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迷人的材料:10種改變世界的神奇物質和它們背後的科學故事 > 4 美味的巧克力 CHOCOLATE >

4 美味的巧克力 CHOCOLATE

塞一塊黑巧克力到嘴裡,一開始你可能只覺得它的稜角頂到上顎和舌頭,嘗不出什麼滋味。你會很想咬下去,但請盡量忍耐,如此才能感受到接下來的變化:硬塊在舌頭的熱度降伏下,突然變軟。巧克力熔化後,你感覺舌頭變涼了,甜中帶苦的滋味霎時漲滿口中,接著是果香和堅果味,最後會在喉間留下淡淡的土味。在那瞬間,你完全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享受著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人造物。

只熔你口的技巧

巧克力的設計就是要入口即化,它是集數百年廚藝和製造技術的巔峰之作。當初製造商只是想創造一種新的熱門飲品,跟茶和咖啡分庭抗禮,可惜一敗塗地。直到他們發現熱巧克力直接入口比放在鍋裡更可口、更摩登,也更受歡迎,這才扭轉局面,從此不再回頭。製造商發明了一種固體飲料,而這都要歸功於他們對結晶的認識與調控,尤其是可可脂結晶。

可可脂是植物界最精緻的油脂之一,跟牛油和橄欖油不分軒輊。純可可脂外觀近似精緻的無鹽奶油,不僅是巧克力的基底,也是高級面霜和乳液的基本成分。別嚇壞了,脂肪對人類的貢獻本來就不只是食物,還可以用來製作蠟燭、乳霜、油燈、亮光劑和肥皂。不過,可可脂有幾點非常特別。

首先是它的熔點和人體溫度接近,表示它平常可以以固體方式存放,跟人體接觸時才會熔化,因此很適合製作乳液。此外,可可脂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可以防腐,存放多年也不會變質。相較之下,牛油的保鮮期只有幾周。可可脂的這一個特點不僅對面霜製造商是利多,對巧克力商也是好消息。

可可脂還有一項優點,就是它能形成結晶,使得巧克力棒的硬度夠高。可可脂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叫作甘油三酯的大分子,它能以不同的方式堆棧形成多種結晶,感覺很像把行李堆進後車廂那樣,只是在多種堆法中,某些堆法會比其他方式更佔空間。甘油三酯堆棧越密,可可脂結晶就越結實。結晶越結實,熔點就越高,也就更硬、更穩定。可可脂越結實,巧克力的製作難度也越高。

這張手繪圖展示了甘油三酯分子的不同結晶方式,每一種結晶的結構和密度都不相同

結晶一號和二號比較柔軟,而且很不穩定,一有機會就會變成密度較大的結晶三號和四號。不過,結晶一號和二號很適合製作冰淇淋上頭的巧克力外層,因為它們的熔點只有16℃,就算擺在冰淇淋上也能入口即化。

結晶三號和四號又軟又脆,碎裂時不會「啪」地斷開。斷開這個特點對巧克力師傅很重要,因為能增添品嚐巧克力的驚喜與趣味,例如用巧克力外殼包住柔軟的內餡,創造不同的口感。此外,就心理學來說,咬碎巧克力時的酥脆口感與聲響,會讓人感覺巧克力很新鮮,吃起來更加享受。雖然說軟綿綿的巧克力也有它的優點,但拿起巧克力棒往嘴裡一塞,結果發現它又軟又黏,一點也不酥脆,那滋味可是相當令人失望的。

基於上述理由,巧克力商並不想得到結晶三號和四號,可是這兩種結晶最容易製造。只要讓巧克力熔化後冷卻,幾乎都會得到結晶三號和四號。這類巧克力摸起來很軟,表面粗糙無光,放在手上很容易熔化,並且會慢慢變成更穩定的結晶五號,並同時會釋出部分的糖和脂肪,在巧克力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稱為起白。

巧克力表面的起白

結晶五號是密度極高的脂肪結晶,會讓巧克力外表堅硬光滑,宛如鏡面,用力扳斷時會發出悅耳的「啪」聲。它的熔點比其他幾類結晶高,達到34℃,因此只會熔於口中。由於這些性質,大多數巧克力製造商都希望製作出五號可可脂結晶。但說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製造商必須借由「調溫」程序才能做出結晶五號,並在最後的凝固過程中加入結晶五號的「種子」,讓結晶速度較慢的結晶五號能搶得先機,出現油斑起白的巧克力,贏過結晶速度較快的結晶三號和四號,使得液態的巧克力凝固成更密實的五號結晶構造,不讓結晶三號和四號有機可乘。

當你把純的黑巧克力放入口中,感覺它要熔化時,其實就是維持巧克力固態的五號可可脂結晶正在改變。想要妥善保存結晶五號,就必須維持18℃的恆溫。製造商會刻意設計成當你把巧克力放進嘴裡時,是這些結晶頭一回接觸到這麼高的溫度。這是它們的處女秀,也是告別作。巧克力逐漸溫熱至34℃的門檻後,就會開始熔化。

從固體變為液態稱為「相變」,必須靠能量打破結晶分子間的原子鍵,讓分子自由流動才能做到。因此巧克力到達熔點後,仍會從你的身體吸收額外能量進行相變。這時巧克力吸收的能量稱為潛熱,而這能量是由你的舌頭提供的。你會感覺舌頭涼涼的很舒服,跟嚼薄荷一樣。它的原理和流汗一樣,只不過一個是巧克力經由舌頭吸收潛熱,由固態變為液體;一個從皮膚吸收潛熱,從液體(汗水)變為氣態。植物也是用同樣的方式散熱。

回到可可脂結晶。巧克力在口中熔化不僅帶來清涼感,更伴隨著有如瓊漿玉液的溫熱濃稠瀰漫齒間,正是這種反差的結合讓巧克力口感如此特別,彷彿剛喝下熱可可一般。

嗅覺與味覺的絕佳享受

接下來,巧克力裡的各種成分擺脫了可可脂晶格的羈絆,開始湧向味蕾。原本封在固態可可脂裡的可可粉重獲自由。黑巧克力通常含有50%的可可脂和20%的可可粉(包裝上會標示為「70%」黑巧克力),剩下的幾乎都是糖。

30%的糖非常多,相當於直接吞下一匙糖粉。不過,黑巧克力感覺不會太甜,甚至完全沒有甜味,因為除了可可脂熔化釋出糖分外,可可粉也會釋出生物鹼和酚樹脂,也就是咖啡因和可可鹼分子,味道都非常苦澀,會活化苦味和酸味受器,抵消掉糖的甜味。巧克力製造商的首要工作就是調和這些味道,創造出均衡的滋味。而加鹽不只能提味,還開啟了巧克力的新視野,讓巧克力得以入菜。墨西哥的香草巧克力醬雞排便是以巧克力為醬底。

不過,煮過的巧克力跟直接品嚐時的味道並不相同。除了其中加了鹽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雖然基本味覺來自舌頭的味覺受器,包括苦味、甜味、鹹味和鮮味(肉味),不過大多數香味還是來自嗅覺。巧克力的多重滋味其實來自它的氣味,一旦煮過,巧克力的香氣分子就會蒸發或遭破壞。不只熱巧克力如此,茶和咖啡也不例外。這就是為什麼咖啡和茶要一衝好就喝,不然香氣就會散逸無蹤。這也是為什麼感冒時經常食不知味,因為鼻子裡的嗅覺受器都被鼻涕蓋住了。讓巧克力在口中熔化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可可脂鎖住香氣分子,等你咬下去才釋出600多種各式各樣的香氣分子到你的嘴巴和鼻子裡。

你鼻子裡首先偵測到的香味是以「酯」分子為主的果香。這些分子就是啤酒和紅酒的香氣來源,水果的香味當然也源自於此。然而,生可可豆裡並沒有這類分子。我知道是因為我吃過可可豆,味道簡直糟透了,又苦又澀,感覺就像在啃很老的木頭,完全聞不到果香,也沒有巧克力味,沒有人會想再嘗一次。要把長相奇特且味道不怎樣的豆子變成巧克力,可需要不少製造技術。你甚至會覺得不可思議,當初怎麼會有人想到要這麼做。

可可豆不可生吃

可可樹生長在熱帶地區,果實藏在大而飽滿的豆莢裡,看起來很像野生的厚皮橘子或胖茄子。豆莢直接長在樹幹上,而非枝丫,感覺非常原始,宛如史前作物。想像恐龍吃它(然後馬上吐出來)的畫面一點也不難。

長滿可可豆莢的可可樹

每個豆莢裡會有三四十顆柔軟肥嫩的白色核桃狀種子,尺寸和小粒梅子相去不遠。我頭一回見到可可豆,立刻興奮地拿了一顆扔進嘴裡,才一嚼出味道就吐了出來。我心想這真的是可可豆嗎?旁邊的人跟我說是。「但它嘗起來一點也不像巧克力!」我滿頭大汗地抗議道。我那天在洪都拉斯的一處可可園幫忙摘豆莢,不停地被蚊子咬,可可豆的味道又和我想的差太多,因此會那麼失望和不舒服也是情有可原。但我還是知道自己太暴躁了,講話的口氣就像《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裡的金獎券得主一樣,而可可園的景象也跟羅爾德‧達爾小說裡的場景一樣奇幻。矮小多節的可可樹在香蕉村和椰子村的樹蔭下生長著,樹幹上爬滿豆莢,葉子透著陽光幻化出千百種綠色。接下來發生的事更是非常有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廠的風格。我們用柴刀收割可可樹的種子,然後扔在地上疊成一堆,任由它們腐爛。

繁複的化學過程

我後來發現這不是洪都拉斯特有的做法,所有巧克力都是這樣製成的。接下來兩周,種子開始腐爛發酵,溫度也不斷升高。這麼做是要「殺死」種子,不讓它們發芽長成可可樹。但更重要的是它還會促成化學反應,把可可豆裡的成分轉變成巧克力味的必要元素。不經過這個程序,再多其他方法都做不出巧克力。

水果氣味的酯分子就是在發酵過程中形成的,是可可豆裡的酶讓酸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的結果。跟所有化學反應一樣,這個過程也受非常多的因素影響,例如成分的比例、環境溫度和氧含量。這表示巧克力的味道不僅非常依賴可可豆的成熟度和種類,也取決於可可豆堆得多高、放置時間多長和平時的天氣,等等。

你可能好奇巧克力製造商為何不常提到這些。那是因為這是商業機密。表面上可可豆和其他商品沒什麼不同,跟糖一樣是原物料,在國際市場交易裡為食品市場創造數十億美元的產值。但少有人提及可可豆跟茶和咖啡一樣,處理過程和品種的不同會造成味道上極大的差異。唯有對品種和處理過程瞭如指掌,才能買到對的可可豆。因此在製作頂級巧克力時,這方面的知識屬於最高機密。此外,為了控制質量,還得考慮熱帶氣候的多變和偶爾暴發的疫病。總之,製造高品質巧克力需要極其嚴謹的工藝,因此好的黑巧克力才會那麼貴。

不過,我們付錢買到的除了發酵促成的酯分子帶來的果香味,還有土味、堅果味和某種鮮味,這些味道都來自發酵後的程序,也就是曬乾和烘焙。和製作咖啡一樣,烘烤讓每粒可可豆都變成一座小型化學工廠,在其中進行多種反應。首先是可可豆裡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和澱粉)開始受熱分解,基本上類似用鍋加熱純糖,碳水化合物會焦糖化。只是可可豆的焦糖化過程發生在豆子裡,使豆子由白轉棕,生成多種具有堅果焦糖味的香氣分子。

糖分子(無論在熱鍋上或可可豆裡)受熱會由白轉棕,是因為含碳。糖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所組成。糖受熱後,長鏈狀的糖分子會斷成許多截,有些小到直接蒸發,也就是那些好聞氣味的來源。基本上,含碳的小段分子通常比較大,所以會留下來。這些分子的內部會形成「碳雙鍵」,有吸光作用,量少時會讓焦糖化的糖呈黃棕色。但若繼續烘烤則會讓糖分子變成純碳,內部只剩碳雙鍵,形成焦味和深棕色。完全烘烤會讓可可豆變成焦炭,是因為裡面的糖分子完全炭化,變成黑色。

溫度更高時會發生另一種反應,也會影響可可豆的顏色與氣味,那就是所謂的梅納反應。梅納反應是糖和蛋白質的作用。如果說糖是細胞世界的燃料,蛋白質就是主設備,是建造細胞和細胞內部結構的分子。由於種子(豆和堅果)必須具備足夠的蛋白質才能啟動細胞成長機制,讓植物發芽,因此可可豆必然富含多種蛋白質。當可可豆受熱超過160℃,裡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就會發生梅納反應,再跟之前發酵時產生的酸和酯作用,形成大量的小型香氣分子。少了梅納反應,這世界絕對乏味許多,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麵包皮、烤蔬菜和許許多多烘烤類食物所散發的香氣,都是梅納反應的功勞。以可可豆來說,梅納反應不僅帶來了堅果香和鮮味,還減少了苦澀感。

把發酵烘烤過的可可豆磨碎後倒入熱水中,就會得到中美洲部落常喝的「巧克拉托魯」(chocolatl)。奧梅克人和後來的瑪雅人最早種植可可豆,也最早發明熱可可,並且將之當成祭奠用品和春藥長達數百年,甚至曾當成貨幣。歐洲探險家在17世紀取得這種飲品後立刻引進回國,在咖啡館裡跟茶和咖啡一較高下,搶奪歐洲人的味蕾,結果鎩羽而歸。因為他們忘了「巧克拉托魯」的原意是苦水,而且就算加了非洲和南美蓄奴種植業製造的廉價砂糖,味道還是一樣有渣滓感且厚重油膩,因為可可豆裡有一半是可可脂。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百年。熱可可雖然有名,又有異國風味,卻不怎麼受歡迎。

不過,幾項製造工法的發明卻讓巧克力的命運就此改變。首先是荷蘭巧克力公司梵豪登(Van Houten)於1828年發明的螺旋壓濾機。發酵和烘烤過的可可豆經過這台機器碾壓後,會濾出可可脂,把它和可可豆顆粒分離。可可豆去除脂肪後,就能磨成更細的可可粉,使得沖泡後的渣滓感消失,變得如絲絨般滑潤順口。用這種可可粉衝出的熱巧克力大獲好評,一直風行至今。

分離後再加起來

接下來的事只有違反直覺的天才才想得到:分離並純化可可脂後,也把可可粉磨細了,何不把兩者再混在一起,然後加上糖,創造出完美的可可豆,那種你希望就長在樹上,糖、巧克力和脂肪混合得恰到好處的可可豆呢?就像來到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廠一樣?

比利時、荷蘭和瑞士都有巧克力商不斷朝這方面研發,然而最後卻是一家名叫弗萊氏(Fry and Sons)的英國廠商做出了「用來吃的巧克力」,製造出世界第一條巧克力棒。純化的可可脂熔在口中會釋出可可粉,瞬間讓人感覺有如嘗到了熱巧克力般。這種口感絕無僅有。由於可可脂的份量能獨立控制,不受可可粉和糖的影響,因此製造商可以創造出不同的滋味,滿足不同的喜好。當時冰箱還沒發明,而可可脂含有抗氧化成分,能讓巧克力商品在架上長久保存。巧克力產業就此誕生。

1902年弗萊氏巧克力的廣告

對某些人來說,含糖量30%的巧克力還是很苦,因此製造商又加了一樣東西,大幅改變了巧克力的滋味。那東西就是牛奶。牛奶讓巧克力的乾澀感大幅降低,使可可嘗起來更溫和,於是巧克力的味道就變得更甜了。瑞士人於19世紀率先採用這個做法,在巧克力中加入了大量的雀巢奶粉。雀巢公司當時剛剛崛起,靠著把牛奶變成奶粉,把原本放不久也運不遠的生鮮食品,變成可以長期保存和長途運送的商品而嶄露頭角。巧克力和奶粉都能長久保存,結合在一起獲得了驚人的成功。

如今加入巧克力的牛奶各式各樣,所以世界各國的牛奶巧克力嘗起來才會差那麼多。美國使用的牛奶已經先用酶脫去了部分脂肪,使得巧克力帶有奶酪味,甚至有一點酸。英國則是在牛奶裡加糖,濃縮後再加到巧克力裡,創造出淡淡的焦糖味。歐洲依然使用奶粉,讓巧克力帶有鮮乳味和粉粉的口感。各國的口味都很難外銷。雖然全球化大行其道,各國民眾習慣和偏好的牛奶巧克力口味卻非常在地化,讓人相當意外。

不過,所有牛奶巧克力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牛奶在加入前幾乎都已經不含任何水分。這是因為巧克力粉有親水性,見水就吸,但吸了水就會脫去脂肪外膜,因為水和脂肪互不相溶。結果就是巧克力變成黏糊糊的,很像瑪雅人喝的巧克拉托魯。只要用水溶解巧克力做過醬汁的人,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最美好的滋味

許多人都嗜食巧克力,我也一樣,而原因不只是味道,還包括巧克力中含有的一些具有精神作用的物質,其中人們最熟悉的就是咖啡因。可可豆裡有少量咖啡因,而巧克力因為含有可可粉,所以也有咖啡因。另一種有精神作用的物質是可可鹼,和咖啡因一樣是興奮劑兼抗氧化劑,但對狗來說是劇毒。每年都有許多狗誤食巧克力而喪命,尤其是在復活節和聖誕假期。

可可鹼對人的效果溫和許多,而巧克力比起茶和咖啡,刺激度也小了許多,因此就算每天吃12條巧克力棒也只等於喝了一兩杯濃咖啡。巧克力還含有大麻素,吸食大麻會覺得亢奮就是因為這個化學物質。不過,巧克力裡的大麻素一樣含量很少。研究人員針對巧克力嗜食現象進行分析時也發現,沒有什麼證據支持嗜食巧克力跟這些物質有關。

於是,這留下另一個可以解釋巧克力上癮症的原因。不是化學效果,而是品嚐巧克力的感官經驗令人沉迷。巧克力和其他食物都不一樣。巧克力熔在口中時,那溫溫濃濃的巧克力醬會突然散發一股強烈複雜、又苦又甜的豐富味道。它不僅傳遞一種味道,更傳遞一種口感,令人放鬆與安心,同時又令人興奮,簡單說就是它滿足的不只是口欲。

絕妙的感官刺激

有些人說吃巧克力勝過接吻,科學家也真的做過實驗來測試這個說法有沒有根據。2007年,路易斯(David Lewis)博士領導的團隊徵求了幾對熱戀中的情侶,先測量情侶接吻時的腦部活動和心跳速率,再記錄他們分別吃巧克力時的腦部活動和心跳速率。結果發現,接吻雖然會讓心跳加速,效果卻不如吃巧克力那麼持久。研究還顯示巧克力開始在口中熔化時,大腦所有區域得到的刺激,比接吻帶來的亢奮還要強烈和持久。

雖然只有這一項研究,卻支持了前述的說法,也就是對許多人而言,吃巧克力的感覺比接吻還好。巧克力品牌更是大力推銷巧克力和強烈感官愉悅的關聯,其中最有名的或許是吉百利雪花(Cadbury's Flake)巧克力長年推出的電視廣告了。

我看過的第一支雪花巧克力廣告是一個女子正在泡澡,泡得很愉快。但我當時年紀太小,還無法體會泡澡的愉悅。對我來說,泡澡只是為了潔淨身體,而且通常很冷,因為我得等三個哥哥泡完了才能進去。

20世紀70年代能源昂貴,而且我們家的熱水常常不夠,只在爸媽准許我帶玩具船進浴室玩時,我才覺得泡澡很開心。廣告裡的女子沒有玩具船,只有一條雪花巧克力棒。但她每咬一口,就好像幸福洋溢,彷彿嘗到了最純粹的愉悅般。我發現我從不曾經歷過那種愉悅,在泡澡時更沒體會過。那則廣告深深打動了我和我哥哥,我們甚至要求母親讓我們在泡澡時吃巧克力,可惜她非但不為所動,還禁止我們看廣告。不過這命令完全無法執行,因為我們家根本沒電視,雪花巧克力廣告是在朋友家過夜時看到的。我直到後來才恍然大悟,她不准我們再看那則廣告不是由於洗澡時吃巧克力的緣故。

雪花巧克力的廣告從20世紀50年代一直延續至今,廣告裡永遠是一個女子一邊享受悠閒時光,一邊偷偷愉悅地品嚐雪花巧克力。巧克力棒的形狀與大小,還有廣告中女子充滿暗示意味的動作和陶醉的神情,即使沒有任何裸露畫面(完全只是暗示而已),還是引起觀眾強烈的警覺與憤怒。的確,只要到YouTube去看所有的雪花巧克力廣告,就會發現在暗示性上,早期比現在要強烈得多。不過,要求審查這些廣告的呼聲雖然得到了回應,廣告裡的信息卻還是傳遞出去了,而且似乎廣獲迴響。這或許更證明事實果真如此:對許多人來說,巧克力真的比性愛還棒。

20世紀60年代雪花巧克力廣告的女星唐娜‧埃文斯(Donna Evans)

在巧克力消費量最高的國家裡,瑞士名列第一,其次是奧地利、愛爾蘭、德國和挪威。事實上,巧克力消費量最高的前20個國家中,16個在歐洲北部。美國人喜歡用巧克力調味勝過直接吃巧克力棒,半數以上的美國人說他們喜歡巧克力飲料、巧克力蛋糕和巧克力餅乾勝過其他巧克力產品。既然大家都說巧克力比性愛還棒,我們很難不從上面的發現推出某些結論。但歐洲國家巧克力消費量極高其實還有另一種解釋,答案同樣和溫度有關。

巧克力含在口中要能迅速熔化,室溫必須稍低才行。若天氣太熱,巧克力不是在貨架上就熔了,就是得放進冰箱,結果適得其反:冷冰冰的巧克力還來不及熔化就被吞進肚子裡了。這或許可以解釋,位於熱帶的中美洲原住民雖然發明了巧克力,卻始終把它當成飲品,沒有做成固體的巧克力。

此外,固體巧克力暴露在20℃以上的高溫時,例如放在陽光下或車子裡,晶體結構就會徹底改變,而且效果立刻看得見,因為巧克力表面會「起白」,脂肪和糖會浮到表面形成白色結晶狀粉末,留下河流般的痕跡。

有潛力的健康食品

巧克力不僅能帶來純粹的愉悅,高糖含量及咖啡因和可可鹼的興奮效果也賦予巧克力另一個角色。有句廣告詞總結得好:「每天一條士力架,暢快工作、休息,而且玩耍不停歇。」法國人說:「累了嗎?來條士力架再上路!」德國人也說:「一條士力架,體力飽滿精神佳!」由於巧克力棒含糖量超過50%,脂肪超過30%,因此顯然能提供高濃縮的能量,立刻振奮精神。不過也因為這個道理,大量攝取巧克力到底健不健康也引來不少質疑。

首先,可可脂是飽和脂肪。這類脂肪會提高心臟病的風險。不過,進一步研究顯示,身體消化飽和脂肪時會把它轉成不飽和脂肪,而不飽和脂肪是良性的。此外,可可粒子含有多種抗氧化劑,但目前對於這些抗氧化劑在人體內的作用還不清楚。不過,哈佛大學做的控制對照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巧克力,固定食用少量黑巧克力能延長平均壽命。

原因目前還不知道,相關研究也正在進行。當然,食用過量只會造成肥胖,並抵消所有好處。總之,巧克力的功效還未有定論。但撇開攝取過量不談,專家已經不再認為巧克力有害健康,甚至覺得它有益健康。

因此,雖然離拿巧克力當藥或給孩子當學校營養午餐的時刻還早得很,但基於前述理由,巧克力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標準軍糧配給。巧克力能提供糖分以恢復活力,提供咖啡因和可可鹼來刺激大腦活動,補充大量活動所耗損的脂肪,而且它還可以保存數年。最後但也最具爭議的一點——它或許還能緩解性挫折。

我自己也很愛吃巧克力,每天下午和晚上都吃。這是因為我看太多雪花巧克力的廣告而被洗腦了,還是因為心理上對物質的依賴,或是我的北歐成長背景讓我有性壓抑的傾向,我不知道。但我寧可相信,是因為我真心敬佩它是人類製造技術的偉大發明。製作巧克力所需的技術之複雜與高明,絕對不下於鋼鐵和混凝土。人類憑著驚人的天才,把這個平淡無奇、味道令人作嘔的熱帶果實,變成冰冷、堅硬而易碎的固體,就為了讓它達成一件事:熔於口中,用溫暖、芬芳、苦中帶甜的滋味填滿我們的口腔,活化大腦的快樂中樞。科學對它的理解再多,還是無法用言語或方程式表露其萬一。我覺得巧克力就像一首詩,跟十四行詩一樣複雜與美好。這就是為什麼古希臘人會稱它為theobroma,因為巧克力確實恰如其名, theobroma的意思就是「神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