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性趣探秘:人類性的進化 > 第六章 薄種廣收 女性絕經期的進化 >

第六章 薄種廣收 女性絕經期的進化

多數野生動物到死或者直到死前一段時間都保持著生育能力。人類男性也是這樣。儘管某些男人由於不同原因在不同年齡喪失生育能力或者生育能力衰退,但男性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年齡段普遍遭遇生育能力的徹底終結。世界上有據可查的例子不勝枚舉,老年男性(包括一個94歲的老人)仍能生育孩子。

但是,人類的女性在40歲左右就會進入一段生育能力急劇衰減的時期,並且在大約10年後,就會徹底喪失生育能力。儘管有些婦女到44或45歲時仍有規則的月經週期,但是女性在50歲以後受孕的例子極為罕見,直到最近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激素療法和人工授精的運用才使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例如,美國的哈特派(Hutterite)是一個嚴格的宗教群體,信徒們營養狀況良好,反對避孕,他們中女性生育的頻率正如人類生物潛能所能達到的那樣快,平均間隔2年生育一次,平均一生會生育11個孩子。但即使是哈特派,女性在49歲以後也停止了生育。

對於普通女性來說,絕經期是人生中無可迴避的一個事實,儘管它常帶給人們老之將至的痛苦的預感。但女性的絕經期之於進化生物學家,則是動物世界中的一種突變,是一個值得深究的矛盾。自然選擇的實質就是不斷地強化基因中的某些特徵,而這些特徵必須能增加攜帶這些基因的後代的數目。然而,自然選擇怎麼能令一個物種中的每一個雌性成員都攜帶著扼殺其生育更多後代的能力的基因呢?一切生物特徵,包括女性絕經期的年齡段,都是由遺傳變異決定的。但即使由於某種原因,女性的絕經期似乎變成不可避免了,可為什麼絕經期開始的年齡不能逐漸後移以致於再次消失呢?這樣,那些絕經期較晚出現的女性就能生育更多的後代了。

於是,進化生物學家將女性的絕經期看作人類性習慣中最怪異的幾個特徵之一。而且我還想說,除了人類發達的大腦和直立行走的姿勢(每一本人類進化史的教科書都強調這兩點),以及人類隱蔽的排卵期、對性快樂的偏好(這兩點教科書較少關注)之外,女性的絕經期也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這些特徵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人——一種比猿更進一步,和猿有著質的區別的動物。

許多生物學家對我的上述觀點仍然心存疑慮。他們辯稱,女性的絕經期並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無需深入討論。歸納起來,共有三類不同意見:

首先,部分生物學家將女性的絕經期視作人類近來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時代產物,這一增長並非僅僅始於上一世紀的公眾保健措施,而很可能始於1萬年前農業的興起,更有可能是從過去4萬年中由於進化的變化導致人類生存技能的進步開始的。據此,在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史上的多數時期,絕經期絕不可能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因為推測那時無論男女,幾乎無人能活過40歲。於是理所當然,女性被安排在40歲時終結生育特徵,因為在此以後已經沒有活著繼續生育的可能了。由於相對於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人類壽命的增長僅僅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所以女性的生育特徵得到調整仍須假以時日。這是一種不同意見。

可是,上述觀點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男性的生育特徵以及男女兩性的其他每一種生物功能,多數人在40歲以後的幾十年間仍然運作良好。你或許因此不得不假定其他每一種生物功能都能很快調整以適應人類壽命的增長,但你仍然沒能解釋為什麼女性的絕經期是唯一不能同樣做出調整的特徵。早期人類鮮有女性活到絕經年齡這一推斷是建立在考古學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通過研究遠古的人類骨骼,估計他(她)死亡的年齡。這些估計又是以一些尚未被證實的、難以置信的假設為前提,例如這些被發現的骨骼代表著一個完整的古人類群體中的一個標準樣本,或者確實能精確地測定這些古人類骨骼的年齡。儘管考古學家確有區分10歲兒童和25歲成人骨骼的能力,但是聲稱他們具有區分40歲和55歲古人類骨骼的能力,這一點尚未能得到證實。你也很難將古人的骨骼與現代人的骨骼相比較來進行推理,因為不同的生活方式、食物和疾病必定會對兩者的骨齡產生很大影響。

第二種反對意見承認女性的絕經期可能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現象,但它否認這是人類獨有的現象。許多或者多數野生動物都隨著年齡增加表現出生育力的衰退。在許多野生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中,都發現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個體喪失了生育能力。獼猴和某些種類的實驗用老鼠中的許多衰老的雌性,它們生活在實驗室的籠中或者動物園裡,享有精美的食物、精心的醫護,完全無需恐懼敵手的威脅,儘管它們的壽命較之野外的同伴有了顯著的增長,但它們仍然慢慢喪失了生育力。因此部分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女性的絕經期只不過是極其廣泛的動物絕經期的一部分。不管這種現象作何解釋,但它至少存在於許多物種之中,也就是說,人類的絕經期並非特別,也無需多加解釋。

然而,一燕不成夏,一例雌性不育同樣不構成絕經期。這就是說,觀察到一例野生動物的年長個體偶爾不育,或者壽命被人為延長了的籠養動物在一定年齡後不再生育,並不能推出絕經期在野生動物中是一個生物學上的重要現象。如果要推出這一結論,必須證明在一個野生動物種群中,有顯著部分的成年雌性逐漸喪失生育力,並且在徹底終結生育後,仍然有一段很長的生命時期。

人類確實符合這一定義,但已知的只有一種(也許兩種)野生動物有同樣現象。一種是澳大利亞袋鼬,這種動物中是雄性(不是雌性)表現出某些類似絕經期的徵象:種群中的所有雄性袋鼬在8月份一段短短的時間中喪失了生育力,接下去再過2周的時間它們都會死去,而種群中留下的都是懷孕的雌性。但在這種情況下,絕經後期階段只不過是雄性全部生命中短暫得可以忽略不計的一部分。袋鼬並沒有經歷真正的絕經期,而幾乎可以被視作一種大爆炸的繁殖方式的例子,這種繁殖方式就是終生只繁殖一次,隨後很快喪失生育能力,很快死去,例如鮭魚和龍舌蘭科植物。動物絕經期的典型一例見於巨頭鯨,從它們的卵巢狀況判斷,捕鯨人捕到的所有成年雌性中有四分之一的鯨魚處於絕經後期。雌性巨頭鯨一般在30或40歲時進入絕經期,在絕經期後平均至少還能生存14年,壽命可以超過60歲。

因此作為一種生物學上的重要現象,絕經期並非人類獨有,至少還有一種鯨類與人共有此一現象。對於虎鯨和其他一些可能的物種,也有必要去搜尋一下是否存在絕經期的證據,但是在其他人類已作過深入研究的長壽野生哺乳動物種群中,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狒狒和大象,經常可以看到年長的雌性仍有生育能力。因此,這些物種以及多數其他物種似乎不能歸入有規則的絕經期的一類。例如一頭55歲的大象應當說是上了年紀了,因為95%的大象活不到這個年齡。但是一頭55歲的母象,它的生育能力仍然相當於那些青壯年母象的一半。

因此,女性的絕經期在動物世界中非同一般,它在人類身上的進化過程值得探究。因為人類的祖先和巨頭鯨的祖先早在5000萬年前就已經分化了,所以人類絕對不可能是自巨頭鯨處繼承了這一特徵。事實上,人類必定是在人類與黑猩猩、大猩猩的祖先在700萬年前分化以後才演化了這一特徵,因為人類有絕經期,而黑猩猩、大猩猩卻沒有這一徵象(或者說至少沒有形成固定的徵象)。

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反對意見承認人類的絕經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現象,而且在動物界中也是不尋常的。可是,持這種意見的人認為我們無需去費心探究這一現象,因為這一謎團已被破解。答案(據他們說)隱藏在絕經期的生理機制中:一個女性的卵細胞數目在她出生時已經固定了,在她的一生中都不會再增加。每一次月經週期都會因排卵而喪失一個或多個卵細胞,大量的卵細胞則會消亡(稱之為卵泡閉鎖)。到女性50歲時,她的始基卵泡差不多已經耗盡了。她體內留存的卵細胞經過半個世紀的滄桑,對垂體激素的靈敏度不斷下降,並且由於數目微乎其微,難以產生足量的雌二醇以刺激垂體激素的釋放。

但是,這第三種反對意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儘管這一意見本身並無錯誤,但是它的內容是不完整的。不錯,卵細胞的枯竭與衰弱是人類絕經的直接原因,但是自然選擇為什麼安排女性的卵子在40多歲時就逐漸耗竭或者說是缺乏活力了呢?並沒有可信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人類不能演化成始基卵細胞數目翻倍,或者卵子歷經半個世紀後仍保持充沛活力。既然大象、長鬚鯨,也許還有信天翁的卵細胞至少能在60年內保持活力,而烏龜的卵子甚至能存活更長時間,人類的卵子應該也能演化成擁有同樣的能力。

為什麼說這第三種反對意見是不完整的呢?最基本的理由是,它混淆了近因機制和終極因的差別。(近因機制是指最緊密而直接的起因,而終極因則是指導致這一直接起因的一長串因素中最終的應該原因。例如,婚姻破裂的近因可能是丈夫發現妻子給他戴綠帽子,但終極因則可能是因為丈夫長期以來從不關心體貼妻子,夫妻根本不般配而使妻子紅杏出牆。)生理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向來忽視了這一差別,而這兩者間的差別對於生物學、史學和人類行為科學都是很基本的。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只能提供近因機制,只有進化生物學才能解釋終極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毒刺蛙是有毒的呢?近因就是它們能分泌一種叫作「蟾毒素」的致命化學物質。但是這一分子生物學對於毒刺蛙毒性的解釋只能是一個無關宏旨的細節,因為其他許多化學毒物也有同樣的作用。我們只能用終極因來解釋:毒刺蛙之所以演化成能分泌化學毒物,因為它們是這樣一種身軀微小,沒有自衛能力的動物,它們如果沒有毒物護身極易被食肉動物捕食。

在本書中我們已經反覆認識到,那些人類性習慣的疑難問題並非是簡單地尋找生理學上的近因機制,我們要尋求的是進化意義上的終極因。不錯,性能成為人類的一大樂趣,因為女性有著隱蔽的排卵期,並且對性的接受程度一如既往,但為什麼女性演化具有了絕經這種獨特的生殖生理特徵呢?不錯,男性擁有泌乳的生理潛能,但造化為什麼沒有令他們開發這種潛力呢?同樣,對於絕經期這一謎團,我們可以輕鬆地回答道,這是因為一個極簡單的事實:女性到50歲左右所有的卵細胞要麼已經耗竭,要麼活力受損。但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要回答為什麼人類演化發展了這一看似有損自身利益的生殖生理特徵。

有關女性生殖特徵的老化(或者像生物學家們稱之為衰老)不能同其他特徵的老化孤立開來功利地看待。我們的眼睛、腎臟、心臟以及其他所有的器官和組織也在衰老。但是器官的老化在生理上並非不可避免——或者說並非所有動物的器官都不可避免地像人類的器官那樣迅速老化,因為部分龜類、蛤蜊以及其他物種的器官在經歷比人類更長的歲月後仍能保持良好功能。

生理學家和其他許多致力於老年學科的研究者們試圖為老化找出一個總括的解釋。幾十年來眾多的人們企圖求助於免疫系統、自由基、激素以及細胞分裂來解釋這個問題。但實際上,所有的人過了不惑之年都意識到自己身體中每個部件都在慢慢衰老,而不僅僅是免疫系統以及對自由基的抵禦問題。儘管比起世界上將近60億人口中的多數來,我的生活比較輕鬆,而且有較好的醫療保健,但我仍然能一氣列出自打我49歲以後出現在我身上的一系列老化徵象:聽不得高喉大嗓,視近物模糊不清,嗅覺和觸覺靈敏度下降,切除了一個腎,裝了假牙,手指不那麼靈活,等等。而且我傷癒復甦的速度也比過去緩慢:因為反覆發作的腓腸肌損傷使我被迫放棄跑步,我左肘部的傷處剛剛緩慢癒合,現在我又弄傷了一個指腱。在我之前,如果其他人的經歷可以引以為鑒的話,還有許多類似的苦衷,包括心臟病、動脈阻塞、膀胱疾患、關節炎、前列腺肥大、記憶喪失、腸癌等等。所有這一切症狀都是我們所說的老化。

如果用人造的機器來類比,我們就很易理解隱藏在這一系列嚴酷事實後的主要原因。動物的身體和機器一樣,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不斷使用會慢慢磨損或者嚴重損壞。為了和這種傾向相抗衡,我們有意識地對機器進行保養和維修。自然選擇使得人體也能自發地進行自我修復。

人體和機器都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保養。第一,當機器的一個部件嚴重損壞時,我們對它進行修理。例如,我們可以補好小汽車被戳破的輪胎,或者弄好它被撞癟的擋泥板,如果它的剎車或者輪胎已經壞到修不勝修的地步,我們就乾脆換一個新的。人體同樣能自嚴重創傷中恢復,最常見的例子是人體皮膚割破後傷口慢慢癒合。但是受損的DNA分子修復和其他許多修復過程我們的肉眼是無法覺察的。就像換一個新輪胎那樣,人體內部分器官在受損後也有再生的能力,如長出新的腎臟、肝臟和腸道組織。這種再生能力在其他許多動物身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果人類能像海星、蟹、海參和蜥蜴那樣,胳膊、腿足、腸和尾巴都能再生,那該有多麼好!

另外一種養護機器和人體的方法是,定期或者自動保養,以期抵消那天長地久慢慢的損耗,而不計較它們是否受到了嚴重損害。例如,按照保養計劃,我們定期更換汽車的火花塞、風扇皮帶、滾珠軸承,添加發動機油。同樣,人體也是定期長出新頭髮,每隔幾天換一層小腸內壁,隔幾個月更換全部紅細胞,一生中每個牙齒至少換一次。更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蛋白質分子在人體內參與新陳代謝。

汽車的壽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精心、不吝錢財地進行保養,人體也是同樣道理。身體健康不僅在於勤鍛煉、上醫院檢查以及其他有意識的保養,而且還在於人體自發地修復和更新。生成新皮膚、新腎臟組織和蛋白質要耗用大量的生物合成能量,各種動物用於自我保養的投資有很大差異,因此,它們老化的速度也有很大差別。有一些龜類能活一個世紀以上,而實驗室裡的籠養老鼠,儘管食物充足,沒有敵害,並且享有比任何野生龜類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類還要精心的醫護,但它們仍然不可避免地在30歲以前因年邁死去。即使在人類和人類最近的親戚類人猿之間也存在著老化進程的差別。安全地生活在動物園籠中的猿類,儘管營養良好,有獸醫照看,但仍絕少(如果有的話)活過60歲。然而,美國白人儘管相形之下面臨較大危險,醫療條件也要差一些,但男性平均壽命仍達到了78歲,女性則有83歲。為什麼人體比猿的身體能更好地自發地照看自己?為什麼龜類的衰老要比老鼠緩慢得多?

如果人類全力以赴地保養身體,經常更換身上的所有部件,那麼人類甚至能夠長生不老(除非遇到事故)。如果人類能像螃蟹一樣長出新的四肢,那麼就不會受關節炎的折磨;如果人類能定期更換一個新心臟就不會懼怕心臟病;如果牙齒能更新5次,牙病也將降到最低程度(大象就是這樣,但人類只換一次牙)。確實有一些動物在維護身體的某些部分時作出了巨大投資,但是任何一種動物都沒有將巨大的能量耗費在維護軀體的所有部分上,也沒有一種動物能永葆青春。

我們再用汽車來比較,仍能使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維修和保養的代價。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收入有限,因此必須做收支預算。我們花錢修車,以便延長它的使用壽命,但是這一切都須符合經濟效益。如果修理費用太高,我們會乾脆放棄舊車,索性去重新買一輛。究竟是修理舊的包含基因的軀體,還是為基因製造一個新的容器(即嬰兒),人類的基因也面臨著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維修汽車或者人體,就會減少用來購買新車或者生育嬰兒的資源。那些吝於自我保養、壽命短暫的動物(如老鼠)比起精心保養身體的長壽物種(如人類)來,它們的繁殖速度高得驚人。一隻雌性老鼠2歲就會死去,而人類在2歲時遠遠沒有性成熟,但在雌性老鼠只有幾個月大時,它就開始每隔2個月繁殖5只小老鼠了。

這就是說,自然選擇使保養身體和繁殖後代的相應投資得到了調整,以便基因對後代的傳遞最大化。保養自身和繁殖後代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因物種而異。有一些物種(如老鼠)緊縮保養自身的開支,拚命生育後代,但同時壽命短暫。其他一些物種(如人類)非常愛惜身體,壽命能過百歲,在此期間能生育一打孩子(如果你是一個哈特派女人的話),甚至能有1000個孩子(如果你是嗜血皇帝穆萊)。人類的年度生育率遠遠不及老鼠,即便是穆萊,但人類有充裕的時間完成這一切。

進化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是,人類既因為耗用生物能量保養身體獲得了盡可能健康的身體,但是這一可能性時刻受到因意外和噩運身亡的威脅。如果你是一個德黑蘭的出租車司機,你壓根不會浪費鈔票修車,因為在這個城市裡,再謹慎的出租車司機每隔幾星期總會碰到車禍。所以,你會省下修理費去購買必定要買的下一輛出租車。與之相仿,如果某種動物的生活方式注定了有意外身亡的高度風險,進化會安排它們節省自身開支,迅速老去,即便是生活在動物園營養充分、沒有敵害的籠中,也不能躲過造化巨手的撥弄。由於老鼠在野外被捕食的概率很高,所以它們比起身體與之差不多大小的籠養鳥類,用於維護自身的投資少,而且老得快,因為鳥類在野外可以飛行躲過被捕食的噩運。野生龜類因為有硬殼保護,所以比其他爬行動物老得慢;豪豬有尖刺護身,所以比同樣大小的哺乳動物更長壽。

這一推論也符合人類和猿類的情況。由於古人通常在地上生活,用梭鏢和火來護身,所以古人被食肉動物捕食或者跌下樹的風險要比樹棲的猴類低。這一原因綿延進化,導致了今天即使人類和動物園中的猿類生活在相似的安全、衛生和富足條件下,人類的壽命仍要比猿類長那麼幾十年。自從人類與猿類在700萬年前分化後,人類的祖先從樹上下地生活,用梭鏢、石頭和火來武裝自己,演化了良好的自我修復機制,延緩了衰老的速率。

我們都有過痛苦的經歷,人老時會覺得渾身上下每一個部位都快要散架了,這其實也是同樣道理。造化弄人,儘管令人傷感,但是很符合經濟效益。如果你特別刻意去維護身體的某個部件,以致於它比身體的其他部分都經久耐用,它的壽命甚至超過了入本身的預期壽命,那你就是在浪費生物能,這部分能量本可以用來生養孩子。最經濟的人體應當是所有的器官差不多同步磨損。

有個故事,是有關講究經濟效益的天才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的,他將同樣的原則應用於製造機器上了。一天,福特派幾個僱員到廢車回收站去,讓他們查看一下福特T型廢車殘存部件的情況。僱員們帶回的消息顯然令人失望,幾乎所有的部件都有磨損的跡象。唯一的例外是轉向節主銷,它們幾乎未受磨損。令僱員們大跌眼鏡的是,福特並沒有對工廠精工細作的轉向節主銷表示讚賞,相反,他聲稱這些轉向節主銷做得太好了點,今後應當降低造價。福特的結論也許和我們對於工藝精良的習慣思路背道而馳,但它符合講究經濟效益的邏輯:轉向節主銷比車子本身還要耐用,確實是在浪費福特的鈔票。

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人類身體的設計同樣契合福特的轉向節主銷原則,只有一個例外。實際上人身上的每個部分都差不多是同步磨損的。男性的生殖特徵也適用福特這一原則,儘管男性不會陡然失去生育能力,但是男性是在慢慢地積累著不少問題,例如前列腺肥大,精液稀少,只不過因人而異罷了。轉向節主銷原則也適用於動物的軀體。我們在野外逮到的動物絕少有老態龍鍾的跡象,因為野生動物一旦身體顯著受損,很快會被食肉動物吃掉或者因意外身亡。而在動物園和實驗室的獸籠中,動物和人一樣,身體的各個部分慢慢地顯出垂垂老態。

無論雌雄,動物的生殖特徵都會經歷這樣傷感的過程。雌性獼猴在30歲時已經耗盡了生機勃勃的卵細胞;衰老的兔子卵細胞受精的可能性下降許多;年老的倉鼠、田鼠和兔子卵細胞發生變異的機會增加;倉鼠和兔子的受精胚胎不能存活的概率在上升;子宮本身的老化也會導致倉鼠、田鼠和兔子胚胎死亡率的上升。因此,雌性動物生殖特徵的變化只不過是全身的一個縮影,實際上身體中每一樣該老的東西都會變老——只不過個體間略有差異罷了。

轉向節主銷原則唯一令人瞠目的例外是女性的絕經期。所有的女人都在一個很短的時段內,在享盡天年之前好幾十年,徹底地終結了生育,即使是許多采獵群體中的女性在死前也會經歷這個階段。生育能力的終結只是因為一個極細微的生理學原因:功能正常的卵細胞的耗竭,而這個原因實際很易消除,只需一個突變,令卵子死亡或者喪失活力的進度發生輕微的變化即可。無疑,有關人類女性的絕經期現象在生理學上並沒有什麼是不可克服的,並且從哺乳動物總體的角度來講,也沒有什麼問題是進化所不能克服的。然而,人類的女性而非男性,在過去的幾百萬年中的某些時刻,確實被自然選擇刻意地安排,過早地終結了生育。這一過早的衰老現象確實令人驚訝無比,因為它違背了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人類進化的結果都是延緩而不是加速衰老。

從理論上闡明人類女性的絕經現象,必須能夠解釋女性這一顯然抑制生育的進化策略實際上是如何使她擁有更多的孩子的。顯然,隨著女性年歲的增長,為了增加遺傳了她的基因的人口數目,比起繼續生育孩子來,將她的餘生貢獻給現有的孩子們、可能的孫輩以及其他親人要有益得多。

這一推理的進化鏈基於幾個嚴酷的事實。一個事實是,人類的孩子比起其他任何一種動物來,需要父母照顧的時間都要長。一隻黑猩猩幼崽在斷奶後,即可開始自行覓食。它主要靠自己的雙手採摘食物(黑猩猩也使用簡單工具,如用草葉釣白蟻,用石頭砸開堅果,人類學家們對此興味無窮,但這些僅對黑猩猩的飲食上有意義)。黑猩猩幼崽也是用自己的雙手準備食物的,而人類采獵部族的多數食物是通過如尖棍、網、梭鏢和籃子這些複雜工具獲得的,很多人類的食物也是用工具準備的(剝皮去殼、碾磨、切割等等)並且用火燒煮。人類也不是像那些易受攻擊的動物那樣,用牙齒和發達的肌肉來抗拒危險的食肉動物,而是再一次使用工具來保護自己。但即使是使用所有這些工具,也已經完全超出了嬰兒的身手,而製造工具更是幼童的能力所不及的。工具的使用與製造不僅要靠模仿,而且需要用語言交流,一個孩子要掌握語言就需要10年之久。

與此相應,多數人類社會的孩子一直要到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才能在經濟上自立或者說成為自食其力的成年入。在此之前,孩子仍然依靠他或她的父母過活,主要靠母親,因為正如我們在前幾章中看到的,母親要比父親對孩子的照顧多。父母親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採集食物,教孩子製造工具,而且在於在部落中給孩子以保護和地位。傳統社會中,無論父母哪一方早亡都會令孩子的生活陷於困境,即使父親再娶或者母親再嫁,由於與繼父母的遺傳利益可能發生衝突,仍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雙亡的小可憐,如果沒有人收養,他(她)的境遇會更困難。

因此,一個采獵群體中的母親如果已經有了幾個孩子,如果她不能活到她最小孩子的少年時期,她就蒙受著喪失她對這些孩子的遺傳投資的風險。女性絕經期暗藏的這一嚴酷事實還預示著另一個同樣殘酷的事實:因為母親生育孩子冒著生命危險,所以每一個孩子的誕生都直接危害著他的兄姐。而多數其他動物則不存在這一憂慮。例如,對401頭懷孕的雌性獼猴進行過一次研究,只有1頭死於生產。而傳統人類社會中,生產的風險很大,而且隨年齡遞增。即使在富裕的20世紀的西方社會,40歲以上的女性死於生產的概率也要比一個20歲的母親高7倍。但是新生兒給母親的生命造成的風險,不僅僅生產時死亡這一直接風險,還因為母親要哺乳、照料幼兒、努力勞動養活更多孩子以致於筋疲力竭,後者也是一個間接、遲到的死亡風險。

另一個嚴酷的事實是,高齡產婦養下的孩子本身存活和身體健康的概率比較低,因為流產、死胎、早產和遺傳缺陷的風險隨年齡遞增。例如,胎兒罹患唐氏綜合征(先天愚型)的概率與母親的年齡相關,30歲以下的母親,孩子患病的概率為1/2000,35~39歲的母親,這一概率為1/300,母親43歲,概率為1/50,如果母親在45歲以後生育,那麼胎兒1/10會患有此病。

因此,女性年事越高,她可能孩子越多,她花在照顧孩子上的精力也越多,每一次懷孕生育,都是將她所付出的越來越多的投資推到危險的邊緣。而她在分娩時或者分娩後死亡的可能性,以及胎兒或嬰兒死亡或受損的可能性,也與日俱增。實際上,高齡產婦風險多、收益少。這一系列因素使得女性的絕經期合情合理,也能解釋女性少生育一點孩子會有更多的孩子存活這一矛盾。自然選擇之所以沒有為男性安排絕經期,是因為三個更為嚴酷的事實:男人從不會死於生產,也絕少死於性交,他們也不像母親那樣殫精竭慮、勞神費力地照顧嬰兒。

因此,如果假定一個沒有絕經期的年老女性死於生產或者照看嬰兒,比起她早先花在孩子們身上的投資,那她浪費得更多。因為一名女性的孩子們最終也要開始生兒育女,這些孫輩們也構成了她先前投資的一部分。尤其在傳統社會,女性生存的價值不僅對於她的兒女們是重大的,對於她的孫輩也具有重要意義。

人類學家克裡斯滕·霍克斯研究了女性在絕經後期所擔負角色的擴大,她對男性角色的研究我曾在第五章中討論過。霍克斯和她的同伴們對坦桑尼亞哈德扎采獵部族中不同年齡女性搜集食物的行為作了考察。絕經後的女性將她們的多數時間用來採集食物(尤其是根莖、蜂蜜和水果)。少女和新婚少婦每天僅僅花3小時採集食物,帶孩子的已婚婦女則用4.5小時,而那些勤勞的哈德扎祖母們每天竟然勞作7小時,令人肅然起敬。你也許會猜想,勞動收穫(以每小時採集到的食物計量)會隨著年齡和實踐經驗遞增,成年女性的收穫應當高於少女們,但有趣的是,這些祖母輩女性的每小時收穫仍和青壯年女性相當。固定的勞動效率加上更長的勞動時間,意味著這些絕經後的祖母們每天的勞動所得要比任何一個年輕些的女性都要多,儘管她們大量的收穫遠遠超出自身的需要,而且她們也沒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養活,但這些祖母們仍然勞作不輟。

霍克斯和她的同伴們觀察到哈德扎老祖母們將她們富餘的食物與近親分享,如她們的孫輩以及成年子女。作為將食物能量轉化為嬰兒體重的策略,年長的女性會選擇將食物提供給她的孫輩和成年的子女,而不是養育自己的親生幼兒,因為雖然年長的女性仍能生育,但其生育能力總是日漸衰退,而她的子女則茁壯成長,處於生育高峰期。當然,傳統社會中給親人們提供食物並不是絕經後的女性們唯一對子孫後代繁衍的貢獻。祖母還能代孩子母親照顧第三代,這樣她的成年子女們就能有時間和精力生養更多的孩子,她的基因攜帶者人數也因此不斷增加。此外,如同庇護兒女一樣,祖母們自身在部落中的地位同樣幫助著孫輩。

如果誰能扮演上帝或者達爾文的角色,來決定究竟是讓老去的女人們經歷絕經期還是繼續保持生育能力,那他應當列出一份得失表,一欄列出絕經的收益,另一欄是絕經的損失,相互比較。絕經的損失是女性因為絕經而可能少生育一些孩子,而預期收益包括:免除了與日俱增的生育風險,提高了以前生育的子女以及孫子女的存活率。收益的具體大小取決於許多具體細節:生產和生產後的死亡率究竟有多高?這一死亡風險和年齡的正相關性如何?沒有生育負擔的同年齡女性的死亡風險多大?絕經前生育能力和年齡的負相關性怎樣?如果一個女性不經歷絕經期,生育能力隨年齡的衰退速度又是怎樣的?所有這些因素在不同社會中必定也不易估算。所以儘管我討論了這麼多,人類學家仍然不能作出判斷:投資於第三代,保住對現存子女的已作投資是否足以抵銷絕經現象對於生育更多孩子帶來的損失?因此,我們仍然無法解釋人類女性絕經現象的進化史。

但是,有一點幾乎無人注意,絕經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在文字出現以前,老人們在整個部落中具有重要意義,從人類起源直到公元前3300年文字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出現,全世界所有的人類群體無不如此。人類遺傳學的教科書向來斷言,自然選擇總是包含著致人衰亡的突變。大概自然選擇真的不能消除這類突變,因為看來老年人「不再有繁育能力」。但我深信,這些斷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它使得人類有別於多數動物。如果從一個人不再能惠及其後代的生存和繁衍這個角度來看待「不再有繁育能力」,那除非一個遁世者,否則任何人都不符合這一點。當然,我承認有一些野生猩猩很長壽,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它們可以定義為「不再有繁育能力」,因為猩猩要麼是母親帶著幼崽,要麼就是獨居生活。我也承認老邁的男女對於現代文明社會的貢獻,對於老年人自身和社會上的其他人來說,有隨年齡減少的趨勢——實際上這是當今老齡社會提出的大量問題中的一個新現象。今天,現代人的多數信息是通過書籍、電視或者收音機獲得的,但在文字出現以前的社會中,老年人被視作信息和實踐經驗的寶庫,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點簡直不可思議。

舉一例以說明老年人的這種角色。我在新幾內亞和鄰近的西南太平洋島嶼上研究鳥類生態學時生活在這樣一群人中間,他們沒有文字歷史,使用石器,以耕作和漁業為生,也常常以打獵、採集來補充生計。我總是請村民們告訴我,當地這些鳥類、動物和其他植物在土語中叫什麼名字,告訴我他們對這些物種知道的一切。我發現新幾內亞人和太平洋島民們擁有非常豐富的傳統生物學知識,他們知道1000多種物種的名稱,還瞭解每一物種的生活環境、行為、生態以及對人類的用處。所有這些知識都非常重要,因為野生動植物歷來是當地人食物的重要來源,而且當地人所有的建築材料、藥品和裝飾品都取自這些動植物。

很多次,當我問及一些少見的鳥類,我發現只有老獵人才知道答案,可是最後我的問題把他們也難住了。獵人回答道,「我們要去問老人」。於是他們將我帶到一個草屋邊,草屋裡住著一個很老的老頭或老太太,常常是因白內障雙目失明,幾乎不能走路,掉完了牙,除非別人嚼好了食物餵他(她),否則難以進食。但這個老人是整個部落的圖書館。因為當地社會沒有文字歷史,對於當地環境這個老人比別人知道的都多得多,而且只有他(或她)才能講述很久以前發生的事件的細節。老人也知道那種罕見的鳥兒的名稱以及相關情況。

這樣的老人積累的經驗對於整個部落的生存都是至關重要的。例如,1976年我登上了所羅門群島中的瑞內爾島,它位於西南太平洋的颶風地帶,當我問到鳥類吃些什麼樣的果子和種籽時,我的瑞內爾助手提供給我幾十種植物的土語名稱,並且列出鳥類和蝙蝠類食用的每一種植物的果實,並說明哪些果實人也可以食用。這些食用評定分三類:當地人從來不吃的;當地人常吃的;當地人在饑荒時才吃的,例如在hungi kengi(這是我反覆聽到的一個不熟悉的瑞內爾詞語)過後食用。我後來搞清楚,這個詞語是指現存記憶中曾經襲擊該島的颶風中最具破壞力的一次(根據某些有年代可查的事件推斷,這次颶風顯然是在1910年左右)。颶風hungi kengi摧毀了瑞內爾島多數森林,破壞了莊稼,將人們逼入飢餓的深淵。島民們靠吃那些平時不吃的野果頑強地活了下來,但是這樣就需要詳盡的知識,知道哪些植物是有毒的,哪些是無毒的,用食物加工手段是否能夠以及怎樣才能去除毒性。

由於我死纏那個中年瑞內爾助手不斷詢問果實的可食性,他將我帶進了一個草屋。當我的眼睛適應了屋內暗淡的光線後,我看到在屋子的後部又是一個年邁體弱的老婦人,沒有人扶著已經不能走路了。在颶風hungi kengi過後,莊稼重新收穫以前,人們尋找著安全又有營養的植物來果腹,這個老太是當年親身經歷過這一切,而今碩果僅存的一位。老婦告訴我,颶風hungi kengi到來時她只不過是個小丫頭,遠未到成婚年齡。因為我在瑞內爾島考察時是1976年,而颶風大約是在1910年,約66年前橫掃當地的,所以這位老人大約已經80出頭了。她能從1910年這場颶風中倖存下來,是多虧了在hungi kengi以前一次大颶風中倖存的老人保存的信息。現在,她的部落人擁有戰勝另一場颶風的能力,依靠的是她本人的記憶,幸好她還能很清楚地記得那一切。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在傳統人類社會中,危及個人生存的小災小難時有發生,而且還會面臨危及群體中所有人生命的罕見天災或者部落間的戰爭。但是在傳統的小型人類社會中,每個成員實際上都是血脈相通的,因此傳統社會中老人們不僅對於自己的子女和孫子女的生存有著重要意義,他們對於幾百個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的生存也有重大作用。

如果一個人類群體擁有一些記得上次像颶風hungi kengi那樣的大事的老人們,那它比起那些沒有這樣的老人的群體來,生存的勝算要大得多。老年男性沒有生產的風險,也不會因為哺乳和照看孩子而油盡燈枯,因此他們無需演化出絕經期來保護自己。而那些不經歷絕經期的老年女性則將會慢慢被從人類的基因庫中除名,因為她們一直裸露在生育的風險之中。在危機時刻,譬如說一次hungi kengi颶風,這樣一個老婦人的早早亡故亦會導致她的所有親屬從基因庫中被除名。為了克服困難、爭取繼續生育一個或兩個更多的孩子這一不確定的收益,造成這樣大的遺傳代價也太過高昂了一些。我認為這些老婦人的記憶對於社會是如此重要,而這種重要性正是隱藏在人類女性絕經進化後面的一個主要推動力。

當然,按照血緣關係群居、通過個體之間傳遞知識(也就是不通過遺傳)生存,這樣的動物人類並不是唯一的一種。例如,我們逐漸認識到鯨類也是很聰明的動物,它們有複雜的相互關係,也有複雜的文化傳統,比方說座頭鯨的叫聲。作為另一種擁有明確記載的雌性絕經期的哺乳動物,巨頭鯨也是很好的例子。像傳統的人類采獵群體一樣,50~250頭巨頭鯨共同組成「部落」(鯨群)生活。基因研究顯示一個巨頭鯨鯨群實際上是一個大家庭,裡面的每個成員彼此之間都有血緣關係,無論雌雄,沒有一頭鯨魚會離家出走跑到另外一個鯨群中去。一個鯨群中,成年雌性巨頭鯨有很顯著比例處於絕經後期。儘管生產對於巨頭鯨沒有女人那麼危險,但這一物種仍然演化成雌性具有絕經現象,因為不經歷絕經的老年雌鯨將會被哺乳和照看幼鯨的重荷壓垮。

其他一些社會性的動物物種,在自然情況下有多大部分的雌性能生存至絕經後,還有待更確切地查明。這些物種包括黑猩猩、倭黑猩猩、非洲象和虎鯨。因為人類的野蠻行徑,這些物種中的多數數量劇減,人類也因而失去了考察雌性絕經在野生狀況下是否有生物學意義的機會。但科學家們已開始收集虎鯨的相關數據。人類對於虎鯨和其他所有大型群居哺乳動物之所以興味無窮,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能夠區分每個個體並明確它們彼此的親緣關係,就如同我們人類社會一樣。單單因為這個原因,如果這些物種中有一部分也變成薄種廣收的話,我絕不會感到吃驚的。

  1. 為孟諾教派(Mennonite)在美國西北部及加拿大的一個支派,主張財產公有——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