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科學外史 > 一七 傳記中的牛頓:從科學家到煉金術士 >

一七 傳記中的牛頓:從科學家到煉金術士

關於牛頓的傳記,大致上,中國公眾先讀到有「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之類小兒科故事的普及版,再讀到科學主義的勵志版——將牛頓描繪成一個為科學獻身的聖人,他為了研究科學,連自己吃沒吃過飯也會搞不清楚(和陳景潤走路撞在樹上還說「對不起」異曲同工)。直到20年前,美國科學哲學家科恩(I.B.Cohen)為《科學家傳記辭典》寫的牛頓大條目被譯成中文,中國公眾才有可能瞭解到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牛頓形象。然而那本定價2.90元的《牛頓傳》小冊子(科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太不起眼了,很少有人注意。

在國外,從牛頓去世的1727年就開始有牛頓傳記了。不過在牛頓去世當年發表的《伊薩克·牛頓爵士頌詞》,卻是由法國人寫的,作者是法國著名劇作家高乃依的外甥豐特奈爾(Fontenelle)。牛頓1699年入選法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而豐氏因為擔任科學院的常任秘書,職責所在,寫了這篇頌詞。顧名思義,這種帶有官樣文章性質的傳記,當然是隱惡揚善稱頌功德的——想想我們現今追悼會上念的悼詞就知道了。

牛頓去世後十年左右,出現了伯奇(T.Birch)寫的《牛頓傳》,也是為一種辭典寫的大條目。其中引用了豐氏頌詞中的一些內容。接下來比較重要的傳記是司徒克雷(W.Stukeley)的《伊薩克·牛頓爵士生平懷思錄》(Memoirs of Sir Isaac Newton\'s Life),寫於1752年,但直到1936年才得以出版。此人是牛頓的忘年之交,晚年與牛頓過從甚密,因為是基於親身經歷而寫成的關於牛頓的回憶錄,所以在牛頓的早期傳記中不能不佔有重要地位。不過作者是牛頓的崇拜者,他將牛頓描繪成一個半人半神、完美無缺的不朽聖人,細讀整個傳記,卻並無重要的見解和資料。

司徒克雷1752年《伊薩克·牛頓爵士生平懷思錄》的手稿

18、19世紀,對於牛頓的造神運動一直在進行著。牛頓被塑造成科學理性的化身。當晚清牛頓開始被介紹給中國公眾時(牛頓的有些工作在清代《歷象考成後編》中已經被採納,但那不會進入公眾視野),他作為科學理性化身的形象已經牢不可破。在國內的勵志版牛頓傳記中,即使提到他研究神學之類的事情,也必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並將這些說成是他「晚年滑入唯心主義泥潭」的表現。

其實在20世紀上半葉,已經出現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牛頓傳記,即英國皇家工程兵退役中校德·維拉米爾(Richard de Villamil)寫的《牛頓其人》(Newton:The Man)。一個退役中校寫的牛頓傳記會重要嗎?可是這篇傳記竟有愛因斯坦為之作序,而且序中說「德·維拉米爾中校應得到全世界物理學家的感謝和祝賀」!原因是,這位中校得了兩件寶貝:牛頓的完整藏書清單和他身後所有財物的財產清單。

中校的兩份清單告訴我們:牛頓遺下藏書1896冊,還有一些小冊子和筆記本。藏書中有許多希臘文和拉丁文經典,但是「如喬叟、莎士比亞、彌爾頓、斯賓塞等的英國經典幾乎是完全空白」。牛頓對詩歌沒有興趣,他曾轉述他老師的見解:「詩歌是一種巧妙的廢話。」藏書中有許多關於異國——包括中國——旅行的書,沒有法國的詩歌和文學作品。牛頓生活儉樸,宅中器物一點也不豪華。牛頓缺乏審美趣味,他宅中除了一個別人為他雕的他本人的象牙頭像之外,竟再無能讓中校感到和「美」相關的器物了。牛頓不畫畫,不喜歡動物(這讓人懷疑關於他為一大一小兩隻貓開了一大一小兩個牆洞的故事是否真實),但喜歡玩西洋雙陸棋……

這樣往下寫,越來越像今天小報上的明星八卦了,不如索性變本加厲,來談談牛頓的股票投資吧。今天對股票歷史略有所知的人,無不聽說過英國的「南海公司」股票,它被作為著名的「投機泡沫」載入史冊,而牛頓恰恰參與了南海股票的炒作!維拉米爾中校對這件事情興味盎然,他在傳記中花費了喧賓奪主的篇幅,詳細討論了南海股票的前世今生、牛頓的操作依據以及他對牛頓操作的盈虧評估,他的結論是:牛頓本來可以獲利20000英鎊高位出貨,但是他未能及時賣出,結果直到去世仍持著南海股票,此時他虧損約4000英鎊。不過和許多人在南海股票上傾家蕩產相比,牛頓的炒作成績應該不算太壞,因為這點虧損對他來說無關大局——他晚年已成富人,每年收入都在2000英鎊以上,而且逐年遞增,到去世那年已超過4000英鎊。

更重要的牛頓傳記出現在1942年,作者再次是一個外行——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J.M.Keynes)。凱恩斯當然是名流,然而他既不研究物理學,也不是歷史學家,皇家學會卻邀請他在牛頓誕生300週年的紀念會上發表報告。

凱恩斯為什麼有資格受此邀請?原來他也得了大寶貝——牛頓另有一箱手稿,晚年長期秘不示人,身後幾經轉輾,出現在拍賣場上,竟被凱恩斯競拍買到,其中包括牛頓留下未曾刊行的大部分關於煉金術的手稿。凱恩斯在研讀這些手稿的基礎上,也寫了一篇《牛頓其人》,其中大爆猛料,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牛頓年輕時就背叛了當時「三位一體」的正統教義,成為異端教派的信徒,他甚至寫了反「三位一體」的小冊子。「這是一個可怕的秘密,牛頓以極大的辛苦隱瞞了一生。……他至死沒有吐露秘密。」

第二點更猛,凱恩斯指出牛頓根本就是一個巫師,一個極度熱衷的煉金術士,而不是科學理性的化身。即使在寫作《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日子裡,他實驗室中倒騰煉金術的火也很少熄滅。發現萬有引力倒像是他搞煉金術的副產品。

懷特所著《最後的煉金術士:牛頓傳》原版書影

二戰使得紀念會推遲到1946年才得以舉行,那時凱恩斯已經去世,他的報告由弟弟代為宣讀。從牛頓晚年自己就開始培育起來的科學理性化身的形象,就此轟然倒塌。這就是為什麼懷特(M.White)將他的牛頓傳記取名《最後的煉金術士:牛頓傳》(Isaac Newton:the Last Sorcerer,1997年)的原因——這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全面的中文牛頓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