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氣血才是命根子 > ⊙ 血為氣母,氣到血隨 >

⊙ 血為氣母,氣到血隨

【氣血養生經】  在氣與血的關係中,氣是血液生成和運行的動力,血是氣的物質基礎和載體。氣以推動、溫煦為主,血以營養、滋潤為主,所以血到之處,氣一定到,氣到之處,血未必隨。

作為人類生命健康的主力軍,作為構成人體的兩大類基本物質,氣和血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這是用來形容氣血關係的最常用的一句話。

中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兩者關係密切。《黃帝內經》就已指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明代《景岳全書》則說:「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惟斯而已。」氣和血皆為水谷精微所化,氣屬陽,血屬陰,兩者不可分離。氣與血的關係是氣為動力,血為基礎,兩者是對立的統一,所以中醫才有「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的說法。可見,機體中絕不存在無氣之血,也不存在無血之氣。

李女士的丈夫最近身體不適,上下樓經常會感覺到胸悶、氣短,連一小罐煤氣扛起來都有點費勁,根據平時看電視積累的常識,李女士覺得丈夫是氣虛的症狀,於是就帶他看中醫,果然不出李女士的猜測,丈夫的病確實是氣虛的問題。醫生隨即給他開了些方子,但看到藥方里出現當歸、阿膠之類的補血寶物,李女士心生疑惑,她一直以為這些藥材只有婦女補血才用的,而且丈夫不是氣虛的毛病嗎,怎麼也要補血呢?

醫生笑了笑,說,血氣不可分,血是心臟的「飯」,心臟吃不飽,自然會氣喘,然而血又離不開氣。所以,通常中醫治病,是氣血一起補的。

李女士這才明白了氣血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心想:怪不得我們總說「血氣方剛」這個詞兒呢,原來它們是娘倆兒啊。

下面,我們還是具體來看一下氣和血這對「母子」之間是怎樣一種親密無間的關係。

1.氣能生血

血液的物質基礎是精,但精不會自動化為血,而是在氣的推動下生化成血的。氣盛,則化血功能自強而血充;氣虛,則化血的功能自弱而血虧。所以,氣虛常可進一步導致血虛,症見面色不華,心悸氣短,頭暈乏力等氣血兩虛的病症。在臨床用藥時,依據「氣能生血」,常在補血藥中,配以益氣之品。故《醫宗必讀》說:「血氣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在滋陰之上。」《溫病條辨》說:「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無形之氣。」《景岳全書》則說:「有形之血難以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意思是說,在大失血情況下,更急需補氣,以恢復機體之功能,氣得生得固,血液才能漸生。

2.氣能行血

關於氣的作用,清代唐容川《血證論》直截了當地說:「運血者即是氣。」也就是說「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血液的運行,主要有賴於心氣的推動,肺氣的敷布,肝氣的疏洩。如果氣的功能障礙,氣滯或氣虛,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導致血瘀。所以臨床上在治療血瘀症時,常在活血化瘀藥中加入行氣導滯之品,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如果因氣虛而導致血瘀之症,治療時則必須以補氣為主,再配以活血化瘀的藥物。

3.氣能攝血

所謂攝血,是指氣(具體指脾氣)對血液的統攝作用。血液之所以這麼聽話,在脈管內循規蹈矩地運行而不會溢出脈外,是由於脾氣的統攝作用。如果脾氣虛弱,失去對血液的統攝作用,往往導致各種出血症(如衄血、便血、紫斑等),中醫稱為「氣不攝血」或「脾不統血」。治療須用補脾益氣的方法,恢復其統攝血液的功能,方能達到止血的目的。

4.血為氣母

中醫所說的「血為氣母」有兩種意思:一是指氣存於血液之中而行血,即血以載氣;一是指氣的化生以血為物質基礎。氣能行血,血能載氣,氣存在於血液之中。如《內經》所說「營行脈中」,此「營」是指營氣,營氣是存在於血中的氣。衛氣雖運行於脈外,但亦需要津液來運載。《內經》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血證論》亦說:「守氣者即是血」,意思是說氣不能離開血而存在。若氣不附於血中,則將飄浮而無根。氣存血中,血以載氣的同時,血不斷為氣的功能活動提供物質基礎,使其持續得到補充,所以氣不能離開血和津液而存在。

但在二者對立統一的關係中,氣起著主導作用,「陽予之正,陰為之主」(《素問·陰陽離合論》)。這一特性,無論在生理功能,還是病理變化中均能體現出來,所以在氣血同病辨證論治醫療實踐中,在採用氣血雙調方法時,以氣為主,以治氣為基本原則。

總之,氣與血的關係為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為氣母。明白了氣血之間的這一關係,才能更好地為補足氣血作準備。