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一萬年的爆發:文明如何加速人類進化 > 冰期以後 >

冰期以後

冰期在11500年前結束(或至少是暫停了)。冰期結束引起了世界許多地區劇烈的環境變化,尤其在北半球。美國西南部變得更溫暖乾燥,直到成為今天的沙漠,其間石炭酸灌木出現。它原產阿根廷,很可能候鳥遷徙時把它的種子帶到了北方。得益於它帶樹脂塗層的葉子,能餓死競爭植物的密集側根,以及深入15英尺(約4.6米)地下的主根,它在沙漠繁衍興旺。許多昆蟲目前住在石炭酸灌木叢,其中一些已經特異到不能吃別的東西了。石炭酸灌木竹節蟲看起來跟這灌木的莖一模一樣,還有一種蚱蜢,甚至長出了像樹脂光澤的銀色斑塊來模仿樹葉。所有這些專門生長在石炭酸灌木叢的昆蟲祖先都來自北美而不是南美,所以它們所有的專門化的特徵都是過去1萬年間出現的。[6]

這次冰期的結束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1英里厚的大陸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了幾百英尺。由於海平面上升,一些山區變成了島嶼,隔離了小群體的各類物種。這些島太小,所以大型肉食動物無法生存,而它們的缺席使體形巨大所得的收益消失了。相反,小型象比大型像有優勢,大概因為它們需要更少的食物和繁殖更加頻繁。在僅僅5000年間,大象就變小了很多,從12英尺(約3.7米)的原始高度變成僅僅3英尺(約0.9米)。值得注意的是大象每一代成長時間大約20年,與人類相似。

但光是變小在進化史上還算不上劇烈。事實上,約翰·圖比(John Tooby)和勒達·考斯米德斯(Leda Cosmides,現代進化心理學的兩位奠基者)曾說:「鑒於一代人的時間很長,以及事實上農業只佔人屬演化歷史的不到1%時間,我們不太可能已經演化出對農業(或工業)生活方式的複雜適應。」[7]複雜適應性是對生殖適應有利的一種性質,涉及許多基因的協同運作。這就意味著人類在冰期以後的時間範圍內不可能演化出翅膀、第三隻眼睛或其他新的、真正複雜的適應性行為。圖比和考斯米德斯另有論述說,因此人類群體之間不可能存在深層心理差異。

我們認為以上關於新的複雜適應的演化的論述是正確的,但它低估了涉及一個或少數基因改變的簡單適應的重要性。它得出的人類實際上都是一樣的結論毫無根據。我們將指出,人類不僅以一個很快的速度演化,而且不同的人類群體演化的過程是不同的。隨著時間推移,當群體間的差別一直積累,人與人之間也變得越來越不一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