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一萬年的爆發:文明如何加速人類進化 > 「大爆炸」 >

「大爆炸」

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家理查德·克萊因(Richard Klein)認為:「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行為展現出考古學記錄上有可能顯示的最根本的轉變,摒棄了那些考古學能探測到的早期發展的人類特徵。」[3]

他不是在開玩笑。考古學記錄顯示舊石器時代晚期,或說舊石器時代的最後階段,和此前的任何時期都有本質的不同;現代人類在距今三四萬年前取代尼安德特人,這一階段是前者造就的。隨著現代人類在歐洲出現,創新遍地開花。

許多標誌著這一「偉大躍進」的特徵都讓人印象深刻,包括巖畫、雕刻、珠寶和大大改進的工具和武器。其中一些為人類群體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變,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是,這些特徵顯示了人類發明創造能力非凡的增長。

更重要的是,這些創新表明深刻的社會和文化變革正在發生。我們開發出新的工具的同時也發展出新的社會組織:這個時期的長矛尖端和刮削器通常是由幾百英里以外的材料製作的,這些材料必然是通過貿易和交換取得的。在此之前,工具幾乎全是用本土材料製作的。我們同時也看到文化差異的開端,工具和武器開始呈現出不同區域的式樣。

在這個階段,人類(無論如何至少是他們中的一部分)和他們即便是兩萬年前的祖先的行為有很大不同。創新的火花把他們帶向各個不同的新方向。我們不是說隨便一個張三、李四都是創造者,但至少有些人在提供一些新想法,而且可能是比之前時期多100倍地提供新想法。問題很自然是:為什麼?看起來好像不是說當一個起源於非洲的現代人類(在解剖學上算是現代人的祖先)本身就足夠去引發這個改變。在澳大利亞我們就沒有發現這樣的革新浪潮。在非洲一定發生了什麼重要的、基因上的改變,使得現代人類能夠走出非洲,並取代其他古老的智人種類。行為上完全的現代化也並非同時在所有地方發生,因此明顯地還涉及更多方面的變革。所以,成為「解剖學上現代」的人類對於完全的人類行為現代化來說只是一個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一般來說,行為必須有身體的基礎:生物特徵劃定了文化的範圍,因此不管那些騙人的圖畫怎麼宣傳,你不可能教一隻狗玩撲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早在伊米亞間冰期(大約125000年前的間冰期),人類的生物特徵還不足以發展出農業。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在伊米亞間冰期產生出農業,但在全新世(開始於1萬年前)的最近一次間冰期以來,至少有七次獨立的農業發展。不僅如此,在伊米亞間冰期,生物特徵甚至不允許解剖學上現代的人類從非洲遷徙到更涼爽的地帶。當時出於某種原因,生物特徵限制了人類製造出投槍或弓箭,或縫衣作畫,儘管這些在現今的狩獵兼採集者群體中是再日常不過且被高度重視的事情。那時的人類與現在不同,在生物特徵上非常不同。

遺傳改變使得在公元前4萬年的人類能發展出一些在公元前10萬年無法實現的進步。同時,其他一些遺傳改變可能是之後文化發展的必要先決條件。這裡我們認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發生的劇烈文化變革,常被稱作「人類革命」「文化爆炸」或者(我們最喜歡的)「大爆炸」,主要是由生物特徵的改變引起的。

這不是我們發明的理論。理查德·克萊因曾說過,基因突變肯定是文化複雜度突然劇增的原因。[4]我們對他的觀點的主旨完全同意,只不過我們相信這樣劇烈的變化很可能牽涉大量的基因,因此應該有一種機制導致了這種罕見的遺傳劇變。事實上,我們的確知道這樣一種機制,以及讓這種機制恰好在人類革命的時段發生的必要條件。

更新與進步

那麼,舊石器時代晚期到底有什麼創新,使得人們稱之為革新變化的時代呢?首先,我們發現了新的工具,以新材料通過多個精細步驟製造。現代人類仍然使用石頭,雖然他們的製造工藝已經變得更複雜和高效;但跟尼安德特人不同的是,他們還經常使用骨頭和象牙。他們還使用從遙遠地區開採的特定種類的高質量石材,有時甚至出產自數百英里之外的地域,顯示出貿易的跡象。出現了新式的輕便、高速武器,例如標槍、投擲鏢,最終發展出弓箭。這些遠程武器在獵殺大型獵物的時候,比起用從前獵人們的長矛更為安全。這個時期現代人類留下來的骨架不像尼安德特人的那麼殘破;這些武器無疑也被用於戰爭和防禦,但它們主要還是用來狩獵,帶來的好處包括豐富了現代人類的食物來源。

現代人類不僅像祖先一樣捕獵大型野獸,還會抓小動物和魚類。這種更多樣化的食譜(也許還有更安全的狩獵方式)帶來了更大的人口密度,這一時期的考古遺址中,現代人類留下的要比尼安德特人的多出好幾倍。現代人類會使用新發明的工具比如魚鉤、漁網和多個倒鉤的魚叉來抓魚。漁網見證了另一項技術革新,即用植物纖維製造籃子、織物、繩索以及漁網和羅網。

現代人類發明出保存食物的新方法,比如在永久凍土裡挖掘乾燥架和坑當作天然冰箱。他們比祖先更加高效地利用火,建造帶有管道以更好通風的爐子,並開始把石頭燒熱來烹調食物。火還被用於其他更專門的目的,比如燈和陶像製造。

墓葬(有意的、有清晰證據作為儀式的墓葬)同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變得更為普遍。遺體通常有陪葬品相伴,包括工具、貝殼、個人的首飾,以及赭石。有時候,製作那些陪葬品需要耗費相當的人力。在莫斯科附近的索米爾,有些遺體穿著綴滿數千顆象牙珠的衣服下葬,每一件都要費好幾年的人工才能製成。這些物證顯示了社會階層分化出首領和平民。這些複雜的墓葬跟尼安德特人的墓葬形成強烈對比,後者沒有任何儀式性的跡象。我們在尼安德特人的墳墓裡找不到武器或飾品。可能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埋葬不過是把令人不快的屍體處理掉的辦法,而不是一種儀式,就像把死掉的金魚倒進廁所裡沖走。

現代人類開始建造比以前大型得多的遮蔽結構。在現今捷克境內的下維斯特尼采,考古學家發現五處建築的遺址,均用猛犸象骨、石灰岩塊建造,還打下了樁基,最大的一處建築覆蓋超過1000平方英尺(約93平方米)的面積。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石灰岩洞等自然的遮蔽所稀缺,我們發現大量使用猛犸象骨建造的居所。建造這些房子肯定很費時費力:一處這種建築使用了將近23噸的猛犸象骨。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舊石器時代晚期最令人驚異的變化是藝術的誕生。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巖洞壁畫,主要發現於法國和西班牙。壁畫的典型形象包括野牛、鹿和原牛等大型動物,但有時也出現獅子、熊和鬣狗等掠食者。這些用炭黑或赭石顏料描繪的壁畫通常寫實地勾畫出動物形象。人類的形象雖然出現得也很早,卻顯得頗為奇特。

真正意義上的雕像首次出現也是在這個時期。最著名的一類「維納斯」女像,例如出名的「維倫多夫的維納斯」裸像,也許是原始的便攜色情圖像。研究者在下維斯特尼采發現了約29000年前的陶俑,遠遠早於世界其他地區發明陶器燒製技術的時間。

拉斯科洞窟壁畫,約公元前14000年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藝術比起現代人類走出非洲以前製造的第一批象徵物件,有了質的飛躍:試比較在南非布隆伯斯巖洞發現的公元前75000年左右的刻紋赭石[5](代表在非洲發現的現代人類擴張前最複雜的象徵物件)和在德國發現的公元前30000年左右的猛犸象牙制獅頭人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