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科學史:人類探索世界和自我的2500年 > 05 真空 >

05 真空

第一篇完全摒棄了上帝的有關自然的論文

一切都失敗了,並在一個瞬間消亡。

——盧克萊修(Lucretius),

《物性論》(On the Nature of Things,約公元前60年)

阿基米德堅持計算的方法,亞里士多德致力於研究變化,柏拉圖傳授理想(世界的)形式,原子論者卻仍堅持物質現實僅僅是由那些在無限真空中做不規律運動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組成的。

德謨克利特承認了眾神的存在,但同時還認為神靈也僅僅是由原子和「真空」構成的,約公元前400年,德謨克利特辭世;後來,一位編年史家記載,德謨克利特104歲的時候決定不再進食了。他的門徒一代接著一代傳承,把他的箴言一代代地傳了下來。其中最成功的是伊壁鳩魯(Epicurus),但他也是最著名的。伊壁鳩魯是一個哲學學派的創始人,這個學派自大約公元前307年的時候就開始在他位於雅典的家中的花園裡進行集會。伊壁鳩魯將原子論發展成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這一哲學體系將在伊壁鳩魯去世兩個世紀之後被用於科學上的探尋。1

如同泰勒斯、薩摩斯島的阿里斯塔克和早期的原子論者一樣,伊壁鳩魯的作品並沒有流傳下來。只有極少的一些片段,以及伊壁鳩魯寫給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一封信留存了下來。偶然的是,這封信似乎是他教義的提要:他的教義則是極其世俗的哲學,世界上沒有任何的範式或設計。

虛無中不可能產生任何事物……整體之外別無他物,其他的事物也不可能進入整體或對整體產生影響。

凡是存在著的,要麼是實體,要麼就是一個「空」間……我們管這個「空」間叫作「真空」。……在實體和「空」間二者之外,很難想像還有其他事物的存在。

構成實體自然的都是原子,或者說是不可分割物。

在恆久的時間裡,原子在持續不斷地運動。

因為原子和「空」間都是永恆存在的,因而這種運動沒有絕對的起點。2

像德謨克利特一樣,伊壁鳩魯在他周圍只看到了一個「無限的、機械化的、由相互作用的粒子構成的宇宙」。我們週遭的物質實體,他解釋道,並非是因神靈的介入而創造出來的,而是因為原子——在真空中不停地旋轉——不時意外跳躍,它向旁邊隨意一躍,撞上另一個原子,然後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實體。3

但伊壁鳩魯對原子科學並不是特別感興趣。他關注知識,並非因其是知識;他並不欣賞科學理論之美,對自然世界機制的理解也不會讓他感到心滿意足。他關注的是道德方面的東西:居住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人類該如何行動?既然不存在神靈的計劃、後世和不朽的靈魂,我們又該怎樣活著?在這樣一個冷漠的、沒有人情味的宇宙裡漂泊,沒有引路人,只能冒險,也無法保證安全到達遙遠的彼岸,人類如何才能得到ataraxia——心靈的安寧?「記住,」他在寫給門徒比索克萊(Pythocles)的信中說,「跟其他所有事物一樣,關於天體現象的知識……就是為了達到心靈的安寧,獲得堅定的信念,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目的。」4

正如伊壁鳩魯的敵人後來所堅稱的,無所用心地沉浸於聲色犬馬之中是無法達到心靈的安寧的。但是,伊壁鳩魯所看重的事物並不遵照上帝的規定。他認為,快樂在於沒有恐懼:對疼痛、貧窮或死亡的恐懼。是的,恐懼可以通過感官的愉悅來消除,但是愉悅的前提是要做到謹慎、適度,且心懷道德和責任感。

伊壁鳩魯去世200多年之後,他的門徒盧克萊修(Lucretius)——一位接受了希臘哲學教育的羅馬人,以文風簡明而著稱——以長詩的形式重述了伊壁鳩魯的教義。De rerum natura(《論宇宙的本質》,更為字字對應的翻譯是《論萬物的本質》)一書闡釋了伊壁鳩魯學派原子論可能對自然科學研究帶來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盧克萊修堅持認為,只有伊壁鳩魯學派純粹的唯物主義才能使理智的觀點——真正的科學觀點——成為可能。只要人類仍然相信超自然設計者或運動者的存在,即便它很仁慈,人類也還是會繼續遭受「恐懼以及心靈的黑暗」。

只有當人類承認宇宙除了物質之外別無他物時,才能獲得清晰的思維,真正理解物質現實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心靈的安寧。再無他物:我們腳下沒有地獄,我們頭頂也只有天空。盧克萊修堪稱是古時候的理查德·道金斯[1];他對自己的唯物論充滿激情,對那些堅持超自然解釋的人予以尖銳的抨擊。他在《論宇宙的本質》第一卷中寫道:

神靈之力從沒創造出什麼,它們不能無中生有。人類之所以被恐懼抓住不放,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地球上和天空中發生的一切,卻看不到原因,因此他們將這一切歸因於上帝的意志。相應地,一旦我們知道了無中不可生有,我們就對前方的道路有了一個更清晰的圖景,我們就更清楚了沒有眾神的幫助萬事萬物是如何產生或發生的。5

摒棄了靈魂不朽並接受了一切歸於死亡的觀點之後,人類的心靈就獲得了思維的自由。對「死亡時無盡懲罰」的恐懼除了模糊理解、扭曲理性之外別無他用。

不再相信靈魂不朽,盧克萊修推理出了一系列關於宇宙的斷言。組成我們所見到的一切的原子在「不停地運動」,並且它們形狀不同,大小各異。地球並不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否則,它本該比現在更適宜人類居住。相反,地球產生了動物和人類,它「自己創造出了人類這個物種」。靈魂是真實存在的,就像我們的軀體一樣,靈魂也是由物質粒子或者說是由原子構成的——這樣說來,原子就是「最微小的」了。因為它們太小了,所以我們理解不了。當軀體死去的時候,它們就分散在空氣中,因此靈魂也就不再存在了。

但是,如盧克萊修在《論宇宙的本質》第二卷中解釋的那樣,原子論最核心的真理是一切都會終結。一切自然實體——太陽、月亮、海洋以及我們自身——都會衰老腐朽。沒有什麼能一直存活下去,沒有什麼能獲得上帝的解救。準確地說,他們受到「不友善的原子」一次又一次地攻擊,並慢慢地消失。並且,凡是適用於宇宙內物質個體的規律,也適用於宇宙本身。「因此,相似地,」他斷定,「巨大世界的牆壁……也要遭受腐蝕,並最終頹斷為腐朽的廢墟……期待世界的框架會永遠存在是徒勞的。」6

正如我們自身的消亡一樣,宇宙消亡後不會存在任何後世。沒有上帝來拯救我們的靈魂,上帝也不會介入來改變世界的軌跡。

盧克萊修並不是在進行科學研究。

他並沒有用到阿基米德的計算方法。就連他所痛斥的祭司也能證明他們神靈的存在,然而他卻沒能為原子存在找到證據。他無法驗證自己的斷言是否正確。

但是在未來的幾個世紀,他所宣稱的定理將會成為現代科學的根基:在物質世界之外我們不可能找到解釋。或者正如盧克萊修所寫:

既然在整體之外別無他物,其他的事物也不可能進入整體,或對整體產生影響。

所存在的就是真正存在的。盧克萊修堅信自己不相信的就是不存在的,他希望能夠將理性釋放出來。

閱讀《論宇宙的本質》相關節選,

請登錄https://susanwisebauer.com/story-of-science

盧克萊修

《論宇宙的本質》

(約公元前60年)

盧克萊修的這部關於古代世界的科學詩篇是用拉丁文撰寫的。羅納德·E.萊瑟姆(Ronald E.Latham)的詩歌譯本的可讀性較強,比較接近現代詩歌,但目前只有企鵝出版社的印刷本。

Lucretius, On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trans.Ronald E.Latham, Penguin Classics, revised sub.edition (paperback, 1994, ISBN 978-0140446104).

盧克萊修,《論宇宙的本質》,譯者羅納德·E.萊瑟姆,企鵝經典叢書,第二次修訂版(平裝,1994年,ISBN 978-0140446104)。

J.S.沃森(J.S.Watson)較早的、偏向直譯的譯本仍舊可讀,讀者可以找到該譯本的電子書。

Titus Lucretius Carus, On the Nature of Things, trans.John Selby Watson, Henry G.Bohn (e-book, 1851).

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物性論》,譯者約翰·塞爾比·沃森,亨利·G.博恩(電子書,1851年)。

若想讀到與原著格式相近的詩歌譯本,可以試試牛津世界經典叢書,該譯本保留了原著的詩行形式。譯文本身也簡潔優美。

Lucretius, On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trans.Ronald Melville, Oxford World』s Class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perback, 2009, ISBN 978-0199555147).

盧克萊修,《論宇宙的本質》,譯者羅納德·梅爾維爾,牛津世界經典叢書,牛津大學出版社(平裝,2009年,ISBN 978-0199555147)。

[1] 理查德·道金斯,英國著名進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科普作家,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是當今仍在世的最著名、最直言不諱的無神論者和進化論擁護者之一,有「達爾文的羅威納犬」(Darwin』s Rottweiler)的稱號。——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