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 > 再版後記 >

再版後記

本書第一次版權引進,是1998年的時候,是作為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著名科普叢書——《第一推動叢書》中的一本。該書在美國的第一版見刊於1994年,4年之後,因其內容的新穎性、前沿性和高瞻性被我們發掘出版,推薦給國內讀者。出版後不久,版權有效期一過,即被國內另外一家出版社簽走了版權重新出版。時隔19年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重新獲得版權,再版該書。是什麼原因使我們出版社以及同行對此書如此珍視,一而再,再而三地搶購版權爭相出版?

書名《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實在是通俗得不能再通俗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國內曾經氾濫成災、東抄西湊的一大批保健類圖書,出版管理部門曾為這些「保健書」傷透腦筋,專門發文限制此類圖書的出版。在即將推出新版《我們為什麼會生病》之前,我們拿1999年版《我們為什麼會生病》給一些老年人、中年人讀(其中有些人曾讀過諸如《不生病的智慧》等圖書),算是「前期市場調研」。然而讀者反應平平,紛紛表示缺少閱讀「獲得感」。一位老奶奶告訴我們,這書寫了些什麼她沒看明白,沒告訴她糖尿病的日常起居要注意什麼?要怎麼吃藥和治療?作為編輯,我們的心裡真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難過和焦慮。這種難過與焦慮並不是因為這本書可能會不受讀者歡迎不好銷售,而是因為這本書所介紹的一些新的醫學科學理念和成果與傳統診病治病模式思維相差太大,容易被誤解,甚至被排斥。這些接受閱讀試驗和調查的讀者的拒斥性反應,反而更加堅定了我們要推出這本書的想法和信心。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以演化生物學的觀點來理解人類疾病的起因。演化源自於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再版書將1999年版本中的「進化」一詞換成「演化」,其涵義更為中肯。實際上,達爾文向我們揭示的物種演變並不是朝一個理想的概念或模型前進,而是不斷修補自己來適應周圍的環境。生物演化論的核心觀念之一是「自然選擇」,而「適應」則是自然選擇的核心機制。本書的基礎理論依據就是「自然選擇——適應」,其中心思想有三。

一是人體對於病毒病菌的入侵即使不用醫治也是可以逐漸適應並產生免疫力的。早期的蠻荒時代,醫學不發達時,人類對於疾病束手無策,只能聽天由命。一次大的瘟疫流行過後,存活下來的人就是產生了抗體的適應者,他們繁衍的後代也同樣具有抗體——免疫力,相同的瘟疫便不再能傷害到這些人。這就是現代預防醫學的基本概念,接種疫苗就是由此衍生出的革命突破,比如種牛痘,比如預防小兒麻痺症注射等等。本書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適應性反應。即在與病毒病菌的對抗與適應過程中,人體會有一些症狀反應,最常見的如身體某些部位的疼痛,發熱、咳嗽、流涕等等。有人錯誤地認為,只要給藥或注射以止痛、退熱、止咳、止涕等,病就治好了。而事實上,這些得病後的體征很多情況下是人體的免疫反應,是減輕和擊退病毒病菌的過程,如果給藥讓這些症狀消失,對人體會產生副作用,延長得病時間,抑制人體免疫機制的反應且對藥物產生依賴。因此,演化醫學的視角可以幫助理解疾病發生的過程,更審慎的用藥,關鍵是準確診斷病情,精準治療。

二是病毒病菌也可以適應人體產生的免疫力以及新環境而變異出新的品種來攻擊人類。最常見的例子是感冒病毒,人的一生總要感冒很多次,而每一次感冒都是新的變種病毒作孽。此外,抗生素的濫用「選擇」出了更強的耐藥菌。據2017年的一則新聞報道,已經有一種超級耐藥菌,目前任何抗生素對它都不起作用。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濫用藥物對於人體的免疫機制具有抑制甚至是掐斷的破壞性作用。

三是人體對於生存環境的快速變化的適應滯後。人類的身體設計與構造是為了適應蠻荒時代,那種危機四伏,終日奔波勞作,吃了上頓找下頓的艱難生存環境。

而我們的聰明才智、科學技術、創造發明快速改變自身的生存環境,使我們豐衣足食,安逸疏懶。在這種優渥環境中,人體過去常用的一些基本功能停用了,而新的,像烏龜、樹懶一樣生活的適應性功能卻不能即時喚醒和生成。這種狀況導致了人類許多現代疾病的產生,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過敏性疾病等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國的先賢們似乎早就看到了問題所在。

演化醫學是一門新的交叉科學,本書作者也承認,它的許多理論和概念都還處於初級階段,有待繼續驗證、完善與成熟。對傳統醫學診斷模式提出異議與反思,並非是要否定其龐大完整的理論體系,誤導患者拒絕用藥或治療,而是一種探討,是以新的視野和思路,開創出一種有別於傳統醫學診治模式的新型醫療方法與體系,也是對傳統醫療模式的補充、發展與創新。比如前文提到的老奶奶所關心的糖尿病,傳統醫學診斷至今都不能給出其病因,而依據演化醫學理論,則很有可能找到糖尿病的病因,從而制訂出治癒此病的完整方案。

一種新型的醫療保健思路和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前沿醫學科學,是我國讀者最需要瞭解的新知識和圖景展望。這就是我們要再版這本書的原因和信心所在。

在本書再版重印之際,我們要感謝四位譯者易凡,禹寬平,傅賀,葉凱雄。特別是傅賀,葉凱雄兩位老師的加入,他們以頗高的學術造詣,完好中英文修養及非常敬業的勞作,才使得本書保持原汁原味,近乎完美地呈現給漢語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