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生氣就不生病:郝萬山說健康2 > 產後生氣遇困難,胃腸痙攣40年 >

產後生氣遇困難,胃腸痙攣40年

漂泊天涯的斷腸人是被不良情緒打擊,難道悲愁鬱結縈繞、難於排遣,真的會引起腸道的病症嗎?愁腸百結、愁腸九回、九曲迴腸,真的有臨床依據與醫學依據嗎?

一位78歲的老婦人,在女兒的陪伴下來到門診。老婦人的女兒說:「我媽媽肚子痛了多年,而且經常鼓包,多次到醫院檢查,並沒有診斷清楚到底是什麼毛病。」我問病人:「準確地說你的肚子疼了多少年,是怎麼引起的?」她說:「40年了。這是我小女兒,她多大,我的肚子就疼了多少年。我這是月子病,生她那年,我38歲,在月子裡連續生了三場大氣,還為另一件不能解決的家事發愁,從此就落下了這個毛病。肚子脹,打嗝,只要心情不好,肚子裡的氣就像颳風那樣,呼的一下就長滿了,不僅整個肚子脹疼,還會連及兩脅和後背脹痛,脹疼厲害的時候就可以在肚子上摸到鼓包,有時候這種鼓包也可以看到,鼓包還能慢慢移動。」說著話,老婦人眉頭一皺說:「氣又來了,又疼上來了,有了鼓包,郝大夫,你摸摸。」我立即讓老婦人仰面躺在診室的診斷床上,解開上衣和褲帶,露出腹部,雙腿屈膝,以便放鬆腹肌。老婦人並不太胖,在腹部肚臍右側,真的看見一個鼓包,有乒乓球大小。我輕輕用手按下去,鼓包是柔軟的,而且可以移動。老婦人說:「即使不用手按,它自己也會移動。」

我知道這並不是什麼實質性的腫物,而是痙攣的腸形,或者是腸管的異常蠕動波。有的人在胃痙攣的時候,或者胃部出現異常的逆蠕動波的時候,也可以出現這樣柔軟的可以移動的鼓包。老婦人說:「就是這樣的毛病,只要肚子難受,我就鬱悶心煩發愁,或者說只要鬱悶心煩發愁,氣就長上來了,肚子就會脹痛。我痛苦了40年。先是看了10多年病,心情和肚子脹痛都沒有緩解,有人告訴我這是月子裡的病,月子裡得的病,還要在月子裡養。可是我聽到這個建議的時候已經快50歲了,早就不可能再生孩子坐月子了。又有人說,月子裡的病過了更年期就好了,可是我現在已經快80歲了,更年期都過了將近30年了,還是沒好,看來我的病只能帶到棺材裡了。」說完就浮現出了一臉的哀傷。

我判斷老婦人的病應該是在產後氣血虛弱的情況下,由於生氣憂愁等負性情緒過激,導致了腸功能紊亂,進一步引發了腸痙攣。於是我想起《傷寒論》中所說的「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陽脈澀,是輕取脈澀,為什麼脈澀而不流利,是因為氣血不足,脈行不暢。陰脈弦就是沉取脈弦,血管緊張度高,這是肝膽氣鬱的表現。氣血是由脾胃所化生的,氣血不足也就提示了脾胃不足。肝膽之氣的疏洩運動暢達,脾胃、胃腸的功能就正常,現在肝膽氣鬱,必然會影響脾胃、胃腸的功能,於是肝膽氣鬱影響到胃腸功能,就可能會出現腹部拘急疼痛的症狀。換成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生氣、憂愁等負性情緒會導致腸胃痙攣,尤其是在人體胃腸虛弱、氣血不足的情況下。

這個病人在生小孩之後氣血虛弱,又生了三場大氣,並有難以解決的愁事,導致胃腸痙攣,是符合疾病形成的規律的。但病長達40年,也是我第一次遇到,用《傷寒論》中的小建中湯和小柴胡湯能不能好,我心中並沒有底數。但不管病程多長,我還是要硬著頭皮辨證開方。不過我並沒有像《傷寒論》那樣先用小建中湯,後用小柴胡湯,分出先後次序來用,而是把兩個方子合起來適當加減,兩個方子一起用。後來老婦人並沒有自己來複診。不記得過了幾個月,她的女兒來看感冒咳嗽,順便告訴我,她媽媽服用那個方子四個星期,40年的腹脹腹痛消失了,痊癒了,而且心情也好了。這真是讓我沒有想到的事情。

有很多小朋友也經常出現腸痙攣,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的孩子們,只要遇到學習上的壓力,作業太多,就會發愁,只要孩子一發愁,就會肚子痛,總要讓家長揉揉肚子,其實也是腸痙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