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4:需求與恐慌 > 讓兒童醬油見鬼去 >

讓兒童醬油見鬼去

商品營銷中有句格言「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投入更是到了「不多花錢不舒服」的地步,於是各種「兒童專用」的產品應運而生。「兒童醬油」就是其中奇葩得沒有節操的一種。

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柔和鮮香,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能在日常飲食中補充兒童成長所需,是增強兒童食慾的調味能手」等等。一般家長看到這麼「專業」的解說,難免肅然起敬,正如一些家長所人為的「既然是專用,肯定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更健康,也更安全吧」。

醬油是一種調味品。傳統的「釀製醬油」以大豆和小麥為原料,經過發酵得到。經過在發酵過程中,大豆蛋白被水解,會釋放出許多谷氨酸。被釋放的出來的谷氨酸以谷氨酸鈉的形式存在,也就是味精的有效成分。醬油的鮮味,也主要來自於它。作為調味品,醬油中還需要大量的鹽。除了鹽本身的調味作用,它的存在也增加了谷氨酸鈉的鮮味。

高的鹽含量也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所以傳統的醬油往往含有更多的鹽。在現代社會,醬油需要分裝、運輸和保存,需要相當的保質期。醬油中的鹽含量不可能太高,所以單靠它來防腐效果也有限。現代商業化的醬油中會加入一些防腐劑,比如山梨酸鉀或者苯甲酸鈉。許多消費者聽到防腐劑就很不安,其實它們都是很安全的防腐劑——添加量本來就不高,醬油的食用量又很小,完全不值得擔心。因為高鹽是一個很大的健康隱患,有的廠家又開發了「低鹽醬油」,把鹽的用量降低了一半左右,不過防腐壓力更大,就更離不開防腐劑了。

現代技術還可以不經過發酵,直接用水解蛋白來「配製醬油」。醬油的核心是發酵水解大豆得到蛋白水解物,而配製醬油直接使用「水解大豆蛋白」。發酵把小麥澱粉水解成小分子,比如麥芽糊精,而配製醬油則可以直接使用水解玉米澱粉得到的糖漿。再加上鹽以及焦糖色素,就可以「勾兌」出味道差不多的醬油了。如果再加入味精雞精或者酵母提取物之類的成分來增加鮮味,就更可以模擬「傳統醬油」的風味了。

醬油中有一定的蛋白質、多肽或者氨基酸,但含量也就百分之幾。考慮到醬油是調味料,每天的食用量一般也就幾克到十幾克,其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對營養的貢獻完全可以忽略。至於「有機酸」「碳水化合物」,更是擺弄名詞的忽悠,隨便吃幾口蔬菜水果米飯饅頭,「有機酸」和「碳水化合物」就比醬油多得太多了。所以,不管兒童醬油怎麼「精心研製」,所謂的「補充營養」都是胡扯。

醬油的唯一價值就是調味。非要考慮對健康的影響,其中的鹽是最值得專注的因素——高鹽不利健康,尤其是是對高血壓,被認為是最直接的風險因素。醫學推薦每天的鈉攝入量不超過2.4克,對應於6克食鹽。而中國人平均每天的食鹽攝入量能達到10克。

醬油是食鹽或者鈉的重要來源。一般醬油中的鈉含量在6%左右——這意味著,如果每天吃一勺醬油(約15克),攝入的鈉就相當於成人每天控制攝入量的40%了。

雖然有廣告號稱兒童醬油「低鹽淡口」,但是據一些媒體的調查報道,兒童醬油中的鈉含量並不比一般醬油低。即使是「低鈉醬油」,鈉含量是普通醬油的一半,依然還是很可觀。至於「淡口」,且不討論是真是假,如果味道淡了,要達到同樣的調味效果就需要多用,最後攝入的鹽量依然很多。

最重要的是,兒童飲食完全不應該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人的口味有適應性,通過調味來「增加兒童食慾」,就會讓他們對調味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口味越來越「重」。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制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

結論:

兒童醬油,不僅完全是炒作忽悠的營銷噱頭,而且對於孩子的健康有害無益。如果家裡還有,那麼最合適的用途就是給大人吃了,或者——讓它見鬼去。

註釋

1 http://www.saltnews.com/chemical-analysis-natural-himalayan-pink-s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