們沒有這種尋常把戲可以玩」。第三,復活節島地勢平坦,不同領地間的許多資源可以互補,由此島上能和平共處,所有的氏族部落都能到拉諾拉拉庫開採石頭來雕刻。如果復活節島像馬克薩斯島那樣在政治上呈現分崩離析的局面,那麼擁有拉諾拉拉庫的湯加瑞奇部族可能會把採石場佔為己有,不讓他人越雷池半步,將石像從採石場搬到他們的領地。事實上,這種事曾經發生過。最後,正如我們能預見的,建造平台和石像需要養一大群人,餘糧充裕的情況只有在貴族控制高地農田後才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