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蒙大拿的經濟史 >

蒙大拿的經濟史

由於環境因素,整個美國西部山區並不利於糧食生產,蒙大拿也不例外,作物生長和牲口飼養都受到限制。蒙大拿的問題在於低降雨量導致農作物產量低;遠離人口密集的消費市場;高緯度和高海拔使得作物生長季節短暫,且只能一年一熟,無法像夏季較長的地區可以一年二熟。這些缺陷意味著任何出自蒙大拿的作物若長在其他地方可以用更便宜的成本、更高的產量、更迅捷廉價的運輸方式送到北美其他人口密集地區。因此蒙大拿歷史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在這個宛如仙境但農業上卻不具競爭力的土地上得以生存下來。

人類佔據蒙大拿可分為幾個經濟階段。第一階段是13000年前到達此地的美洲土著時期。雖然他們在北美的東部和南部建立了農業社會,但是先於歐洲人來到蒙大拿的美洲土著仍然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甚至在發展農牧業的地區亦是如此。一個原因是蒙大拿缺乏可以飼養種植的原生野生動植物,因此較之北美東部和墨西哥,蒙大拿不能成為獨立的農業發源地。另一個原因是遠離北美的兩個農業起源中心,那裡的農作物無法隨著歐洲人的到來傳播到蒙大拿。今天,殘留在蒙大拿的土著約有四分之三住在七個保護區內,那裡除了牧草豐美外,其他天然資源相當匱乏。

據史料記載,最早踏上蒙大拿的歐洲人是1804年至1806年間由劉易斯和克拉克領導的探險隊,他們在這個後來成為蒙大拿州的地方停留得要比其他州來得久。緊接其後的第三個經濟階段是「山人」,即從加拿大和美國其他地方前來獵殺動物、做毛皮買賣的商人。下一個階段始於1860年代,在蒙大拿前三個經濟階段的基礎上加以發展並一直持續到今天(儘管之前的經濟活動已經漸漸衰退)。這個階段的經濟活動包括採礦業,特別是銅礦和金礦,伐木業,以及食品生產(如飼養牛羊,種植糧食果蔬)。眾多的礦工蜂擁至蒙大拿最大的比尤特銅礦區,由此激發了其他的經濟,用以滿足該州內部市場的需求。特別是附近的比特魯谷砍伐了許多木材,為礦山提供能量,建造礦工的住所,以及搭建礦井支撐架。而供應給礦工的食物也來自比特魯谷。這裡地處南方,氣候溫和(依蒙大拿的標準來看),因此有個別名為「蒙大拿的香蕉帶」。雖然比特魯谷的降雨量很低(每年13英吋),天生植物也只有山艾,1860年代,來自歐洲的拓荒者們已經開始著手改變劣勢,他們挖掘小型的灌溉渠,引接山谷西側來自比特魯山上的溪流。其後,又興建了兩套大型高價的灌溉系統,一套叫大渠,建於1908年至1910年,水源是谷地西側的科莫湖;另一套系統由數個大型灌溉渠組成,用的是比特魯河裡的水。灌溉帶來的機會之一使得比特魯谷的蘋果園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興盛,並於20世紀初達到頂峰,今日仍在維持經營的蘋果園已所剩不多。

蒙大拿舊的經濟基礎開始發生轉變,狩獵和捕魚由維持生計轉為休閒娛樂,毛皮交易也已絕跡,而採礦業、伐木業和農業漸漸衰退。這一切均由下述經濟和環境因素所致。今日,當地蓬勃發展的經濟產業是旅遊、休閒、養老和醫療保健。比特魯谷近年來經濟轉型的標誌性里程碑發生在1996年,財大氣粗的嘉信理財創始人查爾斯·施瓦布從蒙大拿銅礦大王馬可斯·達利手中買下面積為2600英畝的比特魯斯多克農場,然後將達利的莊園改建為供來自其他州的有錢人釣魚、狩獵、騎馬或是打高爾夫球的地方。他們在這個美麗的山谷購置第二處房產(或是第三第四處),一年光臨數次。斯多克農場有18洞錦標級高爾夫球場和125棟房子或木屋。對這些最多可達六間臥室、6000平方英尺、80萬美元起價的豪宅而言,「木屋」這一稱謂似乎太過委婉。它們的買家都是高收入的有錢人,至少付得起俱樂部125000美元的入會費,光這些就已經是拉法利郡人平均年收入的七倍以上。整個斯多克農場四周都有圍牆,大門豎了一塊牌子寫道「本農場只對會員和嘉賓開放」。很多木屋的主人都坐私人飛機過來,他們很少在漢密爾頓購物或是逗留,而是喜歡在斯多克農場俱樂部用餐。如果需要一些雜貨,就請農場員工去漢密爾頓代為購買。一個漢密爾頓的本地人挖苦道:「這些貴族們如果想逛逛破舊的城中心,他們會像外國遊客那樣成群結隊,一眼就能被認出來。」

斯多克農場開發計劃剛被宣佈時,對那些在比特魯谷生活了一輩子的人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他們猜測肯定不會有人花大價錢來這裡置地,房子肯定賣不動,但結果卻讓他們大跌眼鏡。雖然此前已有些富裕的外州人以個人名義陸續到比特魯谷購買房產,但斯多克農場的開盤成為標誌性的里程碑,一下子招來如此多的富豪。由此可以得出,比特魯谷作為旅遊休閒之地創造的經濟利益要遠遠大於傳統的養牛與種植蘋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