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生氣就不生病:郝萬山說健康2 > 治病從調肝開始 >

治病從調肝開始

為什麼負向情緒、心理壓力和不良的消極的心理暗示,會引發疼痛一類的病症?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多種負向情緒、精神壓力和不良的消極的心理暗示,會引發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會使血管不斷收縮,血液循環不暢,進而產生骨骼肌的拘緊痙攣,內臟功能障礙,神經系統釋放出的致痛性物質增加,於是就出現了疼痛的感覺。所以這類疼痛所表達的絕不僅僅是某些內臟或者肌肉等形體受到了傷害,同時也向別人表達了這個人的心理狀態也出了問題,出現了包括焦慮、緊張、擔心、恐懼、避免再受傷害、要求休息、表現軟弱、求助等心理。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總能或多或少地感到疼痛,這些疼痛最普遍的原因就是肌肉緊張甚至痙攣。比如小腿肌肉緊張痙攣就會感到小腿疼痛,腹部肌肉緊張痙攣就會感到肚子疼痛。

最明顯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地方就是頸部肌肉,因為與情緒體驗有關的肌肉群,往往就是我們使用最多、活動最頻繁的肌肉群,而頸肩部的肌肉首當其衝,它們比任何一處骨骼肌的活動都要頻繁。也就是說,在緊張情緒導致的肌肉疼痛病例中,頸後肌群的疼痛最為常見。

為了讓大家知道情緒是怎樣導致頸後肌肉緊張和痙攣的,有的專家建議做一個具體實驗:晚上回家,你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想想讓你已經困惑好久、束手無策的難題,閉上眼睛大約一個小時,當你站起來的時候,頸後的肌肉一定不舒服,你就會不自覺地扭動和伸展你的脖子,這就是情緒緊張對肌肉造成的傷害。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活著全憑一口氣,但這個氣,升降出入,暢通無阻,才是健康狀態。而肝主疏洩,就是主管全身氣的運動,管理全身氣的疏通和宣洩。負向情緒、焦慮緊張、各種壓力、不良的消極的心理暗示,都會導致肝氣的鬱結,肝氣鬱結就意味著全身氣的運動發生了障礙,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一旦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就會進一步導致血運不暢,肌肉和內臟失養,於是就出現了疼痛的自覺症狀。另外,氣行則水行,氣行則津行,氣的運動暢達,水液代謝和津液生成、布散也就正常,氣鬱也會影響水液的運行和津液的布達。氣鬱水停津凝,不通則痛,也最終引發了疼痛的發生。

怎樣才能不痛?對於因為某些疾病導致的疼痛,一定要找醫生治療原發疾病。對於負向情緒、精神壓力、不良的消極的心理暗示引發的疼痛,當然還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需心藥醫」。

首先,要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提高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對自己經常要進行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這種心態和心理暗示,就可能使大腦產生較多的內啡肽,而這種物質的止痛作用遠遠大於嗎啡。

而中醫認為,形神相關,在辨證的前提下,運用中藥調節病人的臟腑功能,使人體氣機暢達,氣血流暢,代謝通達,身體好了,精神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提高了,這樣身心抵抗壓力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其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地經歷困難的磨煉,也是提高抗壓能力的好途徑。有一位焦慮抑鬱導致全身疼痛的成功人士,藥物久治無效,於是他毅然離開工作崗位,重走紅軍當年走過的長征路,還沒有走完,健康狀況就基本恢復了。

花盆里長不出參天大樹,溫室裡種不出耐寒紅梅。痛定思痛,對孩子們的嬌生慣養,並不是真正的愛。讓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經受各種磨煉和考驗,才能擁有強健的體魄,使身體和心理能夠承受應當承受的各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