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越弱越暗越美麗 > 物種大滅絕:過去和未來 >

物種大滅絕:過去和未來

最近幾年災難頻繁發生,地震、海嘯、大乾旱。尤其是在中國發生的兩次地震破壞極大,讓人們開始疑神疑鬼,配合好萊塢「科幻大片」《2012》,許多人真的覺得大災難即將臨頭,也許是2012,也許是不遠的將來的另一個年份。甚至連牛頓研究《聖經》得出的數字2060都再次被人們翻出來炒冷飯。

從很長的時間尺度上來看,大災難,大到和六千五百萬年前使得恐龍徹底滅絕的那場被稱為K-T滅絕事件(白堊紀第三紀物種滅絕)一樣的災難在未來都有可能發生,那時可能是《2012》中的大洪水淹沒整個地球,也可能是核冬天的降臨,也可能是火山爆發引起的玄武岩熔漿的大面積覆蓋,特別是最後一項,地球上至少發生過11次。

物種滅絕自地球上存在生物以來發生過很多次,有規模大的,也有規模小的。最大的物種滅絕有五次。上一次,六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末,恐龍滅絕,75%的物種滅絕,但恐龍的滅絕給哺乳動物的發展帶來了機會;再上一次,兩億五百萬年前,三疊紀到侏羅紀之間,48%屬滅絕,包括祖龍和獸孔目,大多數兩棲動物滅亡,而恐龍得到發展的空間;兩億五千一百萬年前,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這是最大的一次滅絕事件,又叫大滅絕,83%屬滅絕,含有脊椎動物、昆蟲和植物;三億七千萬年前,晚期泥盆紀滅絕事件,70%種滅絕,可能持續了兩千萬年;四億五千萬年前,奧陶紀和志留紀滅絕事件,57%屬滅絕。

對我們來說,最有名的滅絕事件是白堊紀第三紀物種滅絕,這次物種滅絕和人類最終出現有直接關係。恐龍完全消失,哺乳動物得以大發展。所以,物種滅絕看上去非常可怕,卻也是生物進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地質上,在白堊紀與第三紀的地層之間,有一層含銥的黏土層叫K-T界線,恐龍的化石只能在這個界線的下面發現。這次滅絕事件很可能是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也可能是長時間的火山爆發引起的,或者兩者並存,前者是引起後者發生的原因。小行星撞擊使得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改變地球的生態環境和食物鏈。雜食性、食蟲性以及食腐動物在這次滅絕事件中存活多,說明它們較少受到食物鏈被破壞的影響。在這次事件發生之前,哺乳類動物體型大多很小,接近老鼠的大小,這是它們得以存活的原因之一。

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中的最大的一次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地球上70%的陸地脊椎動物消失,96%的海洋生物消失,昆蟲大量滅絕。造成這次超大規模滅絕的原因可能是缺氧。導致事件發生的原因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或連續火山爆發,或海平面變化。

前面已經談到一起物種滅絕事件的一些原因。還有更多的理論。將所有這些理論歸納一下,計有:1.熔岩洪水大面積覆蓋地球表面,這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這會引起食物鏈的崩潰,二氧化碳的產生會引起全球變暖;2.海平面發生變化,海退會造成大陸架的部分消失,使得棲息在大陸架上的海洋生物消失,海退也會造成氣候變遷,使得全球氣溫上升,有證據表明五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中存在海退;3.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的後果是引起火山爆發、酸雨、森林大火,所有這些都會導致食物鏈崩潰,大多數古生物學家同意白堊紀第三紀物種滅絕中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4.長期的全球變冷或全球變暖;5.銀河系中的超新星或伽馬暴爆發,這些天體的能量極大,如果爆發發生在銀河系內,將會完全改變地球上的溫度,破壞臭氧層,例如,一顆六千光年以內的伽馬暴的輻射足以做到這一點。還有很多其他可能,就不一一列舉了。

物理學家對毀滅原因的研究做了很多貢獻。例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因發現很多基本粒子共振態獲獎)和他的兒子以及其他一些物理學家研究了K-T地層,發現銥的含量超過正常標準,類似銥這些元素叫親鐵元素,大部分沉入地核。為什麼在K-T地層中銥的含量如此豐富?他們推測,在一億六千萬年前,一顆直徑160千米的叫巴普提斯蒂娜的小行星被另一顆小行星撞碎,一些碎片進入地球公轉軌道,其中一個直徑10千米的碎片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撞擊了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這次撞擊造成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遮蔽陽光達一年之久,接下來的一系列後果導致植物消失,使得食草類動物和掠食性動物滅亡。

另一組物理學家,包括皮特·赫特(Piet Hut)、馬克·戴維斯(Marc Davis)覺得,最近十次物種滅絕明顯帶有週期性,週期是兩千六百萬年。他們提出一種叫「死亡之星」的理論,在該理論中,太陽有一顆遙遠的伴星,叫Nemesis(希臘復仇女神的名字)。這顆伴星距離太陽大約一光年遠,這個距離和太陽系中的彗星雲最遠的距離差不多。伴星圍繞太陽運動,週期大約是兩千六百萬年。每當這顆伴星運行到它的近日點時,由於引力的作用,彗星雲受到很大影響,一些彗星和小行星進入內行星系統,造成撞擊地球事件大量增加。

死亡之星理論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證據支持,例如過去四億年內月球環形山的形成率似乎支持這個理論。這個理論也遭到理論上的挑戰,例如,如果它的軌道有一光年之大,那麼軌道一定受到附近的恆星的影響變成不穩定,或者軌道的週期性出現問題。而數值計算表明,沒有這些問題。

物種毀滅事件的地理、氣候原因也許是複雜的,但背後肯定會有令人驚奇的物理或天文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