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歷史:虛無與萬物之間 > 11.3 工業革命的傳播 >

11.3 工業革命的傳播

正如所有智人起源於一個共同的非洲祖先那樣,所有工業社會都源自英國這個共同的先驅,每一個都有自身的顯著特徵。儘管英國工業革命源自人們無法規劃的各種力量的會聚,不過,通過精力充沛的企業家或強大的政府推行的計劃,或這兩種因素的結合,工業革命能夠在其他地方被複製出來。

第一批模仿者在地理上和文化上很接近英國——比利時、法國、普魯士和美國,它們構成了工業革命的第二個階段。到 19 世紀 80 年代,在俄國和日本已經開始了第三個階段。

西歐

大不列顛試圖阻止本國工業創新的出口。英國法律禁止新技術的輸出和技術型人才向外移民。不過,其他國家派人員到英格蘭學習它的秘密;他們賄賂企業家建立工廠,用小船偷偷將機械運回國。

比利時是英國之後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它的煤炭和鐵礦儲備彼此相鄰;企業家利用走私的機械在比利時開展商業活動。1834 年,政府開始建造全國性鐵路網。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法國的工業革命要慢一些,不過,工業化進程在其他國家遭受的破壞可能少很多。法國的阻礙因素包括相對落後的農業體系、週期性的革命和戰爭以及煤炭資源的相對缺乏。在輸掉了普法戰爭(1870—1871)之後,法國被迫把唯一一個煤炭和鐵礦資源豐富的地區,即阿爾薩斯-洛林割讓給德國。不過,法國在 1830 年成功地建立了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

事實證明,投資新工業的資金與新技術一樣重要。在英國,17 世紀末創辦的英格蘭銀行提供了相對廉價的投資資金。當工業化加速時,大銀行在工業化中承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德意志地區的猶太銀行家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1744—1812)的五個兒子是 19 世紀歐洲金融的開創性人物。他們每一個都在一座重要城市(倫敦、巴黎、法蘭克福、那不勒斯和維也納)站穩了腳跟,並促進了所在國的投資。例如,當法國政府在 1842 年決定修建國家鐵路網時,巴黎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家商定以英國資本投資法國鐵路,該鐵路網在 19 世紀 60 年代基本完工。

在 1871 年統一前,德意志地區不是一個國家。統一前,獨立的邦國自行徵集貨物的關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1830 年關稅同盟的成立。到 19 世紀 40 年代,德國各邦國才完全廢除農奴制。因此,德意志地區的工業革命比法國稍晚,以鐵、鋼、煤炭和化學工業為主。在政府的大力參與下,鐵路網絡在 19 世紀 50 年代得以修建。大型公司或壟斷企業(卡特爾)控制各個部門,這與英國和法國有很大不同。1830 年到 1840 年間,德意志地區煤炭產量翻了一番;1840 年到 1870 年間,又增長了 7 倍(參見地圖 11.1)。

  

地圖 11.1 工業的歐洲,大約 1850 年。

到 19 世紀中期,工業在英國和中歐地區湧現

美國

新建立的美國政府在這一時期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如同英帝國一樣,美國也是一個帝國,它佔領了土著居民的大片領土。在歐洲人帶來的新疾病的侵襲下,這些土著居民的人口已經急劇減少。美國政府所取代的,大多是小農文化(不像西班牙在中美洲和秘魯所取代的文化),那裡不存在延緩變化速度的農業傳統文明,也沒有來自傳統精英的抵制。同時也不存在世襲貴族、國家教會和法定的階級差異。殖民者基本上可以從零開始。技術變革能夠被迅速採納。美國相對遠離歐洲混亂的政治和戰爭;殖民者握有很多機會。美國不但再現了英國的工業化模式,而且大大擴展了工業化的範圍。

19 世紀 20 年代,在私人企業家而不是中央政府的倡導下,美國的工業化率先在紡織業啟動。英國的機密通過塞繆爾·斯萊特(Samuel Slater,1768—1835)和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爾(Francis Cabot Lowell,1775—1817)到達美國。1789 年,斯萊特在一位商人資助下離開英國前往美國,並且憑借記憶(書寫材料很可能被沒收了)在羅德島建立了美國第一家紡織工廠。洛厄爾在 1810 年至 1812 年間訪問了英國,回國之後設計了第一台動力織布機,並且建立了第一家把機器紡紗和織布結合在一起的工廠。19 世紀 50 年代,艾薩克·辛格(Isaac Singer,1811—1875)成功地研製了第一台在商業上很成功的縫紉機,由此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美國的鐵路建設從 19 世紀 30 年代持續到 70 年代。政府為鐵路的修建提供大量土地;私人公司也資助鐵路修建,有時還有來自歐洲銀行家的貸款。在美國(以及後來的俄國)這種大國,鐵路運輸以其廉價產生了巨大影響。

美國內戰(1862—1865)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戰爭,它極大地刺激了美國北部的工業化,在軍火生產方面尤其如此。內戰之後,美國的武器製造商尋找海外市場。戰爭產生了其他一些國際性影響,例如,埃及的棉花生產在戰爭期間興盛起來(取代了美國南部的棉花生產),但在戰後卻破產了。古巴在戰爭期間增加了它的棉花和煙草銷售,在戰後經歷了商業蕭條,導致國內出現一次反抗運動,這次反抗加速了西班牙帝國的崩潰。

內戰之後,美國的工業化在幾乎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出現急劇增長。19 世紀 70 年代,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引進了貝塞默的高爐煉鋼技術,從而降低了鋼的價格。1901 年,美國鋼鐵公司的年度預算是美國政府預算的三倍。這種工業發展的資金大約有 1/3 來自英國、法國和德國;一戰前,美國在國際上一直都是債務國。從 19 世紀 70 年代到 90 年代,歐洲和美國經歷了嚴重的蕭條,那時,美國的工業品供過於求,緊接著引發了多家銀行倒閉。到 1900 年,美國已經在工業品總產量上超越了英國,美國生產的工業品幾乎占世界工業品總產量的 24%,而英國大約為 19%。

截至 1870 年,除意大利南部、西班牙大部分地區以及美國南部之外,西歐大多數國家和美國都已經走上了工業化道路。在西歐和美國之外,還沒有哪個國家熱情地支持工業化。俄國貴族仍舊喜歡用糧食和木材換取國外的機械和工業製成品。同樣,拉美地主喜歡商業而不是製造業。英國擊敗埃及之後,迫使埃及降低關稅,從而導致埃及工業的破產。在印度,鐵路是唯一繁榮起來的工業部門。在中國,英國的限制和中國傳統精英的抵制,使得中國的工業化舉步維艱。

日本和俄國

1870 年之後情況有所改變,日本和俄國政府決定贊助工業化。他們的決定並不完全出於自願。俄國在輸掉了與法國、英國和土耳其的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之後,不得不面對農奴制似乎與現代生活不相容的問題。在日本,美國艦隊於 1853 年駛進東京灣,用軍艦和槍炮要求日本開放港口與工業國家進行貿易。由於原材料嚴重不足,日本不得不想辦法解決。

通過一場沒有造成大規模破壞的短暫內戰,日本於 1868 年結束了舊制度;隨著 15 歲的年輕皇帝即明治天皇(1868—1912 在位)的登基,日本很快迎來了一個新時代。日本以前沒有統一的貨幣和國家軍隊;每個領主(大名)都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武士)、法律和收稅系統。在鞏固政權和廢除封建制度之後,明治政府制定了一項發展計劃,通過利用現代西歐提供的一切事物來改造日本;由於幾乎沒有資本家為發展計劃投資,因此,政府提供了絕大部分資金。

一些封建貴族搖身一變,成了成功的商業領袖和一種新的工業精英。農民獲得了他們的土地以及肥料和工具,農業產量不斷增長。通過絲綢生產的機械化,日本絲織品比手工生產的中國絲織品更便宜。城市工人的遊行示威遭到殘酷鎮壓,他們直到 1920 年才獲得選舉權。

自然資源尤其石油的匱乏,致使日本很早就具有擴張主義傾向。1894 年到 1895 年,日本打敗中國,佔領了台灣島和朝鮮半島;為了一試身手,與正在進行工業化的俄國進行對抗,1904 年到 1905 年,日本打敗俄國,把影響擴張到朝鮮半島和滿洲(中國東北——編者注),並且在那裡搜尋本國缺乏的一些原材料。

到 1900 年,歐洲(包括俄國)和美國占世界工業總產值的 85%,日本為 2.5%。(中國超過了 6%,這個數值僅僅能反映出中國領土的大小而不是工業化程度,印度不到 2%。)不過,通過政府的直接政策和投資,日本在工業化的速度上成功超越了俄國或西歐,並且沒有經歷大規模集體動亂。同樣,日本對它的權威性君主制度也進行現代化改造,從而使得它足以在工業化早期階段保留下來。

俄國的工業化道路比較坎坷;俄國在開展工業化時,也經歷了暴烈的社會和政治革命。俄國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鄉村社會,受到一種傳統的貢賦型專制政府統治,俄國人直到 19 世紀才開始現代世界的社會和政治發展。君主或沙皇不受任何人約束。名門貴族主導著整個社會;許多貴族已經西化,法語說得比俄語還要好,儘管他們沒有正式參與政治。1861 年之前,大多數俄國人是農奴,被束縛在主人的地產上,任由主人宰割,他們的狀況與奴隸相差無幾。

在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失敗之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 1861 年解放了 2200 萬私有的俄國農奴,1866 年又解放了 2500 萬國有農奴。他的改革目標指向工業化,在缺乏私人企業家的情況下由國家指導,並且從發展鐵路的計劃開始。俄國政府建立銀行、聘請外國工程師並制定關稅以保護國內新興工業。1892 年,財政部啟動了連接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大鐵路項目。到 1900 年,俄國在世界工業品總產量中的份額達到 8.9%,超過當時的法國,俄羅斯帝國在世界所有國家中排名第四。

然而,俄羅斯帝國存在一個基本的矛盾:在尋求工業化的同時,保留了很無能的沙皇和貴族統治。沙皇專制體制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主要原因在於,沙皇尼古拉二世沒有同工業和商業精英們緊密合作,這與日本明治天皇完全不同。19 世紀末期,俄國工業工人的數量僅佔俄國總人口的 5%,他們每天要工作 13 個小時,也無法通過合法途徑來表達他們的苦難。俄國在 1905 年日俄戰爭戰敗之後,國內就出現了暴動,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也爆發大規模工人罷工。沙皇尼古拉二世粗暴地鎮壓了暴動,但又被迫進行有限的政治改革,後來又食言,改革也沒有帶來政治穩定。結果,俄國政府不僅要處理農民和工業工人的不滿,也要處理大量受過教育的精英和商業精英的不滿。無能的統治在一戰期間到達危急關頭。共產黨人通過 1917 年革命最終獲得了政權。在殘酷的內戰之後,共產黨人——他們建立了一個有紀律、有凝聚力的精英組織——開始解決一個兩難問題,即在落後的俄國進行工業化(參見第 12 章)。

回顧一下,我們看到了工業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開始於 18 世紀後期的英國。第二次浪潮開始於 1820 年至 1840 年間,工業化擴及比利時、瑞士、法國、德國和美國,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末。第三次浪潮大約開始於 1870 年,工業化傳播到俄國和日本。19 世紀開始工業化的這些國家,在 20 世紀都變成了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