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工智能的進化 > 我們從中得到的經驗 >

我們從中得到的經驗

回到本章的要點,觀點很明確:在沒有專門訓練的前提下,會說英語的普通成年人也可以輕鬆地回答上文中的威諾格拉德模式問題。

在這個人為設置的環境中,這就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就是我們的智能行為需要解釋的內容!

作為科學家,我們可以認為這種行為是像重力或光合作用一樣的自然現象。但我們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解釋人類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顯然,人們不僅僅要回想起他們聽到或讀過的東西。就像鱷魚問題一樣,答案不會出現在任何文本中。而且人們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來偽造這些行為嗎?也許,這種問題的兩個版本中的一字之差使這種可能性降到更低。(更多相關信息,請參閱第7章中的相關內容。)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上文中提到的「泡沫聚苯乙烯塑料/鋼」問題。我們可能會考慮把問題中的「泡沫聚苯乙烯塑料」和「鋼」等特殊詞語換成其他詞語。如果特殊詞是「花崗岩」,替代詞就是「大球」;如果特殊詞是「輕木」,替代詞就是「桌子」,等等。但假設我們要在這個問題上使用一個完全未知的詞語:

大球從桌上墜落,因為它是由「kappanium」製成的。(The large ball crashed right through the table because it was made of kappanium.)

什麼是由kappanium製成的?

‧ 大球

‧ 桌子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正確」的答案:被試者不應偏愛某個答案。但如果我們進一步假設:我們已經提前告知了被試者有關kappanium的信息:

它是陶氏化學公司的產品。

它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綠色和藍色的品種。

它的98%是空氣,這使得它輕巧易浮。

它是由瑞典發明家卡爾·喬治·蒙特斯(Carl Georg Munters)首次發現的。

有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發問了:在瞭解這些相關資料的過程中,被試者何時能夠猜到正確答案?很明顯,只看第三條信息就可以了,因為它包含的信息最重要。但更普遍的情況是,人們得到正確的答案(泡沫塑料)是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第三條事實。(上述四個事實都是從維基百科中「泡沫塑料」的頁面提取的。)這種背景知識至關重要。沒有它,被試者的行為反應會完全不同。

所以,這帶我們回到了上一章中關於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討論。我們從這裡得到的經驗教訓也是一樣的:為了瞭解人類如何做出特定形式的智慧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威諾格拉德模式測試的按鈕行為進行測試。而我們關注的重點也應當放在他們完成任務時所使用的背景知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