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4:需求與恐慌 > 髒冰事件,檢測不靠譜,分析更不靠譜 >

髒冰事件,檢測不靠譜,分析更不靠譜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2013年的「髒冰事件」:某娛樂性「闢謠」節目檢測了三家食品店的冰塊,發現其其致病細菌符合國家標準,但細菌總數比馬桶水中的還高,而且均超過國家標準。「比馬桶水還髒」和「超標」兩個關鍵詞,足以挑動公眾敏感的神經,毫不意外一時間群情激憤,「再也不吃了」的聲音此起彼伏。

其實「冰塊比馬桶水細菌還多」並非新鮮事。這個檢測起源於美國,一個12歲的中學生看他的小夥伴們經常吃冰塊,很不爽,就想「噁心」它們一下。於是他取了冰塊和馬桶水去檢測,發現冰塊的細菌比馬桶水還高。對於一個12歲的小朋友,能夠想到並實施這樣一個檢測,當然是應該肯定的。後來還有其他人做過類似的檢測,結果都差不多:許多製冰機出來的冰塊,細菌含量比馬桶水中的要高。不僅如此,相當一部分自動飲料機出來的飲料,細菌含量也比馬桶水要高。

也就是說,這種「冰塊比馬桶水髒」的檢測結果不是這幾家食品店所特有的,而是食品界的普遍現像。為什麼這樣呢?

首先,馬桶水和製冰的水一般都是自來水。合格的自來水經過消毒,細菌數很少,而水中還留有一定量的余氯,抑制了細菌的生長。所以,「沖馬桶的水」中細菌含量低是理所應當的。而冰塊則是自來水經過過濾器,進入製冰機,成為冰塊後被接到杯子裡,在轉移到包裝袋,送到檢測中心進行檢測。這個過程比「馬桶水」多了幾個步驟,尤其是接觸人手和其他容器的步驟,都可能引入細菌。也就是說,這樣檢測出的細菌,難以說明是冰塊本身的還是操作過程中引入的。

該節目播出後,許多專業人士對檢測過程的不規範進行了批評。而節目製作方反駁說,他們的操作的確不規範,但他們認為這樣更接近消費者真實的食用過程。雖然這一解釋也不能說強詞奪理,但如果有了這樣的考慮,對比國標就是完全錯誤了。國家標準中的任何一項指標,都必須對應一個具體的檢測方法。如果沒有遵循那個檢測方法,結果就不能適用那項指標。也就是說,該節目的檢測結果只能說「在那種取樣和檢測流程下,冰塊中的細菌數比馬桶水高」,而不能說「細菌數超過了國家標準」——因為,國家標準規定的是特定的取樣和檢測流程下得到的結果,節目中的取樣和檢測流程下的「標準」根本就不存在。

取樣流程的差別導致的細菌差別有多大呢?舉個例子來說,美國的生奶標準,要求單個奶場的奶在與其他奶場的混合之前不超過每毫升10萬個;當多家奶場的奶混合之後,在牛奶公司進行巴氏滅菌之前,這一標準就變成了每毫升30萬個。也就是說,這個「取樣點」的變化,使得檢測結果可以相差3倍。實際上,如果取樣點是在牛奶剛剛泵出來的時候,那麼檢測結果就要比每毫升10萬個低得多。

節目中對於「細菌超標了會怎樣」的介紹,也完全是混淆視聽。致病細菌超標才會引起腹瀉嘔吐甚至更嚴重的症狀,但是檢測中致病細菌完全合格。而所謂「打破體內腸道菌平衡」完全是不看劑量的聳人聽聞——冰中的那點細菌,不可能有那麼大影響力。在節目所引用的《冷凍飲品衛生標準》中,食用冰塊的細菌數是每毫升100個——所謂「超標」的標,就是指這個數字。而在這項標準上面,還有四類其他冷凍飲品的細菌數標準,從每毫升3000個好25000個不等。如果冰中的細菌有那麼大影響,那麼這些合格的飲品,就該成「毒食」了。

實際上,食品行業中,細菌總數往往不是一個衡量安全的直接指標。它的作用主要在於衡量食品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控制是否規範。比如說,在規範維護製冰機的條件下,嚴格遵循國家標準的檢測流程得到的細菌數應該在每毫升100個以下。如果超過了,說明製冰機維護得不好,需要改進。但在取樣檢測流程不規範的條件下,檢測結果就失去了這樣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