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AI·未來 > 結束語 現在已是未來 >

結束語 現在已是未來

2005年6月12日,史蒂夫·喬布斯登上斯坦福大學講台,發表了一場令人難忘的演講。他回顧了自己曲折的職業生涯——從大學輟學到創立蘋果公司,從被蘋果公司掃地出門到創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再到10年之後滿載著榮耀返回蘋果公司。面對台下雄心勃勃、想盡快走上人生巔峰的斯坦福畢業生們,喬布斯建議他們未必要預先規劃好人生和事業。

喬布斯告訴在座的學生:「(人生是由無數轉折點組成的)你在向前展望時不可能將這些轉折點串聯起來,只能在回顧時將點點滴滴聯繫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點在未來都可能聯結起來。」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喬布斯的人生智慧引起了我的共鳴,如今更是感同身受。在動手寫這本書之前,我回顧了自己40年來經歷的學習、成長以及各項發展上的轉折點。從人工智能科研人員、企業高管到風險投資人和暢銷書作者,最後又成了癌症的倖存者。這段人生旅程觸及了一些既全球化又非常私人的問題,如人工智能的崛起,幾個被我稱為「家」的地方之間的命運糾纏,以及我如何從「鐵人」般的工作狂進化為更懂得愛的父親、丈夫和「人」。

這些經歷結合起來,構成了向未來前進的指南針,塑造了我對全球人工智能前景的看法。我在科技與商業方面的經驗,讓我對人工智能將如何在中國和美國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突然間得知患癌症的消息,讓我意識到我們必須善於利用這些科技,打造一個有人情味、充滿關愛的社會。而浸染東、西方的不同文化,使我深諳共同進步的價值,以及超越國界相互理解的必要性。

沒有軍備競賽,這是我們共同的未來

關於全球的人工智能發展,很容易令人聯想到軍備競賽與零和博弈。許多人將今天的「人工智能競賽」比作20世紀60年代的太空競賽(1),甚至是與創造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冷戰」相比(2)。我們用「AI·未來」作為書名,主要是提醒大家關注人工智能對當下和未來的影響,科技目前的發展程度,以及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列舉中、美兩個領先國家的人工智能的快速進展,並不是要彰顯兩國在科技上的「軍備優勢」,只是為了說明現在已是未來,我們要理解人工智能,善加利用人工智能,做好準備迎接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對「人工智能競賽」這個詞的狹隘理解可能會妨礙我們共同規劃和塑造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社會。因為競賽只有一個贏家,如中國得勝,美國必遭損失;反之亦然。零和博弈沒有共同進步、一起繁榮發展的理念,只有不計代價追求勝利的執念。

我認為,這不是新的「冷戰」。人工智能確實可以應用在軍事領域,但它真正的價值不在於毀滅,而在於創造。如果能正確認識人工智能的價值,併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它必然能夠幫助人類創造前所未有的經濟價值和繁榮景象。比起「冷戰」,目前的人工智能熱潮與工業革命或電力的發明更相似。毫無疑問,中國和美國公司會互相角力,看誰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提高生產力。但是,它們並不試圖征服其他國家。谷歌在全球推廣TensorFlow技術,或者阿里巴巴在吉隆坡推行「城市大腦」計劃,都更像是當年蒸汽機和燈泡的出口,而不是全球軍備競賽的發令槍聲。

仔細觀察科技的長期影響,我們會發現一個發人深省的現實——未來幾十年,人工智能對人類最大的衝擊不在於軍備競賽,而在於就業市場和社會體系。單是認識到眼前即將到來的重大社會與經濟動盪,就應該讓我們放低姿態,讓我們把人類的競爭本能,變成共同尋求克服嚴峻挑戰的合作心態,因為到人工智能的衝擊來臨之時,所有人的命運都是一體的。

做好準備,迎接未來

鑒於全世界都已認識到人工智能的創造力與衝擊力,我們必須相互支持。美國和中國將會率先使大量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帶動全球經濟的發展,其他國家也會對未來更廣泛的社會演變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無論哪個國家,都無法獨自解決眼前錯綜複雜的問題,但如果同心協力,我相信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可以推動對教育的改革、在文化價值觀上進行調整,以及轉變我們對人類發展、隱私和管理的認識。

舉例來說,在改革教育體系時,我們可以向韓國學習。韓國推行的資優教育計劃,旨在為國家培養頂級科技人才。這種方法可以創造大量物質資源,以達到惠及全社會的物質繁榮。全球的學校還可以從美國的社交與情感教育實驗(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中吸取經驗,教給學生在未來「以人為本」的崗位上所需的至關重要的技能,協助打造關愛型社會。

在學習如何調整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方面,我們應當參考瑞士和日本的工匠文化。瑞士和日本追求完美的精神,將日常工作昇華為追求藝術和追求極致的活動。同時,加拿大和荷蘭充滿活力的志願者文化,將我們對「工作」的傳統理念做了新的詮釋——工作可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在照顧長輩和管理人口眾多的家族方面,中國文化可以作為智慧源泉。我們應該將公共政策與個人價值融合在一起,花點兒時間研究如何重新定義衡量方法,比如不丹所追求的「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最後,在權衡數據隱私、數字化壟斷、網絡安全和算法偏差這些棘手的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歐洲國家、美國和中國監管機構採用的不同方法,學到許多有用的經驗。歐洲國家選擇了強硬的反壟斷方式(比如對谷歌罰款,GDPR從科技公司手中奪回數據的控制權);中國和美國卻給予了企業更大的餘地,先讓技術與市場發展,不到必要時刻,不對市場做過多的干預。這些方法有的重視隱私多過科技進步,有的則相反。想要利用人工智能創建我們理想中的社會,就要追蹤這些政策在不同區域的實際影響,並對管制人工智能的各種方案保持開放的心態。

人人都是撰寫者

每天被人工智能的新聞刷屏,很容易讓人覺得人類對自己的命運失去了控制。關於「機器人大軍」的來臨和失業人員變為「無用階級」的預言,不時在我們腦海裡縈繞,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類在面對「全能」科技時強烈的無力感。這些末世預言確實含有幾分對人工智能潛力的事實描述,但它們主要描繪的無力感卻掩蓋了一個重點:人工智能未來如何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類如何採取行動。

在人類與人工智能的故事中,我們不能被動地旁觀,每個人都應該是撰寫者。也就是說,我們選擇重視哪些價值理念,在未來這些理念就會變成應驗的預言。如果我們告訴自己,人類的價值僅僅在於經濟貢獻,我們也會遵循這一理念行事。之後,機器就會在大部分工作場所取代人類,人類社會甚至最終將淪落為郝景芳在《北京折疊》中幻想的扭曲世界:一個將人分為「有用」階層和「無用」階層的社會。

但這並不是必然的結局。

這種反烏托邦的思維是基於我們多年信奉的工業時代價值觀(僅僅用產生的經濟效益來衡量個人價值)。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不是僅僅為了埋頭苦幹,不斷做那些重複性的工作。我們不需要只為了積累財富而忙碌一生,最終在過世後把財富傳給下一代,然後讓他們重複這一過程。

如果我們相信生命的意義遠不止物質上的盲目追逐,那麼人工智能就有可能幫助我們揭開更深層次的意義。

忘記優化,珍愛彼此

當我在1983年踏足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時,我天真地把我的「哲學」寫入了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項目的申請信中。我將人工智能描述為「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述、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過程的詮釋,以及對人類智力的理解。人工智能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步……」這算是當時該領域浪漫主義觀念的精華版,激勵我不斷拓展人工智能的能力和人類知識的界限。

35年後的今天,我的年紀增長了不少,智慧多少也跟著增長了一些,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創造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經能夠在許多任務上模擬乃至超過人類。作為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對這些成就我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如果起初的目標是真正地理解我自己和其他人,那麼這幾十年我們其實是走錯了方向——若要理解人的獨特性和神奇的地方,我們需要學習的不是人的大腦,而是人的心。

我用了太長時間才領悟了這個道理。成年之後,我絕大部分時間都執著於工作,努力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為此,我把大腦轉變為精密調整過的算法,之後在各國奔走,瘋狂工作,從未意識到在家人、朋友和愛人心中潛藏著更有意義、有人性的東西。直到我被診斷出癌症,家人用無私的愛,讓我重新審視了過去,明白了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根本差異是什麼。

這個過程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兜了一圈,又回到了我大學時代最初的目標:用人工智能來理解人類的本質。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自己,不是因為人工智能理解了人腦的運作原理,而是因為人工智能解放了我們,讓我們不再一味追求優化,進而可以聚焦在真正使我們成為人類的東西上——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人類全體的努力以及有意識的選擇。還好,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自己的目標,這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打破階級和國界的藩籬,共同撰寫人類和人工智能故事的結局。讓我們選擇讓機器當機器、人類當人類吧!我相信,人工智能的到來,是為了幫助人類從乏味、無趣的例行性工作中獲得解放,並且推動我們思考人何以為人,以及人生在世的意義。


(1) 約翰·艾倫,阿米爾·侯賽因:《下一場科技競賽將聚焦人工智能》,《外交政策》,2017年11月3日,https://www.xinhuanet.com/asia/2017-11/10/c_129737309.htm,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7/11/03/the-next-space-race-is-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americais-losing-to-china/。

(2) Zachary Cohen, 「US Risks Lo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ms Race to China and Russia」, CNN, November 29, 2017, https://www.cnn.com/2017/11/29/politics/us-militaryartificial-intelligence-russia-china/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