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酒惡時拈花 > 山的那邊 >

山的那邊

出生在鄉下,故鄉是一個叫山後的小村,面南背北是村子的座向,背山面海則是從小心靈的依偎。南面是山,北面是海,就像東邊日出、西邊日落一樣,自小便形成了這樣的空間感。結果,長大後無論去到南方還是去到國外,看到海總感覺那是北面。生活工作的地方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海濱,打心裡會覺得沒有海的地方怎麼能待得下去呢。

初中時寫了篇作文,題目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結果當然是讓老師給點名批評了,說是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但是村子叫山後,從小就曾想爬上將我們隔在海邊的這座山看看山的那邊是怎樣的,當長大到有一天真的爬上去了,發現山的那邊也種著莊稼,也有果園,也是繞著村莊,有更寬的路伸向遠方,而那裡也有山,更高、更大,我還想知道那些山的後邊會是怎樣呢。舉手想解釋自己的主題思想,老師示意我放下手卻不讓我說話。從此上課我不再舉手,也努力不再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告訴別人。

我一定會走出去,走出村南的大山,還會走得更遠,我要知道山的那邊是什麼,甚至海的那邊。離開,於是成為跟隨自己一生的主題。

4月的時候去法國試新酒,恰逢Xinxin結婚。真是一個傳奇的女孩子啊!每次去都承蒙她款待,並作為嚮導一起去酒莊看葡萄園、去酒窖試酒,而經過幾次的一起品酒發現她的味蕾極其敏感,我們對於何謂好酒的理念也竟然非常相近。當初她無所事事為了陪外甥女讀書來了法國,結果發覺原來自己更適合這裡,愛上了葡萄酒,開始學習釀造,在酒莊工作,一直在第戎定居,現在廣西女孩要嫁給本地人,因為最愛勃艮第酒竟真的變成勃艮第人了。

4月10日,下午按預約的時間,新郎Francois-Xavier的親朋好友加新娘這邊不多的東方面孔,一起到公證處登記、證婚,在公證人的監護下互換戒指、拿到證書,然後到外面的廣場拍拍照片,之後去訂好的一家餐廳地下室喝會兒香檳、吃點點心。傍晚分車南下,去新郎的媽媽家吃晚餐。或許知道我不善交際怕人多的場合,Xinxin說,晚餐的菜和酒都是我自己精心安排的哦,你肯定喜歡,特別是酒。其實能夠在法國參加本地人的婚禮也是難得的經驗呢,我努力享受著呢。

新郎也是出身鄉下,是個可以依托的人,但是做的生意與葡萄酒無關,他的家族也是,所以當坐上他其中一個朋友的車駛出第戎走上博恩公路的時候,我只是欣慰又一次能夠欣賞到兩邊這些熟悉的葡萄田,即使只是坐車經過也足以讓人心馳神迷。然後車駛進Gevrey-Chambertin村,穿出來,前面是個山坳,Cote-d\'Or就在眼前,而路仍指向Cote。

在心裡趕忙將地圖調出來,左手邊森林下方的那一片東向緩坡應該就是Gevrey-Chambertin那著名的九塊特級田區了,車頭向西,右手邊的坡地——對呀,東向中的南向,這片田就是Gevrey-Chambertin著名的東南向的一級田區啊,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的葡萄酒就可與特級田相媲美。

這塊應該是Lavaut,那剛經過的就是自己一向喜歡的Clos Saint-Jacques了,心裡默數著,然後葡萄田被甩在了身後,路仍在前行,兩邊的風景變成了樹林,車竟然駛進了山裡。原來這裡是個埡口,我們要穿過它、翻到Cote-d\'Or的後面去。

因為成長情結吧,我很早很早就離開了故鄉,去山外讀書,去境外生活,但是每每看到一些畫面:比如北京天安門,比如香港太平山,比如巴黎凱旋門,比如喜馬拉雅山……依然會想它們的後面是什麼,想翻過去看看。當然有些曾經真的去了,也看了後面,有些也真的爬上去,抵達了那一邊,而有些其實心裡也知道是無需翻過去的,比如Cote-d\'Or。

Cote在法文中是山坡的意思,Cote-d\'Or則是Cote-d\'Orient「東向山坡」的簡寫,由靠北的夜之坡Cote de Nuits和靠南的博恩之坡Cote de Beaune組成,俗稱「黃金之坡」。確實,這裡是世界上其中一個遍佈著黃金般價值的葡萄酒產地。我不知道勃艮第人對這片並不是很高的山丘抱著怎樣的感情。敬畏?崇拜?在世界葡萄酒愛好者的心中,Cote-d\'Or可是一塊聖地哦。最近幾年自己也是抱著朝聖的心每年都來,而且每一次的來到都有嶄新的收穫,每一次的離開都戀戀不捨,會對自己說還要再來。

當然偶爾也會興起那個念頭:山的那邊是怎樣的呢?這邊有夜之坡、博恩之坡,山頂是森林,下面是葡萄園,一塊一塊,分隔出特級田,一級田,村莊級……那坡呢?山頂應該也是森林,然後呢?村莊?不以葡萄出名,但是不是也會種葡萄呢?會這樣想想,但是不重要吧,呵呵,肯定不會翻過去到那邊看看了。

沒想到這一次竟然翻山越嶺真的去了Cote-d\'Or的後面!勃艮第癡迷者們沒幾人有如此機會吧!

那麼,山的那邊有什麼?綠草如茵,森林如帶,安詳的小村莊,然後,一棵葡萄樹都沒有。

路越過草地,穿過森林,終於在一個山坡後的村莊停下,這裡就是新郎媽媽的家了,村子叫Quemigny-Poisot。晚宴在村公所舉行,不大的一間房子,30人的座位已經擺好。後面是一個簡單的操作間,作為廚房的餐車更巨大,就停在門後。

在村子裡走走,看夕陽漸落,客人們前後抵達,最後是一對新人,於是,香檳時間又開始了。Laurent Perrier,然後Pierrel。

21:30入席,前菜是肉凍、凍番茄湯、雜菜還有些搞不太明白的東西。

配的酒是:J.Condray-Bizot Puligny-Montrachet Premier Cru「Les Combettes」 2001。

礦物感很溫和,口香裡有蘋果、香草的味道,平衡很好,複雜感突出,餘味有一絲的苦,似有若無的,吃一口肉凍剛好消解了。第二瓶又不一樣,複雜度強烈很多,口感也更加有力。真是好酒,我喜歡。

22:00第二道菜上來,有松露啊,Xinxin提醒我。

僅僅一片,就是盈口的香!

配的酒依然是Domaine J.Condray-Bizot的:Vosne-Romanee Premier Cru「Croix Rameau」 2000。

有老酒的味道,少許醬油味、烤焦了的麵包氣息。受過熱麼?入口卻不差,平衡頗佳,口感也蠻有活力的。需要時間讓不好的氣味散開。果然,一會兒松、菇類的香氣出來了,香氣、口感變得更清澈、透明,餘味也更佳。第一瓶入口先甜後酸,第二瓶則是先酸後甜,立刻那種優雅感呈現出來,丹寧也比第一瓶更紮實,最後皮革、巧克力的香都有,極其細緻的一款酒啊。

23:00牛排上來,酒依然是J.Condray-Bizot:Gevrey-Chambertin Premier Cru 1996。

完全沒有老味,香氣壓抑,口感平和。慢慢地越來越好,年輕,有活力,酸度怡人,丹寧好似感覺不到的柔滑。Vosne-Romanee偏向香氣出眾的一路,而Gevrey-Chambertin口感一流。皮革、松的香最後出來,口感也越來越強壯,甜酸可人,丹寧慢慢地也給出了絲綢般的感受。

0:00點了,法國人竟真的受得了這漫長的夜宴呢。該上甜點了?哦,才到芝士拼盤。

酒是Domaine Servelle Tachot:Chambolle-Musigny Premier Cru「Les Amoureuses」 1983。

有酒渣,完全沒有不愉快的味道,以辛香開頭,松露、皮革、藥草的香陸續出現;口感甜,但跟隨著竟是辛辣感,酸的力度也足夠支撐起整個口感來,有力,很豐富。這塊田的名字是愛侶的意思呢。Xinxin說:「80年代的酒還能找到如此感覺,皮革的香,然後這麼香甜!太棒了!是吧?沒有理由不喜歡,太複雜了,在杯子裡變來變去的!」今晚做新娘啊,竟然還有如此細密的心思品酒!而且這時候親朋好友們已經離開座位,不,是有的已經跳上座位,跳舞狂歡的時光來了呢。再開一瓶香檳:Charles Pougeoise Rose。

0:30開的是新郎年份的酒:Joseph Drouhin Chambolle-Musigny 1969。

毫無老味以及不愉快的醬味,反而櫻桃、皮革的香氣迷人。入口有木味,但很快散去,最過癮的是這酒於舌端予人一陣麻酥的感覺。口香也是皮革的香,酸度仍存,不是殘存,也不是苟存,而是那種硬骨錚錚的存在感。1969年是勃艮第頂級年份,真的非常棒啊,完全想不到可以保持得如此之好。香氣和口感越來越甜,真的是老而彌堅啊。當然我說的是酒,人麼年齡則剛剛好啊,呵呵。

「好酒就是這樣,能將那一年的收成、釀酒者的用心封存起來,傳達到未來,即使多少年以後打開,飲者依然能夠感受得到。」我說。

「是呀,好酒教會我們的就是:一定一定堅持信仰。」Xinxin喝一口她丈夫年份的酒,然後再聞一聞她自己年份的酒喃喃。

1:00最後一支新娘年份的酒是:Bouchard Pere et fils Charmes-Chambertin 1973。

口感上比1969年弱了些,但依然很好,丹寧的澀感仍在,力度也好,細節部分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餘味充滿整個口腔,並沒有被前面的好酒奪美,僅是那種皮革的香好像自始至終延續下來了,酒還是很棒。

1:30終於、終於到了道別的時候。

在我以前的第戎日記裡寫過:法國人見面打招呼很吸引人。哪知道法國人的道別原來更隆重啊,不亞於又一道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