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思維密集度與牛人的反擊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思維密集度與牛人的反擊

看博客不如看報紙,看報紙不如看雜誌,看雜誌不如看書。凡是有這種思想的人,都是極度自私的人。

他們貪圖時間。Harlan Coben (在一本小說中)說,無法想像會有人會去看那些記載博主衣食住行的博客。默多克坐擁新聞帝國,但他每天只看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而且只看頭版。 Taleb 在 The Black Swan 中說,他已經決心再也不看報紙和雜誌,只看書了:因為新聞都是垃圾。

接受信息的 效率是可以量化的。本文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思維密集度」。比如一個人以正常的思維速度邊想邊說一個小時,那麼聽他說這一小時話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思維密集 度就是1. 然而寫文章就完全不同,可能需要經過修改和潤色,一個小時寫出來的文章,可能別人5分鐘就看完了,那麼這篇文章的思維密集度就是12.

思維密集度 = 準備這個讀物需要的總時間 / 閱讀這個讀物需要的時間

寫一本好書可能需要作者從搜集材料開始幾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如果讀者兩個晚上看完,那麼這本書的思維密集度可能達到幾百。

顯然,看一個具有高思維密集度的東西是很令人竊喜的事情。你一個電影從編劇到道具可能不知道投入了多少時間和金錢,而我邊吃飯邊看,看完直接刪除了。可 以想像如果一本費勁寫出來的書不被出版,只有一個編輯隨手翻了15分鐘就扔進垃圾桶,作者在思維密集度的交易中的損失是多麼巨大。

我是一個相當無私的人,因為我每天至少有一兩個小時在網上看軍事論壇和google reader。為了獲得一點效率上的安慰,我把網上的文章進一步細分,並堅持認為博客文章的思維密集度應該高於論壇。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因此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圍棋: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獲勝並不是因為他走比你多,而是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執 行這樣的效率,需要鋼鐵般的意志。誰能做到不看無聊的文章,誰能做到不去刷新網頁,誰能做到不看電視新聞?牛人都能做到。

我最近讀書的思維密集度較高,基本上都是英文的nonfiction。這些書寫的相當精密嚴謹,後面往往附著很長的注記和參考文獻,顯示作者做好了家庭作業。表面上看,你牛人只做最重要的事,可你考據出來的細節我根本不感興趣,我賺了。

然而事實是這些細節都是牛人的秘書提供的。格林斯潘寫 The Age of Turbulence,據說基本是在浴缸裡用鉛筆在卡片上完成,手稿都是濕漉漉的。Mahbubani 在 The New Asian Hemisphere 這本書的感謝部分透露了牛人寫書的寫法:他寫的時候只提供思想,句子中有大量的空白,留給秘書去補充具體數字和細節。T. Friedman 寫世界是平的,有一個秘書團隊支持。就連娛樂人物 Al Franken 寫書諷刺美國政治,都有一整個研究生團隊為他工作。牛人負責用20%的時間完成一本書的80%,秘書用80%的時間去完成剩下的20%。在這場作者與讀者 思維密集度的戰爭中,牛人仍然取勝。

我以前的老闆,以前在國家實驗室有個秘書。他不喜歡輸入公式,於是他手寫論文,秘書幫他變成 Latex,估計還順帶修改語法和拼寫。然而大多數人都沒秘書。進一步自我安慰,也許只要所有讀者閱讀一篇論文的時間加起來超過作者寫這篇論文的時間,這篇論文就算贏了吧!

我寫這篇小文費時一小時,所以只要你閱讀此文的時間少於1小時,你就贏了思維密集度。鑒於有將近400人通過 google reader 訂閱了這個博客,只要你閱讀此文的時間超過10秒,我敢說我也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