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迷人的材料:10種改變世界的神奇物質和它們背後的科學故事 > 6 充滿創造力的塑料 PLASTIC >

6 充滿創造力的塑料 PLASTIC

我在牛津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博士時,經常去看下午場的電影。在空蕩蕩的漆黑戲院裡看電影,比其他休閒方式更能讓我的大腦放鬆,尤其是陰霾下雨的午後。不過有一回很奇怪,我竟然在戲院大廳跟一個陌生人大吵一架。那天下午放映的是經典西部片《虎豹小霸王》,主角是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電影開映前我排隊買甜點,忽然聽見後面有一個男的抱怨戲院已經不吸引人了,只好靠賣超貴的甜食賺錢。但他就站在糖果店前面排隊,這麼矛盾的發言讓我慣有的英式拘謹突然決堤了。

塑料沒有罪

不過,真正讓我火大的是他的下一句話:「現在的糖果為什麼都用塑料包裝?在我那個年代,糖果都是用紙包的,店裡的糖果都放在罐子裡,要買時才稱重用紙袋包裝。」我手裡緊緊抓著亮橘色包裝的瑞佛斯巧克力糖,面帶微笑瞪著他說:「可是戲院本來就最適合用塑料,尤其是這部電影。」

我的語氣可能有點高高在上,大概吧。因為我是博士班的學生,自覺學識淵博,而且我很想為塑料說話,因為它實在很常被人誤解。

但我挑錯人了,那位老兄立刻以電影權威的姿態朝我猛力反擊。我在胡說八道什麼?我這個年紀懂什麼電影?他可是活在戲院的黃金時代,看的是電影,呼吸的也是電影。看電影是要看大銀幕上的明星,享受閃爍的燈光、絲絨座椅和放映機的嘎嘎聲。我說的話他一個字也沒聽進去,或許不聽是對的。就算我的說法再有道理,也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來表達。後來,我們兩人氣沖沖走進戲院,坐在空蕩蕩的放映廳的兩端。燈暗時,我如釋重負歎了一口氣。

我日後經常想起這段難堪的往事,思考怎麼說才更能為塑料討回公道,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唯有靠那位老兄最愛的東西才能讓他聽得進我的話,也就是電影的視覺語言。所以我真的做了。為了那場輸掉的爭論,我寫了一個劇本說明糖果塑料包裝袋跟電影《虎豹小霸王》的關係。劇本寫得很粗略,有些地方與當年爭論的關係可能不大明顯,因此每一場結束後都再附上一小節簡短的註釋。

用塑料取代象牙

第一場 酒吧風雲

場景:舊金山的一間酒吧

時間:1869年

人物:哥哥比爾與弟弟伊森,以及酒客紅臉男

中午剛過,酒吧裡擺滿桌椅,其中一半坐了人,他們在喝酒玩牌。角落的一架鋼琴沒人彈奏,明亮的加州陽光穿透缺角的百葉窗,窗子被風吹得沙沙作響,空氣中輕煙繚繞。

酒吧裡的客人個個容貌凶狠,幾乎都是失業者。有些之前是礦工,十年前因為加州的淘金熱來到西部,結果財富沒掙到,最後淪落至這個城市。其他人則是南北戰爭的退伍士兵,到這裡當職業殺手。幾個女人陪在他們身旁。

酒吧角落有一張檯球桌和15顆球,是最近風行的玩意兒。比爾和弟弟伊森正在打檯球。比爾是牛仔,在俄亥俄州殺了人,躲到這裡避風頭。他沉默寡言,笑起來才知道一口牙幾乎沒了,因為有一回被馬踢斷了。他說服了弟弟跟他利用新建好的鐵路,一起到舊金山。

伊森:(俯身架好球桿準備擊球)藍色球,底袋。

比爾:(手拿球桿靠著牆)是嗎?

伊森:(一桿把球送進底袋)呼哈!我好愛這個新遊戲,愛死了。

比爾:是嗎?

伊森:沒錯,(裝成上流人的口音)你不知道嗎?檯球是有閒人的玩意兒。就是咱們這種人,對吧,比爾?有閒人。哈!

伊森一邊繼續用上流人的口音講個不停,一邊又打進兩球。每進一球就對比爾咧嘴微笑,但比爾渾然不覺,因為他被某張牌桌發生的爭執吸引住了。

剛來的紅臉男發現自己遭人設局騙了,氣得猛然起身,但沒有站穩,把椅子撞倒,重重地砸在地上。同桌的其他客人哄堂大笑,紅臉男酩酊大醉,腦子裡的想法全都寫在臉上。他原想掀了牌桌走人,但摸到懷裡的槍,就掏出槍朝其他人比畫。笑聲停了。幾秒鐘後,整間酒吧都安靜下來,除了伊森。他背對酒吧,正準備再度出擊,打進另一顆難打的球。

伊森:(裝成上流人的口音)藍色球,底袋。

在眾人沉默中他揮桿擊球,但白球撞到八號球時,怪事發生了。只見亮光一閃,伴隨著巨大的撞擊聲。八號球被突如其來的小爆炸震偏了,沒有進袋。

頭昏腦漲的紅臉男剛望向伊森,就被爆炸聲嚇了一跳,下意識地朝檯球桌的方向開了一槍,隨即跑出酒吧。

伊森血流如注地倒在地上。白球終於停了下來,但因為剛才和八號球的火爆撞擊而熊熊燃燒著。

第一場註釋

檯球從15世紀開始在北歐皇室和宮廷裡流行,基本上是室內版的槌球,所以它的綠色檯面是為了模擬草地。工業革命大幅降低了檯球桌的造價,而到了現代,酒吧和酒館發現,放置檯球桌能增加收入,於是都市裡的窮人也開始玩起這個遊戲。

19世紀,檯球用具和技巧開始精進。首先球桿前端加了皮革塊,並塗上俗稱為巧克粉的粉末,讓擊球者更能利用旋轉技巧來控制母球。這項技巧最早是英國水手帶進美國的,因此使母球旋轉的「加賽」打法,英文術語到現在依然稱為English。

1840年,美國人固特異(Charles Goodyear)發明了硫化橡膠,檯球桌四周開始加上柔軟有彈性的橡膠墊,一般叫作「庫」或「顆星」(cushion),與原本的木頭不同的是,它讓球的反彈終於可以預測了。之後檯球桌就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差不多了。

19世紀70年代,檯球在美國從原本只有三四顆球,變成更新潮的15顆球的玩法。不過直到當時,檯球還是用象牙製成的,因此非常昂貴。

象牙的性質非常特別:它硬得能承受幾千次高速撞擊而不會凹陷或剝裂,並強韌得不會碎裂,又可以用機器刨成球形,而且跟其他有機材質一樣可以染色。當時沒有其他材料能兼顧這些特性,因此當檯球在全美各地的酒吧開始盛行時,象牙的價格真的可能會跟著水漲船高,如此一來很快就會貴得沒人買得起。所以,許多酒吧開始嘗試其他材料做成的檯球,例如塑料,但有些檯球受撞擊後的表現很怪。塑料在當時還是全新的材質,跟其他材料的差別就像劇本和散文一樣大。

化學的車庫革命

第二場 尋找投資者

場景:紐約市中心一處小屋

人物:海厄特與列佛茲將軍

小屋是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的實驗室。他是報社的印刷工,閒暇時喜歡做化學實驗。28歲的他已經擁有一項專利,而且不久就要留名青史,成為第一個製造出可用塑料的人。

列佛茲(Marshall Lefferts)將軍正在小屋造訪海厄特。他是退伍將官兼投資家,曾經資助過年輕時的愛迪生,現在對海厄特的研究很感興趣。他個頭高大,儀表堂堂,必須彎腰才不會撞到天花板。

小屋裡擺滿玻璃製品、木桶和數量驚人的象牙,而且飄著濃烈的溶劑味,就算開窗也散不去。

海厄特:(指著小屋角落一箱排列整齊的檯球)我前兩天用合成材料做檯球時突然想到這個點子,就想找您來瞧瞧。

列佛茲:檯球?你為什麼想做檯球?

海厄特:檯球目前只能用象牙做,價格太高了。但這遊戲最近實在太流行,製造商開始擔心象牙不夠用,所以在《紐約時報》登廣告,開出一萬美元的獎金,徵求能發明替代材質的人。

列佛茲:一萬美元?少來,不過就是遊戲,哪會有人投資這麼多錢?

海厄特原本弄著化學儀器,突然停下手邊的事開始東張西望,隨即在牆上找到他要的東西。那是一張發黃的剪報,是從《紐約時報》剪下的征獎廣告。海厄特把剪報遞給列佛茲將軍。

海厄特:您自己看吧。

列佛茲:(一邊抽著雪茄,一邊讀報)菲蘭卡倫德公司,全美最大的檯球製造商——我沒聽說過他們……(繼續默默往下讀,嘴裡唸唸有詞,接著大聲讀出一段)本公司慷慨提供一萬美元,贈予發明象牙替代材質的人。嘖嘖嘖,真的假的?

海厄特:唉,是真的沒錯。我已經鑽研不少年,也給了他們許多樣品。幾個月前他們跟我聯絡,說他們送了一些我最近做的樣品到全美各地的酒吧做試驗。

列佛特:所以你成功了?

海厄特:嗯,算是吧……(低著頭不知該如何往下說)只是有一個問題……呃,我示範製作過程給您瞧,您就知道了。老實說,我就是為了這件事才找您來的。因為您得親眼見到才會相信。

海厄特放下手邊的實驗器材,從上鎖的櫥櫃裡拿出一隻大杜瓦瓶,從裡面倒出透明的液體到燒杯裡。

海厄特:這是關鍵,而且一直在我眼前,只是我沒發現。

列佛茲:什麼意思?

海厄特:在酒精裡制備硝化纖維素。

列佛茲:硝化纖維素……我聽過這個東西……嗯,沒錯,我聽過。但它不是會爆炸嗎?

列佛茲突然臉色漲紅、神情慌張,沒想到自己這麼天真,來這裡見這位瘋狂的科學家,置自己於險境。他緊張地撥弄手上的雪茄——他在南北戰爭的戰場上已經見過太多爆炸引發的愚蠢意外了。

海厄特:(沒有察覺列佛茲的擔憂)哦,我想您說的是硝化甘油吧。的確,這兩者在化學上有一點類似,但這東西是硝化纖維素,基本上不會爆炸。或許有一點易爆性,它的確是易燃物,不過我一直都非常小心。

他轉頭對列佛茲微微一笑時,察覺對方非常緊張,所以就再多解釋一些,緩和對方的焦慮。

海厄特:硝化甘油是甘油硝化而成的,它是無色的油狀液體,也是製造肥皂的副產品,只要混合甘油和硝酸就能製成。不過如您所言,硝化甘油極不穩定,是炸藥的主要成分。但我手上這個東西是硝化纖維素,成分為木漿和硝酸,乾燥後就會變成棉火藥。棉火藥非常易燃,這我承認,但不會爆炸(再次轉頭望著列佛茲)。我現在用的是液態棉火藥,稱作火棉膠。這東西很有意思,您瞧。

列佛茲看著海厄特朝燒杯倒了幾滴紅墨水,硝化纖維素立刻變成亮紅色。接著海厄特把一顆用線吊著的木球放進燒杯,浸到液體裡再拿出來。只見木球上覆了一層美麗的亮紅色塑料,而且塑料迅速變硬。列佛茲看了果然大吃一驚。

列佛茲:真是太神奇了。我可以摸摸看嗎?

海厄特:(面露喜悅)當然——呃,不行,它還要再等一下才會全干。不過我有之前做好的。

列佛茲:(拿起海厄特做的檯球互敲)所以你搞定了。那問題又出在哪裡?難道它還是易燃?

列佛茲拿著原本叼在嘴邊的雪茄試探地戳了戳檯球,結果檯球立刻起火燃燒。海厄特熟練地把球從列佛茲手中拿走,扔到窗外。

海厄特:呃,對,這材料相當易燃。這一點當然不夠理想。事實上,有報告指出,兩顆球高速撞擊時會自動著火。但真正的問題是聲音,球互相撞擊時的聲音就是不對。

列佛茲:唉,誰在乎聲音聽起來怎麼樣?

海厄特:您錯了,他們可在乎呢!我也很在乎。但我想跟您談的不是這個。喏,瞧瞧這個(他從抽屜裡拿出一個東西遞給列佛茲)。

列佛茲:(打量了那東西一會兒)這是一把象牙梳子。怎麼了?

海厄特:它不是象牙做的!(笑容燦爛)哈,我騙過您了。這個新材料使用的原料,就是檯球外層的硝化纖維素塗料。但我用了新的製程,如此一來做檯球就不需要木球了。我可以只用硝化纖維素就做出一整顆球,只要摻入含有樟腦的溶劑就搞定了。

這個製程叫塑化(他興奮地在抽屜裡東翻西找)。這是梳子、這是牙刷,還有這個是……項鏈(他把所有的東西都塞給列佛茲)。

列佛茲默默打量手上的假象牙製品。

列佛茲:(悄聲說)象牙市場規模多大?

海厄特:很大,非常大。

列佛茲:那你還需要什麼,才能開始量產這個……這叫什麼?

海厄特:它是纖維素(cellulose)做的,所以我想叫它賽璐珞(Celluloid),您覺得呢?

列佛茲:你要叫它什麼都可以,我只想知道你需要什麼,才能開始量產賽璐珞?

海厄特:錢和時間。

第二場註釋

上面的場景是真人實事,只有對話是模擬的。如今很難想像,有人可以在自家小屋做出重大的化學發現,但19世紀末期,化學工程剛踏入黃金年代,人類對化學越來越理解,而且新材料的發明往往也同時帶來致富的商機。

此外,化學製品的取得很容易也很廉價,販售更幾乎沒有規範限制。許多發明家都在自己家中進行實驗,固特異甚至是在債主的牢裡做實驗的。海厄特發明的賽璐珞一旦證實好用,這種能提供保護、舒適和彈性的新材料就會有需求。

硝化纖維素與制紙的纖維素在化學構造上非常相近,兩種化合物都是由氫、氧、碳構成的六元環,以氧連接所構成

塑料一詞涵蓋了許多材料,全都是固態可塑形的有機物,也就是以碳為基礎的化合物。固特異發明的橡膠是塑料的一種,但全合成塑料才是改寫塑料意義的發明。海厄特和弟弟在自家小屋設立實驗室製造塑料,部分動機源自《紐約時報》那個以一萬美元獎金,徵求製造檯球新材質的廣告。此外海厄特還獲得南北戰爭退役將軍列佛茲領導的投資人挹注經費。當時有酒吧老闆不滿意海厄特製造的檯球,因為外層塗抹的火棉膠會爆炸。其中一位老闆說:「只要球一相撞,店裡所有客人都會掏槍。」現在的乒乓球由一種叫作酚醛樹脂的塑料製成,至於賽璐珞只用於製造一種球,就是檯球。

塑料有助於人體防腐

第三場 確認兇手

場景:舊金山的一處殯儀館

人物:比爾與遺體防腐師

過世的伊森全身赤裸躺在手術台上,衣服剛被割開,扔在地上。房間裡還有一些遺體擺在長椅上,其中幾具仍在淌血,在地上留下了血漬。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化學味,還有味道更難聞、更刺鼻的屍臭味。遺體防腐師正在清理伊森身上的血跡,比爾在一旁看著。

比爾:我有多少時間?

遺體防腐師:你是說等爸媽過來?

比爾點點頭。

遺體防腐師:正常情況下,三天。

比爾:(咬緊下顎)那不正常情況下呢?

遺體防腐師:嗯,我剛拿到新的福爾馬林。只要量夠,我們就能把他保存很久,但福爾馬林很貴。我也可以用砷,砷比較便宜,但用砷的話他的外形會變。

比爾沒有說話,一言不發盯著死去的弟弟。

遺體防腐師:我聽說是新買的檯球惹的禍?那個紐約佬做的檯球?我在報上讀過,聽說他是科學家和發明家,跟發明電燈的愛迪生一樣,但沒有愛迪生那麼成功。

比爾:紐約?那傢伙很有錢嗎?

遺體防腐師:我想應該很有錢吧……

比爾轉身就走。

遺體防腐師:喂,你要去哪裡?你弟弟的遺體怎麼辦?

第三場註釋

1869年時,人類雖然已經知道冷藏的基本方法,但電冰箱還要等50年才會問世。因此,熱帶國家的死者只有兩個選擇:立刻埋葬或火化,不然就是以藥物防腐。在1867年以前,防腐通常使用酒精或含砷等有毒物質的特殊溶劑,直到該年德國化學家霍夫曼(August Wilbelm von Hoffmann)發明了福爾馬林才改觀。福爾馬林跟之前的防腐劑不同,它能保存人體的器官組織,讓遺體看來栩栩如生,因此很快成為主流。列寧、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和英國戴安娜王妃的遺體都經過福爾馬林處理。

前些年,德國解剖學家馮‧哈根斯(Gunther von Hagens)發明了一項新的保存技術,稱為生物塑化法,能把屍體內的水分和脂肪移除,再以真空技術置入硅膠和環氧樹脂取代。環氧樹脂大量使用在塗料、黏著劑和可塑產品裡。生物塑化法跟福爾馬林一樣,能讓遺體栩栩如生,但由於使用可定型的塑化材料,因此能把屍體做成各種姿勢。馮‧哈根斯策劃的「人體世界展」於1995年開始巡迴全球各地,展出他製作的各種姿勢的人體,總參觀人數已經有數百萬。

塑料專利之爭

第四場 侵權風波

場景:紐約市法庭

時間:數年後

人物:海厄特、原告律師與列佛茲將軍

海厄特因為賽璐珞的專利權被告上法庭。他的公司靠著這個新材質賺進大把鈔票,製造的產品琳琅滿目,從梳子、毛刷到刀把都有,甚至包括假牙。原告律師的委託人為英國發明家史皮爾(Daniel Spill),他宣稱自己發明了名為賽羅耐特(Xylonite)的類似塑料材質,而且比海厄特早了一年。法庭旁聽席只有寥寥數人,海厄特的金主列佛茲將軍坐在前排聆聽律師辯論。

原告律師:你說你發明賽璐珞是為了取代……檯球?

海厄特:是的,沒錯。我用火棉膠當木球的塗層,讓球看來像是象牙做的。但我發現如果能讓塗層變成固體材料,就不需要木球了,而且撞擊聲也會比較像象牙檯球。

原告律師:聲音像象牙檯球?你這樣講有點離譜,你不覺得嗎?

海厄特:我到底要解釋幾次才行?你隨便找一個打檯球的人問,他都會告訴你,聲音對了玩起來才有感覺。

原告律師:所以你否認曾經在1869年得知倫敦出現了一種名叫賽羅耐特的材料,製程跟你的做法完全相同,而且也是把——(他低頭查看筆記)硝化纖維素轉變成塑料材料,成品跟你的發明近似,使用的溶劑也是——(他又低頭查看筆記)樟腦溶劑嗎?要把火棉膠變成你叫作賽璐珞的材料,這是關鍵步驟,不是嗎?你難道要我們相信這只是巧合?

海厄特:不是!我是說沒錯,我否認知情。我完全不曉得。(氣得滿臉通紅)這個方法完全是我一個人發現的。

原告律師:是不是你自己發現的不是重點,海厄特先生,你應該很清楚才對。重點是你的關鍵製程之前已經有人申請專利保護了,而且持有該專利的就是我的委託人,倫敦的史皮爾先生。但你完全沒有支付權利金。

海厄特:史皮爾!哈!他根本不是發明家,只是投機分子和商人,而且是很差勁的商人!他的點子都是從帕克斯(Alexander Parkes)那裡得來的。帕克斯發明了帕克辛(Parkesine),他才是真正的科學家,史皮爾只會抄襲,現在看到我辛苦發明的成果又想分一杯羹。(轉身面對沒注意聽的法官)法官大人,這是侮辱。

原告律師:所以你希望我們相信你知道帕克斯的成果,卻對史皮爾先生的發明一無所知?

海厄特:史皮爾的什麼發明?他做出來的材料根本不能用!如果我不可以擁有賽璐珞的專利權,那史皮爾更別想。最早做出塑料的是帕克斯,時間是1862年,所有人都知道。他只是沒能讓它管用,但我做到了。不像史皮爾只會抄襲,我是自己有系統做實驗想出來的。(轉身看著法官,不過法官似乎興趣缺缺,正在把玩懷表)我規規矩矩做生意,可不想讓寄生蟲佔我便宜!

列佛茲全神貫注聆聽,但海厄特承認知道帕克辛的存在,讓他不禁低頭沉思,隨即起身離開法庭。

第四場註釋

雖然在賽璐珞發明之前就有類似塑料的材料問世,但一般公認賽璐珞是最早的商業塑料材料。

在1862年的國際博覽會上,英國冶金家、化學家兼發明家帕克斯向世人介紹了一種很有趣的新材質。它的成分為植物質,但非常堅硬而透明,且具有可塑性。帕克斯雖然一直認為火棉膠可以製成塑料,但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溶劑把硝化纖維素轉成具有可塑性的材料。是海厄特想到使用含有樟腦這種味道嗆鼻的樹脂的溶劑,問題才迎刃而解,讓賽璐珞成為人人都買得起的塑料材料。

與此同時,英國人史皮爾仿照帕克斯的製程,申請了幾項專利,並推出一種名叫賽羅耐特的類似材質。雖然賽羅耐特沒能賣錢,史皮爾還是決定控告海厄特,因為他之前已經取得了樟腦溶劑的專利。

和史皮爾的專利權之爭幾乎弄垮了海厄特的事業。不過,法官最後裁定史皮爾和海厄特都沒資格取得硝化纖維素塑料的專利,讓塑料產業從此進入高度競爭和創新的時代。

珠寶的替代品

第五場 雖假猶真

場景:瑪莉·露易絲的閨房,美國科羅拉多州波德鎮

人物:比爾與瑪莉·露易絲

瑪莉·露易絲很有生意頭腦,是鎮上唯一一家店的老闆娘。她坐在鏡前一邊梳妝打扮,試戴首飾,一邊跟比爾交談。

瑪莉·露易絲:哦,比爾,你向我求婚只是貪圖我的財產,好繼續四處旅行。你在打什麼主意我清楚得很。

比爾:我有事要到紐約找一個人,處理完立刻回來。

瑪莉·露易絲:(哈哈大笑)果然沒錯!我只會為了愛而結婚,比爾。我想挽著你一起散步,跟你坐馬車到果園溪旁野餐,要你餵我吃葡萄……(想到那個畫面,她呵呵笑了)

比爾:野餐?

瑪莉·露易絲:沒錯,比爾,就是野餐。我想要尊重與自由,這是我對婚姻的期望。我還希望你能去看牙醫。我不會嫁給沒有牙齒的男人,絕不可能。

瑪莉·露易絲試戴不同的項鏈,比爾氣憤地起身,把她手裡的項鏈一把搶走扔到角落。

比爾:你幹嗎這麼愛惜那些垃圾?

瑪莉·露易絲:比爾,住手!我們每回講到正經事,你都這樣。

比爾:那些是塑料,瑪莉·露易絲,塑料。那些不是真的珠寶,你也不是真的淑女。你是假淑女戴假項鏈!

瑪莉·露易絲:至少我有夢想,比爾。我也有原則!你要是希望我認真考慮你的求婚,應該知道我希望你怎麼樣……

第五場註釋

賽璐珞產業在19世紀70年代突飛猛進,各種顏色、形狀和質感的產品五花八門。重點是它能惟妙惟肖地做出高級材料的質感,例如象牙、檀木、珍珠母和玳瑁,而早期的塑料也多半作此用途。新興的中產階級渴望擁有富人的物質享受,卻又負擔不起。由於塑料造價便宜,因此販賣塑料梳子、項鏈和珍珠給這些中產階級,可以賺取豐厚的利潤。

假牙也有塑料革命

第六場 補牙風波

場景:牙醫生診所

人物:牙醫生與比爾

樸素的木造房間中央擺著一張大椅子和幾張桌子,桌上排列著各式金屬器具。牆上一張證書寫著:哈洛德·克雷·波頓於1865年畢業於辛辛納提牙醫學院。房裡只有一扇窗戶,外頭是灌木林。仲夏時分,天氣炎熱又潮濕。

牙醫生:先生,麻煩脫掉襯衫坐在這裡,自在一點。(指著牙醫躺椅)

比爾:(沒脫襯衫直接坐到躺椅上)做這個要多少錢?

牙醫生:不曉得,得看您需要什麼。

比爾:我需要牙齒,就這麼簡單。

牙醫生:我知道,先生,但我得先瞧瞧您的嘴巴,看哪種假牙合適。您要是穿著襯衫,我擔心會弄髒。

比爾:你不會做什麼,只是看看而已,對吧?

牙醫生:對,可是……

比爾:那就來吧。

牙醫生:我需要用這個材料幫您的牙床製作齒模。(讓比爾看熟石膏粉。)接著看您需要補多少顆牙,我可以用橡膠或這個很有意思的新材料,新材料放在嘴裡感覺比較舒服。

比爾:隨便,管用就好。

牙醫生:哦,這個叫作賽璐珞的新材料絕對管用。它很容易塑形,而且——

比爾:你說什麼?

牙醫生:賽璐珞。它是非常新、非常摩登的材料,雖然很軟,但又很……硬,如果您明白我的意思,它非常適合做假牙。大家都在用——(他看見比爾一臉氣憤,便沒有繼續往下說)先生……?我說錯話了嗎?

比爾:可惡!難道我就躲不開那玩意兒嗎?

牙醫生:可是,先生,塑料真的是最適合的材質,而且裝在嘴裡很舒服……(看著比爾起身朝門口走去)先生,我不懂這是怎麼回事。(伸手抓住比爾的胳膊。)

比爾狠狠甩開牙醫生的手,掏出槍指著牙醫生。

比爾:我告訴你怎麼回事。就是那東西!(把槍對著牙醫器具和假牙材料)全都是那東西惹的禍!

第六場註釋

很有趣,海厄特真的曾嘗試用賽璐珞製作假牙。但賽璐珞並不適合,主要因為賽璐珞假牙遇熱會變形,而且會散發強烈的樟腦味。不過,它的競爭對手橡膠假牙也是半斤八兩,橡膠假牙裝在嘴裡會有硫黃味。要到20世紀,丙烯酸塑料問世後,配戴假牙才比較舒服、無味,感覺也比較自然。

視覺文化史的轉折點

第七場 跨入影像世界

場景:紐約市海厄特的辦公室

人物:伊士曼與海厄特

相機製造商伊士曼到海厄特的辦公室來造訪,辦公室位於賽璐珞工廠二樓的角落,是用玻璃隔出來的房間。

海厄特:……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出新的相機機身,比木製機身更不透光,因為它是一體成形的,而且比金屬機身輕很多。

伊士曼:我不是來跟你討論相機的。

海厄特:不是哦?

伊士曼:不是。(沒再說話。背對海厄特,望著樓下工廠的運轉)賽璐珞能做到多薄?

海厄特:薄?呃,我一開始是拿它當塗層用的,你是這個意思嗎?

伊士曼:(轉身面對海厄特,顯然下定了決心)你對照相底片認識多少?

海厄特:我知道得不多……我記得底片是用玻璃做的,對吧?

伊士曼:對,沒錯。塗了感光膠的玻璃。

海厄特:所以……你想用賽璐珞取代感光膠?

伊士曼:(面露淘氣)我想用賽璐珞取代玻璃。

海厄特:(很努力想搞懂)嗯……好讓底片比較不容易破嗎?

伊士曼:你知道攝影師除了所需的器具之外,還能攜帶多少照相底片嗎?

海厄特搖搖頭。

伊士曼:十個,最多十五個。照相底片實在太笨重了,得帶一頭馱獸才背得動,或至少雇一兩位挑夫。攝影非常貴,是有錢人的遊戲。

海厄特:你認為塑料底片能把門檻壓低?

伊士曼:我希望攝影變成大家都能做的事,不僅簡單,且便宜到你可以拿著相機參加生日派對或去野餐、去度假,甚至——

海厄特:去海邊!

伊士曼:沒錯!為了做到這一點,相機必須做得更小、更輕,更重要的是得去掉笨重的照相底片。(認真看著海厄特)我已經把相機設計出來了,關鍵是把照相乳劑塗在能彎曲的細長帶子上,這樣就能把二三十張影像捲起來收進小罐子裡。我叫它柯達相機,所有人都應該買得起。我要把攝影帶給全世界!

海厄特:你說的能彎曲的細長帶子,它所需要的技術你已經發明出來了嗎?

伊士曼:呃,還沒有。我們試過用紙,但不管用。

海厄特:所以你想用賽璐珞試試看?

伊士曼:你覺得可行嗎?

第七場註釋

玻璃非常適合製造照相底片,因為它既透明又不容易起化學反應。但玻璃笨重又昂貴,讓攝影成為攝影師和有錢人專屬的活動。

伊士曼設計了賽璐珞軟片以取代玻璃制的硬片,是他發明的柯達輕便相機能掀起攝影革命的關鍵。他把玻璃制的照相底片換成賽璐珞制的彈性膠卷,可以捲曲收納,讓相機變得小巧輕盈,而且便宜。他讓所有人都能接觸攝影,並且憑著讓相機變得便宜、好帶又能隨興使用,創造了以照片分享家人回憶的生活方式。

現在我們很少人會買膠卷底片了,因為傳統攝影已經由數字科技取代。但賽璐珞軟片的發明依然是視覺文化史上的轉折點。

電影推手

第八場 暗夜驚魂

場景:海厄特的紐約辦公室

時間:十年後

人物:海厄特、比爾、夜班警衛

時過午夜,工廠裡一片漆黑,只有海厄特二樓辦公室的燈還亮著。海厄特正在把弄一台形狀怪異的機器,突然聽見聲響,便抬起頭來。

海厄特:是誰?(說完他低頭繼續把弄機器,但又聽見聲音)哈囉……?有人在那裡嗎……?貝蒂,是你嗎……?

辦公室的門把手緩緩轉動,隨即門開了。起初不見人影,但比爾馬上冒了出來,他整個人喝得醉醺醺的。

比爾:哈,瞧瞧是誰在這兒呀。

海厄特:你是誰?夜班警衛嗎?快出去,不准再來打擾我。

比爾:不是,我不是夜班警衛,但我一直在留意。留意你。

海厄特:什麼意思?(起身)出去,聽到沒有?

比爾:門都沒有,你沒資格命令我。事實上,我才要命令你呢。(掏出槍指著海厄特)坐下。

海厄特:你要錢的話,我這裡什麼都沒有。錢都在銀行裡,每天從這裡送過去。

比爾:我說坐下。

海厄特:你是誰?

比爾:你殺了我弟弟,所以我想我也該以牙還牙把你殺了。聽起來蠻公平的,對吧?所以我算是你的……死刑執行人。

海厄特:你在說什麼?我這輩子從沒殺過人,你一定搞錯了。

比爾:我沒搞錯。你做的檯球殺了我弟弟。我花了不少工夫才查到你,他已經遭炸死十年了……但我還是找到你了。

海厄特:的確,我是聽說有人在酒吧裡打檯球被我做的檯球炸死。但那是意外,不是我的錯。我又不在場!

比爾:是你的錯!全都是你的錯!閉嘴!我要了結這一切。(指著樓下工廠)那東西是非自然的——所以我弟弟才會喪命。你操弄自然,把那愚蠢的塑料散播得到處都是,讓人以為它和象牙一樣值錢,好從喜歡小首飾的女人那裡騙錢,並愚弄了社會大眾,但我才不會上當。你別想用那愚蠢的塑料假牙糊弄我。一定要有人出面阻止這一切。那人就是我。

海厄特:拜託,求你別殺我。請聽我說,拜託。你討厭的這東西,我是說塑料,它就要對你和所有人做出無法比擬的貢獻了。它會讓你們的生活不朽!甚至把你變成神祇——這是我親眼見到的!

比爾:你到底在說什麼?又是胡說八道!

海厄特:已經解決它的感光問題了!你還沒看過電影嗎?就是在大銀幕上播放的故事呀!內容就是像你這種英雄和牛仔決鬥,搶奪西部!城裡的人都排隊搶著看。這些全是這個透明柔軟的材料的功勞,其他材料都做不到。人類講故事的方式再也不一樣了。瞧,我這裡有一台放映機,我正要放電影帶子進去。我現在就示範給你看。

比爾:不要,你在胡說八道,完全是……

比爾身後亮光一閃,跟著是人的腳步聲。夜班警衛拎著提燈出現了。

夜班警衛:一切正常嗎,海厄特先生?我聽見有人在吼。

比爾轉身就逃,把夜班警衛撞倒在地。提燈應聲碎裂,裸露的火焰點燃了一桶廢棄的賽璐珞膠卷,引發熊熊大火。海厄特和警衛拼著命滅火,但工作台和旁邊的箱子裡放了太多易燃的賽璐珞,火勢很快失去控制。兩人匆匆逃離火場,只能眼睜睜看著工廠付之一炬。

第八場註釋

賽璐珞促成了膠卷的發明,膠卷則催生了電影科技。人類數百年前就已經知道,連續呈現小幅變化的影像可以創造影像「在動」的效果,但在透明柔軟的材料發明前,我們只有滾筒狀的跑馬燈能用。賽璐珞改變了一切,它可以把連續的影像留存在同一卷膠片上,然後快速播放,創造出動態的效果。這不僅能讓電影播放更長的故事,而且可以把影像向外投射,讓一群人同時觀賞。這就是魯米耶兄弟的靈感,也是戲院的起源。

上面這張「黑幫」合照攝於1900年,地點是美國得州佛特沃斯市。黑幫是一群以卡西迪(Butch Cassidy)為首、惡名昭彰的火車大盜,他們的行徑充分展現了我們現在對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印象:一個為非作歹充滿暴力的時代,卻又伴隨著各種現代科技的發明,像是火車、汽車和飛機,當然還有塑料。要不是1969年那部由保羅·紐曼飾演卡西迪、羅伯特·雷德福飾演日舞小子的電影太賣座,這幫匪徒的行徑早已被人遺忘。這部電影是用賽璐珞軟片拍的,和許多西部片一樣永遠記下了(也浪漫化了)賽璐珞問世前的那個風雲時代。

塑料家族在賽璐珞之後又出現了電木、尼龍、黑膠和硅膠。這都有賴於賽璐珞帶來的創造力,而塑料也對我們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衝擊。電木成為可以塑形的木頭替代品。當時電話、電視和收音機剛剛發明,正需要新材質來展現這些發明的摩登感。尼龍的圓滑柔順攻佔了時裝業,取代真絲成為女性襪子的材質,而且衍生出一系列全新織料,像是萊卡和聚氯乙烯,以及一群稱為「彈性體」的材質,讓我們的衣服和褲子不會鬆垮或鬆脫。黑膠改變了音樂,也改變了我們錄製和聆聽音樂的方式,更創造了搖滾明星。至於硅膠嘛……硅膠開創了整形外科,讓人得以把想像變為現實。

沒有塑料,《虎豹小霸王》不會存在,所有電影都不會出現。下午場電影當然也一樣,戲院也不例外。我們的影像文化將和現在非常不同。所以,雖然我也討厭過度包裝,但我希望各位讀到這裡已經明白,就算糖果包裝紙在別的地方都不是那麼無害,也都不被欣賞,但它在戲院裡應該受到好好的對待。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