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 第九十一章 公平可能是一種人類的幻覺 >

第九十一章 公平可能是一種人類的幻覺

《Sway》是一本暢銷書,很適合我在上下班的路上聽。這本書跟 《Predictably Irrational 》很相似,講的是人類思維種的非理性局限。此書大約講了四種非理性思維慣性:

1. 人們總是害怕失去,對失去的恐懼超過了對得到的喜悅。

2. 第一印象決定了人們對事物的一貫態度。

3. 人們對公平的感覺其實是非理性的。

4. 從眾心理。當一群人都執同一個觀點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也贊同這個觀點。

其他三條都乏善可陳,最有意思的是第三點:公平。

人們對公平的感覺其實是非理性的。當人們談論公平,人們往往不計較「結果」是否真的公平,而是在意「過程」是否公平。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分錢實驗」。受試者二人一組,姑且將此二人稱為 A 和 B。實驗人員把一定數量的錢(真的錢,比如說200美元,這是一個需要花錢的心理學實驗)發給二人。規則是這樣的,A B角色隨機選擇:

- A 決定這200美元怎麼在二人之間分配。比如說一人一半,或者說 A 拿150,B 拿50。

- B 決定是否接受這個分配方案。如果 B 接受,那麼皆大歡喜,兩人拿錢走人。如果 B 不接受,那麼不管 A 的方案是什麼,兩人都將一分錢也拿不到,空手回家。

如果二人都是理性的,那麼 B 應該不管 A 怎麼分都選擇接受,因為分到一點總比沒有好。而 A 考慮到這一點,應該盡量多給自己分,比如說 A 得199元,B 得一元。

然而實驗表明,只要 B 發現自己得到的少於 50%,他就會認為不公平,從而拒絕接受。寧可一分錢不要!

這個實驗有意思的一點是,假設改變規則,變成由計算機系統隨機分配,這時候 A B 二人就會回歸理性,不管分多分少都接受了。

結果一樣,過程不同,在人的眼中看來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一個更有意思的事實是,越是社會化程度高的地區(比如洛杉磯之類的大城市),人們越不能容忍分錢中的不公平;在家家比較獨立的原始地區做這個實驗,人們反而能夠理性的接受錢。

也就是說社會化程度越高,人們越在意過程的公平。

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是,統計表明重刑犯人對其辯護律師的評價,與他最後獲得的刑期長短無關,而只跟律師為他工作的時間長短有關。也就是說不管這個律師最後是否真的幫了他,只要這個律師表現的很努力為他工作,這個犯人就會感激這個律師。

另一本書(可能是 Super Crunchers)說,醫生被投訴醫療事故的概率與這個醫生實際醫療事故的概率無關,而只與這個醫生對病人的態度好壞有關。

人們根本不在意結果,人們只想要過程的公平。

我聽說了這些實驗和統計結果之後的想法是,這可能就是自由民主的理論根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