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迷人的材料:10種改變世界的神奇物質和它們背後的科學故事 > 7 透明的玻璃 GLASS >

7 透明的玻璃 GLASS

2001年,我在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鄉間小路上曾經見過一個令人心醉神馳的影像。我開車經過當地四處可見的橄欖園,樹木從我兩旁飛逝,我不停瞥見成排低矮的橄欖樹排成完美的直線,有如陳年默片從我眼前閃過,感覺就像那些古老的橄欖樹對我施了魔法,讓我忘記旅途的無聊與悶熱。

無數次驚鴻一瞥中,那樹木成排延伸到天際的景象讓人沉迷。我看看前方的道路,看看兩旁的魔幻景象,看看路,又看看兩旁,結果撞上了一輛拖拉機。

我到現在還是不曉得它是怎麼出現在我的前方的。我猛踩剎車,整個人從座椅上衝向擋風玻璃。我還記得撞到玻璃瞬間的觸感。玻璃應聲碎裂,我突然定格,宛如撞到一堵透明的姜餅牆。

沙是岩石經過風吹雨打、海浪沖擊或其他侵蝕作用,剝落形成的碎屑混合而成的微粒。抓一把沙起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許多沙礫都由石英組成。石英是二氧化硅結晶,種類繁多,因為氧和硅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兩個元素,化合後會形成二氧化硅(SiO2)。簡單來說,石英結晶就是二氧化硅的規則排列,如同冰晶是水分子的規則排列、鐵是鐵原子的規則排列一樣。

石英受熱會讓硅、氧原子得到能量開始震盪,但在某個溫度之前都無法掙脫晶格的束縛,這就是固體之所以為固體的原因。當原子持續受熱震盪到一個臨界值,亦即熔點,就會有足夠的能量掙脫鍵結,開始自由遷移,成為液態的二氧化硅。冰晶融化為液態水時,水分子也是如此變化。不過,水分子和二氧化硅分子有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液態水一旦降溫,水分子會立刻結晶為冰。事實上,這個結晶反應幾乎無法阻止:從冰箱冷凍庫結霜到山上的白雪,都是水再結晶為冰的例子,而雪花的精緻結構就來自水分子的對稱排列。我們可以不斷重複融化和結凍的過程,冰晶也會反覆形成。但二氧化硅就不同了。液態二氧化硅冷卻時很難再形成結晶,感覺就像二氧化硅忘了怎麼變為結晶似的:哪個原子該在哪裡,誰該排在誰的旁邊,對這些原子來說似乎都變成了難題。加上二氧化硅液體冷卻時,原子能量越來越少,越來越難移動,使得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原子更難回到組成結晶的正確位置,結果就是生成具有液態結構的二氧化硅固體,也就是玻璃。

硅石(石英)的規則結晶構造和玻璃的不規則構造比較圖

由於二氧化硅無法結晶,就能形成玻璃,你可能因此覺得玻璃做起來很容易,但其實不然。在沙漠裡點一堆火,要是風勢夠大,可能會有沙子熔化,成為半透明的黏稠液體。這液體冷卻後確實會硬化成為玻璃,但幾乎都會含有大量未熔化的沙粒,外觀有如棕色的鱗片,而且很快就會瓦解,再次變為沙粒。

這種做法有兩個問題。首先是大多數沙子裡的礦物組成都不對,無法做出好的玻璃。棕色在化學上是不好的預兆,表示含有雜質。顏料也一樣,隨意混色不會得到純色,只會產生棕棕灰灰的色調。有些添加物(如碳酸鈉,也就是所謂的助熔劑)能促進玻璃生成,但大多數添加物都沒有這個能力。沙子雖然富含石英,卻也含有風吹雨打帶來的各種物質,實在可惜。不過,就算沙子的礦物成分和比例正確,也會遇到第二個問題,就是熔點需要高達1200℃左右,比一般火焰的700℃至800℃還高。

高溫閃電造玻璃

閃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閃電擊中沙漠會產生超過10,000℃的高溫,不僅熔化沙子綽綽有餘,還能讓沙子變成稱為硅管石或閃電熔岩的玻璃柱。這些玻璃柱色如焦炭,狀似閃電,令人想起雷神托爾發怒射出的雷霆,因此硅管石的拉丁字源(fulgur)意思就是閃電。閃電熔岩因為是中空的,所以重量極輕,它的外層堅硬,內層是光滑的中空管狀構造。最先遭閃電擊中的沙子受高熱蒸發,因此形成中空,中空孔洞向外傳熱,先把沙子熔化,形成光滑的玻璃層,而再往外傳的溫度只能讓沙子熔合在一起,於是形成粗糙的邊緣。閃電熔岩的顏色取決於沙子的組成元素,從灰黑色到半透明的都有。石英沙漠的閃電熔岩就是半透明的。閃電熔岩最長可達15米,非常易碎,因為主體幾乎都是輕度熔合的沙子。過去民眾只把閃電熔岩當成新奇古怪的東西,直到最近才改觀。閃電熔岩生成瞬間會鎖住空氣,形成氣泡,使得遠古的閃電熔岩成為很有用的史料,讓研究全球暖化的科學家可以通過這些氣泡,掌握沙漠過去的氣候變化。

利比亞沙漠發現的閃電熔岩

利比亞沙漠有一個地區的沙子特別白,幾乎完全由石英組成。這裡找到的硅管石非常接近晶瑩剔透的現代玻璃,一點也不像髒兮兮的閃電熔岩。古埃及圖坦卡蒙王木乃伊上的聖甲蟲首飾就有一塊這樣的沙漠玻璃。我們知道這塊玻璃不是古埃及人製作的,因為最近研究發現它有2600萬年的歷史。目前已知只有一種物質跟它類似,就是1945年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核試爆時產生的玻璃石。由於利比亞沙漠在2600萬年前沒有核爆,而生成如此純淨的玻璃需要極高的溫度,因此目前認為應該是隕石撞擊產生的巨大能量所致。

古埃及圖坦卡蒙王木乃伊上的聖甲蟲首飾,中央的寶石就是沙漠玻璃

所以,不靠隕石撞擊或核彈爆炸,我們要如何做出現代的窗戶、眼鏡和酒杯用的那種玻璃呢?

羅馬人的科學智慧

雖然古埃及人和古希臘人都對玻璃製造有所貢獻,不過真正讓玻璃走入日常生活的還是古羅馬人,是他們發現了「助熔劑」的妙用。他們使用的助熔劑是泡鹼,一種天然生成的碳酸鈉。泡鹼讓古羅馬人製作透明玻璃的溫度低了許多,不再需要加熱到足以熔化純石英的溫度。他們選擇的製造地點有成分正確的原料以及溫度夠高的窯燒,在那裡大量製造玻璃,再用四通八達的貿易網絡把產品運往古羅馬帝國各地,供工匠製作成各種用品。這些做法並不空前,過去就有人做過,但根據古羅馬史家老普林尼的說法,古羅馬人讓玻璃變得廉價,使它首次成為尋常百姓也能使用的物品。

古羅馬人非常喜歡玻璃,從各種充滿創意的使用方式可以看出他們熱愛的程度,例如玻璃窗就是他們發明的。古羅馬之前,窗戶都是直接開著(英文的窗戶window原意是「風眼」),雖然有些窗戶會加裝百葉窗或窗簾遮風擋雨,但以透明材料作為保護還是前所未有的創舉。但顯然當時的窗玻璃都很小,而且必須用鉛焊接,因為古羅馬人還沒有能力製作大面玻璃。不過他們卻開啟了人類把玻璃用於建築的熱潮,至今依然熱度不減。

透明玻璃問世之前,鏡子都是由金屬表面高度拋光製成的。古羅馬人發現,在金屬上加一層透明玻璃,不僅能保護金屬表面不受刮損和腐蝕,還能減少金屬的用量到只需一毫米厚即可。這使得鏡子的造價大幅降低,並增加效用和壽命,直到今日這依然是大多數鏡子的基本製作方法。

古羅馬人的玻璃工藝可不止於此。公元1世紀以前,玻璃製品都是熔化玻璃砂再灌模做成的。粗糙的玻璃製品使用這種方法綽綽有餘,但想製作更精緻的物品就要很費功夫了。例如製作薄酒杯時,模腔必須夠細,但濃稠的玻璃熔漿很難灌入細的模腔。古羅馬人發現固態玻璃只要加熱到一定程度,就會像塑料一樣容易塑形,用鐵鉗夾著就能在玻璃冷卻前拉出各種形狀,甚至能在玻璃紅熱時吹氣進去,冷卻後形成完美的玻璃泡泡。憑著玻璃吹制技術,古羅馬人終於能做出精緻和複雜程度前所未有的薄壁酒杯。

玻璃發明之前,酒杯都是金屬、獸角或陶瓷做成的不透明容器,欣賞美酒完全得靠味覺。玻璃酒杯發明後,酒的色澤、透明度和亮度也變得重要起來。看得到自己在喝什麼,對我們來說稀鬆平常,對古羅馬人卻是全新的體驗,他們愛極了這種視覺享受。

古羅馬酒杯已經是當時人類技術和文明之冠,不過比起現代酒杯還是相形見絀多了。當時的問題是,玻璃內含大量氣泡,不僅破壞美感,還會嚴重削弱玻璃強度。無論杯子互碰或不慎摔到地上,物質受力時都會把力分攤給各個原子以吸收外壓,減少單一原子的受力,無法負荷的原子會脫離原本的位置,形成裂痕。氣泡或裂痕所在的原子,周邊原子較少,無法靠周邊原子拉住它們或分散受力,因此更容易脫離原本的位置。玻璃摔碎是因為外力太大,玻璃內部發生連鎖反應,某原子脫離原位會連帶拉走周邊的原子。外力越大,發生連鎖反應所需的氣泡或裂痕就越小。換句話說,玻璃裡的氣泡越大,酒杯就越禁不起撞擊。

中國人獨缺的發明

或許因為玻璃實在太脆弱了,所以製造玻璃的技術在古羅馬人取得大幅躍進之後,便停滯不前。中國人也懂得製作玻璃,甚至曾買賣古羅馬人的玻璃,卻沒有繼續發展制玻技術。這一點頗令人意外,因為在羅馬帝國瓦解後,中國人的材料技術發展領先了西方世界足足一千年。他們在紙、木材、陶瓷和金屬的發展上都是專家,卻獨獨忽略了玻璃。

相較之下,西方由於酒杯曾經風騷一時,使得西方人對玻璃始終帶有一分尊敬與欣賞,導致其文化深受影響。透明防水的窗玻璃能讓光線進入又能遮風避雨,在歐洲實在有用,很難被忽略,天氣較冷的北歐尤其如此。不過,歐洲人起初只能做出小面的堅固透明玻璃,幸好可以用鉛接合成大面玻璃,甚至可以上釉著色。彩繪和花窗玻璃成為財富和文化的象徵,更徹底改寫了歐洲教堂建築。為教堂製作花窗玻璃的工匠,逐漸獲得和石匠同等的地位,備受敬重,新的上釉技術也在歐洲蓬勃發展。

19世紀之前,東方人一直輕忽玻璃。日本和中國的房子主要使用紙窗,雖然效果良好,卻造就了不同於西方人的建築風格。

由於缺乏玻璃技術,東方就算工藝發達,也未能發明望遠鏡和顯微鏡,這些物品都要等到西方傳教士引入時,才得以接觸。當時中國工藝技術遙遙領先,實在無法判斷,是否因為少了這兩項關鍵的光學儀器,才未能如17世紀的西方般更進一步發生科學革命。

但清楚的是,沒有望遠鏡就不可能看見木星的衛星,也不可能看見冥王星並做出關鍵的天文測量,奠定我們現在對宇宙的理解。同理,沒有顯微鏡就不可能看見細菌之類的微生物,也不可能有系統地研究微觀世界,發展出醫療和各種工程技術。

玻璃透光的奧秘

所以玻璃為何如此神奇,竟然會是透明的?光為何能穿透這種固體,其他物質為何無法讓光穿過?玻璃的組成原子明明和沙子一模一樣,為什麼沙子不透明,玻璃卻能透光和屈折光線?

玻璃(和其他一些材料)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原子中央為原子核,包含質子和中子,周圍是數量不一的電子。比起原子的尺寸,原子核和電子都微不足道。假設原子是一座體育場,原子核就是場中央的一顆豆子,電子就是周圍看台上的沙粒。因此,原子內部(應該說所有物質內部)幾乎都是空的。換句話說,原子應該有許多空隙能讓光穿透,不會撞到電子或原子核,而事實也是如此。因此,真正的問題其實不是「玻璃為什麼是透明的」,而是「為何不是所有物質都是透明的」。

原子的內部幾乎都是空的

讓我們繼續使用體育場的比喻。在原子體育場內,電子只能佔據看台上的某些位子,就好像大多數座位都移走了,只剩下幾排留著,而每個電子只能待在指定好的某一排。電子若想升級到更好的位子,就得多付錢,而所謂的錢就是能量。光穿透原子時會帶來大量能量,只要量夠,電子就會用它升級到更好的位子,也就是會把光給吸收,使光無法穿透物質。

不過,事情還另有蹊蹺。光的能量必須恰到好處,讓電子可以從現在的位子跳到其他空位上。能量太小,拿不到前一排的位子(也就是到前一排所需的能量太高),電子就無法升級,光也就不會被吸收。電子必須取得恰到好處的能量,才能在不同排的位子(稱為能級)之間移動,這是原子世界的基本法則,稱為量子力學。排與排之間的落差是特定的能量值,這稱為量子化。

玻璃裡的量子排列方式與眾不同,使得移動到空位的能量高於可見光,因此可見光無法讓電子升等座位,於是能直接穿過原子。這就是玻璃透明的原因。然而,紫外線之類的高能光就能讓電子升等,因此無法穿透玻璃。這就是為什麼玻璃能防曬,因為紫外線根本無法穿透玻璃碰到我們。而木頭和石塊之類的不透明材質,擁有大量的便宜座位,因此可見光和紫外線都很容易被吸收。

就算光沒被玻璃吸收,穿過原子時還是會受到影響而減慢速度,直到穿出玻璃的另一面後才會回復原速。若光以斜角進入玻璃,由於光的各組成元素(單色光)進出玻璃的時間不同,使得各色光在玻璃內的前進速度產生差異。這個速度差會讓光折屈,也就是折射。光學鏡片就是依據折射原理製作的。鏡面弧曲會讓不同角度的入射光以不同角度折射,只要控制鏡面曲度就能放大影像,讓人類得以製作顯微鏡和望遠鏡,也讓戴眼鏡的人能看清楚東西。

玻璃推動科學進步

控制鏡面曲度的更深遠影響,是讓光變成了可實驗的對象。玻璃工匠在幾百年前就已經發現,陽光以某個角度穿透玻璃時,會在牆上形成迷你彩虹,卻一直無法解釋其原因,只能看圖說故事,推斷顏色是在玻璃內形成的。直到1666年科學家牛頓發現看圖說故事是錯的,並提出正確的解釋,世人才終於明白背後的道理。

牛頓的天才之處在於發現稜鏡不僅能讓「白光」變成七彩色光,還能反轉整個過程,把七色光回復為白光。於是他推論,玻璃產生的七種色光其實一開始就在光裡。這些色光混成一道光線,從太陽直射而來,進入玻璃後才又各自分散。光穿透水滴會造成迷你彩虹,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水也是透明的。牛頓就這樣一舉破解了彩虹的秘密,成為提出彩虹原理的第一人。

利用實驗替彩虹找出合理的解釋,不僅展現了科學思考的威力,也凸顯了玻璃對科學實驗及破解宇宙奧秘的貢獻。並且玻璃的功勞可不僅限於光學,化學更是因它而改頭換面,得到的幫助比任何學科都大。只要走一趟化學實驗室就能明白,玻璃的透明與惰性,讓它非常適合用來混合化學物質和觀察反應。在玻璃試管發明之前,化學反應都在不透明的燒杯裡進行,因此很難看到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有了玻璃這種材質,尤其是耐熱玻璃問世之後,化學總算進階成為一門有系統的科學。

耐熱玻璃是加了氧化硼的玻璃。氧化硼分子和二氧化硅分子一樣,很難形成結晶,更重要的是玻璃加了它會抑制熱脹冷縮。玻璃溫度不均時,不同部位的脹縮速率不同,會彼此擠壓,在玻璃內部形成應力,產生裂痕最後導致破裂。要是玻璃瓶裡裝的是沸騰的硫酸,瓶子碎裂還可能導致人殘廢甚至死亡。硼硅玻璃的出現讓玻璃的熱脹冷縮從此絕跡,也連帶去除了應力,讓化學家可以隨意加熱或冷卻化學物質,專心研究化學現象,不必擔心可能產生的熱衝擊。

玻璃還讓化學家只用噴燈就能彎曲試管,製作複雜的化學器具(例如蒸餾瓶和氣密容器)也容易許多,讓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搜集氣體、控制液體和進行化學實驗。玻璃器材是化學家最聽話的僕人,好用到專業的化學實驗室都至少有一台吹玻璃機。有多少諾貝爾獎是玻璃從旁邊推了一把?又有多少現代發明萌生於小小的試管裡?

玻璃技術是否推動了17世紀的科學革命,兩者是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目前還未有定論。玻璃看來更像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就是東方忽視了玻璃整整一千年,而玻璃卻在這段時間徹底改變了歐洲人一項最寶貴的傳統。

玻璃揭開啤酒的面紗

雖然有錢人幾百年前就開始用玻璃杯喝紅酒,但啤酒直到19世紀之前,都還是用不透明的容器,如瓷杯、錫杯和木杯等來飲用。由於大多數人都看不見自己喝的酒是什麼顏色,因此只在乎啤酒的味道,對啤酒的色澤也就不太在意。

當時啤酒大多是深棕色且很渾濁,但到了1840年,現屬捷克的波希米亞地區發明了大量製造玻璃的方法,使玻璃的造價降低許多,於是啤酒都能用玻璃杯盛裝。

酒客終於見到自己喝的啤酒是什麼模樣,結果卻常常大失所望:所謂的頂層發酵啤酒不僅味道各異,顏色和透明度也不一樣。但不出十年,捷克的皮爾森地區就開發出了色澤較淡的底層發酵啤酒,外觀金黃澄澈,而且和香檳一樣也有氣泡。這就是窖藏啤酒。窖藏啤酒不僅好喝,而且好看,它的金黃色澤也一直延續到現在。頗有諷刺意味的是,這麼適合用玻璃杯品嚐的啤酒,現代人幾乎都用鋁罐喝,而一般人常用玻璃杯喝的啤酒,反倒是最不透明的啤酒。它是玻璃杯出現之前就有的古董:健力士黑啤酒。

用玻璃杯喝啤酒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副作用。據英國政府統計,每年遭到酒杯或酒瓶攻擊的人數超過五千,消耗醫療費用超過二十億英鎊。雖然不少酒館和夜店嘗試過許多種塑料杯,這些塑料杯雖然同樣透明堅固,卻始終不成氣候。

用塑料杯喝啤酒跟用玻璃杯喝,感覺完全不同。塑料不僅味道不同,而且熱傳導係數較低,使它在口中的感覺比玻璃溫暖,降低了暢飲冰啤酒的快感。此外,塑料還比玻璃柔軟許多,因此很快就會失去光澤、滿佈刮痕、不再透明,不僅會遮住啤酒的亮眼色澤,還會影響我們對杯子乾不乾淨的觀感。玻璃的一大魅力就是它外表晶瑩剔透,就算有髒污也看起來彷彿很乾淨,讓我們願意接受集體催眠,不會去想這酒杯可能一小時前才碰過別人的嘴。

發明耐刮塑料是材料科學的一大目標。有了它就能製造更輕的窗戶供飛機、火車和汽車使用,也能製造更輕的手機屏幕,但目前還完全見不到任何可能。不過,我們倒是發現了另一個解決方法,不是找東西取代玻璃,而是讓玻璃更安全。

這種玻璃稱為強化玻璃,是汽車工業的發明,目的是減少車禍時因玻璃碎片造成的死傷。不過,它的科學起源來自17世紀40年代一個有名的奇珍異寶,叫「魯珀特之淚」。魯珀特之淚是淚滴狀的玻璃,圓滑的底端能耐高壓,尖銳的頂端只要稍有損傷就會爆裂。它的製作非常簡單,只要把一小滴玻璃熔漿滴入水中就行了。玻璃熔漿入水後會急速降溫,使得表層收縮,所有原子往內壓擠,裂縫因此很難形成。因為只要出現裂隙,擠壓的力道就會把裂隙壓平。如此一來,玻璃表層就變得非常堅硬,用鐵錘猛敲也不會碎裂,實在很不可思議。

粉身碎骨保安全

然而依照物理定律,為了維持表層的壓應力,玻璃內部必須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張應力」,因此淚滴中央的原子便受到極高的張力,彼此向外拉開,感覺就像隨時就要引燃的小型火藥庫。只要表層應力稍不平衡,例如尖端稍微凹陷,整顆淚滴就會發生連鎖反應,讓內部的高張力原子全部瞬間彈回原位,使玻璃炸成碎片。這些碎片鋒利得可以割傷人,但小到不會造成大礙。因此要讓擋風玻璃擁有同樣的性質其實很簡單,只要找到方法迅速冷卻玻璃表層,產生如同魯珀特之淚的壓應力即可。依據這個原理製作出來的強化玻璃已經拯救了無數生命,靠的正是它在車禍時碎成數百萬個小碎片的能力。

近幾年來,玻璃變得更加安全。我在西班牙撞到的擋風玻璃是最新一代的安全玻璃,稱為膠合玻璃。我會知道那是最新的安全玻璃,是因為它雖然跟魯珀特之淚一樣碎得很厲害,形狀卻仍保持完整,即使我和它同時飛越引擎蓋摔到柏油路上,它依然是完整的一片。

這種新型強化玻璃中間夾了一層塑料,有如黏膠般讓玻璃碎了也不會散裂。這層塑料稱為夾層,也是防彈玻璃的原理,只是防彈玻璃夾了不止一層塑料。子彈擊中防彈玻璃時,最外層的玻璃會立刻碎裂,吸收掉子彈的部分能量並讓彈頭變鈍。子彈必須推著玻璃碎片穿透底下的塑料夾層,而夾層則有如流動的糖蜜,把衝擊力分散到更大的面積,而非集中在一個點上。就算子彈順利穿透夾層,它會遭遇另一層玻璃,一切經歷又得再來一次。

玻璃和塑料夾層越多,防彈玻璃就越能吸收能量。一道夾層能阻擋住九毫米口徑手槍的子彈,三道夾層能阻擋點四四馬格南手槍的子彈,八道夾層可以承受AK-47步槍的攻擊。

當然,如果玻璃能防彈卻不透明,其實沒什麼意義,因此真正的難題不在夾層,而在讓塑料和玻璃的折射係數吻合,好讓光線穿透兩者時不會彎折太多。這種安全玻璃需要精密技術,因此造價昂貴不少,但越來越多人願意花錢買心安,使得膠合玻璃開始隨處可見,不僅裝在車上,更出現在現代都市的各個角落,讓都市越來越像玻璃宮殿。

2011年夏天,英國許多市區發生暴動。我看著電視畫面,不由自主地察覺到這些暴動和我過去看到的都不同。攻擊者用磚頭不再能次次都砸破玻璃,因為許多店家都改裝了強化安全玻璃。這股潮流應該會繼續蔓延,店家不僅用玻璃來保護物品,也保護自己。之前也有人提議使用膠合玻璃製作啤酒杯,希望遏止酒吧和夜店裡的客人拿酒杯當武器。

透過玻璃看見世界

現在我們已經無法想像,若少了玻璃,現代城市會是什麼模樣。我們一方面希望建築物能幫我們遮風擋雨,畢竟這就是建築物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每回談到新家或工作場所時,許多人第一個問的問題就是,采光如何?現代都市裡每天躥起的玻璃建築,正是工程師面對這個兩難所作出的解答,既能為我們抵擋風雨和嚴寒,不受小偷和外力侵犯,又不必委屈自己生活在漆黑的環境中。許多人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在建築物裡度過,是玻璃讓我們的室內生活明亮、愉快。玻璃窗成為樂於迎接顧客的象徵,也代表生意往來開放且實在。沒有櫥窗的店面根本不算店面。

玻璃還對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貢獻良多。你或許在光滑的金屬表面或池塘邊見過自己的倒影,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玻璃鏡子才是自我形象最後、最親密的裁判。就連照片和錄像畫面也是透過鏡片才得以記錄下來。

有人常說,地球上已經找不到多少地方是人跡未至的了,但這麼說的人往往只想到肉眼可見的世界。只要拿起放大鏡到家裡任何一個角落,就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正等著你探索。強力顯微鏡會帶你進入另一個世界,裡頭充滿各種稀奇古怪的微生物,而望遠鏡會帶你一窺宇宙和其中蘊含的無限可能。螞蟻在螞蟻的世界構築城市,細菌在細菌的國度造橋鋪路,人的世界、城市與文明一點也不特別,只有一點與眾不同,就是我們擁有的一種材料,可以讓我們超越人的尺度,那就是玻璃。

玻璃讓這一切成為可能,我們卻對它缺乏感情。世人很少像對木頭地板或鑄鐵結構火車站一樣謳歌玻璃,也很少輕撫雙層隔熱窗戶欣賞它的質感。這也許是因為玻璃本質上是毫無特色的材質,它光滑、透明而冰冷,少了幾分人味。人類更喜歡色彩豐富、細緻、精巧或奇形怪狀的玻璃,只是這種玻璃往往中看不中用。最有用的玻璃,是我們用來建構現代城市的玻璃,它總是又平又厚,而且完全透明,卻也最不討喜、最難認識,因為它最隱形。

玻璃對人類的歷史和生活如此重要,卻未能贏得我們的喜愛。打破玻璃的感覺是驚嚇、氣惱與疼痛,就像我在西班牙出車禍時那樣,但我們卻不會覺得自己打破了什麼貴重物品。我們只擔心自己,心想反正玻璃再換就好。也許正因為我們總是看穿它而不是看到它,使得玻璃始終無法成為我們生活中備受珍惜的事物。它受人重視的特質正好讓它得不到我們的鍾愛。玻璃不僅在光的世界潛形匿跡,也在我們的文化中隱而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