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冬 大寒 君子以修省 >

冬 大寒 君子以修省

天地雖然蕭瑟,春風快要吹來。

看著雪花飄落,等著梅花綻開。

每年陽曆的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寒冷到了極點。雖然很多年裡,小寒勝大寒,但經過小寒,在長期的寒冷中生活,人們對冷的感受強化了,即使太陽已經從南迴歸線北返有月,但人們仍以為寒冷似乎沒有盡頭。在中國農曆的安排裡,這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農曆年的最後階段,新生的春天即將到來。物極必反,是為大寒。大寒節氣一般跟農曆的歲末時間重合,故大寒時間多是人們過年時間,農諺所謂:「小寒大寒,殺豬過年。」「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歷書》記載:「小寒後十五日,斗指癸,為大寒,時大寒慄烈已極,故名大寒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農曆)十二月中,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則大矣。」《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期間,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週期為20天左右。當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中國內地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此時寒潮南下頻繁,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走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誌。生物界調時、定時的能力是其存在的先天本領,定時是生物調節自身生命活動使之按照一定的時序起動、進行和終止的過程。植物的開花與蜜蜂的採蜜同步;而某些小型無脊椎動物的交配時間異常短暫,交配雙方必須準時到達同一地點;生物活動與自然環境配合,這才有利於它們的生存。因此準確的定時能力是生物世界得以進化到目前規模的一個必要條件。中國的先民觀察到這一現象,即從自然界梳理出最突出跟氣候變化相關的現象,物候成為農民生產生活的指南。

大寒的物候是: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母雞就能夠產蛋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此時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厚最結實。如果過時不候,大寒節氣時母雞不能產蛋,就說明社會上有淫亂事件發生;像蒼鷹那樣的猛禽不高飛,國家不能剪除奸邪;水中不結堅冰,國君的政令無人聽從。這三種預兆之說,大概只有第三候最有道理,因為水中不結堅冰,預兆來年氣候反常,百姓生計得不到保證,自然無心聽從政令。其他兩候的預兆,多有附會。

傳統農業社會,冬天裡的雞很少產蛋,只有感受到陽氣來臨,母雞才開始產蛋。而雞蛋,不僅是農業社會的營養品,也是農民的商品資料,「銀行」一詞進入鄉村時,農民們會幽默地稱自己有「雞屁股銀行」,日常的商品添置只能指望「雞屁股銀行」了。最近的研究表明,雞蛋也是不少皇帝的奢侈品。專制與貪腐層紙之隔,導致權力中心者的消費也是高代價的。習驊在《中國歷史的教訓》中寫道,乾隆皇帝有一天早朝,無意中跟大臣閒聊,問起他們早飯時都吃了些什麼,其中一位大臣回答說自家家境不怎麼富裕,只隨便吃了幾枚雞蛋。乾隆聽了卻是大吃一驚,倒吸一口涼氣:「天哪,一枚雞蛋要十兩銀子,朕都不敢多吃,你還哭窮!」到光緒帝時期,宮廷的雞蛋進價已變成三十兩銀子一枚,其實市場上才賣三四個銅板。光緒偏偏好這一口,因此每年要「吃」掉上萬兩白銀的雞蛋,弄得自己都有點兒負罪感。有一天跟翁同龢閒聊,光緒問:「雞蛋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貴了,翁老師你能吃得起嗎?」翁同龢也不敢直言:「過年的時候買個把雞蛋,給孩子們解解饞,平時不敢想。」習驊感慨:「可憐的光緒皇帝,終生都以為吃雞蛋屬於高檔消費。」這一感慨如果針對千百年的鄉下農民而發,是極為精準的。

至於蒼鷹這樣的鳥類,在中國人眼裡,是自由、勇敢、力量、拚搏、嫉惡如仇的象徵。古人以為過時不候,預兆社會上有邪惡,從中可見我們文化中的附會思維。這種附會,或者仍屬於寄情,如杜甫說:「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而歷史上有名的「唐雎不辱使命」則活畫出人間蒼鷹的尊嚴和力量: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

大寒節氣仍是農民的空閒時光,農活很少。北方地區的農民做做積肥堆肥的工作,為開春做準備,或者注意牲畜的防寒防凍。南方地區的農民則要注意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此時農作物已收割完畢,平時看不到的田鼠窩多顯露出來,大寒成為嶺南當地集中消滅田鼠的重要時機。當然,大寒氣候的變化也是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豐歉情況的重要標誌,農民以此來及早安排農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大寒白雪定豐年」「大寒無風伏乾旱」,等等。

大寒節氣的養生仍在於「冬藏」,當然,在飲食進補中可以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考慮到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現代人對於寒熱的觀念逐漸淡薄了,這導致許多因寒引起的疾病,在治療上因沒有重視「寒」的問題,而越來越嚴重。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古人說:「慎風寒,節飲食,是從吾身上卻病法。」

按中國的傳統習俗,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在打掃居室的過程中,全家禁忌說話,因為「悶聲發大財」;清掃垃圾不准往外掃,要集中處理,因為「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寒大寒,家家刷牆,刷去不祥。戶戶糊窗,糊進陽光。」這個清掃工作俗謂「除陳」。「大寒」之後便迎來「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相傳釋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的,佛教稱此日為「佛成道節」。中國佛教徒於每年臘月初八舉行誦經活動,並在佛座前獻「乳糜粥」。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喝臘八粥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民間習俗,寓意喜慶豐收,寄望來年日子更好。

儘管寒冷,中國的先民卻把這一時空過得極為喜慶與歡樂。就像封凍已久的地帶突然熱鬧起來了,人人都在動,走動、勞動、響動,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這「聽個響動」的活動也是為了圖個新年佳節的好口彩。

從時令上說,從冬至數九到此時,是三九過後進入四九的日子。雖然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說法,但此時陽能再度加強,天空中出現了雷聲,與大地下的雷動形成共振共鳴,在上古中國氣溫較高一些的情況下,一些小河的冰面開始震動開裂。大地回暖,春天不遠了。王安石有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在大時間序列裡,大寒節氣在震卦時空。天氣寒冷到極點,連鋼鐵都可以凍得震裂,何況萬物。

大寒節氣極有象徵意義。中國的先民說,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天地人的演進有一種跟隨遞進的序列。從北半球冬至子時的來臨,到小寒大寒的大地開裂,到立春寅日人間世的大幕拉起,這就是天人相應相感的表徵。而在大寒的日子,天地間經歷了漫長的封凍,有心人已經聽見了震動的消息。無論天上的雷震、地震、社會動盪,都在釋放大量能量的同時,給予時空新生的機會。詩人說過,九州生氣恃風雷。

人們觀察震動,發現它實際上是一種能量波動,震的本質是波。因此,它的發動雖然驚心動魄,但人們沒有必要害怕。事實上,在大雷震動過後,人們的心態反而有一種暢通感,有一種新生感,壓抑陰暗的氣息為之一空。

大寒節氣的震動也是考驗人的膽略的時候。先哲稱讚震聲的善德是教化,他們在描述震卦象時,不無幽默地說,震卦時空是一個考驗人膽識的時空,祭祀吧,請客吧,這是亨通的。當迅雷不及掩耳地來到時,有人雖然像看到老虎一樣為之一驚,但隨即能夠談笑自若;當振聾發聵的變故聲音驚徹百里時,有人仍能夠鎮定如常,他不會嚇得丟掉手上的器具,一如心如止水的主祭者不會嚇得丟掉盛食的匕匙和迎神的美酒。震卦的系辭就是:「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震卦雖然有危難,但也有機會。而考驗一個人是否堪當大任,其實就在於他應對變故的心性和能力。先哲說,那種不會嚇得丟匕和美酒的人,能夠建功立業,成為宗廟社稷的祭主。堯曾考驗舜,「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後來的紂王也曾考驗過文王,曹操考驗過劉備,都是從震動心性入手。「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雷聲相續,這就是震卦之象,君子以此領悟,要獲得良好的應變能力,得心存恐懼以修己省心。據說孔子聽到迅雷烈風,必變容以嚴肅對待,反省己德,過則改,無則勉,因此能夠孔武有勇,處變不驚。

可以說,在大寒節氣的響動、熱鬧之上,在民間智慧之上,傳統中國的君子們在此時空裡更會注意自己的反省修身,更要注意學習。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寫盡了傳統社會讀書郎是如何在「大寒」的日子裡修行的:「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中國人熟知的「梅花香自苦寒來」,就深得這種修省之義。

詩人們自然不會放過吟誦的機會,唐人耿湋詩說:「願保喬松質,青青過大寒。」這是《論語》所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之義。唐人張九齡有名詩:「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南宋畫家馬遠所繪的松竹梅圖,開啟「歲寒三友圖」的先河。在大寒萬木皆凋落時節,松、竹、梅仍能保持其生態,年年月月仍舊不變,它們給了人類以生活的榜樣和信心。

當然,詩人沒有迴避苦難,白居易有詩《村居苦寒》:「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被,坐臥有餘溫。倖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後來的魯迅也有名句:「天氣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裡有被褥不?我們是有的。」

在這現實的善惡之外,大寒節氣還成為人情人性美學的展示平台。白居易另有名詩《問劉十九》,即寫盡了這一人情之美,詩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