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如果科學可以這麼搞:以科學的名義回答最「搞」的奇葩問題 > 17.軍樂會令人有殺戮的慾望嗎? >

17.軍樂會令人有殺戮的慾望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和平主義者,但同時也是叛逆者。對於軍樂,他曾經說:「如果一個人可以在樂曲伴奏下的列隊遊行中得到某種樂趣,我鄙視這個人……他不值得擁有人類的大腦,因為脊髓就能讓他滿足(1)。」從音樂角度來講,喜歡或者不喜歡軍樂是件個人偏好的事兒。但是如果按愛因斯坦的說法,軍樂貌似對士兵來講有著幾乎機械性的作用。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是可以商討的。

在拼刺刀的時代,是不是戰場上笛子和鼓的聲音會鼓舞士兵讓他們刺得更狠呢?而在今天,坐在電腦屏幕前發射導彈的軍人是否要聽著電子舞曲(techno)來讓自己興奮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方面的研究,但這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當我們瞭解了在很多情況下音樂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之後。

我們還不至於說軍樂會讓士兵們進入催眠狀態,就像是《小笛手》(Le petit joueur de Fluteau(2))中的老鼠一樣跟著小笛手走到河邊淹死。但是我們確認的是——這點我們的看法與愛因斯坦相同——音樂影響行進步伐的節奏。如果讓一群走路的人聽到一段快節奏的音樂,他們會有加快步伐的趨勢(3)。在走路過程中,身體是跟著自然節奏走,大概是相當於腿和胳膊的運動節奏,還有心跳等……而在聽著音樂走路時,我們會潛意識地與聽到的音樂節拍同步。這只需要在生活中跳一次舞就可以明白。

音樂因此對人體有著機械效應,而我們並不能確認大腦是完全參與其中的,因此愛因斯坦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但是音樂的創作也不單純是為了閉上眼睛坐在沙發上從知性角度去欣賞的……愛因斯坦對軍樂的批判也適用於海員歌曲或者歐維涅圓舞曲或藍色奶酪產區的佈雷舞曲上。其實隨著電子音樂進入恍惚狀態或者是在重金屬音樂會上跳起Pogo舞,真不比跟著軍樂節奏參加列隊遊行需要更多的神經細胞。讓身體跟著音樂節奏而動吧,但為什麼按照愛因斯坦的說法,這是「令人鄙視」的呢?歷史學家威廉姆斯·H.麥克內爾倒不這麼看:「跳舞中或列隊行進中的人們更多的是處於一種孩童期意識的狀態,沒有自己與外界的區分,這種持續的節奏刺激會產生一種類似胎兒期的情感(4)。」

音樂可以對人類行動產生多種影響。有的好,有的不是太好。在一個快節奏的音樂環境下,運動員射門的成功率更高(5),賽車手開得更快(6),同時餐廳裡的客人也會吃得更快(正因如此,在快餐廳裡會通過音樂播放來加速客人的來來往往)。

但是音樂不僅僅會有機械效應,它也會提升智力表現。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們在聽類似迪斯尼的音樂時,他們做算術題的成功率會比那些在安靜環境下的孩子高(7)。古典音樂也會讓孩子們不是那麼吵鬧同時也沒那麼具有攻擊性。所以應該重新考慮學習環境了,不見得就必須是安靜的!

音樂的影響也在口中的唾液裡有所表現。聽音樂然後吐出唾液,在唾液中我們會發現皮質醇,這是種控制焦慮程度的激素。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的神經物理研究員斯特凡妮·卡勒法(Stephanie Khalfa)的研究證明聽柔美的音樂會降低皮質醇的水平(8),這也是心態平和的表現。但是她也給調查對像聽了電子舞曲,這時皮質醇的水平上升,這證明調查對象的焦慮程度上升……甚至包括那些喜歡電子舞曲的調查對象也是這樣。這種風格的音樂確實更多是以其刺激效果出名的,而不是放鬆,儘管如此,喜歡這種音樂的人並沒有因此而感到痛苦。

我們不知道電子舞曲是否殺死過人,但是搖滾樂曾經導致人死亡。其中最著名的是那些27歲便離世的搖滾樂手,被我們稱為「27俱樂部」的成員,他們有:吉姆·莫裡森(Jim Morrison)、科特·柯本(Kurt Cobain)、珍妮絲·喬普林(Janis Joplin)、吉米·亨德裡克斯(Jimmy Hendrix)——2011年,艾美·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又加入了這個俱樂部。這個俱樂部成為了偉大的傳奇。是否可以歸納出彈電吉他與27歲死亡有關聯呢?為了瞭解這點,統計學研究員們分析了從1956年到2007年間上千位搖滾音樂藝人的生平(9)。在這個時間段,大概71位音樂人過世,占約7%的比例。但是統計學家們沒有發現27歲與這些死亡的關聯。對於年輕的搖滾音樂人來講,這倒真是個好消息,他們不至於像吉姆·莫裡森或者亨德裡克斯一樣離世然後成為搖滾傳奇。但是這個好消息也還是需要再冷靜分析一下,因為結果也表明搖滾音樂人還是很容易過早離世的。準確地說,研究表明32歲是個死亡高峰期,特別是在20~30歲之間的過早死亡率這點,搖滾音樂人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兩到三倍。一般來說(除非有證據)演奏軍樂並不是特別危險,我們就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搖滾樂要比軍樂殺人多。愛因斯坦肯定是不知道這點的。

愛因斯坦討厭軍樂,實際上是他厭惡軍隊,甚至認為「是最差的組群」。話說回來,在搖滾音樂會上也是有組群特徵的,只是與那些被同步的「機器人」閱兵列隊行走的差異在於參加音樂會的人是去跳舞。這點有可能會討愛因斯坦喜歡。

————————————————————

(1)Einstein A.,Comment je vois le monde《我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Flammarion,2009.

(2)譯者註:德國格林童話中的一節,故事發生在1284年,在德國一個名叫哈默爾恩(Hameln)的村落,那裡鼠滿為患。某一天來了一個外地人自稱是捕鼠能手,村民向他許諾,能除去鼠患的話會給付重酬。於是他吹起笛子,鼠群聞聲隨行,被誘至威悉河淹死。事成後,村民違反諾言不付酬勞,吹笛人憤而離去。數周後,正當村民在教堂聚集之時,吹笛人回來吹起笛子,孩子們聞聲隨行,被誘至一個山洞內,困在洞中而死。

(3)Styns F. et al.,「Walking on music」《隨著音樂走》,Human Movement Science,26,2007.

(4)McNeill W.H.,「Keeping together in time」《適時在一起》,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Pates J. et al.,「Effects of asynchronous music on flow states and shooting performance among netball players」《異步(背景)音樂對投球手流暢狀態和投球表現的影響》,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4,2003.

(6)Brodsky W.,「The effects of music tempo on simulated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vehicular control」《音樂節奏對模擬駕駛性能及車輛控制的影響》,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F,4,2002.

(7)Hallam S. et al.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music on primary school pupils\' task performance」《背景音樂對小學生作業績效的影響》,Educational Studies,28,2,2002.

(8)Khalfa S.,「Effects of relaxing music on salivary cortisol level after psychological stress」《心理應激後聽放鬆的音樂對唾液皮質醇水平的影響》,Annals of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999,2003.

(9)Wolkewitz M.,「Is 27 really a dangerous age for famous musicians?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27歲對於著名音樂人是否真是個危險年齡?回顧性隊列研究》,British Medical Journal,343:d77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