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神似祖先 > 第11章 生長、衰老與生命週期 >

第11章 生長、衰老與生命週期

這一講其實不想講完整的生命週期。只準備講人類生命週期的開頭與結尾,即成長期與衰老期,「中段」姑且不論。也可能是因為「頭尾」更吸引人,「中段」似乎沒有那麼大的魅力。

一、人類的早產及其原因

低等的哺乳動物大多生命週期短,頭小,社會行為簡單,孕期短,每窩產崽多,幼崽出生時發育不全。而高等哺乳動物大多生命週期長,頭大,社會行為複雜,孕期長,每胎產崽少,幼崽出生時發育良好,已具有一定的能力。人類是個令人費解的例外。他的生命週期不是最長也名列前茅,他的頭最大,社會行為最複雜,每胎產崽最少,而出生時發育不全,出生後的成長期最為漫長,竟達十七八年。大象在出生十一年內發育成熟,在子宮內的時間竟長達二十二個月。(格林菲爾德,1998:68)人類的孕期只比猩猩長几天。而「人類的腦出生後的六個月才達到黑猩猩出生時腦所佔的比例」。(帕辛厄姆語)(古爾德,1977:68)「與其他靈長類相比,我們是以蝸牛的速度在成長和發育」。相對於發育速度,人類的孕期顯然太短。生物學家估計,如果人類的孕期與生長期合乎比例的話,嬰兒在子宮中還應待上七個月至一年。(古爾德,1977:67)

為什麼大自然把人類的新生兒過早地暴露在危險的世界中,是一個令生物學家們備感刺激的問題。多數解答者認為,人的頭顱的尺寸與婦女產道的尺寸的矛盾導致了這一結果。20世紀最出色的靈長類解剖學家舒爾茨說:「當選擇肯定有利於具有大盆腔的雌性時,選擇無疑也不會利於孕期的延長,或至少不利於無限大的新生兒。」(古爾德,1977:69)利基說,骨盆開口增大以適應腦子的增大,但是兩足行走的工程學的需要為之設定了限度。(利基,1995:36)實際上人類生產的胎兒已經過大,因而成為分娩最艱難的動物,他只好在嬰兒遠未成熟時生產。古爾德一語概括:「人類的嬰兒是胚胎。」(古爾德,1977:63)

正是人類的早產導致了幼體持續(neotenic),即漫長的幼年成長期。

二、早產兒的特徵及其深遠意義

「十月懷胎」是人類生育的特徵。但也有例外,比如七個月,八個月,這些嬰兒被稱為「早產兒」。人們一般認為早產兒大多聰明,同時又認為早產兒大多不夠「厚道」。常識是經驗之談,應該有概率上的意義。但為什麼早產兒聰明,為什麼不「厚道」,似乎少為人道。其實道理並不深奧。早兩三個月來到這個世界,就早兩三個月接受外界的刺激和信息,大腦得到更好的開發應該是合乎道理的。人們不是一向講究「胎教」嗎?「早出來」的效果自然應該勝過胎教一籌。胎教中受教者的唯一的感受器官是聽覺。而出生後的嬰兒則是以觸覺、嗅覺、聽覺、視覺、味覺,全方位地感知外界。但是「一分風險一分利」。如果早產只有利益,沒有代價,「十月懷胎」豈不是成了自然選擇棄優擇劣的證明,豈不是越早出生越好。早產是有風險的。或許正是早產兒較早地面臨風險,使他們有了更多的防範、戒備的心理和性格,這種性格便是以後被人們貶低的不「厚道」。這應該是形勢使然的。

人類成員中的早產兒與正常人相比,呈現出這樣的特徵。那麼整個哺乳綱動物中的早產兒,即人類,同其他哺乳動物相比,又該具備什麼特徵呢?換言之,早產為人類帶來了什麼後果?

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由來》中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生命的早期,正當腦子的感受性強時,將某種信念反覆不斷地灌輸就似乎可以達到幾乎是本能的性質。」

但是因為那時候人類超長的幼年期還幾乎沒有被發現和提出,早產不覺,後果何來?而今天人類對自身的這一特異發育過程的發現,激活了當代生物學家以及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去思考其非同凡響的後果。波特曼說,這種提前出生必定符合心智的功能要求。他認為,人類作為習得的動物,需要離開黑暗的無爭無擾的子宮,以易變的胚胎,去獲取子宮外環境中豐富的影像、味道、聲音和觸摸。(古爾德,1977:68)博金說,如果生長中的兒童和成人的身體尺寸有大的差別,則兒童可以更好地向成人學習,可以建立起師生關係。(利基,1995:35)如果幼兒身材是按照與猿相似的生長曲線所能達到的高度,則可能產生對抗而不是師生關係。利基說:「人類通過強化的學習變成人,人類不只是學習維持生存的技能,而且還學習傳統家族關係和社會規律等,也就是文化。文化可以說是人類的適應,兒童期和成熟期的不尋常的形式使這種適應成為可能。」(利基,1995:35)邁爾則說:「人和一切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其行為程序的開放性。道德規範是銘記在幼嬰的開放性行為程序內。人類的這一開放程序的巨大容量才使道德的形成成為可能。在幼年期奠定的基礎在正常的情況下可以維持一生。」(邁爾,1988:88—89)

在漫長的幼年期,嬰兒和少年的主要學習方式是什麼?是模仿。模仿正是人類的內在特徵給予道德建設的第二種幫助。模仿在一切文化傳遞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幼年期學習文化的過程中尤其如此。

文化的最主要成分是規範。規範的建立意味著多數人已經自覺或在無意識中遵循一種行為準則,懲罰只需針對少數人了,懲罰也只是在此時才有效。於是規範成了關鍵。規範是如何產生的呢?規範同一切文化一樣,是人造而非自然的產物。因而它的產生首先依賴於創造和革新。創造和革新就是文化上的突變。沒有突變就沒有進化。但創造只是產生規範的第一步,要成其為規範,還要使這特殊的人造物被多數人自覺遵從。這後一半過程所要做的實際上就是複製。生物進化所以依據並集中體現於基因,在於基因有一個偉大的功能——複製。文化若企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基因,它就必須有另一套突變和複製某種特徵的能力。生物的複製功能是垂直進行的,而文化的複製功能不僅垂直而且水平——可以在同代人中複製。這種複製能力,一般而言指後天學習,具體和準確地說,就是模仿。模仿的偉大功能是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G.Tarde)在將近一個世紀以前提出的。塔爾德認為,發明和靠模仿來普及其成果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塔爾德和他的繼承者——在文化群體選擇理論上卓有建樹的博伊德認為,模仿是一種基因,模仿者基因的進化會導致其持有者避開個人學習,複製出個人行為方式。自然,這遠非一種共識。但重要的是他提醒我們認識到模仿作用的重要意義。相反,一個好的想法,如果必須經過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的獨立創造和試錯去獲得,那成本顯然是無比昂貴的。進化過程中的生存競爭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比較成本,很多物種為什麼傾向於結成群體大約仍然是為著這一目的。群體規模的擴大往往在群體間的競爭中帶來優勢,而規模的擴大又依賴並反過來要求規範具有更大的效能。

漫長的成長期與模仿相結合,給了道德和教化用武之地,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對基因為個體所設定的行為程序的重組。重組不可能抹去基因的痕跡,但它畢竟給了社會和文明更牢靠一點的基礎。一個成年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的活動是在這一基礎上展開的。

在幾乎所有的社會學教科書中都有一個章節叫做「社會化」。「社會化」是社會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其含義就是上面所說的獲得社會品格,接受一種行為方式的過程。低級動物的行為方式主要是先天得來的。高級動物的行為中則包含更多後天習得的,人類更是如此。剛出生的嬰兒只是一個無助的動物,只有在接受了「社會化」後,才成為一個人。社會化主要發生在一個人的成長期,當然成年以後也要經歷「再社會化」。如果你跟著社會學家的邏輯往前走,會覺得頭頭是道。但是有一點他們沒有解釋,就是為什麼動物的行為中後天學習的部分小?人類的哪些與動物不同的身體特徵導致了後天學習的順利進行?為什麼人類絕大多數個體沒有拒絕「社會化」呢?這是重要的問題,卻不是社會學家所能解釋得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了「幼態持續」,「社會化」將難於進行,幼兒園、中小學教育和同期的全部非正規教育都將難於順利地進行,人類的道德將不復存在,人類整個的文明將是另一番模樣。

「幼態持續」這個關鍵詞是生物學送給社會科學的一份珍貴的禮物。

三、人類與動物壽命的對比

人壽幾何,是個古老的問題。現代社會通常以兩個指標來測度它。其一是該社會的平均壽命,其二是最高壽命。兩個尺度作用不同,後者更能顯示人類壽命的潛能。這指標最簡潔不過,但是獲得可靠數據殊為不易,因為很多當事者編造年齡,或是以高壽為榮,或是以此騙取一些福利。很多高壽地區的傳說其實只是編造的故事。經過學者們的推敲辨偽,人類的最高壽命也就是120歲,並且雖然平均壽命一直在增長,最高壽命似乎是恆定的。

動物壽命幾何,竟也是一個難題。野生動物的壽命,無論是平均還是最高,都極難掌握。人工飼養的動物,為了商業目的往往提前屠宰,少數壽終正寢者數量太小,不足以稱「最」。

當然學者們好歹還是搞出來一份動物最高壽命的對比。海龜175歲,人類120歲,像70歲,黑猩猩50歲,馬46歲,貓28歲,豬27歲,羊20歲,狗20歲,鼠4—5歲,鸚鵡90歲,禿鷹75歲,野鴿30歲,鱸魚25歲,等等。

四、衰老的原因

為什麼生命會衰老?這個問題似乎是古老的,實則不算太古老。在狩獵時代,人類幾乎不存在這一問題,在野生動物中至今不存在這一問題。殘酷的生存競爭,不待一隻動物衰老,就將它淘汰出局了。獵豹何等迅捷,但其獵物瞪羚也不含糊,只要獵豹的身體略有小恙就可能餓死。因此我們看到的野生動物總是精神抖擻,絕少衰老疲憊。衰老曾經不是問題。衰老是在人類選擇了農業和定居,改善了安全和衛生後,才大面積地降臨的。

衰老的原因神秘莫測。自然選擇不是可以將物種身上的很多缺陷淘汰掉了嗎?為什麼衰老沒有遭到淘汰呢?對衰老原因的最主要的解答正是從自然選擇出發的。自然選擇下的「適者」有著更多的生存和繁衍的機會,而後者是關鍵,有了繁衍才有「適者」的生存和延續,喪失繁衍就不是適者。而物種的繁殖期是在衰老之前,即使繁殖者身上帶著導致衰老的基因,這種基因也一定會傳遞下去,因為它繁殖成功了。削弱動物青春期生存和繁衍的某種基因,一定會被自然選擇淘汰,因為這樣的動物無後代,或少後代。而衰老不在此列。換言之,如果某一物種只在高齡時交配,其未老先衰乃至不能交配生殖的基因就一定會被淘汰出局。可惜生物世界的事實統統不是這樣,因此自然選擇的殘酷剪刀獨獨放過了衰老。

衰老不是從中年後開始的,性成熟期(也就是青春期)過後不久,衰老就開始了。更有少數物種,比如袋鼬,雄性交配結束後立刻死亡,死亡前發生的是一段瘋狂的交配。出生在河流中的鮭魚在大海中生活四年後返回出生地產卵,它們一進入淡水就停止進食,卻頑強地逆流而上,產卵後很快死亡,它們腐爛的身體促進了藻類的生長,成為幼鮭的食物。(戈斯登,1996:11—17)性必然導致衰老,曾經是一個流行的觀念。現在它的普遍性受到質疑,但是與此相關的理論仍然活躍著。一些學者認為,激素被證實同時是繁殖和衰老的觸發物。切斷了菠菜的花朵,它的其他部分生存得更長。多數動物的雄性比雌性老得更快。人類男女的壽命相差7歲之多。閹割的袋鼬的壽命更長。據說閹人的壽命也更長。為什麼雄性和男性壽命更短?尼斯與威廉斯的解釋是:「雄性的生殖成功十分依賴它的競爭能力,雄性在生理上要更多地奉獻給競爭,因而對自身身體的保護便相對較少了。它們的生活遊戲是為了更高的賭注而表演。如果特別強壯的雄性能夠成為更多的子女的父親,而平庸的雄性便沒有後代,為了達到十分強壯的目的,就必須付出重大的犧牲,在這個過程中犧牲掉的可能就是和長壽有關的因素。」(尼斯,威廉斯,1994:122)

還有一種微觀的解釋,認為有一些多向性基因,對年輕人有利,對老年人不利。比如,有一種基因能夠促進鐵的吸收,使年輕人避免缺鐵性貧血,但是到了中老年鐵在肝臟的沉積導致了肝硬化。還有一種基因增加胃酸,對年輕人可以提供對感染的額外保護,但卻增加了老年人胃潰瘍的可能性。這些基因無疑會被「選擇」,因為它幫助了生殖期的年輕人。

如何延長壽命是人類千百年來的願望。當代學者的新發現是在飲食上。其一是減少能量的攝取。專家在動物的試驗中發現,對小鼠的餵食減少40%,其最高壽命增長了40%。對一些人做的試驗顯示,每天攝取1800卡熱量半年後,體重、體溫、血壓、膽固醇、血清都明顯下降。對老鼠的試驗還顯示,減少食物後老鼠的學習能力反而增強了:在學習躲避撞擊的試驗中,吃飽的老鼠明顯遜色於食物熱量受到限制的老鼠。(克拉克,1999:187)為什麼減少攝取熱量後身體狀況更好了呢?答案還是在自然選擇上面。野生動物長期以來在熱量攝取上是受到限制的,飽食終日在那裡是不存在的,留存下來的一定是半饑半飽生活的適應者。什麼是正常的生活方式?就是「神似」祖先的生活方式,因為後者是久經考驗的,是穿越了自然選擇的剪刀的。要長壽還需多吃蔬菜水果。氧氣是人類必需的,但氧化的腐蝕性也很可怕,鐵都可以被它腐蝕。蔬菜水果可以抵抗氧化腐蝕。增加維生素E有助於生殖,也有助於長壽。可惜維生素E多在油料與堅果中,後者的熱量較高。或許維生素E正好反映出生殖與長壽的某種對立。飢餓也是如此。當老鼠攝取熱量過低,會暫停生育,當食物達到標準時方才恢復生育能力。

五、長壽的深遠社會意義

壽命的意義是什麼?對個體這是不待言的,因此也無須討論。需要討論的是壽命對群體、對社會的意義是什麼。除了龜和象之外,與人類社會相比,動物的社會幾乎統統是血氣方剛,風華正茂,它們太年輕了。社會學家說,我們的社會剛剛步西方社會之後邁入老齡社會,世界上老齡社會的標準是人口中的60歲以上的人達到10%或65歲以上的人達到7%。而在與動物相比,在思考人類社會所獨有的衰老的含義時,我們才醒悟:人類早就構造了生物世界中的老齡社會,並且這社會越來越老,隋唐的社會要比夏商的社會老化,今天的社會比隋唐不知又老化了多少。無論社會制度和文化有著怎樣的相對獨立性,它畢竟是以帶有無法擺脫的生物屬性的某一人群為載體的。而那群體的老邁與年輕,不可能不對該社會的面貌與風格、制度與文化發生影響。特別是因為,在今後二十年中,我們的社會還將進一步老化,人口中高齡人的比重與日俱增,90歲左右的超老齡人口將成為一個常規的年齡組,因此壽命的社會意義將格外值得思考。簡言之,它將帶來三個方面的問題。

發生在有形層面上的是,贍養係數的變更,養老金的增加,這問題單純卻嚴峻。

發生在形而上層面上的是,社會性格的巨變。以28歲為人口年齡中軸線的社會同以50歲為中軸線的社會能夠擁有同樣的性格嗎?年輕人的性格是天真、單純、理想、進取、輕信、決絕、少束縛、敢冒險、對複雜性估計不足。老年人的特徵是閱歷廣、參照系多、三思後行、跟隨慣性、不輕易冒險、老謀深算,乃至多謀無斷、保守苟且。又因為在社會有機體中總體不等於個體之和,所以對社會性格的評估將是格外困難的。

有形與無形中間的是社會權力層面。長壽將使未來社會中增加一個年齡組或曰一代人:70—90歲的人。權力的博弈因此將更趨複雜,因為憑空多出了一彪人馬。退休很可能將不再是讓老人出局、緩解競爭的充分和當然的理由:其一,長壽延長的不僅是衰老期的壽命,它延長了生命的每一段落;其二,退休是以體力為基礎的工業時代的邏輯,老齡人與年輕人在腦力上的差距遠沒有體力上那麼巨大和昭然;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像女權主義一樣,「老權主義」一定會出場的,人家有權利,有理由(儘管各年齡組的人看法不同),為什麼精神矍鑠就作壁上觀呢?以前沒有「老權主義」原因很簡單:老人群體還小,還沒有權利意識,現代的權利意識是有傳染性的,老人也不免疫。競爭中老人有劣勢也有優勢。劣勢是工業社會中的退休制度和習俗,這是他們戀棧的障礙;優勢是他們在社會上最有發言權,他們不是在無權的位置上爭奪權力,而往往是在權力的位置上捍衛權力。一句話,長壽將增加社會權力分配的變數和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