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亞當夏娃在拂曉 > 第五部分 來自非洲的男人,來自非洲的女人 >

第五部分 來自非洲的男人,來自非洲的女人

我們早點兒接受男女之間的基本差異,我們就能早點兒停止對此事的爭論,早點兒開始過性生活!

——史蒂文·T.科爾伯特博士(Dr. Stephen T. Colbert)

有關人類性演化的標準敘事流毒甚廣,它令人絕望地宣稱,男女兩性一向是,並且將永遠是處於性慾衝突的持久戰中。兩性間的戰爭被說成是人類演化形成的性行為的內在構成:男人天性想要很多很多無附加條件的性生活,女人則只想要一點點性生活,但在此之上要加上所有的附加條件。標準敘事告訴我們,如果一個男人同意被束縛到一種關係中,他立刻開始拚命地確保他的投資不要泡湯,也就是說,要確保自己的女伴不要接受來自其他男人的投入。

聽起來非常極端,但卻沒有一點誇張。生物學家羅伯特·特裡弗斯在1972年發表了論「親子投資」的經典論文,他在文中說:「事實上,一個人可以將兩性視為兩個不同的物種,異性即一種資源,關係到最大限度地生產可以存活下去的後代。」換句話說,男人和女人在生殖繁衍上有相互牴觸的謀劃,我們在本質上是相互攫取對方利益的捕食者。在《道德動物》一書中,羅伯特·賴特哀歎說:「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天然動態就是互相剝削。看起來,他們生來就是為了讓對方不幸。」[1]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絕非生來就是為了讓對方不幸。我們的生理衝動和後農業社會的制度安排不相配合,我們卻錯誤地指責演化要為這種不配合負責。說人類天然是一夫一妻制的論斷不僅是謊言,而且是一個大多數西方社會堅持要我們不斷互相重複的謊言。

不可否認,男人和女人不一樣,但我們不是不同的物種,或者來自不同的星球。兩性之間差異的息息相關,證明了我們之間本質上的依存關係。讓我們重新審視兩性之間的關係——兩性的性利益、性角度和性能力相互聚合、交叉和重疊,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是大統一體中的小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