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 第九十三章 「穩定部」與「沉默的大多數」 >

第九十三章 「穩定部」與「沉默的大多數」

本文試圖理解一個被廣泛認為不可理解的事情,這就是中國政府對言論的控制。很多人都認為搞控制言論是野蠻甚至是不可理喻的做法,在你有GFW我有穿牆術的今天,政府的每一次封網行為似乎都使自己看上去更加愚蠢。中宣部,廣電總局,這些怪獸機關是不是都瘋了?

然而如果我們拋開言論這一塊兒看,中國政府在大多數領域內其實是一個很有成就的,甚至是世界範圍內相對高效的一個政府。中國的經濟很不錯,普通人的生活在不斷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搞得都挺好,就算是科技甚至文化方面也在不斷進步。有人拿土共跟當年的蘇共比較,其實土共比蘇共要強的多。跟停滯不前的蘇共相比,土共整天像禱告一樣談論並的確實行了改革創新。一個瘋子政府,甚至是一個平庸的政府,都是絕對做不到這些的。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費解的現象:如果他們是一群聰明人,他們為什麼要做控制言論這種糊塗事?我認為,限制言論,是因為土共對中國國情的兩個最基本的認識。

土共有一條基本理念,叫做「穩定」,土共說,「穩定壓倒一切」。有人把中宣部戲稱為「真理部」,我認為中宣部不是真理部,是「穩定部」。

如果中宣部是「真理部」,那就意味著它要給中國人洗腦,它就會害怕中國人接觸到真正的「真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土共從不限制中國公民出國留學旅遊。大陸旅遊團去台灣,土共並沒有給每個團派政委負責防止旅遊者接觸「民主」。事實上,土共不但不限制,而且還鼓勵中國公民多出國。有好幾個知名博客整天公開罵土共,比如連越和「帶三個表」,這些人該當記者當記者,而且博客也沒有被關閉。

中宣部關心的不是「真理」,而是穩定。土共,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中國人,對穩定有一種宗教般的追求。2003年的一項調查表明(出處:《北京共識》,《2003 Roper Survey of Global Attitudes》),中國人把穩定的重要性排第二,而世界其他國家把穩定排第23. 從最近看到的幾個可能是內部流出的土共給網管們的指導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宣傳部門最敏感的不是那些宣揚民主的帖子,而是那些試圖借助熱點事件組織上街遊行的帖子。穩定部並不怎麼在意你怎麼想,但是特別在意你要幹什麼。

土共從20年前大事件中學到的第一經驗是,言論是不穩定事件的開端。所以「穩定部」的任務,就是一定要把不穩定因素控制在搖籃狀態中。我甚至覺得「穩定部」的工作相當有效,實際上過去20年中國發生了那麼多變化,卻的確很穩定。

有人曾經動情的說,「穩定,穩定,多少罪惡假汝之名!」。可是誰也不敢拿中國做不穩定實驗。

除了穩定之外,「穩定部」對中國國情還有一個基本認識,那就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我怎麼說呢,根本就把言論自由當回事。網上的人說新聞聯播很愚蠢,但現實生活中新聞聯播是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它的廣告時間是最貴的。大多數中國人生活在農村,大多數中國人沒受過大學教育,大多數中國人根本不關心什麼「普世價值」。「穩定部」的服務對像其實不是網上那些寫博客的小資,而是這些「沉默的大多數」。理解了這個國情,我們就容易理解下面兩個事實:

第一,封網是相當有效的。很多人認為既然穿牆很容易,所以GFW無效。其實真正願意費神去下載一個穿牆工具的人是極少數,就算這個工具再簡單,絕大多數人還是嫌麻煩。理解GFW的效果,只要想像一下假設現在沒有GFW,網上的言論將會怎樣。

第二,為什麼2000年不封網現在封,難道是現在的土共變壞了麼?其實根本原因在於2000年上網的是極少數,實際上那一撥人,現在的GFW也封不了他們。「穩定部」只關心「沉默的大多數」,而現在「沉默的大多數」也上網了。

「穩定部」的核心任務,就是保護「沉默的大多數」不受「危險的思想」左右。你去問一個小學老師,她對「綠壩」有什麼看法,我敢打賭她會對政府表示感謝。「穩定部」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是有人聲淚俱下的給她講一遍鄧玉嬌的故事然後號召她上街遊行。

(未完待續)

「穩定部」續:終極穩定

同人於野

有一種理論認為每一個江湖大佬,不管其功成名就以後的形象多麼綠色環保,他年輕的時候都會不得不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正如共和黨說 Freedom is not free,土共也可以說穩定不是白給的。但不論如何,控制言論,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可以拿來吹噓的 asset, 搞不好還是一個永遠如影隨形的 liability。

有 liability 的感覺顯然不是特別愉快,這導致土共有時候進退失據。我認為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旦被問到和民主言論自由有關的問題,這哥們基本上就會失去思維能力。去年有記者問「美國一個樂隊「槍與玫瑰」發行了一張名為《中國民主》的新專輯,中方對此有何反應?」,秦剛的回答居然是「據我瞭解,很多人不喜歡這類音樂,因為它太嘈雜,噪音太大。我想你應該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了吧?」 這位發言人不知道「槍與玫瑰」在搖滾樂中的地位也就算了,一句話打擊一大片,居然把所有搖滾愛好者全部得罪。難道外交部搞新聞發佈會是專門為了得罪人的麼?

除了對外形象不佳之外,「穩定部」在國內也越來越有問題。這是因為「大多數」雖然仍然沉默,但不願沉默的人正在越來越多。以去年汶川地震的民間行動為標誌,中國出現了一股新勢力。這些人通常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有不錯的收入,有社會地位。這股勢力通常被稱為白領小資,或者 「中產階級」。土共不喜歡這些不著調的名字,但完全認識到這股勢力的存在,並將其命名為「新階層」。統戰部認為,這個階層目前大約有5000萬人到一億五千萬人,取決於你怎麼定義。

我認為「新階層」將會成為土共的十八大,最晚十九大,的主題。但此時此刻,土共似乎還沒有想好怎麼應對這個階層。新階層除了要求物權法,很可能還要求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是一種福利。看看韓國就知道,言論自由,遊行示威,也許對監督有用,但對政府決策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多少正面作用。但是在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家生活,某些人會感到很不爽。土共在新形勢下,必須尋找這麼一個路線,使得國家既有言論自由,又穩定,號稱「終極穩定」。

美國就是終極穩定。台灣現在也算穩定。韓國有民主有自由,但是整天因為進口牛肉圍攻總統府,顯然不算穩定。那麼中國有沒有可能實現,甚至是在「一黨制」的框架內實現,「終極穩定」呢?我認為有可能。

所謂「言論自由了政府就清明」,是一個神話。事實上一個國家言論自由的終極形態,是不管言論怎麼說,政府我行我素。在這樣的國家裡,因為政府知道那些言論左右不了自己,所以從不限制言論。而公民也知道言論左右不了政府,所以也不試圖靠言論去左右政府。

在任何一個社會中,只要言論是武器,言論就不可能自由。所以一個理想的「言論自由社會」,必然也是一個「言論無所謂社會」。你愛說什麼隨便說,反正你說了也是白說。

我們如果考察美國和台灣,可以發現「終極穩定」的秘訣。這個秘訣就是讓各種自由言論互相抵消。

2004年美國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在罵布什,布什怕被罵麼?布什不怕言論自由,因為他知道不管報紙怎麼說,總有足夠多的人支持他。知識分子眼中的 Paul Krugman 是諾獎得主,德州農民眼中他是磚家叫獸。當幾乎所有記者都反對政府的時候,老百姓卻支持政府,因為他們認為那幫記者根本不愛國。紐約時報和 Fox News 互相抵消的結果,就是美國的終極穩定。

陳水扁都這樣了,台灣仍然有人力挺他。其實全體台灣人都應該感謝那些始終挺扁的人,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言論自由條件下的終極穩定。

中國政府要想在新形勢下保持穩定,要學的不是 CNN 和紐約時報,而是 Fox News。我認為很有可能,《環球時報》就是中國的 Fox News。很多小資知識分子看不上《環球時報》,只愛看《南方週末》,其實沒有《環球時報》就沒有《南方週末》。

《環球時報》的影響力越大,中國的言論自由指數就越高。多出幾本《中國不高興》,鼓吹言論自由人士才有可能高興。當每一個反對政府的聲音都被一條支持政府的聲音所抵消的時候,中國政府就再也不用限制言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