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工智能的進化 > 自動化是好是壞? >

自動化是好是壞?

自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普及以來,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自動化。隨著計算機和機器人變得越發智能,它們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原本要靠人工完成的工作。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當人類勞動在社會商品和服務中所佔的比例不斷減少時,我們的財富該如何分配?雖然我意識到這是個嚴肅的問題,但我認為它更涉及政治,而非技術,因為答案取決於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如果社會商品和服務都是每天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依然會面臨同樣的困擾。)

但無論如何,這個嚴肅的問題需要謹慎對待。人類的自我價值主要取決於我們為提供產品和服務而做出的貢獻,並由我們借此獲得的工資來體現。如果因為自動化或其他原因,社會不再需要我們工作做出的貢獻,那麼我們就要依靠其他途徑實現自我價值。很多人能夠適應這一轉變,他們通過投身慈善事業、不斷學習充電、參加藝術活動、尋找興趣愛好等途徑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失業是無法忍受的。

此外,如果勞動及收入在人類生活中只佔很小的份額,那該根據什麼來分配商品和服務呢?在一個大範圍失業的社會當中,該如何分配呢?可以想像,在烏托邦社會中,機器承擔所有工作,人類可以坐享其成,互不相爭,但這並不現實。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強烈拒絕平均主義,人們並不滿足於僅得到所需的商品和服務,總是還想更進一步,比有些人更優越。

千百年來,每個國家的國王和王后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奴隸和農奴則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人們對此默然接受。時至今日,出身依然是決定你能得到多少財富的決定性因素:預測你未來地位和財富的最佳指標就是你的父母(因此投胎要謹慎,當然這是句玩笑話)。但是如果到了未來,人們不再需要就業,那是不是又要靠出身決定一生了?

當然,一個無須工作的社會也會有多種運行方式,但是我們暫時還遠未能對其進行理性分析。在現代西方社會中,人們更不願去思考這些問題。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曾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世間並沒有社會,只有個體的男人和女人,只有家庭。」在這種態度下,做出任何理性的改變都困難重重。即使如限制貧富差距擴大這樣相對簡單的事情,我們也力不從心。我們似乎不願主動作為,謀求改變,而更願被市場的力量和富人的利益牽著鼻子,走到哪兒是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