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鼻舌之爭 > 深夜的酒杯 >

深夜的酒杯

昨晚喝醉,早上看著鏡子裡自己像踢了九十分鐘足球一樣的這張臉,還在渴望今晚將這蠢事重新表演一回。真是不可救藥。

「不過是盲品對了一款酒而已。」

「是的,但啟發了我很多東西。」

好吧,就像蘭姆一樣:「聽我來說說自己從深夜的酒杯裡究竟得到了什麼收穫和好處吧。」

是故意的為難——「出了書了」,「國家一級品酒師了」,「名聲在外了」……就看看你功力如何。汗都下來了,但不能表現出來,當其時其實已經喝得差不多了。

結果還好,雖然考驗者從美國、智利、南非、西澳繞了一大圈做出各種的誤導,我還是堅持自己認為的基本的東西,從第一口的印象到最後一口的揭曉——「波爾多左岸,普依雅克村,五級莊。」「年份呢?」「不會吧?還要猜年份?」「當然!」「2007年。」

揭曉:2007年的靚次伯。

相熟產生輕蔑。很多人接觸到了美國酒、意大利酒、勃艮第酒,開始輕視波爾多,忘記了波爾多酒是他們的入門酒,忘記了波爾多酒教給他們的一切。當然,或許他們其實開始就沒有學到什麼,從沒有到達對葡萄酒的理解的起點。

波爾多酒是我的穩定點,波爾多風格合乎其規律性,其酒有序地展現,合規律性地變化著。像每天回家打開門,不用開燈就知道傢俱在哪裡,如此熟悉。

其酒香氣、口感皆沒有過分之處,酒體給人一種穩健感,結構勻稱結實。入口、細斟慢酌、吞嚥,空蕩蕩的,我的意思是,裡面沒有任何陌生或者多餘之物。

酒很好,我喝過它的老酒,知道它可以達到多好,現在的雖然年輕,但可以知道它正處在成為它所是的旅途中。

「你怎麼可以這麼肯定?」

「其實也很猶豫吧,這種沒有範圍的盲品。但是這酒的特點還是很特殊,雖然剛開瓶也有變化,讓人不是太敢肯定,但還是能夠排除掉大多數產區。只是南非的一些頂級酒也可以很像波爾多,你又猛往西澳引,那是我不熟悉的。所以我開始是說波爾多左岸、接近普依雅克村風格、列級莊等,這是沒有疑問的,水平在五級和三級之間。當喝到最後半小時、一小時後,那就肯定了。你一直在揶揄我:你不是有自己的品酒系統麼,你不是建立了自己的評分體系……這反而讓我放下了猶豫。好,我就按照自己的觀念來,對葡萄酒的評判重要的是風格和品質,而品質判斷最重要的兩點是複雜度和精細度。這酒的丹寧、酒體構成的質感給予觸覺的感覺就是在『精細和粗糙』之間五級莊的感受段上。我順手畫下自己設計的口感結構圖,就把這酒劃出來了。」

葡萄酒必得適應我們的自然本性,以及認識事物、思考和感受事物的方式才能得到測度,這樣我們才可以說,我們理解了它,並且享受它。我們只要沿著自己設下的最嚴格、根本的感受性線索,它就會在直覺中顯示自己。我相信葡萄酒的品嚐也可歸入從精確科學借取來的形式主義之內,使品酒變得可以交流和比較,為葡萄酒品評和打分建立一種準確機制,這是我的企圖。而這晚我證明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