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邂逅,或是一次對決 > 真真假假說茅台 >

真真假假說茅台

文白兄帶了前一晚和登徒子兄一起喝剩的酒來,名曰中國貴州茅漿窖,醬香型五十三度,茅台釀酒一分廠釀製,生產日期1987年6月13日。說留了點給我,並叮囑一定要等李明兄來的時候再品,他可是茅台酒專家。

我接過瓶子,雖說是醬色的瓷瓶,看不透瓶底,但是通過手底的掂量也知道沒剩下多少,倒出來果然,僅不到兩杯的份量,分開四杯。

「登徒子的酒?他哪懂茅台!」李明兄進來一邊坐下,一邊就笑了。這二位仁兄皆是可人,當不當面,總要相互抬槓,一個說:「他所有的假茅台都喝遍了,就是沒喝過真的。」一位道:「他見了茅台就知道說:『這是假的,這是假的!』喝了假的卻說:『這是真的,這是真的!』」

酒倒出來的時候顏色流白,拿到燈光下,微微泛著點青綠的光芒,聞香確是典型的醬香,明晰尖銳,酒精刺鼻。

李明兄取過瓶子,大手一抹,指點著酒的正標和副標說:「你看,僅寫仁懷縣,連茅台鎮的字樣都不敢打出來!是,這酒香氣很濃,醬香也正,但人為加工的痕跡太明顯,入口也沒有真茅台的醇厚大氣。我只用四個字來形容它——濃妝艷抹。」

我的感覺:此酒落口甜,然後強烈如坦克輾過舌面般全是酒精在走路;回味短,一陣留白之後,泛出苦味來。酒體纖瘦寡淡,不夠厚重,沒有綿潤感,典雅細膩皆無所體現。

網上查了點資料,有說此酒打的是茅台酒的擦邊球,不過確是老酒;有說它是茅台酒廠的一個常規品種,由釀製茅台酒的三曲、四曲勾兌而成,滋味也算不錯;有說它就是假酒。

「這是真酒,也是茅台那個地方出的,但卻是假的茅台酒。」李明兄總結性發言道。

他是茅派,也常聽他點評市面上的一些冒牌。「別的酒不敢說,茅台酒咱一喝就知真假。」一起喝酒而得他首肯是真茅台的僅有一次,卻既非華麗包裝、亦非淡妝素裹,而是大藏家劉申寧老師用喝完的蒸餾水瓶帶來的散裝酒,是茅台酒廠的釀酒師為其特別調配的。但是那天登徒子兄不在現場,而這晚這一口酒剛品完,他卻到了。結果仍是錯過了和在杯中酒的色、香、味「短兵相接」的機會!

於是乎,茅台酒真真假假的爭論想來還會如此這般地在此二人間上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