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生氣就不生病:郝萬山說健康2 > 在擁有健康的時候,知未病與治未病 >

在擁有健康的時候,知未病與治未病

我們這本書一直是圍繞著情緒與健康展開的,負向情緒和情緒過激可以導致諸多心身性疾病,而身體健康的失調又可以出現控制情緒能力的下降,甚至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這就是形神相關,形神合一。

身心健康對人的一生來說,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為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但是一個人身體和精神的健康發生了嚴重問題,疾病已經形成,再去尋求治療方法,那就要費很多周折,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完全恢復健康。當代雖然是一個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醫療的進步更是遠遠超過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器官移植、干細胞再造、DNA重組,甚至3D器官打印的構想等等,都是希望能挑戰生命的極限。但《黃帝內經》早就提醒過我們「病入五臟者,半生半死也」,不管科技怎麼發達,肯定還是不生病為好。因此《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意思是說,高明的人,不是等到疾病已經形成了,才去尋求治療的方法,而是在疾病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要採取預防措施。高明的領導者或管理者,不是等到混亂、動亂、戰亂已經發生了,才去採取整頓、治理、鎮壓的手段,而是在這些混亂、動亂、戰亂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就要採取各種措施防止它的發生。等疾病已經形成了,你才去治療,各種亂像已經發生了,你才去採取應對手段。這就像是口渴了,你發現沒有水,才想到要去打井。已經兵臨城下需要打仗了,你發現還沒有兵器,才想到要去鑄造兵器。這不就晚了嗎?這就是《黃帝內經》中著名的「治未病」的思想。

但是在當代,人們在擁有健康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夠想到「治未病」呢?《韓非子》中「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當扁鵲說桓侯有病時,桓侯說他自己沒有病,並對別人說:「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意思是說,醫生總是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並把這個作為自己的功勞,這句話很具有代表性。在現代的人眼裡,對於未來身體健康的預測,換句話來說「知未病」,簡直就是個神話。何況人在年輕力壯、氣血旺盛的時候,無法想像也無法體會和理解病痛的感受。如果有人對你說,你有病,你就很可能認為,他是在咒你。可見讓每個人自己能做到知未病,從而注重治未病,就顯得更為重要。

作為個人如何才能知未病,並能及早注意養生,我在《郝萬山說健康》中已經談到,「生命的開始,就是衰老的啟動,養生抗衰老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並提到健康——亞健康——疾病衰老——死亡,這是每一個人生命的自然流程。在這個流程中,亞健康就是疾病和衰老的前奏。所以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處於亞健康狀態,就大體可以知道,這種狀態繼續下去,就是疾病和衰老。換句話來說,知道自己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就是「知未病」。

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做生命過程的兩頭,這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棗核,中間凸出的大圓肚子,就是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亞健康。亞健康是21世紀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在任何年齡階段都有大量的亞健康人群。亞健康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和年輕人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亞健康的表現多種多樣。一是身體的不適,如疲勞乏力,頭痛頭暈,口乾咽痛,頸肩拘緊,腰酸背疼,關節酸疼,兩腿沉重,容易感冒,低熱多汗,胸悶氣短,胸痛歎氣,心慌心悸,緊張手顫,小便頻數,食慾不振,腹脹噯氣,腹瀉便秘,血壓不穩,性慾減退,月經紊亂,血脂尿酸微增高,糖耐量輕度異常。

二是心理精神的不適,如焦慮不安,膽小恐懼,妒忌多疑,疑病猜忌,失眠噩夢,醒後乏困,睏倦多睡,心煩鬱悶,情緒低落,興趣減少,悲觀冷漠,自責內疚,記憶減退,思維遲鈍,容易激動,特好生氣,注意力渙散,工作學習能力下降,愛鑽牛角尖,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下降,人際關係緊張,道德行為偏差,以致有從眾的越軌行為,進而因此產生內心的不安和沮喪,自我評價降低,甚至自暴自棄。

以上軀體和心理的不舒服同時存在,持續三個月以上,但不能明確診斷為器質性病變的,就可以判斷為亞健康。你注意到了這些症狀或者感受的存在,就算是「知未病」了。

怎麼「治未病」?雖然一言難盡,但我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不生氣就不生病」,也就是不生氣就是治未病。當然要想完全不生氣確實是有難度的,關鍵是不要積累不良情緒,如果發現這段時間情緒低落,或者氣憤難消,就趕緊想辦法補救,比如找親人或朋友聊聊,當然要事先告訴對方做好準備,當一會兒沒有底的精神垃圾桶。如果感覺不良情緒已經積累了一段時間,也可以向心理醫生咨詢。如果已經出現疾病的苗頭,那就要及早看醫生了,中醫在治療情志方面的失調,是早有研究的。

我在近半個世紀的臨床實踐中,總結了一套針對亞健康乃至精神疾病的用藥思路,基本原則就是在第十章談到的「和樞機,解鬱結」,簡稱和解法,通過促進肝膽氣機的展發,三焦代謝的暢達,來達到促進全身氣血流暢,代謝通達,平復情緒,防治疾病的效果,而不被錯綜複雜的心理和身體不適的表面症狀所左右。也就是重在治療具有亞健康或者患病狀態的人,而不是治療人得的某種病。只要通過調理,這個人的自調機能恢復了,亞健康和疾病的大多數症狀就會逐漸好轉。

每次在寫完處方的最後,都要填上日期,這一寫不知不覺就寫了近半個世紀。最近經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計劃哪天徹底退休呀?要是你不出門診了,去哪兒找你呀?有些病人還會反覆詢問,我這個病如果再犯,可又找不到你,能不能還用這些方子呀?

我也經常感歎,從我父親的爺爺開始,到我哥哥和我,都是醫生,這幾代人不知道看了多少病人,可是病人卻越來越多,怎樣才能遏制住生病的源頭?怎樣才能讓天下的人都不生病或者少生病?這是我思考最多的問題。

所以在本書的最後,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強調,只有內心真誠地改變,用感恩之心、大愛之情、寬容的胸懷,取代所有的糾結抱怨、嫉妒憤怒,才能解開捆綁自身調節機能的枷鎖,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

不生氣就能不生病,控制好情緒就能把握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