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2 > 補鐵的飲料 >

補鐵的飲料

科學研究的過程很繁雜,但是它的應用常常會賞心悅目地事半功倍;而經驗簡單易行,但是你往往不知道它能否用在別的地方,甚至很多經驗到最後是以訛傳訛。

在學校的時候,有一個公司開發功能食品。因為鐵是一種許多人缺乏的微量元素,估計全世界大概有20%的人缺鐵,對於食品公司來說,加入這樣的成分無疑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價值。但是在食品和飲料中加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溶性的鐵很容易與食物中的其他成分發生反應,一方面產生難看的顏色和不好的味道,另一方面可能影響其他成分的吸收。不溶性的鐵雖然能穩定存在,但是人體也難以吸收,加了也只能騙騙人。為了克服這兩方面的問題,他們使用某種像蠟的油脂把硫酸亞鐵或者富馬酸亞鐵包裹起來,然後再加到食品或者飲料中。因為硫酸亞鐵和富馬酸亞鐵都比水重,而油脂比水輕,所以通過調節包裹的油脂厚度可以使整個顆粒密度與水相同。

如何做出這樣的顆粒是一個工程問題,通過糖浸西蘭花的研究方式可以實現(參見《廚房實驗黨之我奶奶都能做的事》,很多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對這種研究很不屑,其實這是工業生產中最常用也是非常有用的)。他們做出這樣的顆粒之後,發現這些顆粒根本不能進入水中,也就沒法加到飲料裡。正好參與那個產品的研發人員中有一個是我們實驗室畢業的,所謂「舉賢不避親」,就推薦了我們實驗室來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的問題看起來並不複雜,一個沒有經過科學訓練的家庭主婦也可以嘗試。比如,她可以改變飲料的組成,或者折騰那些包著鐵的油脂顆粒,試來試去如果運氣好的話也能找到「獨家秘方」。這大概就是「烹飪藝術」的來源。

當然這種方式對工業生產來說難以接受——如果運氣不好,根本就不知道試到何時是盡頭。工業上經常採用不同的實驗設計方案——確定一個目標,找出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然後用這些因素的不同組合去做實驗。最完善的設計方案是把所有可能的組合都試過(英文叫做Full Factorial Design,一般翻譯成「全因子設計」),可以挑出最好的,行不行也就可以做個決斷了。比如這個油脂顆粒分散到水裡的問題,可能的因素就有顆粒的大小、油脂的組成、飲料的組成等。這種方案一般不需要對被研究的體系有太深入的瞭解,而結果卻很直觀實用,所以在工業上應用很廣泛。但是對於牽涉因素多的東西,這種方案的工作量會變得非常大。比如在這個例子裡,如果我們嘗試3種不同的顆粒大小、4種不同的油脂組成和5種不同的飲料成分,那麼這些條件的不同組合是60種。如果再考慮每種成分可以用不同的濃度,假設嘗試3種濃度的話,總的條件組合數就變成了180種。如果進一步考慮對實驗進行重複——重複兩次的總實驗數是360種,重複三次則是540種!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工作量大大超出了一個研發項目的承受量。而且,實際上的影響因素可能更多,每個因素可選擇的條件也可能更多。對於解決比較複雜的問題而言,這樣的實驗方案顯然非常勞民傷財。通常也通過一些特定的程序只選擇其中的一部分來做,然後通過這一部分的實驗結果來作判斷。通過合理的選擇,可能在減少測試的前提下獲得比較多的信息——但是總的來說,做得越少還是越有可能錯過最好的方案。

科學與經驗的區別在於:科學研究的過程很繁雜,但是它的應用常常會賞心悅目地事半功倍;而經驗簡單易行,但是你往往不知道它能否用在別的地方,甚至很多經驗到最後是以訛傳訛。所以,當我們實驗室的那位師兄說可以讓科學跳出來說點話的時候,他的公司很容易就接受了,拍出一筆錢給我們實驗室來玩。

問題在老闆看起來很簡單。油脂顆粒不能進到水裡是因為表面很疏水,油脂不願意跟水混在一起。要想它們進去,就要降低油脂表面的疏水性。所以,那些與疏水性無關的因素,比如顆粒大小,對於顆粒是否容易進入水中就沒有什麼影響。油脂組成的影響,也就歸結為表面疏水性如何——這個因素也就用不著放進全因子設計中去一一實驗,而只需要找出表面疏水性低(也就是親水性高)的組成就行了。而飲料成分的影響主要是具有吸附能力的分子跑到顆粒表面上,疏水的那頭挨著油脂,親水的那頭衝著水,整體來言顆粒的親水性就增加了。所以,問題就變成,挑出疏水性比較低的油脂,改變飲料中有吸附能力的成分及其濃度,看看油脂顆粒在其中的分散狀況。這樣,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大大減少了。如果按照前面討論的情況,顆粒大小和油脂組成不用考慮,5種成分各3種濃度的條件組合是15種。也就是說,經過這一番分析,獲得同樣的信息,我們需要測試的條件組合從180種降到了15種。

科學理論的指導還沒有結束。如果直接拿顆粒在飲料中測試的話,測試有多少顆粒進了水中還是挺麻煩的事情——作為實驗研究,不能拿著一杯飲料說「這個看起來可以」,而是要用具體的數據來表達。而數據,首先需要確定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顆粒對於飲料的表面疏水性是問題的關鍵,但是表面疏水性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來測量。不過,當固體遇到液體的時候,與表面疏水性密切相關的有一個量叫接觸角。簡而言之,接觸角就是液體碰到固體的時候,液體和固體的界面與液體與氣體的界面所形成的夾角。把一個密度與水差不多的固體小顆粒放到水裡,因為疏水性的原因,顆粒有拒絕進水的願望。這個願望的影響遠遠大於重力的影響,所以有多大的部分進入水中,基本上就取決於接觸角的大小。接觸角越大,顆粒露出水面的部分就越大;接觸角越小,浸入水裡的部分就越多。於是,這個問題進一步轉化成,測量油脂顆粒在不同組成的飲料上的接觸角,目標是找出接觸角小的配方。

測量顆粒在液體裡的接觸角已經有了許多現成的方法,不過真測起來也挺麻煩的。好在接觸角只取決於固體、液體和空氣的性質,跟固體的形狀無關,所以可以把那種油脂塗在玻璃片上,把液體滴在上面來測接觸角。這樣的操作要簡單多了,測量儀器也很便宜。

於是,開頭那個很複雜的問題,就轉化為一個簡單的實驗——大公司願意花錢做基礎研究,或者養著一群科學家的原因就在於此。

真正的實驗操作很簡單,把熔化的油脂塗在玻璃片上,晾乾;把各種配方的水滴在上面,測出接觸角。什麼樣的成分有助於減少接觸角,已經有了許多現成的知識,所以在成分的選擇上多少也算有的放矢。因為實驗簡單,我們最後測試的成分大概有十種,所測試的濃度也比較多——這有利於找出達到最佳效果的濃度。這樣的成分和濃度數量如果採用前面所說的「全因子設計」是不可能做的。最後,找出了一兩個最好的配方,來做真正的飲料測試。確實,正如期望的那樣,那些顆粒都能進到水裡被水打濕。

但是,我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那個產品實際上還是沒有成功。因為那些顆粒只能做到平均密度與水相同,實際上是有的密度比水稍大,有的稍小。當這些顆粒進到水裡,這個微小的密度差依然會導致這些顆粒上浮或者下沉,只是上浮的顆粒不再露出水面而是被水完全浸濕了而已。做出密度與飲料正好相同的顆粒是不現實的,所以這個問題幾乎無法解決,正如俗話說的「按下了葫蘆又起了瓢」。通過理論計算,我們還提供了挽救這個產品的兩條思路——一是減小顆粒尺寸,當顆粒的尺寸小到一定地步,密度差的影響會被水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所掩蓋,那麼顆粒就有可能穩定存在於飲料中;而另一種則是,把這種顆粒用到那些非常黏稠的飲料中,利用飲料的高黏度來減緩顆粒上浮或者下沉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