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數學女孩3: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 第8章 兩份孤獨所衍生的產物 >

第8章 兩份孤獨所衍生的產物

於是這兩個獨立的世界,

或者說這兩份獨立的孤獨所能互相給予的,

不是比各自孤單、羸弱時更多了嗎?

——《來自大海的禮物》

8.1 重疊的對

8.1.1 泰朵拉的發現

三月來了。從風中可以感覺到春天的氣息。

明天就是畢業典禮了……不過我才高二,其實跟我沒啥關係。今天放學後,我照常去了圖書室。活力少女正坐著研究數學。

“泰朵拉,你來得真早啊。”

“啊!學長!”她把視線從筆記本上移開,抬起頭笑了笑。

“是村木老師的卡片?”我在她身旁坐下。

“啊,是的。”

(重疊的對)

我們把由兩個自然數構成的組合叫作對(pair)。

(a, b)  自然數 a 和自然數 b 的對

如果對於兩個對 (a, b) 和 (c, d) 而言,存在 a + d = b + c,我們就說 (a, b) 重疊於 (c, d),記作

“這問題真不可思議呢。”泰朵拉說道。

“本來就不算是個‘問題’。”我苦笑道。

“這個是……研究課題對吧?自己出題自己解……”

“沒錯。話說回來,a + d = b + c 好像有點什麼含義啊。”

“學長,這次能先聽聽我的分析嗎?”

“當然可以呀。”

“我看到這張卡片的時候,覺得這裡面的每個詞都不難。也就是說 ——

  • 兩個自然數
  • 構成的組合
  • a + d = b + c

這些說法都不難。而且,也沒有出現像 、lim 這樣的符號。可是就算這樣,把這些當成一個整體來看的話,我還是完全——完完全全不明白。這很神奇啊,明明每個詞的意思都理解,但是卻看不明白整句話。”

“是啊。”我點點頭。

“不過,可不能在這兒就氣餒,對吧?我覺得,要想找到‘不明白的初始點’,應該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思考。”

“這想法很了不起嘛。”

“我最先做的,就是根據‘示例是理解的試金石’來嘗試舉出具體的例子。我首先舉的是……”

◎ ◎ ◎

我首先舉的是“對”的例子。卡片上寫著“我們把由兩個自然數構成的組合叫作對(pair)”,所以,我就在筆記本上寫了幾個對的例子。比如,假設 (a, b) 中的 a 等於 1 時,b 等於 1, 2, 3,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得到下面這些對。

然後,當 a 等於 2 時,我們就能得到下面這些對。

另外,我還隨便寫了一些對。

寫著寫著,我就想到:“原來如此。因為這些對都是由自然數構成的,所以不會出現 0”。也就是說,沒有 (0, 0), (0, 123), (314, 0) 這樣的對。

我自己都很驚奇,我竟然發現了這一點。學長你經常笑我是“總忘記條件的泰朵拉”。的確,我總是忘記條件。不過,我居然能發現“不會出現 0”這個條件。仔細思考具體例子的話,就能發現條件中的細微之處。我發現了這一點。我發現了‘我發現了這一點’……這就是“元發現”吧。

然後我就想:所有對構成的集合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剛剛具體舉了幾個對,這個集合的元素就是這些對,是吧?可是,我雖然像下面這樣把這個集合寫了出來,卻並沒有什麼重大發現。

我最不明白的是卡片上寫的“重疊”這種說法,還有 這種寫法。啊……不能這麼說。這些只是說法跟寫法的問題,其實還好。真心讓我費解的是下面這個式子。這才是我“不明白的初始點”。

這個式子本身的含義是“a + db + c 相等”,這我當然明白。可是,So what ?所以呢?

這個式子表示的,是某個對重疊於其他對的條件。這點我明白……可是這個式子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式子不難,可這裡好像有一堵透明而堅硬的牆壁,而我“光”地一下撞到了牆上,沒法再往前走了。

◎ ◎ ◎

“……沒法再往前走了。”泰朵拉用雙手作出“咚咚”錘牆狀。

“話說,泰朵拉。”我說道,“你相當厲害啊!雖然你理解起來需要花很長時間,可是一旦理解了,就能把學到的東西完全消化吸收。我覺得,你這種不輕言放棄的勁兒,真的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是、是麼……”泰朵拉紅了臉。

“我也還不明白這張卡片哪裡有趣。不過,我們再用一次‘示例是理解的試金石’看看吧。”我說。

“再用一次……指的是?”

“剛才你想理解的是下面這個吧。

那麼,我們就往 abcd 裡代入具體的自然數,來看看‘重疊的對是什麼樣的’,怎麼樣?”

“啊!對啊。就是舉幾個具體的重疊的對的例子吧?我明白了。麻煩先給我點時間。”

泰朵拉緊張而專注地看向筆記本。我注視著這樣的泰朵拉。她心裡想的都直接寫在了臉上:瞪大眼睛是在想“啊,我或許明白了”;皺著眉頭是在想“不對不對”;歪著頭咬著嘴唇是在迷茫“要怎麼辦才好呢”;眼神遊移後,抬著眼看我則是在開始想“是不是問問學長比較好”……

我突然想起了泰朵拉之前說過的一句話。

“因為高考很重要。”

高考、高考、高考。我為什麼要參加高考呢?小學跟初中那會兒,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參加升學考試。因為初中成績不錯,就升到這所重點高中來了。

數學、數學、數學。我為什麼要學習呢?學習眼前的事物,然後想進一步學習,就去買了書。村木老師也給我介紹了一些書。不過,以後呢?

“學長,我試著寫了幾個例子。”泰朵拉把筆記本拿給我看,“因為卡片上寫的‘對’重疊的條件就是 ,所以只要找到滿足式子 的四個自然數就行了,對吧。比方說,因為 1 + 2 = 1 + 2,所以我們只要設 a = b = 1,c = d = 2,就能得到一組重疊的對。”

“是這樣。”我說。

“此外,根據 1 + 3 = 2 + 2 這個式子,我們還能得到一組。”

“沒錯,看來能得到很多組呢。”

“嗯……對對,我舉了具體例子才注意到,如果‘外項相加’等於‘內項相加’的話,對就會重疊。比如說,a + d 就是把 ad 相加……

 和 

你看,這就是把‘外項’相加。然後,b + c 就是……

 和 

看,把‘內項’相加了。不過到這裡,我還是覺得 So what……”

“對啊……原來如此。”

“我還發現這跟‘比’很像。比的性質是‘外項之積等於內項之積’,對吧?比如說,因為 2:3 等於 4:6,所以 2 和 6 這兩個外項的乘積就等於 3 和 4 這兩個內項的乘積。

相對地,(2, 3) 跟 (4, 5) 這兩個對重疊時,2 和 5 這兩個外項的和就等於 3 和 4 這兩個內項的和。

也就是說,對的性質是‘外項之和等於內項之和’,對吧?話說,比的性質和對的性質還真像啊!”

“是哦……”

“我還寫了一些其他的重疊的對的例子。”

“……吶,泰朵拉。我也發現了點東西,或許能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呢,要聽聽看嗎?”我說。

“啊?嗯,當然要聽。”

8.1.2 我的發現

“我看到這個式子,馬上就想到‘移個項吧’。

你看,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得到下面這個式子。

換句話說,就是這麼回事。”

“誒?”泰朵拉大大的眼睛轉了轉,“學長,這就是說,當 a - b 等於 c - d,即差相等時,(a, b) 和 (c, d) 這兩個對才重疊……?”

“是這樣。”

“可、可是……我還是完全不明白。”

“我也是。這張卡片裡的‘對’,指的到底是什麼呢……”

8.1.3 誰都沒發現的事實

這裡是禮堂,現在眾人正在為明天的畢業典禮做準備。

老師和學生們正在擺椅子,以及為講台裝飾花朵。

“還不能回去麼?真沒效率呀。”盈盈說道。

“明天之前應該能準備好吧。”米爾嘉說道。

“當然了,明天就該正式上場了。”

學校委任盈盈和米爾嘉在畢業典禮上彈鋼琴伴奏。

我跟泰朵拉從圖書室回來,順路過來看了看她們兩人的情況,本來想也許大家能一起回去呢。

“你們要彈什麼?”我問道。

“《螢之光》。”盈盈回答道。

“還要彈校歌。”米爾嘉回答道。

也是,傳統曲目嘛。

米爾嘉剛開口說了個“我們”,盈盈就趕緊拿手指戳了戳她,然後兩個人就都沉默了。米爾嘉到底想說什麼呢……

“這次不是拿‘獎狀’而是拿‘證書’,對吧?”泰朵拉說著指向講台上掛著的寫有“畢業證書頒發儀式”的橫幅,“獎狀是‘表揚的文件’,證書是‘證明的文件’。”

“頒發‘證明畢業的文件’的儀式……麼?”我說道。

“畢業生就是定理唄。”米爾嘉半開玩笑地說道。

8.2 家中

8.2.1 自己的數學

我在自己的房間裡,現在是夜晚。

時針已經走過了晚上 11 點,馬上就到半夜了。

我坐在書桌前,學校的作業已經寫完,現在我要開始思考自己的數學。

自己的數學……我回憶起高一的時候。

高一的春天,村木老師建議我“每天研究自己的數學”。那時候我認為,每天研究數學是理所當然的事兒。因為我喜歡數學。但是,高中生活是很忙碌的。有很多課程,每天都要預習、複習,還有考試。當然,還有學校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一種“每天去研究自己的數學”的意識,才能堅持到底。因此,村木老師給我的意見很寶貴。

8.2.2 表現的壓縮

老師給的那張“重疊的對”的卡片很奇妙:它並不是讓證明一個恆等式,也不是讓解方程式。卡片裡只是用由自然數構成的組合定義了“對”這個概念,並通過 這個式子定義了“重疊”,僅此而已。

我不知道要思考些什麼,要怎麼思考。雖說按經驗而論,村木老師的卡片最多是一個讓我們“學習的契機”……

我們已經找到了幾個在由對構成的集合中成立的性質了。例如 (a, a) 這種形式的對都互相重疊,也就是下面這樣。

證明瞬間就能完成。對於任意自然數 mn,存在 m + n = m + n,因此對 (m, m) 和對 (n,n) 重疊。

然後,把 a + d = b + c 這個式子變形成 a - b = c - d 的話,就可以說“在 ( 左, 右 ) 中,左和右的差相等的對互相重疊”。例如,差是 1 的對互相重疊。

  (左 - 右 = 1)

同理,差是 -1 的對也互相重疊。

  (左 - 右 = -1)

但是,所以呢?這又怎麼樣呢?我不明白……

我想起了泰朵拉說過的話。

“這就是所謂的‘裝作不知道的遊戲’吧?”

不過,我現在並沒有裝作不知道。當時,泰朵拉剛接觸到皮亞諾公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去思考後繼數表示的是什麼,而是只跟著公理去往下思考。跟著公理,漸漸看到了自然數的結構。公理是制約條件,制約條件衍生出結構……咦?

咦?

這次的式子 a - b = c - d 也像是一個制約條件啊……對並不是分散的。把 a - b 的差相等的對,也就是重疊的對收集起來,就能構成一個集合。這個制約條件到底會衍生出什麼樣的結構呢?

我注視著筆記本思考著。

由跟 (1, 1) 重疊的對構成的集合可以寫成下面這樣。

接下來,怎麼往下思考才好呢?

“人的心會把具體的例子壓縮。”

米爾嘉總這麼說。

“在構建具體例子的過程中,下意識地找尋規律,發現較短的表示方法”。

簡短的表示方式 —— 原來如此,用集合的內涵定義就能簡短地表示出來了。

嗯,如果以 為前提條件,就能更簡短地表示出來。

其他集合也可以這樣來表示。例如差是 1 的集合。

或者,差是 -1 的集合。

確實,比起列舉元素,這樣表示更簡短。

再進一步縮短的話……

縮短……誒?

我明白了!

我不由得站了起來。

對……會變成整數麼?

自然數是 1, 2, 3, ...,而整數是 ..., -3, -2, -1, 0, +1, +2, +3, ...。

對!沒錯!

自然數的對的集合,會構成整數!

“差為 n 的對的集合”能夠跟“整數 n”一一對應。

我感到有種美妙的東西正在我眼前閃爍。

不過,只是有了對應關係,也沒什麼意思。

把對的集合看作整數,這是自然而然的嗎?

整數的話,就必須有點什麼嗎?

什麼才是整數的本質?

許許多多的問號從我的心底湧現。

我做了一次深呼吸。

先做個加法運算試試吧。

對的集合是整數時能馬上實現的,是加法運算。

能定義對的加法運算“”,而不是自然數的加法運算“+”嗎?

要令 是什麼樣的對呢?

沒有什麼公式,我也沒有在背誦什麼。

我必須真真正正地靠自己的能力來想出“對的加法運算”。

問題 8-1(對的加法運算)

定義 (a, b) 和 (c, d) 這兩個對的加法運算

8.2.3 加法運算的定義

要怎麼定義對的加法運算,才能形成跟整數的加法運算一樣,也就是同構 1 的結果呢?

1同構(Isomorphism)是在數學對像之間定義的一類映射,它能揭示出在這些對象的屬性或者操作之間存在的關係。——譯者注

同構是含義之源。

我按捺不住這份不可思議的興奮之情,彷彿某種東西即將產生了。

雖然自由,卻受著制約。雖然受著制約,卻 —— 自由。

必須看穿隱藏的結構。看穿之後,就能體會到一種無可替代的喜悅。

對的加法運算 —— 首先應該從哪裡開始考慮呢?

……嗯。因為我想同等看待對 (a, b) 跟整數 a - b,所以是不是只要參照整數範疇內的加法運算就可以了呢?

進行 a - bc - d 的加法運算,形成“左-右”的形式就好了吧。

很好很好,不錯啊!也就是說,左邊變成了 a + c,右邊變成了 b + d。換句話說,我想讓兩個對的和變成下面這種形式。

噢!就是說,把左邊這一堆和右邊那一堆加起來就好了麼?也就是說,使用 (a - b) + (c - d) = (a + c) - (b + d) 這個式子來把對的加法運算定義成下面這樣,這個主意如何?感覺靠譜!

很好很好。那麼,接著就嘗試一下用對來實現與 1 + 2 對應的計算吧。例如,因為 1 = 3 - 2,所以選 (3, 2) 當作與 1 對應的對;因為 2 = 3 - 1,所以選 (3, 1) 當作與 2 對應的對。然後,根據“對的加法運算”的定義來進行計算。

嗯,很好!因為 6 - 3 = 3,所以說得通!

說得通……不,等一下。這是理所當然的啊!我想說明的跟這個很像,但又不是這個……嗯,腦子亂了,整理一下吧。我現在想要對比思考整數和對,“=”和“”,還有“+”和“”。感覺這些都能整理成統一的形式,可是……

……對啊,先別管加法運算了,“相等”這個概念都還亂七八糟著呢。我還沒有好好定義 (a, b) 跟 (c, d) 這兩個對相等指的是什麼。合適的定義應該是像下面這樣的。

然後,讓我擔心的事情是下面這些。

在像 這樣定義了對的加法運算後,對於以下 X, Y, Z, 成立。

  • 跟 (a, b) 重疊的任意對 X
  • 跟 (c, d) 重疊的任意對 Y
  • 跟 (a + c, b + d) 重疊的任意對 Z

因為 成立,所以感覺“對”是“整數”。這樣,就能發現下面這樣的“兩個世界”的對應關係。

這個發現真是讓人心跳不已。

解答 8-1(對的加法運算)

可以用以下式子定義 (a, b) 跟 (c, d) 這兩個對的加法運算。

啊!難不成,跟 (a, a) 重疊的對與整數 0 對應?

喔喔!難不成,把 (a, b) 的左右互換而得到的 (b, a) 是?

好,我要試著更進一步發掘這個對的性質!

8.2.4 教師的存在

現在是凌晨兩點,我站在廚房裡。

往杯子裡倒上水,一口氣喝光。

我之後又定義了對的符號變換、對的減法運算、對的大小關係。

用自然數的對來定義整數。有意思。

構建新的數字的世界也是數學呀。數學,真是一個越學越深奧、越學越廣闊的世界。

我看著杯中殘留的水滴,想到村木老師。老師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不太難又不太簡單的問題。

“換成你,會怎麼挑戰這道題?”

會對你說上面這種話的人,其存在本身就很珍貴。教師的存在……麼?

好的,看來整數也能做了,那就睡吧。哈哈,說什麼“整數也能做了”,搞得像拼裝塑料模型似的。我邊哧哧地笑著邊做著睡覺的準備。

在關上臥室燈的那一剎那,泰朵拉的話突然在我腦海裡一閃而過。

“比的性質是‘外項之積等於內項之積’……”

然而,還沒來得及研究這句話的含義,我就進入了夢鄉。

8.3 等價關係

8.3.1 畢業典禮

今天是畢業證書頒發儀式 —— 我現在在禮堂。

畢業生接二連三登上講台,領取畢業證書。

明年的現在,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我邊這麼想著,邊打了個哈欠。昨晚完全沒睡夠。

校長致辭、嘉賓寒暄……儀式安靜而嚴肅。現在總算要結束了,負責主持的老師走向麥克風,麥克風輕輕“嗡”了一聲。

——畢業生,退場。

《螢之光》的旋律開始流淌。畢業生依次起立,從在校生中間穿過,走出禮堂。我們這些在校生則用掌聲為他們送別。我正要再打個哈欠 —— 卻突然睜開了眼。

剎那間,畢業生的腳步停下了。

剎那間,在校生的掌聲也停下了。

因為此時響起了一首新的樂曲,它的旋律好似從《螢之光》中流淌出來一般。

這是我們熟悉的旋律。這……

是校歌。

校歌跟《螢之光》同時流淌而出。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鋼琴那邊。

正在那兒彈奏的,是盈盈和米爾嘉。

她們在用重混 2 的手法彈奏《螢之光》跟校歌。

2重混(Remix)是一種音樂技術,應用於歌曲的原來版本,經過重新混音,形成另一種版本。——譯者注

誒?還能把這兩首歌混在一起彈?

和弦 3 要怎麼辦?

3在音樂理論裡,和弦(Chord)是指組合在一起的兩個或更多不同音高的音。——譯者注

不過,兩種旋律都沒遭到破壞,都在優美地流淌著。

在《螢之光》和校歌的相互作用下——

我們心中泛起了無法言說的漣漪,滿是回憶。

我們情不自禁地回憶起在這所學校度過的日子。

迷茫、焦躁、煩惱、閒適、學習、憤怒、喜悅……

內心冷不防地被這些情緒撼動,淚水不由得湧了上來。

畢業生、在校生……當然,其中也包括我。

來到這所高中後,我遇見了米爾嘉,遇見了泰朵拉。然後,我體會到了一起學習 —— 教人、被教,比賽解題 —— 的喜悅。

“一、一、二、三。”“學、學長!”“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對應。”“放學時間到了。”“對,說的是呀!”“計算錯誤。”“小數學家?”“證明是一瞬間的事兒。”“怎麼讀啊?”“唔……”“快遞快遞!”“這樣就成了除以 0。”“啊呀呀!”“快樂的旅行。”“我一生都不會忘記。”“我已經記住了,你放心吧。”“學長,大發現大發現!”“除了表示虛數單位以外,還會有什麼呢?”“我不明白。”“如果半徑為零的話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嗎?”“我會加油的!”“你還沒發現嗎?”“我有問題!”“好了,到此為止我們的工作就結束了。”……

不過,時間會流逝,時間在流逝。數學超越時間留傳下來,而時間拂過眾生不斷流逝。有相遇,也有別離。

我已無法止住眼中洶湧而出的淚水。

就這樣,今年的畢業典禮閉幕了。

但淚水隨音符滲入心底,這首盛大的畢業終曲,也成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迴響。

8.3.2 對衍生的產物

“誒……原來用對能構成整數呀。”泰朵拉感歎道。

“是啊。”我回答。

畢業典禮這天,我們仍然在圖書室研究數學。

我跟泰朵拉講解了我昨天晚上的成果。而她似乎也被捲入了那首畢業終曲的漩渦之中,眼睛周圍又紅又腫。

“不過,再準確點兒說的話,不是對跟整數對應,而是‘由互相重疊的對構成的集合’跟‘一個整數’對應。”

“喔……”

“把對於 (a, b) 這個對進行的操作看成對於 a - b 這個整數進行的操作……”

隱約的香氣……

我一下子回頭,看向身後。

“你這麼急著回頭,是怎麼了啊?”一如既往的、冷冷的聲音。

站在我身後的是米爾嘉。

8.3.3 從自然數到整數

“我跟盈盈被叫到老師辦公室去了。”米爾嘉說道,“因為我們之前沒打招呼說要重混。”

“咦?你們挨罵了嗎?”泰朵拉問道,“明明彈奏得那麼感人……”

“倒是沒怪我們,老師也在苦笑 —— 話說,這張卡片是?”

我把“重疊的對”的卡片遞給米爾嘉,說了我得出的結論。

“唔……這樣啊。可是,你的解釋有點無聊啊。”

批評開始了!

“不過,把與 (a, b) 重疊的集合跟 a - b 作同等看待這個思路,很好啊。”

米爾嘉輕輕扶了扶眼鏡,搖了搖頭。

“為什麼村木老師要用下面這種定義呢?雖然你一下子就移項了……”

“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泰朵拉說道。

“沒有那麼深奧。要是我們知道整數,用你這種方法也可以。可是,比如,假設我們‘裝作不知道’整數吧。然後,我們用自然數的組合來新定義整數。”

“定義……整數……”泰朵拉下意識地說道。

“要是我們只知道自然數,就會出現 a - b 未經定義的情況。例如,2 - 3 在自然數範圍內就是未定義的。因此,用 a - b 來定義‘重疊’不太好。”

“……原來如此。那如果換成 +,就沒關係了吧?”我也下意識地說道。

a + db + c 的話,在自然數範圍內還不足以達成未定義的條件,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用下面這個式子來定義‘重疊的對’。”

8.3.4 圖

“還缺一點。你完全沒畫圖呀。”

又被批評了!

“你的弱點是不肯畫圖。”

“圖?可是……”

“你是這麼定義對的和的。”米爾嘉說道。

“要是我,一看到這個,就會想起‘矢量的和’……”

米爾嘉總是把向量叫作矢量。

“向量的和……啊,確實如此。它跟對的和形式完全一樣!”

“學長學姐,我越來越跟不上了……”來自於泰朵拉的投訴。

“因為 ab 是自然數,所以先在第一象限裡畫出格點 4。”

4數學上把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橫縱坐標均為整數的點稱為格點(Lattice Point)或整點。坐標平面內頂點為格點的三角形稱為格點三角形,類似有格點多邊形的概念。——譯者注

米爾嘉拿起我的自動鉛筆,在筆記本上畫出格點。

第一象限裡的格點

x 坐標是 ay 坐標是 b 的格點可以視為矢量 (a, b),也可以視為對 (a, b)。那麼,就這個格點的所有情況的集合來說,我們應該如何用圖來表示‘重疊’這個概念呢?如果能用圖表示出來,那麼我們也就能明白,村木老師為什麼要用‘重疊’這個詞了。”米爾嘉說道。

“啊,這點我也很在意。”泰朵拉說道。

“我們像下面這樣把重疊的對用線連起來試試。”

把“重疊”的對用線連起來

“誒?!重疊的對是斜著排列的呀!”泰朵拉吃了一驚。

“原來如此……‘重疊’的對在二維平面上真的是斜向‘重疊’的嗎?”我說道,“這一條條斜線對應著重疊的對的集合。也就是說,一條斜線對應一個整數,對吧。”

我說著,在斜線的右上方寫下了整數。

一條斜線對應一個整數

“要寫的話,這麼寫比較好。”

米爾嘉從我的手中搶過自動鉛筆,把斜線向左下方延伸。

影子斜著落下的位置是對應的整數

“啊……這樣呀。往 x 軸上射影的話,影子就會剛好落在對應的整數上……誒?等一下。如果對的和也是向量的和,那麼我們隨意畫個向量的和的圖形,然後觀察向量的和的射影,就會發現它正是向量在 x 軸上的和?”我問道。

“當然。把格點上某個位置矢量的和斜向射影的話,就會得到整數的和。例如,把 射影的話,影子就會剛好落在 (-1) + 3 = 2 的位置。”

向量的和

射影后,就變成了整數的和

“……”我說不出話來。

整數的和 —— 區區的加法運算。

然而卻能被看作是二維向量的和的“影子”!

雖然我還不知道這個發現在數學上有著什麼樣的意義,但是我感到很多事物是相連的,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此時的我因為太過感動而說不出話來。而且,我們只花了少許工夫 —— 舉出具體例子、思考式子、用圖思考,這一切就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我們從‘重疊的對’繼續往下思考,看看等價關係吧。”米爾嘉說道。

8.3.5 等價關係

看看等價關係吧。

我們把由所有對構成的集合稱作

然後,在集合 中,重疊關係“”已被如下定義。

”這種關係有自反律、對稱律、傳遞律的性質。

自反律可以用以下式子來表示。

該式子表示的是,即使以自身為對象,“”這種關係也能成立。

由於這就像是反射在鏡子裡似的,所以我們把它叫作自反律。

對稱律可以用以下式子來表示。

該式子表示的是,即使把左邊和右邊互換,“”這種關係也成立。

傳遞律可以用以下式子來表示。

該式子表示的是,如果由 A 可以到 B,由 B 可以到 C,則可以跳過中間的 B 直接由 A 到 C。

自反律、對稱律、傳遞律合起來叫作等價律。此外,滿足等價律的關係叫作等價關係。“”這種關係也屬於一種等價關係。

◎ ◎ ◎

“這三個性質不都是理所當然的嗎?”泰朵拉問道,“比方說,這三個性質在等於‘=’裡也成立呀。”

“‘等於’是等價關係,這沒錯。”米爾嘉點頭,“因為原本等價關係就是把等號創造出的關係一般化而得來的。等價關係體現的是‘在某種含義上相同’。”

米爾嘉往上推了一下眼鏡,繼續說道:

“我來舉個不是等價關係的例子。例如數的大小關係‘<’。對於這個關係,傳遞律成立,而自反律和對稱律不成立。”

“啊,是這樣呢。”泰朵拉說道。

“帶等號的大小關係‘≤’則是自反律和傳遞律成立,對稱律不成立。”

aa 成立……嗎?”

“成立。因為‘aa’是‘a < aa = a’呀。”

“喔……也是啊。”

“那麼,泰朵拉我問你,對不等於‘≠’這個關係來說,這三個性質中的哪一個會成立呢?”

“這個……因為它是等於的反義詞,所以這三個性質都不成立?”

“回答錯誤。”米爾嘉說道,“不能憑主觀印象來回答。必須逐一確認才行哦,泰朵拉。”

“啊……對稱律成立呀。”泰朵拉說道。

“等一下。”我插了句嘴,“對於‘≠’這種情況,不是‘傳遞律不成立’,而是‘傳遞律不一定成立’吧?因為……”

“這裡是我沒說明白。”米爾嘉說道,“我在解釋自反律、對稱律、傳遞律之前,應該事先聲明‘對於所有元素來說’這個前提的。也就是說,只要對於一個元素來說不成立,那就是不成立。”

“米爾嘉學姐……”泰朵拉小心翼翼地舉起手,“這三個性質我基本明白了。可是,剛剛學姐說的‘把等號一般化’這個地方我還不太懂。因為討論數字的時候,或是討論集合的時候,我們都會用到等號,這本來就很一般化了吧……”

“等價關係指的是剛剛說的滿足等價律的關係。換句話說,滿足等價律的三個性質的關係都可以看作是等價關係。從等號具備的特殊性質中提取出三條,尋找具備這些性質的其他關係,例如‘對重疊’這種關係。因為‘對重疊’這種關係是等價關係,所以能適用於等價關係的性質全都能適用於‘對重疊’這種關係。”

“等一下,麻煩等一下,我有 Déjà vu5。好像以前我們也討論過類似的 ……”

5法語單詞,意思是“既視感”,也可譯為“幻覺記憶”,指人在清醒的狀態下第一次見到某場景,卻感到似曾相識,是一種常見於大多數人的生理現象。——譯者注

“群論。”米爾嘉說道。

“沒錯!把滿足群的公理的運算都同等看待成群……”

“把等於這種關係拆個七零八碎,從裡面提取出三個特殊的性質,然後構建一種具有這些性質的其他關係 —— 這裡出現了分析跟綜合的思路。明白麼?”

“分析跟綜合?”

“分析 —— Analyze,也就 是‘拆分’。綜合 —— Synthesize,也就是‘合成’。經過拆分、合成,理解就會變得深入且有趣。”

“靠等價關係能辦到些什麼呢?”我問道。

“就是你之前幹過的事兒。”

“誒?我幹了什麼來著?”

“去‘除’集合了呀。”

8.3.6 商集

“去‘除’集合?”

“對。用等價關係去除集合。我們來回憶一下你都幹了些什麼吧。由所有對構成的集合 裡包括無數的對,你用等價關係‘’把‘由重疊的對構成的集合’跟‘整數’互相對應了起來。把由所有對構成的集合想像成第一象限裡的格點,把由重疊的對構成的集合想像成斜線就好。根據‘格點的集合’構成‘斜線的集合’,就相當於進行除法運算。”

“……”

“集合除以等價關係,就能得到一個新的集合。我們把這個新的集合叫作商集。由所有對構成的集合除以‘’,就能得到一個以‘由重疊的對構成的集合’為元素的商集。我們如下表示這個商集。

這個符號很奇怪。總之呢,這個符號就是‘集合 / 等價關係’的一種直截了當的表示方法。”

“那個……麻煩稍等一下。關於這個商集 ,我完全沒有具體的概念啊……畫在圖裡是斜線,那麼從數學角度來說又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呢?”

“看來光用說的,還是講不明白啊。”米爾嘉說道,“那麼,我用外延表示法寫一下 吧。”

“原來如此……構建了一個集合的集合呀。”

“用集合除以等價關係,從而構建商集 —— 這種手法很常見。”

“是……是麼?”

“舉個例子,有理數。有理數集可以看作是一個‘元素是成對的分子和分母的集合’除以‘比相等’這個等價關係而得到的集合。”

“啊!”我驚道,“這就是泰朵拉之前說的那個吧。”

“誒?我嗎?”泰朵拉用手指著自己,一臉困惑。

“你想想,你不是說過嗎?對的性質 —— 外項之和等於內項之和,跟比的性質 —— 外項之積等於內項之積很像。”

“喔……”看來她還沒反應過來。

“作為商集的有理數肯定會是這種形式啊!”我往筆記本上寫道,“那麼,假設把分子、分母的對寫成 ( 分子, 分母 )……”

“泰朵拉你注意到了有理數啊。”米爾嘉說道。

“沒……只是覺得對跟有理數的形式很相似。”

“在數學領域裡,若‘形式’相似,則‘本質’也相似這種情況很多見。”米爾嘉說道。

“用比相等這個等價關係當除數的想法很有意思呀。”我說。

“如果用比相等這個等價關係當除數……”米爾嘉說道,“這個商集的元素就會變成由比相等的對構成的集合。分數的約分計算遵循‘比不變’的原則。也就是說,約分這種計算能讓元素不跳出由比相等的對構成的集合。”

“啊……這麼說來確實是這樣。”泰朵拉說道。

“此外,我們有時會從商集的各個元素 —— 聚集了相同元素的集合 —— 裡面選出一個元素,這個元素叫作代表元素。”

“代表元素……”泰朵拉重複道。

“英語叫作 Representative。”米爾嘉說道。

“Represent 6這個集合的元素?”泰朵拉問道。

6意為代表。——譯者注

“對。如果我們想把‘’定義為商集的各個元素之和,就必須先聲明答案不取決於如何選擇代表元素。也就是說,‘’必須是 Well-Defined 7的。”

7意為定義明確。——譯者注

“啊……對對,昨天晚上我就一直在想這個。”我說道。

“除了有理數,商集還有很多種。例如整數集除以‘除以 3 而得到餘數相等’這個等價關係後得到的商集合 。”

“把‘’這個符號裡的‘’視為表 示‘無視 3 的倍數差異’的等價關係的符號即可。”米爾嘉說道,“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想出很多關於商集的例子。例如,由我們學校裡所有學生構成的集合除以‘同年級’這種等價關係,就能得到以‘由同年級的學生構成的集合’為元素的商集。這個商集有三個元素,分別是‘全體高一學生的集合’‘全體高二學生的集合’‘全體高三學生的集合’。”

“學長!米爾嘉學姐!我有個重大發現!”

泰朵拉嚷道。

“你發現什麼了?”我問道。泰朵拉說的“發現”一般都跟數學上的重大發現相關,因此不可小覷。

“難不成……難不成村木老師想跟我們玩個文字遊戲,不是‘Peano 算術’而是‘Pair No 算術’8?”

8“Pair No 算術”的說法與日語有關,其中的 No 即日語單詞「」的羅馬字拼寫,意思是“的”。因此“Pair No 算術”意即“對的算術”。此處是一種諧音,即音同詞不同的文字遊戲。——譯者注

四下沉默無聲。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吞吞吐吐。

“希望並非如此啊。”米爾嘉冷冷地說道。

8.4 餐廳

8.4.1 兩個人的晚飯

“媽,晚飯吃啥?”

現在是晚上。等了許久都沒有開飯,於是我跑到餐桌前問道。

“今天你爸說不回來吃飯,我沒什麼心情做……”我媽說道,“這樣吧,我們也偶爾出去吃一頓吧。嗯……吃意大利餐。”

我媽帶著我,開了 30 分鐘車,來到了一家位於郊外的餐廳。菜餚的香氣迎面撲來。“Buona Sera9!”招呼聲很洪亮。開朗熱情的意大利人包圍了我們。我媽點了海鮮意大利面和沙拉,我點了披薩。

9意大利語,“晚上好”的意思。——譯者注

“糟了,咱們開車來的,喝不了紅酒呀!”

“禁止酒後開車。”我說。我媽聽到後一臉不情願。

8.4.2 一對翅膀

在等待上菜的這段時間裡,我四下看了看店內。既有情侶一起的,也有全家人一起的。吉他的伴奏聲非常大,但並不讓人感到難受。店裡的夥計圍在對面的桌子邊,唱著生日快樂歌。

“呀,披薩好像烤好了。”

我使勁嗅著香味兒說道。

“說起來,你從小鼻子就好使……可惜聞不到自己身上的味兒。你在幼兒園尿褲子那次……”

“別說啦,媽!”

“不過,現在你馬上就上高三了……時間過得真快呢。”

我媽把手支在桌子上,托著下巴看向遠方。

馬上就上高三了……我突然感到一陣害怕。

熱鬧的吉他聲、小孩的笑聲突然都消失了。

我是為了什麼而學習呢?

雖然有人常說“年輕人身上潛藏著無限的可能”,但時間是一維的。

要把哪種可能性射影到自己的時間上呢?我們必須作出選擇。

“我說,媽。”

“什麼事?”我媽抬起頭問我。她正在研究甜品菜單。

“我……在幹什麼呢?”

“跟漂亮的老媽吃飯。”

“總感覺……有一種要從懸崖上摔下來的心情,明明什麼都還沒準備好……可是還有一個月就上高三了,還差一年就高考了。日子過一天,我就離懸崖近一點 —— 地面在慢慢消失。我該怎麼走呢?”

“往天空飛?”我媽說道,“如果沒有地面,往天空飛就好啦。”

“誒?”

“‘啪嗒啪嗒’揮動兩隻翅膀的話,就能飛起來。你可能不信,但是你能飛。左邊和右邊,有這麼一對翅膀就足夠啦。懸崖不就是為了飛翔而存在的麼。你在害怕什麼呢?”

“學校的成績再怎麼好,也不行啊!我……”

“跟成績什麼的沒關係。你是我生的。你開始走路那會兒,我還記得很清楚。你摔倒過好幾千次,還記得嗎?”

“怎麼可能記得啊!”

“在你會走之前,摔倒了多少次啊……可是你現在先邁右腳後邁左腳,邁完左腳邁右腳,很自然地在走著啊。明白嗎?你不要緊的。因為沒準備好所以擔心?說什麼呢,人生就是要勇敢衝撞嘗試呀!”

我媽用拿在手裡的菜單隔著桌子敲了一下我的頭。

“盡全力去拼吧!不要緊,你肯定能走穩,肯定能飛起來。”

“……”

我媽這一席話支離破碎,從邏輯上來講含義也不明確。但不可思議的是,我的心居然恢復了平靜。因為是媽媽說的話麼?

“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你三歲那年冬天,有天夜裡下了大雪,你發著高燒,咳得很厲害,差點死掉了。下著大暴雪,車都開不動,你爸也還沒回家。你媽我啊,就背著你一直走到了鄰鎮的醫院……到醫院的時候我已經跟雪人沒兩樣了,還問人家‘這裡是八甲田山 10嗎’。”

10日本青森縣中部火山群的總稱,以高聳險峻、嚴寒冰冷著稱。——譯者注

這故事我已經聽過好多回了。連“這裡是八甲田山嗎”這句話都一模一樣。我平常總是說“夠啦,別再講啦”……可是今天聽起來,卻似乎有一點不一樣。

菜上來了。

“來,我們吃吧!”

我往披薩上澆上摻了辣椒的橄欖油,咬了一口。

好吃極了。

8.4.3 無力考試

飯菜快吃完了,我媽再次拿起甜品菜單。

“這個看起來很好吃! Torta Cioccolata 好像是巧克力撻,Crema Catalana 應該是法式焦糖布丁吧。甜品菜單上得配照片才行啊,只有文字說明,哪知道是什麼樣的呀。”

“是啊。”

“你需要無力考試啊。”我媽眼都沒抬,繼續看著菜單說道。

“無力考試?”什麼意思啊?

“跟實力考試相反的無力考試。你幹嘛要一個人繃得死緊?你得加把勁好好放鬆才行。大家都非常喜歡你。”

“大家?”

“沒想到你小時候那麼認生,現在倒還挺搶手的呢。這幫女生也挺有眼光的。對了,下次帶著她們一起去兜風吧?嗯,一定很歡樂。”

“拉倒吧,拜託你不要自作主張啊。”我說道。

“老媽我來開車,副駕駛給米爾嘉坐。泰朵拉跟盈盈,還有尤里也會想來吧。嗯嗯,你看,坐五個人剛好不是嗎?”

“那我坐哪兒啊?!”

數學,是一門給不同東西賦予相同名字的藝術。

——龐加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